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在Hyperliquid輸光72萬美元,拳擊冠軍Andrew Tate「歸零」記

Foresight News
特邀专栏作者
2025-11-22 02:00
本文約3210字,閱讀全文需要約5分鐘
Arkham的帳簿顯示,Hyperliquid存款額為72.7萬美元,提款額為0美元,甚至連推薦獎勵也流失了7.5萬美元。

原文作者:Gino Matos

原文編譯:Luffy,Foresight News

前世界拳擊冠軍、億萬富翁Andrew Tate 在過去一年內向加密貨幣交易平台Hyperliquid 存入72.7 萬美元,期間未進行任何提現操作。經過一連串高槓桿清算,他的帳戶於11 月18 日歸零,全部資金化為烏有。

根據Arkham 的鏈上帳本記錄,Tate 透過邀請其他交易者加入平台獲得的約7.5 萬美元推薦佣金,也被他重新投入交易倉位,最終同樣遭遇清算。

這一事件堪稱典型案例,高槓桿、低勝率和習慣性加倍下注如何將六位數的資金變成一場公開的鬧劇,尤其是當交易者在社交媒體上實時公開每一筆交易操作時。

Tate 在Hyperliquid 的交易活動持續了近一年,首次有記錄的強制平倉發生在2024 年12 月19 日。 Arkham 的交易歷史回顧顯示,當天他持有的BTC、ETH、SOL、LINK、HYPE、PENGU 等多個幣種的多頭部位同時被清算。

接下來11 個月的交易模式在當時已初現端倪:對加密貨幣進行方向性押注時使用高槓桿,幾乎不做風險管理,且傾向於以更高槓桿重新入場虧損交易,而非削減風險敞口。

6 月的以太坊豪賭

最受公眾關注的崩盤發生在6 月10 日。 Tate 發文稱,他以25 倍槓桿在約2515.90 美元的價位做多以太坊,並吹噓該交易的規模和自己的堅定信心。

幾小時後,這筆部位被清算,相關貼文也被刪除。

隔日,鏈上分析平台Lookonchain 發布了一張儀錶板截圖,將一個Hyperliquid 追蹤位址與Tate 關聯起來。數據顯示,他累計進行了76 筆交易,勝率僅35.53%,累計虧損約58.3 萬美元。

如此低的勝率意味著,Tate 需要讓獲利交易的收益大幅超過虧損交易的損失才能實現損益平衡,但他並未做到這一點。

Hyperliquid 的訂單簿和結算層具有高度透明性,任何人只要關注相關地址,就能看到每一筆入場交易、每一次追加保證金通知和每一次清算。而Tate 習慣在交易結果出爐前發布相關動態,進一步放大了事件的曝光度。

9 月與11 月:最後的掙扎

9 月,Tate 再次遭遇高調虧損,其持有的WLFI 多頭部位被清算,損失約6.75 萬美元。

當時有報導指出,Tate 試圖在相近價位重新入場該交易,結果再次虧損,這一模式在他帳戶存在的最後幾週反覆出現。

到11 月,他的資金已明顯縮水。 11 月14 日,一筆40 倍槓桿的比特幣多頭部位崩盤,損失約23.5 萬美元。四天后,他的帳戶被徹底清空。

最後清算發生在美東時間11 月18 日19:15 左右,Tate 最後一筆比特幣多頭部位在接近9 萬美元的價位被清算。

Arkham 的事後分析顯示,在整個交易週期內,Tate 累計存入72.7 萬美元,未提取任何資金,且耗盡了全部餘額,包括那7.5 萬美元的推薦收益。

這個推薦收益數字值得關注:Tate 成功吸引了足夠多的交易者加入Hyperliquid,從而獲得了可觀的返利,但他卻將這筆收益投入到早已讓他虧損六位數資金的同一類槓桿頭寸中。

這不僅是未能保住本金的問題,更是未能意識到其交易策略本身有致命缺陷。

根據Lookonchain 的總結,11 月1 日至19 日期間,Tate 累計遭遇19 次清算,躋身該月Hyperliquid 平台清算次數最多的交易者之列,在此期間的強制平倉次數僅落後於麻吉大哥和James Wynn。

他的最終交易記錄涵蓋BTC、ETH、SOL 等主流幣種,以及多個小眾代幣,所有交易的槓桿倍數在10 倍至40 倍之間。

槓桿越高,觸發追加保證金通知所需的價格跌幅就越小。在加密貨幣市場波動劇烈的這個月,追加保證金通知來得格外頻繁。


高槓桿與低勝率如何吞噬資金

Tate 帳戶崩盤的機制其實很簡單:高槓桿會同時放大收益和損失,而勝率低於40% 意味著虧損交易的數量會超過獲利交易。

在永續合約中,對於40 倍槓桿的部位而言,僅需2.5% 的反向價格波動就足以觸發清算。

Tate 的部位往往處於或高於這一閾值,這意味著即便只是小幅回調,也可能導致他被強制平倉。

當他在強制平倉後以相近或更高槓桿重新入場時,本質上是用更少的本金和相同的風險參數重複同一筆交易。長此以往,這種模式會將資金逐漸耗盡。

那7.5 萬美元的推薦收益則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 Hyperliquid 的推薦方案會根據交易者邀請用戶產生的交易手續費,向其支付一定比例的回饋。

Tate 之所以能獲得這7.5 萬美元,是因為他帶來了足夠的交易量(無論是他自己的交易,還是透過他的推薦連結註冊的追隨者的交易),從而符合返利資格。

但他既沒有提取這筆回饋,也沒有用它來降低槓桿,而是將其投入到那些已多次被清算的頭寸中。

這項決定要不是反映出他堅信下一筆交易能扭轉趨勢,就是說明他根本不理解:當勝率持續低迷時,槓桿會以何等速度吞噬資金。


為何事件公開上演

Tate 願意在交易結果出爐前公開相關動態,這使得他的個人交易帳戶變成了一本公開帳本。

大多數因高槓桿崩盤的交易者都會選擇低調處理,他們的清算記錄會體現在交易所的匯總資料中,但不會與具體身分綁定。

而Tate 會發布入場交易資訊、標記頭寸,有時在強制平倉後還會刪除證據,這種模式必然會引發媒體報道和鏈上追蹤。

Arkham、Lookonchain 等平台專門建立了追蹤該帳戶的工具,因為他們知道每一次清算都會引發點擊量和評論。

Hyperliquid 的透明度讓這種追蹤變得輕而易舉。與中心化交易所不同,Hyperliquid 的帳戶資料並非私密訊息,其交易結算在鏈上進行,任何人只要知道地址就能查看交易歷史。

一旦Lookonchain 將Tate 的公眾身分與某個特定的Hyperliquid 地址關聯起來,這本帳本就變成了一場公開圍觀的「賽事」。

每一次追加保證金通知、每一次重新入場、每一次最終清算都被即時記錄時間戳並歸檔。

Tate 事件引發的更廣泛問題是:高槓桿永續合約平台的設計初衷是為了讓散戶獲利,還是為了從過度自信的交易者手中榨取資金?

Hyperliquid 對部分交易對提供最高50 倍的槓桿,當權益低於維持保證金門檻時,會自動觸發追加保證金通知。

對於風險管理嚴格的專業交易者而言,這些工具能實現資本高效策略;但對於勝率低且習慣加倍下注的交易者來說,它們無異於「清算機器」。

Tate 72.7 萬美元的崩盤不會改變Hyperliquid 的手續費結構或槓桿限制,但它確實提供了一個公開案例,展示了當高槓桿、低勝率與盲目重新入場三者疊加時會發生什麼。

該平台從每一筆頭寸、每一次重新入場和每一次強制平倉中收取交易手續費;推薦計劃向Tate 支付7.5 萬美元以吸引交易量,隨後又通過清算收回了這7.5 萬美元。

從商業角度來看,這個系統的運作完全符合其設計初衷。

對於圍觀這事件的散戶交易者而言,其中的教訓較關乎槓桿交易的結構性動態,而非Tate 的具體錯誤。

只要倉位管理和風險管理得當,35% 的勝率仍有生存空間;但當它與25 倍槓桿,以及以更高槓桿重新入場虧損交易的習慣相結合時,就會變得致命。

鏈上結算的透明性意味著這些動態能被即時觀察到,這使得個人崩盤事件要麼成為公共教育案例,要麼成為公共娛樂素材。

Tate 的帳戶已歸零,Hyperliquid 的訂單簿仍在正常運作。 72.7 萬美元化為烏有,推薦收益也不復存在,而這本交易帳本始終公開可見。

留下的只有一份帶有時間戳記的記錄,它警示著人們:當交易者拒絕止損離場時,槓桿吞噬資金的速度有多快。


DEX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高杠杆交易致拳王Tate损失72.7万美元。
  • 关键要素:
    1. 交易胜率仅35.53%,累计亏损58.3万美元。
    2. 杠杆高达40倍,多次清算后仍加倍下注。
    3. 平台透明性使交易全过程被公开围观。
  • 市场影响:警示高杠杆交易风险,引发行业反思。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