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Odaily 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
作者|Wenser( @wenser 2010 )
Strategy 創辦人Michael Saylor 以先人一步的遠見卓識成功驗證了「BTC 囤幣策略」對上市公司股價拉升的有效性,而眾多亞洲地區的上市公司創辦人也紛紛開啟了自己的「效仿之路」。隨著上市公司BTC 持股的逐漸走高,亞洲地區上市公司(含美股)的創始人、CEO 以及高管們逐漸成為了本輪週期下加密金融圈的無冕之王和「幕後話事人」。
Odaily 星球日報將於本文對部分BTC 儲備上市公司代表性加以總結,藉此一窺決定亞洲地區未來加密走向的關鍵人選。
Next Technology 控股集團CEO 劉偉宏:持倉5833 枚BTC
Next Technology Holding Inc(NXTT),BTC 持股排名上市公司第15 位,持股量為5833 枚BTC。而在2024 年底,這數字還僅為833 枚。回看該公司的BTC 儲備建立過程,有2 個關鍵節點:
其一,為2024 年1 月,WeTrade 集團(Next Technology Holding Inc 公司前身)董事長董立晨向美SEC 提交文件說明委任劉偉宏為公司行政總裁(CEO)。根據文件信息,「劉偉宏先生在加密資產和區塊鏈技術領域擁有超過6年的投資和研究經驗;對加密資產的潛在投資機會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戰略佈局。星球日報暫未查詢到更多資訊。綜合現有情況來看,劉偉宏更像是該公司為建立BTC 儲備引入的職業經理人兼策略顧問。就在入主Next Technology 控股公司後,該公司開啟了自己的「BTC 儲備策略之路」。
其二,是今年3 月12 日,Next Technology 控股公司向美SEC 提交的文件信息,其透過發行股票和認股權證融資增持5000 枚BTC。
今年5 月初,由於公司BTC 儲備情況的對外披露,Next Technology Holding Inc(WeTrade Group Inc.)股價 一度飆升740%至2.7 美元,目前已回落至1.03 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對外披露的業務重點是軟體開發和比特幣投資,其2025 年第一季淨收入為1.934 億美元,幾乎全部來自數位資產的未實現收益。
前燦谷董事長張曉俊:持倉4679 枚BTC
張曉俊
作為成立於2010 年的傳統科技汽車交易平台,燦谷集團於2018 年成功完成美股IPO,且上市前夕其2017 年年度獲利接近3.5 億元。而帶領燦谷成功上市的關鍵人物,就是公司董事長張曉俊。其於2004 年作為主要負責人參與籌建了中國第一家汽車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並在隨後的9 年間擔任董事、副總經理。 2018 年,在離開該公司後,其賣聲匿跡近5 年,再次歸來,身分則成為了燦谷集團董事長,並擔任這一職位至今年7 月。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家上市企業,燦谷的汽車交易服務業務一直相對穩定,但在今年,其拿出了壯士斷腕的魄力,以3.52 億美元的交易額正式退出其傳統汽車業務,專注於為比特MAIN(全球領先的礦機製造商之一)進行比特幣挖礦,並通過算幣收購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算幣。關於燦谷的更多企業故事,詳見Odaily 星球日報先前的深度長文《尋找潛力加密美股:燦谷如何從車企一躍成全球第二大比特幣礦企? 》 。
今年3 月,燦谷持有1,944 枚BTC ,彼時約合1.62 億美元。
今年7 月,燦谷Cango Inc.(NYSE: CANG) 宣布完成向全球比特幣礦業的轉型,同時任命了新一屆董事會及高管團隊,其中:Xin Jin 為董事會主席兼非執行董事;Peng Yu 為首席執行官兼董事;Chang-Wei Chiu 為董事;Yongyi Zhang 為首席財務官;Simon Ming Yeung Tang 為首席投資官。同時,張曉俊辭去董事及董事會主席職務,林佳元辭去執行長、臨時財務長及董事職務。兩人同時完成二次收購-向Enduring Wealth Capital Limited 合計出售1,000 萬股B 類普通股,總對價7,000 萬美元;並自願將其控股公司持有的剩餘B 類普通股全部轉換為每股一票投票權的A 類普通股。交易完成後,其合計持有公司總流通股的18.54%及總投票權的12.07%;Enduring Wealth Capital Limited 則持有公司約2.82%的流通股及36.73%的投票權。
自此,燦谷完成了從汽車交易服務商向比特幣礦企的權力傳承與深度轉型。
根據 官方披露信息,目前燦谷CEO Peng Yu 此前在農銀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擔任董事總經理,還曾經擔任中融匯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和歐力士亞洲資本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早期曾任職於中國建設銀行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投資銀行事業部,後成為中國建設銀行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一家私募股權基金的董事會和投資委員會成員。此外,其擁有超過18 年的跨行業領導經驗,涵蓋BTC 採礦、能源、併購和資產管理;其本人擁有瑪麗埃塔學院企業媒體碩士學位和山東大學金融工程學士學位。截止目前,燦谷持有4679 枚BTC,排名全球上市公司第20 名。
博雅互動董事會主席戴誌康:持倉3416 枚BTC
戴誌康(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作為一家創立20 年的老牌遊戲公司,儘管建立了BTC 儲備,但博雅互動並未全面轉向“加密貨幣套殼公司”,據了解,2025 年1-6 月,其網絡遊戲收入的佔比仍高達97.3%;226 名員工中遊戲從業者仍然佔比超95%。此前,該公司曾以《德州撲克》一款遊戲一度實現超5 億元的年度營收。而隨著遊戲業務營收的下滑,博雅互動開始將目光轉向更廣闊的金融領域。
根據博雅互動董事會主席戴誌康表示,“遊戲和Web 3 具有天然的結合點,我們想利用自身優勢,打造優質的Web 3 遊戲產品。而博雅互動本質做的就是銷售遊戲幣等虛擬代幣以及虛擬物品。某種程度上而言,棋牌遊戲中的遊戲幣,和穩定幣類似。”
而提起戴誌康這個名字,其個人經歷也頗為傳奇。其於1981 年出生於黑龍江大慶人,早年間曾因在北京創業成功曾和汽車之家、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等人並稱「京城IT 四少」。
2001 年,其以800 元資金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成功推出網路社群論壇軟體Discuz!,一度得到近60 萬個網站採納,成為全球全球用戶數最多的社群產品之一。
2004 年,戴誌康於北京中關村創立北京康盛世紀科技有限公司(後來更名為康盛創想)。 2006 年,紅杉資本參投,其首輪數百萬美元融資,該公司由此成為國內第一家獲得頂級風險投資的網路社群軟體公司。 2010 年,國內網路巨頭騰訊將連同Discuz!等產品在內的康盛創想全額收購,收購金額超6,000 萬美元(約4.68 億元)。
2008 年,戴誌康開啟了自己的天使投資生涯,先後於早期投中博雅互動、 火幣集團、 魔漫相機、 辣媽幫、殼木軟體等企業,十餘年間超過30%的被投企業從十人以下規模成長為銷售額超十億的中型企業。坊間傳聞,最初其投資資金僅有100 萬,便拿出其中40 萬投資了博雅互動,並在後者上市時實現了超1000 倍收益。
此外,與其他動不動批判加密貨幣的網路業者不同,身為「網路老兵」的戴誌康本人篤信比特幣,一直在大量囤積,即使博雅互動目前BTC 持倉浮盈已有一倍,也從未對外披露過減持操作。
截止8 月中旬,根據官方公告,博雅互動共持有3416 枚比特幣,平均成本約5.93 萬美元/枚,其持幣規模在香港上市公司中居首。
Nano Labs 創辦人孔劍平:持倉1000 枚BTC
孔劍平
目前以美股上市公司Nano Labs 創辦人身份活躍於加密貨幣市場的孔劍平,其最初身分為「比特幣礦機第一股」嘉楠科技的投資人。隨後,其加入嘉楠科技擔任聯合董事長,並帶領嘉楠科技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2020 年8 月,孔劍平因任期屆滿,不再擔任嘉楠科技董事會聯席主席,隨後,其將於2019 年在浙江杭州創建的豪微科技作為主陣地,並在2022 年成功帶領豪威科技背後母公司——總部位於中國香港的芯片設計公司Nano Labs 完成美股IPO,登陸納斯達克。
今年2 月,Nano Labs 透過私募股權交易募資590 萬美元,並將BTC 持有量 增加至400 枚,平均收購成本約為99,500 美元,包括交易費用。
6 月,Nano Labs 借助5 億美元可轉換債券融資再度增持600 枚BTC(當時價值6,360 萬美元),BTC 總持有量達到1,000 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Nano Labs 率先於今年6 月發起BNB 戰略儲備,股價一度 拉升超130% ;7 月,該公司 宣布投資BNB 戰略儲備公司CEA INDUSTRIES Inc,進一步加強BNB 戰略儲備。根據協議條款,Nano Labs 以每股10.10 美元的價格認購了CEA INDUSTRIES INC.的495,050 股A 類普通股。此次投資還包括數量相同的495,050 張認股權證,行使價為每股15.15 美元。若全部行使,Nano Labs 將最多持有該公司990,100 股股份。
根據其近期發布的 上半年財報,Nano Labs 上半年淨收入為人民幣830 萬元(約合120 萬美元),2024 年同期為人民幣2,470 萬元;淨虧損為人民幣1,180 萬元(約160 萬美元),去年同期淨虧損為人民幣5,910 萬元。據其官方披露,目前持有超12.8 萬枚BNB。
DDC 創辦人、董事長、CEO 朱嘉盈:持股588 枚BTC
朱嘉盈
提起DDC Enterprise Limited (DDC)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家創立於2012 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美股上市公司是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美國提供DayDayCook 品牌的即熱、即烹飪和即食植物性餐食產品;此外,其還提供廣告服務,包括市場的第三方製作和在線促銷DDC Enterprise Limited 透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經銷商和線下零售連鎖店及超市銷售其產品。
而其官方公眾號「日日煮DayDayCook」也是國內頭美食帳號之一。
今年5 月,該公司宣佈成立BTC 策略儲備,首次購入21 枚BTC。
7 月,DDC 創辦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朱嘉盈發布《致股東信》表示:「已從Anson Funds、Animoca Brands 和Kenetic Capital 等知名合作夥伴處獲得5,300 萬美元的初始資金,並獲得了高達5.28 億美元的轉型資本承諾用於後續執行比特幣儲備戰略。此外,DDC 已向美金 提交了 55 億美金通用儲架註冊聲明用於後續靈活進行投資行動。
不得不說,從一家美食品牌公司,到BTC 戰略儲備公司,這之間的鴻溝差異極其巨大,但從朱嘉盈的股東信中,我們不難看出其本人及背後公司的堅定決心。
8 月,該公司再度官宣增持120 枚BTC,其總持倉量達到488 枚,平均持倉成本為98,737 美元/BTC;較5 月首次購入時,實現819%的收益率增長;彼時持倉相當於每1,000 股DDC 股份對應0.058704 3BTC。而截止今天,其持倉數字已再度躍升至588 枚BTC。
推薦閱讀
- 核心观点:亚洲上市公司高管主导比特币囤积策略。
- 关键要素:
- Next Technology持仓5833枚BTC。
- 灿谷转型矿企持4679枚BTC。
- 博雅互动持3416枚BTC未减持。
- 市场影响:推动上市公司加密资产配置趋势。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