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多鏈大爆發,一文梳理當前新公鏈的發展情況
白话区块链
特邀专栏作者
2021-11-24 11:10
本文約4521字,閱讀全文需要約7分鐘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未來在新公鏈中的勝出者很可能會和以太坊的Layer2們形成多鏈宇宙競爭的共存格局。

出品|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

出品|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中我們主要講的是比特幣、以太坊和各個Layer2們,在中篇與下篇,我們將會聚焦在這一兩年冒出的新公鏈上。

一級標題

01 

Polkadot

一級標題一級標題一級標題Gavin wood的火熱之外,更重要的是

EVM兼容EVM兼容,這個與V神一起做出了以太坊的男人。

EVM兼容EVM兼容

的各類Defi App,與其他各個Layer1,Layer2鏈並無二致。

然而這其實不是Polkadot,跨鍊是賣點沒錯,但以太坊2.0分片完成之後本身也相當於“跨片(鏈)”,因為

平行鏈本身就是分片到極致的另一種展現形式而已。

那麼,從根本上區分Polkadot與以太坊或是其他公鏈的本質是什麼?

Polkadot是一個比以太坊底層更加抽象的“元鏈”,換句話說,你可以在Polkadot上面構建一個類似以太坊的智能合約鏈,但是不能反過來。

然而,雖然底層更加抽象,技術架構上更加先進,但不可否認的是以太坊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公鏈生態,沒有之一。一級標題

02 
Cosmos

波卡想要彎道超車,最大的勝負手在於: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如果你真的理解了上面關於波卡的東西,你就會知道,之前把波卡與Cosmos放在一起稱作“跨鏈雙雄”,完全是無厘頭。波卡和ETH2.0很像,只是在技術堆棧上更加抽象,更加底層。 Cosmos沒有這麼底層,然而它其實才是真的做“跨鏈”這件事的。

IBC跨鏈協議可以看成是互聯網時代的TCP/IP協議。然而它的發展注定沒有TCP/IP這麼一帆風順,因為區塊鏈時代講究的不單單是技術,還有背後的生態、資本、經濟模型……這也導致拿Cosmos SDK開發的鏈,像是Luna,市值已然超過Cosmos自身。同時Luna的成功,除了在精神上讓Cosmos感覺“與有榮焉”,Token價值或是安全性等各方面,確實與Cosmos毫無瓜葛。

這也是為什麼之前總把波卡跨鏈上“共享安全”模型經常與Cosmos的“各自為政”的主權鏈模型

自然也有自己的劣勢,比如安全性的自舉,同步調用的互操作性等等。

一級標題

03 
Solana

隨著Luna的成功,Osmosis、Sifchain等應用鏈的崛起,Crypto.com的Cronos測試鏈的試水,Cosmos生態在可見的未來將會迎來一波大的爆發,與以太坊和Polkadot完全相反的路線也不禁讓人期待到底哪個方向才是正確的選擇。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2021年公鏈這條街最靚的仔,沒有之一。爆發的不單單是百倍的幣價,還有龐大的生態圈。

在其他公鏈都已經“跪”在以太坊面前,信誓旦旦兼容EVM,做以太坊朋友的時候,Solana硬是倔強的抬著頭:“我就不,我即便不做殺手,我也不要做你朋友!”

然後還真就被他干成了!當然,你可以說有背後幾大資本的助推,爆炸頭的拉盤。但不能否認的是,這一年Solana生態的不斷繁榮,以及開發者數量的直線上升。

Solana的超高TPS,也極其適合在Defi和Gamfi領域發揮自己的專長。更加可貴的在於,Solana的POH共識機制,不牽扯分片與分層,所以完全不會犧牲“可組合型”。

同時把TPS的提升綁定在摩爾定律上,從而提供了一種TPS擴容的“可預測性”

,這對吸引圈外開發者,資本和用戶上,有著很大的的助力。

然而,Solana和當紅的其他幾個公鏈也面臨著一樣的問題,還沒有經歷過時間,尤其是熊市的考驗,前段時間十幾個小時的宕機,讓人們對這種主打高TPS、新技術公鏈的穩定性和去中心化程度產生了一定的質疑。

一級標題

04 
Near

從當前的各個角度來看,Solana都很難復制當年EOS登頂之後一蹶不振的局面,繼續繁榮下去的概率會大一些。

一級標題一級標題Near在民間的口號一直都是“ETH2.0”。原因在於ETH2.0的終極擴容方案——分片,被Near提前做了出來。

當然,分片並不是萬能的,只是在所有擴容方案裡,

對於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犧牲最小,同時對性能提升最大的一種最為“均衡”和最具性價比的方案

(Solana的POH也是這個方案非常有力的挑戰者之一),再配合上中期的擴容方案Rollup,ETH2.0的前景那是無限美好,不過前提是你等得起。

與此同時,極光協議Aurora也在幾天前上線,實現了Near上面的EVM兼容鏈的功能,自此Near成為了ETH2.0終極分片的“最佳試驗場”。

一級標題

05 
Avalanche

對於Near來說,可能最具有挑戰的場景會出現在幾年後,當ETH2.0的分片徹底完成之後,Near作為一個更早實現了分片的Layer1:以太坊的朋友+試驗場,該如何自處?

一級標題

  • 一級標題

  • Avalanche是個讓許多人看不太懂的鏈,因為相對於其他的單鏈結構來說,它的結構複雜了許多,又不像是以太坊2.0 Layer1+分片+Rollup Layer2這麼清晰的模塊化分層結構。

  • Avalanche最近的共識3.0,是個X、P、C三鏈結構平台。

X 鏈(交易鏈):用於創建和交易鏈上資產,具備匿名功能。

P 鏈(平台鏈):用於協調驗證節點,以及創建和跟踪子網,質押時使用P鏈。

C 鏈(合約鏈):該鏈用於創建和執行EVM 智能合約、構建DApp。看似複雜,但其實大家接觸到的基本上就是C鏈,因為幾個龍頭項目,包括DEX的Pangolin ,TraderJoe,借dai的Benqi,以及後來過去開分店的AAVE,Curve,都是跑在這個鏈上。

再簡化一點,TVL和生態的增長跟Matic,BSC並無二致,都是EVM兼容鏈,都是幾個新的DEX,借dai這些基礎設施初始的流動性挖礦來吸引TVL。

而從技術角度上,Avalanche的最直接競爭對手其實反而是波卡。

因為波卡有平行鏈,而Avalanche的P鏈可以創建子網,兩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也因為兩者的相似性和競爭性,Avalanche創始人Gun教授和波卡創始人Gavin博士隔空互噴過。

Gun教授說波卡只是個“封閉的會員服務中心”,因為卡槽數量是有限的,而Avalanche的子網是可以無限創建的。

總而言之,Avalanche是個有一點“迷”一樣的公鏈,身邊能夠真正講清楚Avalanche技術特點的人非常少,加上Gun教授既不看好ETH2.0分片,也不看好波卡平行鏈,堅持自己的雪崩共識才是出路,導致它的“另類”尤在Solana之上。

一級標題

06 
Fantom

但因為一開始C鏈便實現了EVM兼容,所以大家感覺上沒有那麼違和而已,至於終局如何,恐怕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了。

一級標題一級標題

今年名氣最大,或是幣價漲的最兇的幾個公鏈,背後都有一個圖騰式的人物。

ETH有V神,波卡有Gavin wood,Solana有SBF,雪崩有Gun教授,Fantom則是Defi之神AC。相比之下,像是Near、Cosmos等其他公鏈背後的人物就沒有那麼耀眼,幣價和生態表現,也自然不如這些“大佬站台”的公鏈。

Fantom從去年312至今年11月中旬,可以算是公鏈裡漲幅最耀眼的一顆星。然而生態一直不慍不火,還是最近AC基於Loot開發的Rarity火了之後帶進來一大批的TVL,然而這幾天又沒啥動靜了。

Fantom最大的技術特點是DAG(有向無環圖技術),這個技術看介紹會覺得真的假的,這也太厲害了。 “越多節點加入,速度就越快,擴展性變得無限大”,這和大家印像中去中心化/TPS成反比的關係直接反了過來,越去中心化,速度越快?,現在的技術顧問,所以技術上Fantom肯定還是有點乾貨的,目前在Fantom上的體驗整體也不錯,ETH2.0成型之前的窗口期,還是大有機會。

小結

07 
小結

小結

Avalanche
Cosmos
Fantom
Polkadot
Solana
公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