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是CEX 競爭異常激烈的一年。各大所在發行及上幣環節搶奪熱門資產,調快步伐適應後Meme 時代散碎的市場注意力;在一次次黑天鵝事件中承壓,完善風控體系和賠付制度;在PerpDEX 衝擊CeFi 時,孵化或投資DeFi業務線,以補齊產品版圖,提前“佔坑”未來;在公鍊和錢包業務上凶狠發力,巨額“撒幣”,拉新促活;甚至在社媒平台上唇槍舌戰…
這樣的背景下,另一組交易平台也緊追慢趕。其中特別引起我們關注的XT.COM (後文簡稱XT),憑藉支持資產的數量(已上線1300+ 種代幣、 1300+ 交易對)、產品的豐富度和風向敏感性(如在基礎交易外推出Card、預測等)、低手續費和透明的費率結構、緊接超過熱點的活線萬人。
為透視其實現以上數據成績背後的方法論,我們與XT COO Tracy Jin 展開對話,就品牌理念、業務重心、營運手段、競爭優勢、行業預判等深入探討,並將問答整理如下。

1. XT 的品牌使命是“探索加密,信賴交易”,這樣的品牌理念是如何傳遞給用戶的?
我一直覺得,「探索加密,信賴交易」不僅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
「探索」代表XT 不斷創新、不斷打破邊界的精神,我們希望讓每個用戶都能更輕鬆地接觸到區塊鏈世界的最新趨勢;「信賴」則是品牌的核心。因為在金融和加密領域,信任就是一切。
我們把這兩個關鍵字融入整個使用者體驗中。
例如在安全方面,我們堅持公開透明的Proof of Reserve 系統,讓用戶隨時能驗證資產安全;在產品設計上,我們追求簡潔、高效、穩定,讓交易真正「無負擔」;在服務層面,我們有7×24 小時、多語言客服支持,用最貼近用戶的方式解決問題。
除此之外,我們透過全球媒體、社群、以及線下教育活動,讓品牌理念「活起來」。我們希望讓使用者感受到:XT 不僅是一家交易所,更是一家值得長期託付的金融夥伴。
2. XT 的營運團隊目前大致什麼規模,具體分工有哪些板塊?
XT 是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公司。我們的團隊成員分佈在全球各個核心地區。這樣的佈局,讓我們可以真正做到「全球策略、在地執行」。
從組織架構來看,主要分為四個板塊:
第一是產品與技術團隊,負責核心交易系統與創新功能,例如合約、Earn 理財、以及最近上線的AI 策略交易工具;
第二是市場與品牌團隊,專注於全球行銷推廣、在地化活動、內容製作與公關合作;
第三是合規與風控團隊,這是平台的底線,確保每項業務都符合全球監管要求;
第四是客戶服務與營運團隊,他們直接面對用戶,提供24 小時支援。
我們團隊的文化非常開放、扁平,每個聲音都能被聽見。這種結構讓我們既保持創新的速度,也確保執行的穩定性。
3. 站在交易平台營運的角度,會看重哪些資料指標,可否依優先順序排列?
在XT,我們並非單純追求數據的成長,而是關注數據背後反映的「健康度」與「信任度」。
最重要的指標可以概括為四個面向。
第一,流動性和交易深度。這是衡量一個交易平台專業的核心,直接決定使用者的交易體驗。
第二,用戶留存率。能否讓使用者願意留下來,用得越久越信任你,這才是最真實的成長。
第三,資金安全與風險控制。這永遠是第一優先。
第四,新用戶成長,它代表品牌的吸引力與市場滲透能力。
我們內部的資料體系會綜合分析這些指標,而不是單看哪一項上升。
例如,當留存率提升但交易深度下降,我們會立刻複盤用戶體驗。
這就是XT 的營運邏輯,用數據服務信任,用信任驅動成長。
4. 拉新、留存、促進的目標拆解到具體手段,XT 都有哪些重點方向?和競品的差異是?
用戶成長不是數字遊戲,而是一場長期的信任建設。 XT 的成長邏輯很清晰,我們從三個階段去看:拉新、留存、促進。
拉新方面,我們透過空投活動、任務中心、邀請返傭機制等方式,讓新用戶在安全可信的環境中開啟交易旅程;
留存方面,我們依靠Earn 理財、合約策略、跟單功能等產品形成功能閉環,讓使用者「有得玩、有得賺」;
促活方面,我們有「Crazy Wednesday」等固定理財活動、也有根據節日而定的主題活動、以及每週都有的社區挑戰,讓用戶不僅是交易,更是參與。
與競品不同的是,我們更關注「長期關係」而不是「短期刺激」。因為一個願意留下來的用戶,比十個流量更珍貴。我們希望XT 能成為使用者心中「最值得信任的長期選擇」。
5. XT 的目標使用者是?如何觸達?
我們的用戶可以分成三類:
第一類是專業交易者,他們注重深度、流動性和策略工具;
第二類是新興投資者,希望在安全、易用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第三類是機構與合作夥伴,他們專注於品牌信譽與生態協作。
在觸達上,我們採用「全球視野+ 本地策略」的方法。我們在X、Telegram、YouTube 等管道建立全球社群,同時與各地區KOL、教育機構和媒體合作,進行加密教育、AMA 活動和品牌共創。
這讓XT 不僅是交易平台,更是一個連結世界的社群。無論是第一次了解區塊鏈的用戶,或是有十年經驗的專業玩家,都能在XT 找到自己的位置。
6. XT 的線上/線下活動令人印象深刻,這兩類主打的群體分別是?接下來最重點/值得用戶關注的活動是哪一個?
我們一直非常重視活動經營,因為這是品牌與使用者最直接、最有溫度的連結。活動不僅是溝通管道,更是品牌理念的落地與延伸。
線上活動主要面向全球用戶,強調普惠性與教育性。例如空投季、交易挑戰賽、AMA 分享會等活動,都以「輕鬆參與、輕鬆受益」為核心,讓使用者在互動中學習知識、了解市場、感受XT 生態的真實價值。
而線下活動則聚焦產業影響力與生態協同。我們透過舉辦七週年慶典、區塊鏈高峰論壇及地區交流沙龍,連結來自機構、專案方與投資者的聲音,推動CeFi 與DeFi、傳統金融與鏈上金融的融合。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即將展開的RWA 全球對話論壇。這項活動由XT Labs 共同發起,旨在以「On-Chain Trust(鏈上信任)」為核心理念,匯聚全球金融機構與創新項目,共同探討真實資產上鍊與合規金融的未來方向。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產業對話,讓信任真正成為連結傳統金融與Web3 世界的橋樑。
XT 相信,品牌活動的意義,不在於曝光,而是讓價值與信任在全球持續成長。
7. 交易平台是否需要一個站在台前的「發言人」或個人IP?什麼樣的形象最能收穫目標使用者的好感?
在這個人人都是媒體的時代,我認為交易所確實需要一個能夠代表品牌精神的「人」。一個有溫度、有態度、有專業度的發言人,可以讓品牌更立體,也更值得信任。
在XT,我們不把發言權集中在一個人身上,而是鼓勵「去中心化發聲」。我們的員工、KOL 夥伴、甚至忠實用戶,都是XT 的品牌傳遞者。同時,我們也在塑造一個統一的品牌形象:專業、可靠、親和。
我相信,這樣的品牌人格最能拉近與使用者的距離。因為當品牌變得“有臉、有聲、有情感”,信任就自然建立了。
8. 體驗下來,XT 的產品板塊豐富,覆蓋基礎常用功能,也緊跟熱點,有了這些產品支撐,下一步如何增強(交易板塊)流動性和(理財板塊)資金沉澱和(鏈上業務)活躍度?
未來一年,XT 將持續以「創新驅動、生態共生」為核心策略方向,全面強化平台的產品力與生態協同。
在交易板塊,我們將持續引入優質項目,優化撮合深度,並透過交易激勵、跟單策略和AI 輔助工具,提升市場流動性與用戶活躍度。我們希望打造一個既有效率又穩定的交易環境,讓使用者在XT 獲得專業級的流動性體驗。
在理財板塊,XT 會在安全與合規的基礎上,推出更靈活的收益產品,如分層定期、組合理財、生態質押等,同時結合活動與VIP 權益,鼓勵用戶長期持倉,實現穩健收益與平台資金的雙向增長。
在鏈上業務方面,我們會深化與主流公鍊及潛力項目的合作,推動資產互通及DeFi、質押、節點業務落地。同時透過鏈上任務與空投活動,吸引更多用戶參與鏈上生態建設,促進CeFi 與DeFi 的融合與互動。
XT 始終以使用者體驗為導向,致力於建立一個「交易活躍、資產穩健、生態繁榮」的綜合加密金融平台,讓信任與價值在整個生態中持續循環。
9. Tracy 眼中,2025 CEX 競爭格局是怎麼樣的?哪些「他山之石」可藉來攻玉?
2025 年的CEX 競爭,已經從「誰的體積更大」轉向「誰的信任更穩、誰的創新更快」。這是一場關於長期主義的競爭。
頭部交易所都在強化三個方向:安全性、合規性和創新性。我們看到不少優秀平台在AI 輔助交易、RWA 標準化、社交化交易方面的探索。 XT 的定位非常清晰,我們以安全為底,以創新為翼,以信任為核心。
明年,我們將增加AI 智慧策略工具、合規牌照拓展、以及RWA 資產生態建設的投入,推動整個產業進入更成熟的階段。
10. 如何看待今年Hyperliquid 等PerpDEX 對CeFi 的衝擊? 2026 會有哪些產業趨勢? XT 在其中的遠慮和佈局有哪些?
像Hyperliquid 這樣的PerpDEX 崛起,其實是市場結構演化的必然。在XT 看來,這並不是衝擊,而是一次重塑產業格局的機會。 CeFi 與DeFi 從來不是對立面,而是可以互相賦能、共同成長的兩個向度。
展望2026,我認為三大趨勢非常明確:
第一,RWA 資產制度化上鍊將成為主旋律;
第二,AI 將全面融入交易與風控體系;
第三,全球監管與透明化標準化過程會進一步提速。
XT 會繼續以「安全、專業、創新」為核心,連結傳統金融與Web3 的未來。
- 核心观点:XT通过安全创新构建信任驱动增长。
- 关键要素:
- 上线1300+代币覆盖全球1200万用户。
- 注重流动性深度与用户留存率数据。
- 布局AI工具与RWA生态建设。
- 市场影响:推动CEX向信任与创新竞争转型。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