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那螢光閃爍的世界裡,演算法低聲呢喃著收益的承諾,流動性如數位長河般在區塊鏈帳本中奔湧。但在這樣的生態中,一個細微的異常,便能激起漣漪,繼而歸於寂靜。
2025 年11 月5 日傍晚,Sei 網路的明星項目之一—— Yei Finance宣布暫時停止運營,理由是其fastUSD 市場出現異常。這份聲明像霜凍突襲花園般降臨:未必摧毀,卻足以讓整個豐收期突然停滯。
到隔天清晨,團隊發布了安撫性的聲明,確認用戶資金完全安全且可提取,暫停僅涉及在債務償還過程中的提款操作。
Sei 的崛起與肥沃土壤
要理解Yei 的停擺之重,必須先回望Sei 生態的肥沃土壤——一個為高頻交易與借貸而生的Layer 1 區塊鏈。
自2023 年推出以來,Sei 一直專注於訂單簿效率與極速結算,部分場景甚至能超越Solana 的速度。
截至2025 年10 月,Sei 的總鎖倉量(TVL)已突破5 億美元,背後是黑石(BlackRock)等機構的代幣化流動性基金、阿波羅(Apollo)等資產管理巨頭的鏈上整合,推動了巨額資金湧入。
在這個充滿脈動的生態中, Yei Finance成為關鍵樞紐。其產品矩陣包括YeiLend(借貸) 、 YeiBridge(跨鏈流動) 、 YeiSwap(去中心化交易) ,實現所謂的「收益疊加(yield stacking) 」 ——用戶可在提供流動性的基礎上疊加借貸收益。
這一機制吸引了大量投機者與“收益農民”,令Yei 的TVL 沖至9287 萬美元,其原生代幣CLO上線首日暴漲250%。
然而,這一繁榮背後潛藏著複雜的依賴網絡:Yei 的資金池中充斥著合成資產,如sfastUSD ——一種與Elixir 的deUSD掛鉤、並間接依賴Stream Finance 的XUSD的收益型穩定幣。
在DeFi 的織網中,這些協定互為節點,一處震動,足以牽動整個網路。
危機鏈的起點
一切始於11 月4 日。
Stream Finance 遭遇9,300 萬美元漏洞攻擊,導致其穩定幣XUSD 脫錨逾60%,引發一連串穩定幣價格崩塌。
次日晚間,Sei 上的fastUSD價格出現異常,預言機報價開始閃爍不穩,威脅到借貸池中抵押物的定價準確性。
Yei 團隊隨即在11 月5 日02:58(GMT)啟動緊急暫停,稱此舉為「預防性措施」。
不久後,市場情緒波動,SEI 代幣下跌5%,社群平台上用戶紛紛討論其影響。
到11 月6 日03:00(GMT) ,官方澄清問題源於YeiLend 主借貸池:其中約860 萬美元的USDC是以sfastUSD 抵押借出,而由於上游波動,該抵押品價值驟降。
為了避免自動清算引發連鎖反應,團隊決定動用儲備金全額償還債務,並暫停提款以便執行修復。
這短短24 小時,從警報到安撫,正體現了DeFi 世界的「壓縮時間」:危機與解決方案往往在一夜之間完成,但也暴露出——當一切由程式碼治理,決策的即時性與風險的不可預測性並存。
脆弱的抵押網路:DeFi 的隱患
這次事件揭示了DeFi 抵押體系的結構性脆弱。
表面上,這些機制透過超額抵押保障安全,但當錨點資產失穩時,一切安全假設隨之崩塌。
在YeiLend ,用戶以sfastUSD 抵押借出USDC,貸款價值比(LTV)上限約70–80%。當抵押價值跌破110% 時,系統會自動觸發清算。
然而,Stream 的被駭事件導致sfastUSD 價值下跌20%,使約900 萬美元抵押品面臨不足以支撐860 萬美元貸款的風險。
若不干預,自動清算將引發流動性崩潰,甚至複製Terra 2022 崩盤的連鎖慘劇。
Yei 的緊急暫停機制透過CosmWasm 智能合約執行,切斷了這個惡性循環。
但此舉也暴露出深層問題: 「可組合性風險」 ——當一個協議的創新,成為另一個協議的潛在負擔。
在Sei 上,約三成穩定幣交易量源自這類衍生資產。此次事件提醒人們:
過度依賴層層疊加的合成結構,可能讓微小的異常演變為系統性危機。
風暴中的守護者:團隊與社區
Yei 團隊的反應堪稱DeFi 危機公關典範。
不同於Elixir 在deUSD 危機中長達48 小時的沉默(導致其TVL 蒸發40%),Yei 迅速發布透明說明,承諾全額償付並公佈恢復時間表。
這並非他們的首次考驗。早在2025 年10 月,Yei 曾遭遇200 萬美元竊盜事件,最終全額賠償用戶。此舉反而增強了社區信任。
在X 和Discord 上,正面情緒佔比約70%,一些KOL 稱之為“教科書式止血”,雖仍有用戶擔憂暫停時長與槓桿風險。
討論的熱度推動Discord 活躍度暴增300%,從求助頻道演變為社區共創智庫。
這也凸顯DeFi 的「人性面」:開發者不再是冷漠的代碼工,而是介於演算法與市場之間的守護者——他們的透明溝通,將潛在的恐慌轉化為集體信任。
漣漪之外:Sei 的系統性考驗
Yei 的暫停,也是對Sei 網路成熟度的一次壓力測試。
作為Sei 生態中第二大協議,Yei 的停擺僅引發SEI 價格3% 微跌,去中心化交易所資金外流可忽略不計,顯示出Sei 的多元穩健。
然而,事件也暴露出幾個風險點:
- 抵押資產中過高比例的合成幣;
- 多源預言機在極端行情下的延遲;
- 鏈級保險機制仍不完善,Nexus Mutual 等覆蓋率有限。
2025 年迄今,全球DeFi 已出現超過15 起類似暫停事件,從Aave 的預言機凍結到Compound 的流動性告急。
未來,DeFi 需邁向動態LTV 調整、AI 風控模型、跨生態緩衝基金等方向。
對於正吸引機構資金的Sei 而言,這次事件提醒:
要在「高吞吐」與「高穩健」之間找到平衡,引入適度監管協同,讓速度不再成為脆弱的擴大機。
鑄造韌性的未來
Yei 的經驗為DeFi 風險治理提供了新的範本。
- 協議可將合成資產抵押比例降至50% 以下;
- 引進更快速的多源預言機(如Pythia);
- 採用「分級暫停」機制,優先凍結高風險池;
- Sei 生態層面,可設立公共韌性基金,由交易手續費與veSEI 質押提供支持。
使用者也應更理性:
優先使用穩定資產(如USDC),降低槓桿至3 倍以下,分散投資風險。
這些策略讓DeFi 從「投機賭場」走向「工程化金融堡壘」——風險不再被逃避,而是被管理、被吸收、被利用。
結語:鏈上的寓言
最終, Yei Finance的插曲如一則寓言:
它提醒我們,DeFi 的輝煌與危險並存,每一次收益疊加,背後都潛藏著系統脆弱的迴響。
隨著協議即將恢復運作(或在11 月7 日拂曉如約重啟),這場事件將被銘刻在區塊鏈的永恆記錄中。
在加密史的長河裡,這些「暫停」並非失敗,而是轉折——
推動生態從脆弱走向堅韌。
對建設者與信仰者而言,它低語著永恆的忠告:
在程式碼的冷峻精確中,不僅要追求效率,更要鍛造韌性。唯有如此,脆弱方能化作信任的基石。
- 核心观点:Yei Finance因抵押品风险暂停运营。
- 关键要素:
- 上游协议漏洞致抵押品贬值20%。
- 团队动用储备金全额偿还债务。
- 暂停机制切断清算连锁反应。
- 市场影响:暴露DeFi合成资产系统性风险。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