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交易前哨戰:中心化交易所如何撬動盤前市場
星球君的朋友们
Odaily资深作者
2025-02-11 10:54
本文約2222字,閱讀全文需要約4分鐘
對投資人而言,保持開放的視野、理性的判斷,選擇正確的平台,並緊密追蹤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將成為獲得超額報酬的關鍵。

「如果能在 ME 發行前就建立倉位......」這樣的感嘆在加密市場隨處可見。當一個優質專案正式發行時,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的入場時機。

如今加密市場 PVP 隨處可見,提前佈局往往意味著更大的收益空間。數據顯示,諸如 ME、HYPE 等明星計畫在盤前市場就已經展現出驚人的成長潛力,為早期參與者帶來了可觀回報。這種對提前佈局優質專案的強烈需求,催生了盤前交易這項創新市場形態。

深入分析盤前交易興起的底層邏輯,我們可以發現三個關鍵驅動因素:首先,早期投資者和專案方需要一個流動性出口,以實現其投資收益;其次,新投資者渴望在專案起步階段就能參與其中,分享未來的成長紅利,最重要的一點,市場迫切需要一個有效的價格發現機制,為代幣正式發行提供估價錨點。

盤前市場的演進與重構

盤前交易市場的發展歷程,本質上是一個市場結構不斷優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既反映了市場參與者對交易機制的需求變遷,也展現了加密市場基礎設施的持續改善。回顧盤前交易的發展軌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個重要階段的演變:

  • 傳統場外交易:主要依賴中間人來撮合。這種模式雖然滿足了早期使用者的基本需求,但由於資訊嚴重不對稱、中間人信用風險難以控制等問題,嚴重限制了市場的健康發展。

  • DEX 盤前交易:以 AEVO 和 Whales Market 為代表的 DEX 平台透過智慧合約實現了去信任化交易,解決了信用風險問題。但流動性分散、操作複雜性等缺點也限制了其發展空間。

  • 中心化交易所盤前交易:透過集中化的訂單撮合系統提供了更好的流動性,配備專業的風控體系顯著降低了市場風險,標準化的交易流程也為用戶帶來了更好的體驗。

雖然這三種模式目前仍然並存,但中心化交易所憑藉其在市場組織效率上的本質優勢,正成為盤前交易市場的主導力量。

多元化的中心化交易所盤前交易生態

目前中心化交易所盤前市場呈現規模化發展的趨勢。根據市場數據,主流交易所的佈局各有特點,這種差異化佈局反映了交易所對盤前市場不同的策略定位。

透過分析各大交易所的盤前交易數,我們可以觀察到幾個關鍵趨勢:

專案多樣性增強

盤前市場的項目類型日益豐富,從 Layer 1 到 DeFi 工具,從鏈上衍生品到再質押項目,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空間。以 LBank 為例,其 15+個盤前項目不乏 BERA、SOLV、HYPE、EIGEN 等來自不同賽道的代表性項目。這種多元化佈局有助於分散風險,提升市場整體穩定性。

准入策略差異化

Binance 盤前交易僅對特定用戶開放,Bybit 選擇將盤前交易權限僅向 UTA 用戶開放,Gate 和 OKX 則採用嚴格的 KYC 准入機制,這種做法雖然限制了參與群體,但有助於維持品牌口碑的穩定性。

LBank 等平台採取了更具包容性的准入策略,取消 KYC 要求,這種靈活的准入機制在保障市場安全的同時,也為更廣泛的使用者群體提供了參與機會。不同的准入策略本質上反映了各家交易所對市場定位和風險管理的理解。

市場策略分化

頭部交易所如 Binance、Bybit 憑藉其品牌效應和資金優勢,維持較高的進入門檻,有助於維持平台的專業形象和市場穩定。從數據可以看出,Binance 對上線盤前資產標準嚴格,截止 2 月 0 日,目前僅上線 2 個盤前資產(SCR、USUAL),並且嚴格限制交易規模,限制了每個幣種的最大持倉;Bybit 對盤前交易的上幣門檻、206 種,上線寬了包括 CAT 13 種資產在

同時,新興交易所則展現出更靈活的競爭思維,透過創新的用戶激勵機制提升市場佔有率。例如,LBank 在 DOGS 專案中推出的價格保護活動,就是一個典型案例:透過為使用者提供潛在下跌的保護,降低了使用者參與的心理門檻,這種以讓利換市場的策略在當前競爭激烈的盤前市場中具有顯著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價格補貼機制實際上反映了二線交易所在面對市場競爭時更注重用戶體驗和實際收益,透過犧牲短期利潤來獲取長期市場份額的市場競爭思路。

在這些差異化競爭策略的實踐中,LBank 上線的多個盤前專案展現出良好的市場表現。數據顯示,平台已經成功佈局了多個高成長項目:

  • TON 遊戲賽道的 HMSTR 和 CATI 分別實現了 91 倍和 71 倍的驚人漲幅;

  • 鏈上衍生性商品 HYPE 也取得了 19.62 倍的優異表現;

  • 再質押領域的 EIGEN 同樣達到了 16.49 倍的成長。

此外,NFT 平台 ME(14.625 倍)、Layer 2 專案 SCR(14.18 倍)等專案也都展現出強勁的市場表現。

在激烈的中心化交易所競爭中,LBank 近年來表現亮眼,成長態勢兇猛。尤其在 Meme 賽道上, 2025 年伊始,憑藉敏銳的市場嗅覺,LBank 成功佈局 TST、TRUMP 等熱門 Meme 代幣,這些項目分別取得了 68.42 倍和 56.54 倍的可觀回報,進一步鞏固了平台作為投資者獲取 Beta 收益的首選平台地位。這種在 Meme 賽道上的成功經驗也成功複製到其他賽道,透過多元化盤前市場資產的策略佈局,LBank 始終保持著對專案結構的審慎平衡,不僅為用戶提供了更豐富的投資選擇,也有效分散了投資風險。

盤前市場進化論

盤前交易作為一種非常規性交易方式,其投資者情緒已超越平台限制,成為整個加密市場集體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展望未來,隨著大型機構的逐步介入和監管環境的日益完善,這個市場將在透明度、流動性和風險管理等方面不斷迭代,快速發展,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更加成熟、理性的價值發現機制。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中,敏銳把握機會的能力正成為中心化交易所的核心競爭力。近日,繼幣安宣布上線 Solayer 項目,LBank 迅速反應並率先發起該項目的盤前交易且開啟價格保護限定活動。這種快速反應市場、搶佔投資先機的策略佈局,讓 LBank 在瞬息萬變的加密市場中的建立了自己的優勢。

可以確定的是,像 LBank 這樣專注於使用者體驗、注重風險控制、具備市場敏銳嗅覺的交易所,必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佔據重要地位。對投資人而言,保持開放的視野、理性的判斷,選擇正確的平台,並緊密追蹤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將成為獲得超額報酬的關鍵。

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