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 Bradley Peak
原文編譯:Felix, PANews
要點:
- 大約61% 的ETH 僅由10 個地址持有,但其中大多數屬於質押合約、交易所或基金,而非個人巨鯨。
- 近一半的ETH 都存放在一個智慧合約中:Beacon 存款合約,其為以太坊的權益證明系統提供動力。
- 像貝萊德、富達這樣的大型機構以及上市公司如今持有數百萬枚ETH,ETH 成為重要的儲備資產。
- ETH 的所有權已從早期採用者轉移。如今,一切都取決於建構在其上的平台和服務。
截至2025 年8 月,鏈上數據顯示,前10 名的ETH 持有者控制約61% 的總流通供應量。
這不禁令人思考:究竟是誰持有大部分ETH?答案指向協議級智能合約、大型交易所、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信託,甚至上市公司。
本文探討了2025 年ETH 富豪榜,從Beacon 質押合約和Coinbase 的熱錢包,到貝萊德的ETHA 信託,再到Vitalik 的持倉。
按餘額排名的ETH 位址
截至2025 年中,ETH 的流通供應量約為1.2,071 億枚。在5 月的Pectra 升級之後,發行量已穩定在接近零的水平。
正如上文簡要探討的那樣,截至2025 年9 月2 日,排名前十的ETH 地址持有7,180 萬枚以太幣(約佔總供應量的60%)。
從更廣泛的範圍來看,排名前200 的錢包佔據了超過52% 的份額,持有超過6,276 萬枚ETH(其中大部分持有量與質押合約、交易所流動性、代幣橋接或託管基金相關)。與不活躍的BTC 巨鯨地址不同,這些ETH 巨鯨地址在以太坊網路十分活躍,這反映了ETH 能夠充分支援質押、DeFi 和機構運作的能力。
2025 年,誰擁有最多的ETH?
截至2025 年9 月2 日,Beacon 存款合約持有約6,800 萬枚ETH,約佔1.2071 億枚ETH 總流通供應量的56%。
這些數據與2025 年3 月的報告大致一致,報告估計該份額約為55.6%(見下圖)。
此智能合約是以太坊驗證者的入口,每位驗證者都必須至少存入32 枚ETH 才能參與網路的安全保障。
即使在2023 年啟用提款功能之後,資金也不會立即變成流動資金。驗證者必須退出活躍集,等待大約27 小時的解綁期,然後依靠協議控制的清理作業來釋放ETH。
這使得Beacon 合約成為最大的ETH 持有者——不是個人,而是網路本身。
透過嚴厲的懲罰措施和有組織的退出機制,其確保了驗證者的責任。儘管如此,一些批評人士認為,將一半的供應量集中在一個合約中,如果發生協同退出或協議級錯誤,可能會帶來系統性風險。
Wrapped Ether (WETH) 智能合約也是最大的ETH 持有者之一,目前持有超226 萬枚ETH(約佔流通供應量的1.87%)。
第二大ETH錢包
截至9 月2 日,以下的交易所和託管機構是第二大ETH 持有者:
- Coinbase:516 萬ETH(約佔總供應量的4.2%)
- Binance:406 萬ETH(約佔3.3%)
- Robinhood:137 萬ETH(約佔1.1%)
- Upbit:135 萬ETH(約佔1.1%)。
這些地址代表了活躍的基礎設施層,其中ETH 用於支援交易所流動性、質押cbETH 等衍生品以及跨鏈資產橋接。
2025 年最大的ETH 錢包
截至2025 年7 月下旬,貝萊德的iShares 以太坊信託(ETHA) 推動了機構ETH 所有權的重大轉變。 ETHA 的淨流入量達97.4 億美元,目前(截至2025 年8 月)持有超過300 萬ETH(約佔總供應量的2.5%),使其成為2025 年最大的ETH 錢包之一。
灰階旗下的ETHE 仍是市場的重要參與者,管理著113 萬枚ETH。富達於2024 年推出的以太坊基金(FETH) 的流入量已達14 億美元,而Bitwise 則正在從僅投資BTC 轉向基於ETH 的委託投資,並提供質押功能。
這些機構目前共控制超500 萬枚ETH(佔總供應量的4.4%),改變了ETH 的持有格局。其代表著一類新的DeFi 百萬富翁,他們受到監管,持有ETF 資產,並注重質押。
企業以太坊鯨魚地址
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正在效仿Strategy 的比特幣財庫計畫(但加入了質押),將ETH 視為一種資產。例如(但不限於):
-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紐交所代號:BMNR)持有超180 萬枚ETH(約78 億美元)。
- SharpLink Gaming(納斯達克代碼:SBET)自6 月起已購入約797,700 枚ETH(約35 億美元)。
- Bit Digital(納斯達克代碼:BTBT)持有約120,300 枚ETH,該公司在股權融資後已從BTC 轉為ETH。
- BTCS(納斯達克代碼:BTCS)報告持有約70,028 ETH(約3.07 億美元),資金來自可轉換債券。
這些ETH 中的大部分都處於活躍質押狀態,年化殖利率約為3% 至5%。這些公司認為,以太坊的可程式性、穩定幣生態系統以及監管清晰度(如《GENIUS 法案》)是其ETH 財庫策略的基礎。
這份新的ETH 億萬富翁名單不僅涵蓋個人,還包括押注ETH 長期價值的企業人員。
ETH 億萬富翁榜單
雖然智慧合約和機構在2025 年以太坊富豪榜上佔據主導地位,但仍有少數個人是ETH 的主要持有者。
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 據稱持有約25 萬至28 萬枚ETH(約9.5 億美元),這些ETH 主要存放在少數幾個非託管錢包中,其中包括知名的VB 3 地址。
LHV 銀行聯合創辦人Rain Lõhmus 在2014 年首次代幣發行(ICO) 期間購買了25 萬枚ETH,但後來失去了私鑰。其代幣至今仍未動用,目前價值近9 億美元。
Gemini 的早期投資者和創辦人Cameron Winklevoss 和Tyler Winklevoss 兄弟控制著15 萬至20 萬枚ETH,這還不包括Gemini 交易所儲備的超過36 萬枚ETH。
以太坊聯合創始人兼ConsenSys 負責人Joseph Lubin 持有約50 萬枚ETH(約12 億美元),但這一數字從未得到官方證實。
另一位以太坊聯合創始人Anthony Di Iorio 據稱持有5 萬至10 萬枚ETH。
截至2025 年初,Etherscan 數據顯示,以太坊上有超過1.3 億個獨立地址,但持有至少1 枚ETH 的地址不到130 萬個,僅佔總數的不到1%。
如何追蹤ETH 所有權分佈
識別2025 年最大的ETH 持有者依賴Nansen 的Token God Mode、Dune Analytics 和Etherscan 等工具。這些平台根據行為對錢包進行分類,並將其與交易所、基金、智能合約或個人關聯起來。
- Token God Mode 將錢包集群映射到已知實體,追蹤資金流入/流出,並對2025 年最大的ETH 錢包進行排名。
- Dune Analytics 使用「labels.addresses」之類的模式表將外部擁有帳戶(EOA) 與智慧合約和交易所區分開來,從而產生有關公共以太坊地址和ETH 持有模式的洞察。
- Etherscan 根據交易歷史、歸屬或用戶提交的證據對錢包進行標記,從而提高加密錢包的透明度。這些來源共同勾勒出ETH 所有權分佈。
然而,局限性仍然存在。重複使用的存款地址可能會誇大數字,冷錢包可能會逃避叢集管理,隱私技術會掩蓋真正的控制權。即使是餘額排名前200 的以太坊地址,也可能包含碎片化或標籤錯誤的實體。 ETH 位址排名反映的是確定性和統計推論的結合,而非完全可見度。
- 核心观点:ETH高度集中于机构及合约,非个人巨鲸。
- 关键要素:
- Beacon质押合约持56%供应量。
- 前10地址控制超60%流通ETH。
- 贝莱德等机构持数百万ETH。
- 市场影响:机构化加剧,ETH成储备资产。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