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月之暗面,PANews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起源:Web3的挑戰和Altman 的UBI 夢想
2019 年,Altman 初步提出Worldcoin 的設想,此時是作為ID 項目而進行準備的,但實際上,加州理工學院的Alex Blania 才是其CEO,主持其日常運作,而Altman 為其聯創,日常工作重心仍以Open AI 為主。
但總體上,二者均可視為Worldcoin 的主要運營者,因為在一開始,Worldcoin 就承擔著向全球普及Web 3 的重任,這也是其可和AI 相向而行的重要原因,某種意義上, Web 3 只有和AI 結合,才能真正完成Altman 的終極夢想——UBI(Universal basic income,全民基本收入)。
2020 年初,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蔓延,而歐美政府基本上採取量化寬鬆政策,並且積極向全民派發消費券、補貼甚至是現金以穩定社會。 Altman 此時的UBI 設想也有了同路人,大概在2020 年初,Alex Blania 與Sam Altman 一拍即合,“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將數字代幣的份額免費分發給地球上的每個人會怎麼樣?”
疫情是UBI 的真正催化劑,致使其在社會層面上真正有了大範圍的實踐,也引導了Altman 的路徑選擇,其在博客中也及披露希望使用AI 技術去進行抗擊疫情相關的研究工作。
並且,採用硬件設備區確保ID 的真實可信也逐步成型,“還有一個點,你需要和這個世界的實際物理聯繫,因此需要硬件或者真實ID”,這也是虹膜掃描設備Orb 的理論源泉。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Crypto + AI 的結合點
LLM 是參數量的勝利,其威力已經征服了世界。但是加密貨幣的普及之路並未得到證實,但是加密貨幣確實面臨AI 早期最重要的相同窘境——缺乏用戶和場景,少量用戶除了交易外幾乎無事可做。"對於這個問題,Worldcoin 的CEO Alex Blania 看法是"
讓每個人都擁有這個新協議的所有權,將是迄今為止“最快速”和“最大眾的加密貨幣和Web3 普及之路”,將可以解決Web3 的主要挑戰之一:用戶相對匱乏。
而Crypto 的邏輯還需要時間去檢驗,落實到具體的產品設計上,Worldcoin 由Tools For Humanity 進行技術開發,其產品將分為三部分:
World ID:Orb 掃描虹膜建立個人身份;
Worldcoin:建立在OP 超級鏈上,代幣將在其上發揮經濟作用;
World App:內置交易、身份識別和UBI 具體經濟功能,希望能將Web 2 用戶沉澱在此處。

深度:大起大落的Worldcoin,AI時代的UBI經濟學能否成真?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隱私困境並未徹底解決
據其自述,Orb 掃描的數據並不會被Worldcoin 存儲和惡意利用,並且會逐步採用ZK 技術去進行更高強度的安全防護。但實際上,在部分地區,其運營承包商會採納獎勵措施來鼓勵當地居民進行數據提交,因此會要求用戶提供身份證明,以防止重複領取。
並且已經出現了數據買賣的情況,根據其公司發言人說法,已經出現從東南亞收集當地村民虹膜,以30 美元或更低價出售個人加密用戶,幫助完成app 註冊的現象,而這背後的動力是可能到來的代幣空投。
更嚴重的是,監管介入和數據處理的矛盾。
Worldcoin 在德國有經過註冊的子公司,而根據GDPR 條例的原則,任何在歐盟境內運行或者涉及歐盟居民的數據,均受到歐盟的監管,而Worldcoin 事實上的全球運行和歐盟的條例存在事實上的衝突,比如,其自稱葡萄牙1% 的人口已經成為其用戶,而如何處理全球數據並未得到充分闡明,根據GDPR 的規定,“未能充分保護數據可能會導致最高4% 的全球收入或2000 萬歐元的罰款”。
其次是潛藏的對第三世界的“數字剝削”問題,受限於各國監管政策,目前中美等國的居民可註冊其App,但是無法通過World ID 認證,而根據官方數據,Worldcoin 的註冊地多數為窮國,比如非洲和拉美等地區,目前參與其測試的國家和地區數量為24 個,其中14 個是發展中國家, 8 個國家位於非洲。具體分佈和人均GDP 如下:
非洲:貝寧、加納、尼日利亞、南非、蘇丹、津巴布韋、肯尼亞和烏幹達;
拉美: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墨西哥;
歐洲: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挪威;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底層架構技術多次更改
雖然Worldcoin 立志成為首個面向全球用戶的加密項目,但其各項技術並非全部自研,而是基於現有成熟技術進行堆疊,以避免焦點分散,而是集中在身份識別和運營商。

深度:大起大落的Worldcoin,AI時代的UBI經濟學能否成真?
在某種程度上,Worldcoin 對於加密貨幣著墨和創新點並不算多,更多是在普及和獲取用戶上發力,其真正關心的是如何將現有技術進行組合,以將全球數十億人帶入Web 3 領域。
在其去年的計劃中,已經計劃採用ZKP 技術進行線下身份證明,其稱之為PPPoPP(隱私保護身份證明協議,Privacy-Preserving Proof-of-Personhood Protocol)。主要通過對線下的信息進行ZK 計算後上鍊,以滿足隱私保護的需求,但是當時仍舊採取Hubble 的方案,而在轉向超級鏈後,其數據吞吐量可進一步放大,並且會減少Gas Fee 的使用。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結語:UBI 究竟有沒有搞頭?
不同於AI 的高歌猛進,UBI 和加密貨幣仍舊需要面臨諸多質疑,尤其是以加密貨幣作為UBI 的普及措施能否奏效,仍舊是個無法事前確認的難題。
UBI 的邏輯並不復雜,目前人類社會的總生產是大於總需求的,但由於分配不均,在窮國和富國之間、高收入群體和低收入群體,甚至是男女、世代之間,都存在著普遍的不平等,而UBI 的設想在於以較為溫和的方式重新分配社會財富。
比如Celo 上的ImpactMarket 已經有所嘗試,嘗試為第三世界的居民提供金融和教育服務,以Crypto UBI 的方式提高他們的謀生能力和生活水平。
而UBI 並不需要從目前的分配關係中強行變道,而是通過新的代幣發行的方式給予所有人平等的准入權,無獨有偶,中國經濟學家翟東昇也設想過中國版的UBI— —《未來起點收入,共同富裕時代的新型再分配方案初探》,“由中央政府以本幣債務和稅收為財源,為0-35 歲的中國居民以數字貨幣的形式提供資金支持,並為35歲以上的中國居民提供一次性的教育或技能培訓資助。”
Worldcoin 無論成功與否,都將是第一次面向全人類的大型UBI 實驗,之前的嘗試總體而言都未獲得大範圍內的關注。比如之前Circles 也屬於UBI 範疇,但其目前常態化參與治理人數已不足千人,仍舊屬於小範圍內的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