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Preconfs 進化論:從「補丁」到「基建」,UniFi AVS 如何影響Based Rollup 的遊戲規則?

Web3 农民 Frank
特邀专栏作者
2025-11-19 07:18
本文約5956字,閱讀全文需要約9分鐘
作為Based Rollup公認的必要補丁,Preconfs終於邁出了標準化的關鍵一步。

撰文:Web 3 農民Frank

被視為以太坊「正統」擴容終局的Based Rollup,為什麼一直「叫好不叫座」?

一方面,它透過將排序權交還L 1,實現了與主網最徹底的安全與去中心化對齊,但另一方面,卻不得不忍受長達12 秒的確認延遲,幾乎讓高頻交易與實時金融場景望而卻步。

因此Preconfs 才作為Based Rollup 的必要補丁被提出,試圖用亞秒級的交易承諾來抹平延遲,但長期以來,Preconfs 更多停留在小規模、非標準化的探索階段,缺乏統一機制與穩定收益,始終未能真正走向規模化。

近期,Puffer Finance 推出的以太坊安全基礎設施產品“UniFi AVS”,終於試圖將Preconfs 從臨時性的性能補丁,升級為可復用的標準化基建,以帶來sub-10 ms 的確認速度,並在安全與經濟激勵層面引入製度化設計。

本文將以產業觀察者的視角,拆解UniFi AVS 的核心能力、技術路徑與生態影響,並討論它能否真正成為Based Rollup——甚至更廣泛以太坊Rollup 生態的關鍵變數。

一、UniFi AVS:Preconfs,不再只是「打補丁」

要理解這次升級的重要性,需要先回顧Based Rollup 的核心邏輯。

在以太坊的擴容敘事中,Based Rollup 透過將排序權交還給L 1 驗證者,從而在安全和去中心化上完全對齊主網,但同時也帶來一個不可避免的取捨——繼承主網安全性的同時,也帶來了約12 秒的區塊確認延遲。

為此,預先確認(Preconfs) 成為Based Rollup 的必要補丁,負責在交易真正提交到L 1 前,提前為用戶提供交易執行承諾(延伸閱讀《讀懂Puffer UniFi AVS:從Preconfs 到以太坊的下一個十年? 》),可以說,如果要充分發揮Based Rollup 的潛力,就無需實現中立的許可、

然而,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裡,Preconfs 更多停留在“小作坊”階段(非標準化、點對點的解決方案),通常由少數節點或項目方自行運行,缺乏統一標準,也沒有穩定的收益模式,一旦負責預確認的節點掉線或作惡,交易就可能失效甚至遭遇MEV 攻擊,可靠性和可持續性都存在嚴重不足。

Puffer 推出的UniFi AVS,正是對此困境所提出的系統性解決方案,它不再把Preconfs 當作臨時補丁,而是把它升級成可呼叫的基礎設施層,核心思路就是將Preconfs 重構為AWS 式的標準化雲端服務。

具體而言,UniFi AVS 是從三條主線出發,不僅讓Based Rollup 跑得更快,還具備永續收益,並在安全機制上實現制度化保障:

  • 效能層面,將交易確認壓縮至sub-10 ms,帶來媲美Solana 甚至中心化交易所的即時使用體驗;
  • 經濟層面,透過協議層分潤機制,讓Rollup 不再「替L 1 打工」,而是與驗證者、網關共享收益;
  • 安全層面,依托高達130 億美元的Restaked ETH 的擔保與slashing 機制,把「口頭承諾」變成「有成本的契約」,形成製度化約束;

對開發者和Rollup 專案而言,UniFi AVS 的出現意味著不再需要自行設計和維護複雜的排序與確認邏輯,而是能夠像調用AWS 雲端服務一樣,直接接入一套經過驗證的預確認基礎設施,即插即用、按需擴展,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產品和用戶層面。

這種模組化的設計,也讓Preconfs 有望進一步產品化並產生外溢效應——不僅是Rollup 項目方可以避免重複造輪子,未來錢包、DApp、上層協議同樣能夠通過標準化API 接入,統一享受“即時確認+ 經濟對齊+ 安全擔保”的能力,把“快與穩”真正變成以太生態的公共底層服務。

從這個角度來看,UniFi AVS 讓Preconfs 超越了單純性能補丁的定位,而是把性能、收益、安全三件事一次性標準化,推動其從附加功能躍遷為以太坊擴容的中間層基建,為Based Rollup 的規模化落地鋪設了一條更可持續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Puffer 也強調,UniFi AVS 的適用範圍並不限於Based Rollup,從設計上看,其註冊表機制同樣能夠為任何OP Stack Rollup 提供sub-10 ms 的即時確認能力,併計劃在後續支持更多Rollup 架構,換句話說,它被定位為一套跨架構跨架構的通用潛力。

當然,是否所有Rollup 都願意讓渡Sequencer 收益給AVS,仍存在不確定性,甚至可以斷言初期很難做到——畢竟排序器從來都不單單是技術問題,而是深度交織的利益分配問題:

L 2 經濟體系中,誰來負責分蛋糕,計畫分給誰,又該怎麼分?

因此Preconfs 最終會演變為整個Rollup 生態的公共標準,還是主要服務於Based 路徑,不僅是技術路線的選擇,更是商業模式與利益分配的博弈,也注定會是未來幾年需要持續觀察的問題。

二、Preconfs 如何被重構為標準化基底建構?

客觀來講,從Rollup 概念提出以來,以太坊擴容一直缺乏的不是概念,而是工程化的落地能力。

畢竟一項技術要從一個巧妙的「功能」演變為一個穩健的「基礎設施」,通常需要滿足三個核心條件:明確的服務承諾、可靠的安全保障和可持續的經濟模型。

換言之,就是從技術概念走向「工程化」的落地,這才能讓其真正具備規模化運行的條件,而Puffer 的UniFi AVS 思路與此大同小異——將Preconfs 從零散的小規模嘗試,重構為可復用、可擴展、帶有經濟激勵的基礎設施。

換句話說,如何讓Preconfs 不再是某些節點的「暫時承諾」,而被設計成一種標準化的網路服務。

1. Execution Preconfs:從「入塊保證」到「執行保證」

首先就是實作了從Inclusion Preconfs 到Execution Preconfs 的升級。

在傳統Inclusion Preconfs 模式中,用戶只被承諾交易會被打包進區塊,但交易執行時的狀態卻無法保證,因此用戶仍可能遭遇價格滑點甚至MEV 搶跑。

而Execution Preconfs 則進一步升級為「執行保證」,保證交易會在用戶提交時的狀態下執行——用戶一旦下單,狀態就會被鎖定,交易只有在這個狀態下才會執行,否則直接不成立。

舉個例子,你下單購買ETH,價格是4400 USDC:

  • Inclusion 模式下,到真正執行時,市場價格可能已經變成4410 USDC,仍然會成交,但成交價不是你預期的4400;
  • 如果是Execution 模式,那麼無論市場怎麼波動,系統都會保證4400 USDC 的成交價,只有能滿足這個條件時,交易才會執行;

這就讓Preconfs 從「提前入場券」升級為「確定性成交」,顯著提升了用戶體驗,也為DeFi、衍生品、支付等對價格敏感的金融應用提供了更強的可靠性。

2. Gateway 架構與frags 技術:延遲壓縮至10 毫秒以下

Puffer 也引進Collateral-backed Gateway 架構(由Gattaca 團隊首創),讓L 1 proposer 將預先確認執行權委託給更專業的Gateway。

而藉助frags(區塊片段) 技術與lookahead 機制,Gateway 能在正式出塊前提前處理交易,縮短狀態切換的空窗期,理論上,在最佳配置下,交易延遲可降至10 毫秒(sub-10 ms)以下。

由此帶來的是使其使用者體驗理論上能夠達到Solana 等高性能公鏈的水平。

3. Restaked ETH 安全背書:讓承諾「有成本」

過去的Preconfs 很大程度上依賴節點「自覺」,一旦掉線或作惡,用戶幾乎沒有補償機制。

Puffer 升級版透過EigenLayer 的再質押機制(Restaking),讓每個Gateway 背後都由驗證者質押的ETH 擔保(分階段落地)——如果節點失活,可能被罰沒1 ETH;如果惡意提取MEV 或違背承諾,則可能觸發1000 ETH 級別的Slashing。

與PoS 懲罰不同,Preconf 的罰沒ETH 會補償使用Preconf 服務的用戶,直接增強經濟對齊,將以往依賴節點信譽的軟承諾,轉變為有明確罰沒(Slashing)機制約束的硬承諾,大幅提升了製度化約束力。

同時,Puffer 設立了Canonical Preconf Gateway Registry,確保所有Gateway 進入有序、公開、可驗證的註冊系統。

4. 可程式分潤:制度化的多方價值分配

僅有速度和安全還不夠,Preconfs 要成為基礎設施,還必須可持續運作。

為此,升級後的UniFi AVS 內建Rewards Distributor,允許在Rollup 團隊、以太坊proposer、Gateway 提供者之間靈活分配收益,實現協議層面的可編程分潤:

  • Rollup 團隊:保留部分交易費用,不再「替L 1 打工」;
  • 以太坊proposer(驗證者):透過提供Preconfs 獲得額外收入;
  • Gateway 提供者:運作網路得到激勵,確保服務穩定;

那個收益分成不再是臨時約定,而是寫進協議、自動執行的製度,形成了Rollup、驗證者、Gateway 三方經濟對齊(Economic Alignment) 的長期閉環。

這種多維度的機制設計,正是Preconfs 從單點解決方案,邁向可規模化、可信賴的公共基礎設施的關鍵。

三、多方博弈下的受益者版圖

任何一項基礎建設升級,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演進,更是利益格局的再分配。

UniFi AVS 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將性能、安全性與經濟激勵綁定在一起,使得多個生態角色都能在同一套機制中找到價值——從Rollup 項目方,到以太坊驗證者、開發者與最終用戶,它把Preconf 從補丁變成了可持續的模組化服務,讓所有參與者都能在一條更強壯的船上受益。

首先自然是Rollup 項目方,獲得了性能+ 收益的雙重解鎖。

過去,Based Rollup 曾經被市場詬病「跑得慢、賺不到」,尤其是在經濟模式上幾乎完全讓利於L 1 驗證者,借助UniFi AVS 的Execution Preconfs,Rollup 可以即插即用地獲得sub-10 ms 確認速度,大幅提升用戶體驗。

同時,協議層的收益分潤機制讓Rollup 團隊保留部分經濟收益,而不必完全依賴外部補貼,對專案方而言,這是速度提升+ 收益共享的雙重紅利。

其次則是以太坊驗證者/ Restaker,收穫了新型收入來源。

因為L 1 驗證者是Preconfs 的直接執行方,所以透過參與UniFi AVS,驗證者能夠在傳統出塊獎勵之外,獲得新的Preconf 服務效益。

同時Restaked ETH 不僅提供安全背書,同時增加了驗證者的獲利機會,這反過來也提升了質押ETH 的吸引力,從而增強以太坊整體的經濟安全,使得驗證者從此前的單純跑節點變成了「提供增值服務、獲取額外收益」。

此外,還包括Gateway 供應商,它們的角色在此次升級中被正式製度化。

Puffer 設立了Canonical Gateway Registry,讓Gateway 成為網路中的標準化節點,而不僅是臨時角色,Gateway 在取得委託權後,可以透過運行frags 技術與lookahead 機制,實現低於10 毫秒的預確認;

它們的服務直接與經濟誘因掛鉤,並受到Slashing 機制約束,既有收益,也有成本,這使得Gateway 從「志工」變成了真正的基礎設施服務商。

同時,開發者則能獲得更低的門檻和更強的可組合性。

畢竟過去開發者如果要在Rollup 上實現即時確認,往往需要自行建構複雜的機制,既耗時也難以標準化,而升級後的UniFi AVS 透過模組化API,讓開發者可以像呼叫雲端服務一樣,直接存取即時確認能力。

無論是DEX、衍生性商品協議或高頻的GameFi 應用,都能快速享受sub-10 ms 確認帶來的體驗提升,這不僅降低了基礎設施搭建成本,也減少了MEV 被竊取的風險,讓開發者能更專注於應用層創新。

最後是普通用戶,他們是最直觀的受益者,第一次在以太坊Rollup 上獲得了Solana 等級甚至接近CEX 的絲滑體驗:

  • 在速度上,交易確認時間從12 秒縮短到10 毫秒,體驗媲美中心化交易所;
  • 在確定性上,Execution Preconfs 從協議承諾層級保證價格鎖定,避免滑點與搶跑;
  • 在安全性上,Restaked ETH 背書與Slashing 機制讓承諾「有代價」,用戶違約時能獲得補償;

站在更高的層次看,Puffer UniFi AVS 的升級不僅僅是一次產品演進,更是在為Preconfs 確立行業標準,讓其從補丁升級為基建,甚至變為以太坊的標準化中間層服務。

這不僅讓Based Rollup 真正具備跑得快、賺得到、夠安全的可能性,也強化了以太坊作為安全主權層(Security Settlement Layer) 的長期敘事。

寫在最後

回望以太坊過去5 年的擴容進程,Rollup 無疑是絕對主線,但如何在性能、經濟與安全三者間找到真正可行的平衡點,這個「不可能三角」始終懸而未決。

尤其是Based Rollup 這個以太坊「正統擴容路徑」,一直卡在規模化、商業化運行的最後一塊拼圖,所以客觀而言,此次Puffer 升級上線的UniFi AVS,算是嘗試補齊這一拼圖且具備高度可行性的探索之一。

更深遠的意義在於,它為模組化區塊鏈的未來描繪了一種清晰的「終局」可能:任何新興Rollup 都無需重複造輪子,而可以直接搭建在UniFi AVS 之上,快速獲得媲美Solana 的性能體驗、以太坊主網級別的安全,以及自洽的經濟模型。

不過,它能否最終成為產業共識,不僅取決於自身設計的穩健性與開放性,還要看其能否在複雜的Rollup 生態與多方利益博弈中,找到那個最優的平衡點。

因此,對於產業而言,它算是未來一到兩年內,衡量Based Rollup 敘事能否真正走向成熟的關鍵觀察窗口。

ETH
技術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UniFi AVS将预确认升级为标准化基建。
  • 关键要素:
    1. 交易确认速度提升至10毫秒内。
    2. 引入再质押ETH安全与罚没机制。
    3. 协议层可编程收益分润设计。
  • 市场影响:推动以太坊Rollup规模化应用。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