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Odaily專訪燦谷:加密轉型一週年,劍指AI與能源新藍海
Wenser
Odaily资深作者
@wenser2010
2025-11-07 02:35
本文約4310字,閱讀全文需要約7分鐘
耗時一年,從手握5億美元現金轉型到持倉超6400枚BTC,燦谷交出一份行穩致遠的答案。

原創|Odaily 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作者|Wenser( @wenser 2010

得益於與微軟、Google、亞馬遜等網路巨頭動輒數十億美元的天價訂單,近期IREN、Cipher 等加密礦企股價紛紛上漲;但與這些發力向AI 數據中心轉型的傳統礦企截然不同的是,有一家算力排名全球前三的加密礦企選擇了堅守悄然能源佈局服務的同時,有一家算力排名全球前三的加密礦企選擇了堅守悄然能源佈局的同時,經濟佈局服務。它就是我們今天談論的主角-「新加密礦企」燦谷(Cango Inc.)。

時值燦谷業務轉型一周年之際,Odaily星球日報再次與燦谷團隊發言人 Juliet Ye 進行了一次長達近2 小時的深度專訪,其中不僅對燦谷過往的業務轉型契機以及當下的業務構成進行了深入了解,也探知了部分燦谷的未來發展規劃以及對加密行業趨勢的行業趨勢。以下為具體內容,部分內容出於文章通順考慮有刪改。

註:訪談者為Odaily星球日報記者Wenser,受訪者為燦谷PR&IR(投資人關係)總監 Juliet Ye。

Q1: Juliet Ye 與燦谷的故事以及燦谷目前的團隊組成?

A:我在2018 年公司上市前夕加入,彼時的燦谷是傳統汽車金融業的頭部企業。此前我曾在華爾街日報工作5 年,隨後進入一家媒體公關公司任職,最後選擇加入燦谷開啟事業第二春。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燦谷從去年11 月才正式轉型進入BTC 挖礦行業,在加密礦圈是“新面孔”,但其實,燦谷是一家成立至今15 年(成立於2010 年)、美股上市7 年有餘(於2018 年上市)的成熟企業。

轉型後,燦谷剝離了過往傳統汽車金融服務業務,團隊規模也從頂峰時期的4000 人精簡至當前全球團隊規模在100 人左右,更偏「小而美」的組織架構,主要由比特幣挖礦營運團隊和上市公司中後台支援部門構成。

Q2: 燦谷的加密轉型是否已經完成?

A:毫無疑問,我們已經轉型成為一家徹底的BTC 礦企,有2 個標誌性事件可以佐證:

一是業務層面。今年5 月份,燦谷原本在中國市場的傳統汽車金融相關業務已全數出售。目前在中國境內我們沒有任何展業,主營業務為境外的BTC 挖礦。

二是組織層面。今年7 月,包括 CEO Peng Yu 在內的全新管理階層已到任公司。核心團隊具備豐富的數位貨幣產業營運及投資經驗。向比特幣礦商轉型,對燦谷來說是起點而非終點,我們正向更宏大的方向進發-成為綜合能源服務解決方案提供者

Q3:燦谷轉型做BTC 挖礦有何契機?

A:轉型源自於燦谷原創始團隊的敏銳洞察。 2018 年上市後,中國車市首次出現了負成長;疊加疫情使得整體消費市場不斷萎縮。

原管理團隊意識到,轉型勢在必行。此後幾年,燦谷先後在新車及二手車交易領域探索,但都沒能找到合適的第二成長曲線。

關鍵的轉捩點是燦谷對理想汽車的投資。

2018 年,在外界不看好的情況下,燦谷投資了理想;2022 年,燦谷完成了理想汽車投資專案的資金回收,獲得超過6 倍收益。由此,燦谷既藉此累積了足夠的轉型資本,也啟發了團隊進行新能源賽道賽道的探索。

2023 年,燦谷原管理團隊在中東考察能源專案期間,機緣巧合下接觸到比特幣挖礦業務,並確認其是能成為公司進一步切入新能源領域的入口。最後憑藉著多年產業累積與風險判斷,手持5 億美元資金「ALL IN」轉型,也就有了今天這家全球算力排名前三的新加密礦企——燦谷。

或許在外界看來,燦谷是BTC 產業的外來者,但實際上,「變化」是滲透在燦谷DNA 裡的,燦谷轉型的每一步都是基於過往累積所做的選擇。

Q4: 不少加密礦企向AI 資料/算力中心轉型,燦谷對此有何看法?後續是否有對應佈局?

A:我們的直觀感受是,加密市場的熱點迭代非常快,燦谷當前的節奏步調是有區別的。對我們來說,在一年內完成業務轉型且保持各項業務穩定運營,已屬不易

當然,我們也關注到了受益於HPC(高效能運算)概念許多傳統礦企股已經實現了重新定價。但對燦谷而言,原則一直都是企業先行,聚焦長期健康發展,不盲目追逐概念紅利。

所以,在確保BTC 挖礦領域站穩腳步的前提下,再透過小型實驗項目來論證 AI HPC 資料中心等方向開拓的可行性。

現階段而言,BTC 挖礦仍然是燦谷的基本盤,當然,我們也在緊鑼密鼓進行新業務佈局,包含能源和AI HPC 等方面的小規模試點項目,目前在逐步推進和論證階段,期待不久之後可以正式向大家匯報。

燦谷的願景是:打造一個動態的高效算力平台,實現BTC 挖礦與 AI 推理的按需切換,最大化利用能源和基礎設施。

Q5: 燦谷在BTC 挖礦領域的護城河(或競爭優勢)是什麼?

A:一是業務剝離徹底。 5 月出售中國業務後,燦谷已徹底告別傳統汽車金融業,轉而專注於BTC 挖礦業務,可以稱得上輕裝上陣。

二是團隊高效精幹。從數千人到100 人左右的精簡,組織效率有了跨越式提升,適配加密產業節奏。

三是營運管理團隊專業。我們目前已經建立了自有營運團隊進行礦場和挖礦業務的遠端監控,為未來的長期轉型做準備。我們的目標不在於單純比拼BTC 挖礦算力,而是希望在做到算力營運效率第一的同時,維持全球領先的算力水準。

https://bitcoinminingstock.io/hashrate

從我們的過往數據表現,也可以看出目前營運團隊專業化已初見成效: 7 月份(第一個月滿50EH/s 算力運營),我們的算力在線率一度只有81%;8 月份,該數值已提升至 87%水平;在剛剛公佈的10 月運營月報中,我們的算力有效率到行業

四是營運邏輯。燦谷採用「只挖不賣+BTC 抵押借貸」的雙重槓桿模式,每月支出利息,而非全額電費,資金效率更高,營運成本更低。

Q6: 綜合以上資訊來看,燦谷的股價略顯被低估,可能包含哪些方面的原因?後續融資規劃有哪些?

A:從股價表現來看,近期燦谷確實落後於其他傳統礦企半個身位,這既是燦谷的主動選擇,也存在一些客觀原因。當然,儘管如此,近一年燦谷的股價仍維持著20%以上的漲幅。

11 月5 日股價

主動選擇方面,作為實體公司出身的燦谷會更關注先夯實業務基本面,在各項準備就緒的情況下再向市場公佈信息;而非先講一個故事,想辦法先讓股價有所表現,然後再被動兌現。

客觀原因上,有別於其他老牌礦企,燦谷是以一個新來者、挑戰者的姿態進入加密行業的,而且由於我們頻繁的擴張動作,外界難免會用審視的目光看待我們。但在看到我們每個月都持續產出、持續增持、持續與外界保持溝通等一系列「promise made, promise kept」的動作後,市場態度也逐漸改觀。但一個好的信任關係需要時間,而我們有耐心,也有信心。作為一個尊重市場規律的企業,燦谷可以承諾的是不會採用任何非常規手段去抬升股價,目前市場上所有交易、表現都是最真實的市場反應;我們能做的,就是保證基盤業務穩定運作的同時,逐步落實能源和 AI 相關項目,讓市場不斷看見,從而建立信心。

至於具體的融資規劃,因為我們的BTC 挖礦業務秉持「輕模式」,這一塊並不需要大規模融資,因為槓桿運作已經足夠了;但要實現前文提到的第二步發展,即能源和AI 項目發展,我們有計劃面向資本市場融資。

目前我們已經啟動了相應的融資準備工作,結合我們在能源及AI 專案上的進展,將擇機面向市場開啟融資。具體的融資方式則會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一切以公司和股東利益為重。

Q7: 近期部分DAT 財庫公司逐漸走入僵局,mNAV 持續小於1,主要原因可能是什麼?燦谷在平衡市值與BTC 持倉價值方面有何心得或計劃?身為BTC 挖礦單一業務公司,燦谷如何增強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A:個人認為,最核心的原因還是在於部分DAT 公司沒有聚焦在內生價值的創造。部分跟風的玩家-原來的業務和加密貨幣毫無關係,未來也不會產生實質綁定,很難產生持續的價值。

相較而言,燦穀不是純粹的DAT 公司,而是一家「加密生產儲備型企業」——挖礦產出BTC,並且把BTC 存入財庫當中進行儲備。

我們的核心優勢在於,算力的高效運用、效率化分配以及成本優化。隨著BTC 挖礦產能的釋放,燦谷的市值將逐步對齊內在資產價值。

在平衡市值和持倉價值方面,主營挖礦業務的燦谷可以做到「只囤不賣」的同時,提高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藉此實現數據營收方面的穩定表現以及市場預期的合理管控。

簡單來說,燦谷在這個週期內挖來的比特幣,希望能成為下一個週期的原始資本,我們相信比特幣的長期上漲價值。基於這個現實情況,我們現階段沒有對比特幣儲備做任何其他的主動管理

至於抗風險能力的提升,我們仍堅信BTC「數位黃金」的屬性,價值錨點作用更為穩定。至於其他的加密貨幣以及黃金儲備,對於剛完成轉型的燦谷來說,目前仍不是重點。當然,不排除未來在資產負債表更加寬鬆的時候,我們會考慮增強抗風險能力和增大收益的舉措,但現階段確實沒有這些安排。

從商業邏輯出發,燦谷認可 BTC 是當前最優質的價格標的。我們相信它可以為上市公司帶來持續回報。這是我們的第一步,未來向能源和AI HPC 領域的拓展,也將在此穩固基座上展開。

Q8:轉型一週年,過程當中有什麼比較有趣的事情可以跟讀者分享一下?

A:基於我個人的經驗,最有趣的莫過於過往在汽車行業建立聯繫的人開始向我了解加密行業動態。從傳統汽車金融業到加密挖礦領域,所處的產業發生巨變,卻反而成為了解加密產業的窗口。

這也讓我們有了新的觀察發現——加密貨幣行業「內」和「外」是存在一定 「視角差」的。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加密產業具有一定自我包裹的排斥性,總覺徘徊於主流之外。

但TradFi 和DeFi 之間其實並不存在天然隔絕,只是原本大家互相不太了解。

而燦谷的特殊價值就在於此,我們既有傳統產業的產業累積與經驗,同時也有轉型期自己的收穫和經驗教訓,又對未來有自己的想法與堅持。一方面,我們能夠提供傳統產業的企業和從業人員自己的視角和參考資訊;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在變相把加密貨幣市場以及整個產業的動態資訊共享給外界和傳統產業。

由此可見,未來一定是TradeFi(traditional finance)和DeFi 的結合,而且兩者之間的融合是一種可喜的融合,並沒有說二者一定是隔絕的、孤立的。這一定不可能,它一定是流動的狀態。

打破那面原本不存在的“柏林圍牆”,或許就是我們的最大使命。

礦業
BTC
金融
投資
AI
DAT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灿谷转型BTC矿企并布局能源服务。
  • 关键要素:
    1. 彻底剥离汽车金融业务。
    2. 采用只挖不卖加抵押借贷模式。
    3. 算力在线率达92%行业领先。
  • 市场影响:为传统企业转型加密领域提供新范式。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