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Polymarket 如何以“機制”鑄造“機率”

Movemaker
特邀专栏作者
2025-11-17 10:47
本文約4686字,閱讀全文需要約7分鐘
將Polymarket歸類為投機平台,是嚴重的誤讀。它的核心功能,是將人類對未來事件的集體研判,即時壓縮並證券化為一個可交易的金融資產。因此,要真正理解其定價系統,我們必須超越「0.9 美元代表90% 機率」的表層直覺。

將Polymarket 歸類為投機平台,是嚴重的誤讀。它的核心功能,是將人類對未來事件的集體研判,即時壓縮並證券化為一個可交易的金融資產。因此,要真正理解其定價系統,我們必須超越「0.9 美元代表90% 機率」的表層直覺。

本文將從一個簡單的、您在交易時一定會問的問題出發,為您揭示Polymarket 背後嚴謹的定價邏輯,以及為什麼這個邏輯是牢不可破的。

1.Polymarket 的兩大基石:「數學」與「金錢」的硬約束

要理解Polymarket,你不需要一開始就鑽研複雜的模型,只需要理解兩個讓它得以運作的「硬性規定」。

基石一:數學的硬約束(機率必須= 100%)

首先,Polymarket 上的每一個市場,在數學上都是一個「完備且互斥」的事件。

  • 完備:意味著所有可能的結果都被列出來了。
  • 互斥:意味著兩個結果不能同時發生。

在一個最簡單的二元市場(例如:「A 事件是否發生?」),結果只有兩種: {是}{否}

根據基本的機率公理,所有可能結果的機率加起來必須等於1(即100%)。因此,我們得到了第一條不可違背的數學限制: P(是) + P(否) = 1

這個等式是後續所有分析的數學錨點

基石二:金錢的硬約束(價格必須≈ 1 美元)

數學公理只是理論,Polymarket 的優點在於它用金融工程的手段,在現實中強制執行了這個限制。

這個機制就是「 1 美元兌付保證」。

1. 創造「完整份額」你不能只買「是」或只買「否」。要參與一個市場,你必須:

  1. 存入抵押品:你向智能合約存入1 USDC
  2. 獲得「套裝」 :合約會立刻鑄造並發放一整套結果代幣給您,即: 1 USDC → 1 份A-Token (是) + 1 份B-Token (否)

2. 「贏家通吃」的結算在合約到期結算時,由於事件是互斥的(「是」和「否」只有一個能贏),這套份額的價值被嚴格鎖定:

  • 當預言機裁定結果為「A」 時:
  • 你的A-Token (是) 現在價值1 美元,可以兌換回1 USDC。
  • 你的B-Token (否) 價值歸零。
  • (若結果為B,則反之亦然)。

3. 「無套利」的價格錨定這個機制最關鍵的影響是:在事件最終結算的那一刻,一套完整的{A-Token, B-Token} 份額組合,其總價值確定無疑地等於1 美元

既然我們知道這套份額在未來保證值1 美元,那麼它在今天的市場價格就必須無限接近1 美元。如果價格偏離,套利者會立即出現,將價格強行拉回:

  • 情境1:價格總和低於1(例如:$0.95)如果A-Token 賣$0.60 且B-Token 賣$0.35,總價為$0.95 。 套利者會立刻在市場上花$0.95 美元買入一整套份額,並持有到期。到期後,這套份額100% 能兌付$1 美元。套利者以95 美分的價格,購買了一張1 美元的“安全債券”,鎖定了(1−0.95)/0.95≈5.26% 的無風險回報(假設平台和USDC 無風險)。這種買入壓力會使價格重新回升至$1。
  • 情境2:價格總和高於1(例如:$1.05)如果A-Token 賣0.70 且B-Token 賣0.35,總價為$1.05 。 套利者會立刻自己存入1 USDC,鑄造一套新的{A, B} 份額,然後馬上在市場上以$1.05 美元的價格賣掉。他們用1 美元的成本,瞬間套現了$1.05 美元,憑空獲利$0.05。這種賣出壓力會使價格重新回落至$1。

這種雙向的套利壓力,迫使市場價格形成一個強大的均衡,我們稱之為金融層面的錨定關係V(A) + V(B)≈$1

現在我們得到了兩個來自不同領域的「硬約束」:

  1. 數學限制:P(A)+P(B)=1
  2. 金融限制:V(A)+V(B)≈$1

Polymarket 的定價系統,就是建立在這兩大基石之上的。 jie x,我們將探討這兩個限制是如何結合在一起,並最終推導出「價格即機率」的核心邏輯。

2. 為什麼90% 的機率就賣$0.9?

在上一章中,我們建立了兩個的「硬約束」:

  1. 數學限制:一個事件的「是」與否」的機率,加起來必須等於1
  2. P(A) + P(B) = 1
  3. 金融限制:一個事件的「是」與否」的代幣價格,加起來必須約等於1 美元
  4. V(A) + V(B)≈$1

2.1 價格即機率:一個直觀的推導

當您把這兩個限制並排放在一起時,Polymarket 的核心邏輯就顯而易見了:兩個公式的結構是完全對應的

這強烈暗示了:一個代幣的價格V(A),就是市場對該事件發生機率P(A) 的最佳估計

為什麼這個等式必須成立?我們可以從「公允價值」的角度來理解。

什麼是「公允價值」?假設一個事件(A)有90% 的機率發生,10% 的機率不發生。您持有的A-Token (是) 的未來現金流量是:

  • 有90% 的機會,它價值1 美元。
  • 有10% 的機會,它價值0 美元。

那麼,這張「彩券」在今天合理的「公允價值」(或稱「期望價值」 EV)是多少?

EV(A) = ( 90% * $1 ) + ( 10% * $0 ) = $0.9

  • *公允價值就是$0.9 美元。在一個理性的市場中,價格總是會趨向於其公允價值。
  • 若價格< 公允價值: 假設市價V(A) 僅為0.8。專業交易者會發現這是“打折出售的機率”,他們會大量買入,直到價格被推高至0.9。
  • 若價格> 公允價值: 假設市價V(A) 賣0.95。交易者會認為這是“溢價出售的機率”,他們會大量賣出,直到價格被壓低至0.9。

因此,市場中持續的套利壓力,會迫使價格V(A) 始終錨定在其期望價值P(A) 附近。 V(A) ≈ P(A)

2.2 一個重要的修正:價格= 機率- “風險費”

現在,我們必須引入一個專業的修正。您會經常發現,一個事件的民調顯示有95% 的機率發生,但Polymarket 上的價格可能只穩定在0.9 美元。

這是不是意味著市場「錯了」?不。這正是市場「正確」的表現,因為它在定價風險

在金融工程中,我們必須區分兩個概念:

  1. 真實機率(P) :即「上帝視角」的客觀發生幾率(例如民調的95%)。
  2. 風險中立機率(Q) :即金融市場(如Polymarket)實際交易出的價格。

在現實世界中,投資者是風險規避的。他們持有一個代幣,不僅要承擔事件本身的風險,還要承擔一系列平台結構性風險

  • 預言機(Oracle)會不會出錯?
  • 智能合約會不會被駭?
  • USDC 會不會脫錨?
  • 平台會不會面臨監管打擊?

為了承擔這些額外的、無法對沖的風險,投資者會要求一個「折扣」作為補償,這個折扣在金融上被稱為「風險溢價」 。

因此,一個更精確的定價公式是: V(A) = Q(A)-λ

其中,Q(A)是事件的風險中立機率,而λ (Lambda) 是複合風險折價(或「風險費」),它代表了市場對所有上述結構性風險的補償要求。

=當您在Polymarket 上看到一個0.9 美元的價格時,它所傳達的專業信息是:“市場參與者願意用真金白銀下注的、對該事件發生的風險中性概率,並且這個價格已經向下修正(扣除)了所有可感知的平台和事件風險。”

這就是Polymarket 與民調的根本區別:民調反映“觀點”,而Polymarket 定價“風險”。

3. 價格是如何形成的?

在前面,我們建立了兩個基石:

  1. 數學上,機率相加必須等於1。
  2. 金錢上,價格相加必須約等於1 美元。

現在,我們進入實戰。您在螢幕上看到的$0.9 這個價格,它到底是怎麼來的?又是什麼在阻止它偏離?

3.1 價格的形成

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是把Polymarket 想像成一個像Uniswap 那樣的AMM,認為價格是按一個固定的數學公式(如X*Y = K)算出來的。

這是錯誤的。

Polymarket 的核心是一個「中央限價訂單簿」(CLOB),它的運作方式與幣安、納斯達克或任何股票交易所完全一樣。

  • 您看到的$0.9,是市場上「出價最高的人」「要價最低的人」相遇而形成的即時成交價。
  • 價格是被所有參與者「發現」的,而不是被平台「計算」的。

Polymarket 的系統結合了「快」和「安全」:

  1. 閃電般快(鏈下撮合) :您提交訂單、修改價格、取消訂單... 這一切都是在一個中心化服務器上免費瞬時完成的。
  2. 絕對安全(鏈上結算) :只有當您的訂單成交後,最終的結算資訊才會被發送到區塊鏈上,確保您的資產安全。

這對做市商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沒有滑點」。他們掛$0.8 的買單,成交價就是$0.8。這讓他們可以像在真實股市裡一樣,透過掛出$0.8 的買單和$0.81 的賣單,來穩定地賺取$0.01 的差價。

3.2 為什麼價格總是能又「好」又「穩」?

您可能會問:如果全靠大家自由掛單,萬一沒人掛單,價格不就亂套了嗎?

這就是Polymarket 最精妙的激勵設計,它有兩層:

激勵一:把“利潤費”還給“做市商”

Polymarket 不收交易費,但它會在市場結算後,從您的淨利潤中收取一筆(例如k%)的「績效費」。

  • 關鍵點:這筆錢不歸Polymarket
  • 平台將這筆費用的絕大部分,直接回饋給了那些在這個市場裡「提供流動性」(即掛單)的做市商。這激勵了專業玩家蜂擁而至,為您提供穩定且深度的報價。

激勵二:「二次方計分」(逼你拿出最好的價格)

平台返還獎勵的方式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使用了一個“二次方計分”的恐怖武器。

用人話來說就是:你提供的價格越好(買賣差價越小),你拿到的獎勵會呈現「指數級」暴增。

  • 舉個例子:在一個合格價差為4 美分的市場裡。
  • 玩家A 提供了2 美分的差價,他獲得了0.25 的得分。
  • 玩家B 提供了1 美分的差價(只比A 好了一倍),但他獲得了0.5625 的得分(是A 的2.25 倍!)。
  • (這是簡化後的公式:Score∝(...)^2)

這種非線性的激勵,迫使所有做市商「拼命地把價格往最合理的中點去壓」。

這對新手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您身為一般用戶,總是能享受到專業玩家競爭帶來的、極度狹窄的買賣價差和極低的交易成本。

關於 Movemaker

Movemaker 是由 Aptos 基金會授權,經 Ankaa 和 BlockBooster 共同發起的首個官方社區組織,專注於推動 Aptos 華語區生態的建設與發展。身為 Aptos 在華語區的官方代表,Movemaker 致力於透過連結開發者、使用者、資本及眾多生態合作夥伴,打造一個多元、開放、繁榮的Aptos 生態系統。

免責聲明:

本文/部落格僅供參考,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並不代表 Movemaker 的立場。本文無意提供:(i) 投資建議或投資推薦;(ii) 購買、出售或持有數位資產的要約或招攬;或(iii) 財務、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持有數位資產,包括穩定幣和 NFT,風險極高,價格波動較大,甚至可能變得一文不值。您應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位資產是否適合您。如有具體情況方面的問題,請諮詢您的法律、稅務或投資顧問。本文提供的資訊(包括市場數據和統計信息,若有)僅供一般參考。在編寫這些數據和圖表時已盡合理注意,但對其中所表達的任何事實性錯誤或遺漏概不負責。

投資
預測市場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Polymarket是事件概率的证券化平台。
  • 关键要素:
    1. 数学约束:互斥事件概率总和恒为1。
    2. 金融约束:套利机制锚定价格总和为1美元。
    3. 做市激励:二次方计分优化流动性。
  • 市场影响:为预测市场提供可靠定价模型。
  • 时效性标注:长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