原文作者: @BlazingKevin_ ,the Researcher at Movemaker
谷歌近期發布的AP 2 協議,為即將到來的Agent 經濟劃定了支付與交易的底層規則。它的核心任務是補全從“AI 分析”(基於MPC )和“Agent 執行”(基於A 2 A )的最後一塊版圖——“價值結算”,試圖將AI Agent 的支付流程標準, 將Agent 的交互規則範式化,最終促進能夠代表用戶自主完成商業活動的AI Agent。
AP 2 的首要應用場景瞄準的是電商和訂閱服務這類傳統互聯網的核心腹地。這意味著它的設計初衷,是解決在現有商業框架下,如何安全地將支付授權從人類下放給AI 的問題。這會直接影響電商營運方向,用戶將從點擊「購買」和「訂閱」操作中解放出來,轉變為對AI Agent 進行「意圖委託」和「規則設定」。
正是基於這個邏輯,我們需要更審慎地評估AP2 對加密產業的影響。它並非為Web 3 原生場景而生,而是將加密支付(特別是穩定幣)作為一個可選的、被整合的支付選項納入其宏大框架中。因此,與其說AP2 將引發加AI 的爆發,不如說它為加密資產提供了一個進入主流AI 應用的介面。
瞭解AP2 的前置協定:MCP 和A2A
AP 2 的存在是建立在MCP 和A 2 A 這兩大前置協定的發展路徑之上的。理解這兩個協議的本質和局限,是看懂AP 2 真實意圖的關鍵。 MCP 解決了AI 與工具的連結問題,而A 2 A 則試圖解決AI 與AI 之間的協作問題。
什麼是MCP?讓AI 真正接觸現實世界
大型語言模型(如Gemini、GPT)的本質,是一個與現實世界隔離的「超級大腦」。它擁有海量的靜態知識,但無法獲取即時資訊,也無法直接操作任何外部軟體。使用者發出「幫我訂一張明天去大阪的機票」這類指令,它無法完成,因為它不具備與訂票網站互動的能力。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協定的提出,就是為了解決AI 如何與外界環境通訊的問題。 MCP 定義了一套標準化的通訊格式,讓AI 能夠向外部工具(如資料庫、API)發出請求並接收回傳結果。可以將其理解為為這個「密室大腦」安裝了一部電話。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協議,就是為了打破這間密室而生的「標準對講機系統」。
它由Anthropic 等行業巨頭推動,旨在解決AI 如何與外部數據和工具(如資料庫、軟體、區塊鏈)進行標準化互動的問題。透過這套“對講機”,AI 模型能用一種標準語言向外界發出請求,而MCP 系統則負責將這些請求精準地傳遞給對應的外部工具(如天氣API、訂票網站API),並在工具完成後將結果以標準格式傳回給AI。
然而,分析當下的MCP 實現,我們會發現這更像是一部只能撥打少數預設號碼的「內線電話」。
目前,AI 調用外部工具的能力高度依賴平台方的垂直整合。例如,Gemini 在需要搜尋時,預設且唯一地呼叫Google Search;其程式碼執行也運行在平台自建的沙盒環境中。這種模式對使用者和開發者造成了直接影響:
- 對使用者而言:AI 的能力上限被平台鎖定。用戶無法選擇自己認為更優質的第三方工具(例如,使用Perplexity 進行AI 搜索,或調用特定的金融數據API)。 AI 的實用性因此受到極大限制,使用者的體驗被捆綁在平台的生態之內。
- 對開發者而言:這形成了一種事實上的市場障礙。即使開發者創造出某個領域內遠超平台自帶工具的AI 應用,也無法被主流AI Agent 公平地發現和調用。創新被抑制,市場競爭被限制在一個封閉的、由平台主導的合作體系內。
A2A:從「內線電話」到「公共黃頁」的構想
如果說MCP 是讓AI 擁有了操作工具的“手腳”,那麼A 2 A(Agent-to-Agent)協議則是讓獨立的AI Agent 學會瞭如何“溝通與協作”。它建立在MCP 之上,定義了一套通用規則,讓不同公司、不同開發者開發的獨立AI Agent 能夠互相發現、理解對方的能力,並協同完成單一Agent 無法勝任的複雜任務。
A2A 的意義在於,將MCP 的任務處理模式從「單兵作戰」升級為「專案分包」。例如,當使用者提出「策劃一場下個月在夏威夷的海灘派對」的複雜需求時,在僅有MCP 的封閉體系下,個人Agent 只能笨拙地逐一調用平台允許的、有限的工具。
但在A 2 A 的構想中,個人Agent 可以扮演「承包商」的角色。它將任務拆解,然後在A 2 A 網路中發布需求,尋找專業的「旅行Agent」、「餐飲Agent」和「活動策劃Agent」來協同完成。這種模式的轉變將產生深遠影響:
- 對使用者而言:AI Agent 的能力將實現指數級躍升。使用者可以放心地委派極其複雜的、跨領域的任務,因為AI 不再是一個工具的簡單操作者,而是一個資源的協調者。
- 對產業而言:A 2 A 的目標是創造一個開放、可互通的Agent 服務市場。它致力於解決三個核心問題:如何發現(建立類似Agent 應用商店的機制)、如何理解(定義Agent 能力的標準化描述語言)和如何協作(規範化任務分配與進度同步的流程)。這套體系一旦成熟,任何符合標準的Agent 開發者都能在其中註冊自己的服務,並被市場公平地選擇。
AP2 的核心機制:為Agent 交易建立信任與授權框架
MCP 和A 2 A 協議解決了Agent "能做什麼"和"如何協作"的問題,但這立刻引出了一個更棘手的商業難題:當Agent 開始自主執行涉及資金的操作時,誰來為這些行為的合法性與後果負責?
傳統的線上支付體系,其風控邏輯建立在一個基本前提之上:螢幕前有一個人類使用者在進行主動、即時的操作。任何非人類發起的、自動化的付款請求,都會被現有金融體系標記為高風險行為。這是阻礙Agent 經濟形成最根本的障礙。具體而言,由AI 發起的交易請求,為商家和支付網路帶來了三個無法回答的問題:
- 授權證明:如何確認使用者真實授權了AI 進行這筆交易?
- 意圖保真度:AI 的具體請求(如購買數量、價格)是否精確地反映了使用者的真實意圖,尤其是在使用者沒有即時監控的情況下?
- 責任歸屬:如果交易出錯,造成的損失應由誰負擔?
Google 的AP 2 協議,其設計的出發點正是為了系統性地回答這三個問題。 AP 2 要在使用者、AI Agent 與商家之間,建立一套開放、標準化的授權與信任通訊協定。
而AP 2 的核心技術,是一套雙重授權機制:
1. 即時授權(Cart Mandate)
這套機制是對信用卡用戶並不陌生, 當你在網站上使用信用卡付款時, 你的手機會跳出授權窗口。 AP 2 做的就是這件事.
Agent 在完成商品研究、比價等前期工作後,會產生一個包含所有交易細節的“購物車”,並將其呈現給使用者。交易的執行,必須等待用戶進行最終的審閱和簽名確認。
影響分析:即時授權是Agent 支付的初期形態,它降低了使用者使用的門檻,但並未完全發揮Agent 的自主性。其主要價值在於優化了交易前的決策流程,但最終的「臨門一腳」仍需人類介入。
2. 委託授權(Intent Mandate)
這是AP 2 中具有變革性的部分。使用者可以預先設定一套複雜的、附帶條件的委託指令。例如:“僅在特斯拉Model Y 價格下調超過2 萬元時,自動執行購買流程,動用A 帳戶資金,若A 帳戶不足則使用B 帳戶。”
為了讓這個「遠期委託」變得可信且安全,AP 2 的實作邏輯是基於可驗證憑證(Verifiable Credentials, VCs):
- 用戶的複雜委託條件,會被編譯成一份經過其加密簽署的、防篡改的數位化「交易契約」(即VC)。
- AI Agent 在執行任務的每個關鍵步驟,都需要出示這份「契約」來證明其行為的合法性。
- 所有執行環節也都會產生對應的VC 記錄,確保了整個流程的可審計性。
對於商家與清算網路(如Visa) :他們收到的是一個附帶了使用者加密簽章、明確了授權範圍和條件的「交易契約」。透過驗證這份契約,他們就能獲得足夠的信心來確認這筆交易的合法性,從而大幅降低詐欺風險和合規成本。
對使用者而言:這讓真正意義上的「7 x 24 小時自主經濟代理」成為可能,將使用者從高頻、重複的決策中解放出來。
總而言之,AP 2 的真正創新之處,並非改造Visa 或穩定幣這類清算網絡,而是在它們之上,增加了一個關於「誰在花錢、憑什麼花錢、超出授權範圍可被追溯」的信任語義層。
它致力於在法幣和加密等不同的清算體系中,統一解決AI 支付意圖的確認問題,以此打消所有參與者對於Agent 行為不可控、不可驗證的根本性顧慮。
x 402 擴充:將加密支付原生嵌入Agent 的服務呼叫流程
AP 2 的核心技術是為了讓AI Agent 相容於現有的、以人類為中心的金融授權體系,而「A 2 A x 402」擴展是為未來原生的、鏈上A 2 A 的支付而設計的。 x 402 拓展由Google 與Coinbase、以太坊基金會共同推動。
x 402 的技術選項,源自於一個長期閒置的網路標準-HTTP 402 狀態碼,其定義為「Payment Required」(需要付款)。在過去,由於缺乏標準化的機器支付手段,這個狀態碼幾乎從未被實際應用。
然而,當API 的主要呼叫方從人類開發者轉變為高頻、自動化的AI Agent 時,這個協議的價值就凸顯出來。
傳統的訂閱製或預付費模式,對於Agent 按需、動態、跨平台呼叫大量服務的場景,顯得過於笨重和低效。 x 402 的核心思路,正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它將API 的呼叫與支付進行原生耦合。
其工作流程設計得極為簡潔和自動化:
- AI Agent 呼叫一個需要付費的服務API。
- 該服務的伺服器直接傳回一個402 Payment Required 回應,其中包含完成付款所需的資訊(如收款地址、金額、代幣類型)。
- Agent 內建的錢包或支付模組解析這個“支付賬單”,在鏈上(如使用USDC)自動完成支付。
- Agent 攜帶鏈上支付憑證,重新發起API 請求。
- 伺服器驗證付款後,立刻回傳Agent 所需的資料或服務結果。
這個流程看似簡單,卻能利用穩定幣即時結算、高可程式化的特性,對AI Agent 服務的商業模式產生重要影響。
對於AI Agent 的影響:
- 實現真正的「即付即用」 :Agent 無需再經過「註冊帳戶-> 綁定信用卡-> 選擇訂閱套餐-> 等待服務開通」的傳統人工流程。它可以在網路中動態發現任何一個遵循x 402 標準的服務,並在毫秒間完成付費和使用,這為Agent 的自主性和探索能力提供了基礎。
- 極致的成本效率:Agent 的支付頻率遠超人類,並行化的任務處理能力使其能夠進行極細粒度的微支付與流支付。 x 402 使Agent 可以按API 呼叫次數、按返回資料量(Token)、按計算時長來精確付費,將資源消耗與成本實現了完美掛鉤,避免了傳統訂閱模式下的資源浪費。
對於AI 服務提供者的影響:
- 支付系統的協定層下沉:x 402 將「存取即報價,支付即服務」的能力直接建構在通訊協定層。開發者不再需要自建複雜的計費、帳戶和訂閱管理系統,他們可以專注於核心服務的開發,將任何一個API、一個資料分片、甚至一個頁面組件細粒度地定價並推向市場。
- 優化現金流與全球結算:借助穩定幣,服務提供者可以獲得即時、低成本的全球結算,徹底擺脫了傳統跨境支付漫長的結算週期和高昂的手續費。這對於超高頻次、極小額的交易對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大大降低了個人開發者和小型團隊將AI 服務商業化的門檻。
總結與展望:雙軌並行,生態初現
AP 2 協議的價值,不在於它看起來略顯簡陋的技術細節,而在於它為MCP (連接) + A 2 A (協作) 的技術演進路線提供了商業閉環的最後一塊拼圖——價值結算。
透過為Agent 賦予可靠的交易能力,它為整個產業從「AI 工具」時代向真正的「Agent 經濟」時代過渡,鋪設了第一條標準化的軌道。
Google 的這個佈局,清楚地表明了其意圖:一方面,透過相容傳統商業,加速Agent 在電商、訂閱等主流場景的落地, 制定行業標準,讓電商平台快速「適應」AI 的介入;另一方面,透過擁抱加密原生方案,也制定了鏈上Agent-to-Agent 支付的標準。
機會與挑戰:加密原生Agent 的十字路口
AP 2 支付能力的補全,無疑將解鎖大量應用場景,如7 x 24 小時自主理財、企業自動化採購與續費等,這些都將推動Agent-to-Agent 經濟形態的滲透。
然而,AP 2 是一個由科技巨頭自上而下推動的、以解決其核心商業生態問題為首要目標的授權框架。加密支付在其中扮演的是一個被「相容」和「支援」的角色。
這對加密原生Agent 協議來說, 形成積極的刺激作用。目前,真正圍繞去中心化、抗審查、隱私保護等Web 3 核心價值的Agent 產品,尚未取得關鍵性技術突破,更缺乏明確的PMF。
誰能夠在行業標準逐漸明確的當下, 打造出具有原生加密氣質和創新設計的產品是加密AI 協議接下來競爭的分水嶺.
儘管前路未明,但加密行業的部分協議已經開始積極地圍繞AP 2 及其帶來的可能性進行佈局。從首批合作夥伴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初步的生態系統正在形成:
標準與基礎設施:Coinbase 作為x 402 支付標準的初步提出者,正積極推動其落地;以太坊基金會則在努力製定如ERC-8004(信任代理標準)等底層協議。
入口與錢包:MetaMask 致力於打造自我託管的AI 代理錢包,並簡化用戶入門流程,試圖成為Agent 經濟的安全入口。
公鏈與互通性:Mesh 則專注於優化支付路由,確保Agent 支付的成功率與效率。
支付與應用:Crossmint、BVNK 等公司為Agent 提供多通路的加密與法幣支付能力;而像Questflow 這樣的平台則已經內建了x 402 微支付系統,讓Agent 可以按任務結果獲得報酬。
最終,AP 2 的發布標誌著Agent 經濟的標準化進程已然啟動。它為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想像空間,但同時也讓控制這些新經濟規則的權力進一步集中。
對於加密產業而言,這既是融入主流、加速採用的絕佳契機,也是一場關於未來Agent 經濟形態主導權的嚴峻考驗。如何利用這套基礎設施,同時走出一條具備Web 3 核心價值的差異化道路,將是未來一年值得關注的賽道。
關於Movemaker
Movemaker 是由Aptos 基金會授權,經Ankaa 和BlockBooster 共同發起的首個官方社群組織,專注於推動Aptos 華語區生態的建設與發展。身為Aptos 在華語區的官方代表,Movemaker 致力於透過連結開發者、使用者、資本及眾多生態合作夥伴,打造一個多元、開放、繁榮的Aptos 生態系統。
免責聲明:
本文/部落格僅供參考,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並不代表Movemaker 的立場。本文無意提供:(i) 投資建議或投資推薦;(ii) 購買、出售或持有數位資產的要約或招攬;或(iii) 財務、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持有數位資產,包括穩定幣和NFT,風險極高,價格波動較大,甚至可能變成一文不值。您應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位資產是否適合您。如有具體情況方面的問題,請諮詢您的法律、稅務或投資顧問。本文提供的資訊(包括市場數據和統計信息,若有)僅供一般參考。在編寫這些數據和圖表時已盡合理注意,但對其中所表達的任何事實性錯誤或遺漏概不負責。
- 核心观点:谷歌AP2协议为AI Agent经济构建支付结算标准。
- 关键要素:
- 基于MCP和A2A协议实现AI协作。
- 双重授权机制确保交易安全可信。
- x402扩展支持加密原生微支付。
- 市场影响:推动AI Agent商业化,为加密支付提供主流入口。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