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Jack(0x137),BlockBeats
原文作者: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專訪了PandaDAO 社區的創始人、多簽持有人,以及社區主要成員。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PandaDAO 的短暫旅程
在進入對話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PandaDAO 的發展時間線。
PandaDAO 起源於一個非常簡單的想法。起初Panda 和幾個來自騰訊字節的工程師們搭了班子,想做一個大數據搜索引擎,用於把各種信息數據格式化後提供查詢、檢索和關聯服務。有了點子後,幾位開發者就做起了ES 架構設計、K8S 集群搭建等前期工作。
這時的團隊還只是社區裡的一個興趣小組,大家主要精力都放在產品的開發和迭代上。後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團隊便有了立項的想法。在社區一番熱烈地討論後,PandaDAO 誕生了。

DAO 組織成立後,團隊花了一些精力,設計了社區的治理、寫白皮書以及融資計劃。 Panda 出面牽頭做這些事,開發者們則繼續在幕後安心地寫代碼。 4 月份,新成立的PandaDAO 在Juice Box 上開啟融資,而彼時非常火熱的Cult DAO 發起了一項提案,希望投資PandaDAO。不少人聽到這一消息後便FOMO 了進來,提案還沒通過,PandaDAO 就達到了募資的軟頂。最終,PandaDAO 這次募資共籌集1900 多ETH,遠超團隊500 ETH 的預期。
然而雙方社區的合作並沒有實現,一些當初因提案FOMO 進來的人就後悔了,開始尋求退款。隨後,團隊寫了提案,社區也投票通過,工程師又把手裡的工作放下,去做退款合約以及審計工作,向社區退款近500 ETH。
退款後,團隊希望把ETH 換成穩定幣,並通過DeFi 進行創收。最初提案是將ETH 置換為UST 去做固定收益策略。但提案在社區遇到一些阻礙,部分人認為應該保留好ETH,不要給進行兌換。一番激烈爭論後,國庫多簽持有人0xAA 因為潛在風險,予以否決。團隊又遵照多簽人要求,向社區披露UST 的對應風險和風控管理方案,再次修改提案,先把ETH 換成了DAI。不久後,UST 崩盤,社區躲過一劫。

從這裡開始,團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就從產品開發,轉移到了治理層面的工作。大量人手和時間被用在了對應的合約編寫、安全審計和收益方案設計上。
到了5 月份,社區已經有了大量的穩定幣,而加密市場則不是很景氣。這時社區有人提出,希望用國庫的資金做Token 回購。團隊覺得國庫很多資金處於閒置狀態,社區也不需要那麼多資金,便同意了。回購價格一開始就設置在0.005 美金,最初是核心成員在Uniswap 等公開市場進行公開回購,大約回購了價值50 多萬美金的PANDA Token。但社區不少人擔心會存在內幕交易,團隊在去社區討論後,決定寫一個回購合約,把回購資金全部打入協議,讓大家自己去合約裡然後兌換穩定幣。》)
與此同時,社區又認為需要趁NFT 市場火熱,做自己的社區NFT。 Panda 一開始否決了這個提案,但在社區的堅持下,還是同意了。和團隊商量後,Panda 希望把NFT 與回購合約結合,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

最後,Random Panda Club(RPC),即PandaDAO 的社區NFT,被設計為一個由PANDA 資產背書、回購和約保底的NFT DEX 協議。 RPC 有一個NFT 流動性池,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中以原價鑄造或置換自己的NFT,每次交互時協議則收取相應手續費,為整個NFT 系列提供背書增值。持有者也可以通過回購合約,以固定價格退出(BlockBeats 注,RPC 機制詳見《
熊市買啥? PandaDao NFT——RPC 項目分析
經過幾個月的開發,RPC 與回購合約在8 月中旬一同推出。協議交互數據非常不錯,錨定價格從50,000PANDA 上漲至58,000 PANDA,增長了約20%。
但恐慌情緒和社區分裂沒有給團隊留太多時間。 14 號,最後一筆充值後,團隊徹底停止回購。社區陷入混亂,有的成員大量拋售手中Token,有的指責團隊Rug Pull。最終,在幾經討論後,解散和退款提案於9 月21 日開啟Snapshot 投票。 9 月24 日,提案被社區通過,曾經DeWork 上最大的DAO 組織宣布解散。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Panda:創始人Panda:「一個DAO 最大的成功,就是把創始人給DAO 了」
Panda 是PandaDAO 的創始人,在此之前從事網絡安全工作,17 年進入加密領域後積累了一些量化經驗。成立PandaDAO 後,Panda 一直是是社區的靈魂人物,與工程師團隊一起開發了Pansight 和Random Panda Club 兩款產品,並參與了社區絕大部分提案的起草與決議。
Panda:Jack:PandaDAO 怎麼落地的?
實際上PandaDAO 最初的時候,我們是在做一些數據格式化的問題,當時幾個開發工程師我們一起去做這個東西,當時還是在去年年底的時候。當時也沒想著叫PandaDAO,只是組了一個興趣小組,還不是DAO 組織。在過程當中我們又加入了People DAO,後面做的越來越龐大,加入的人也越來越多,就成立了一個DAO 組織。
Panda:Jack:沒有成立DAO 之前,Panda 的團隊主要做什麼?
當時主要都是開發工作。我們主要是做一些數據的清洗,從個人網站上,比如Twitter 上的接口,我們把數據大範圍地爬取下來。爬取下來清洗之後,然後去看怎麼去用這些數據。 (採訪備註:Pansight 是受先前工作的影響。)
Panda:Jack:但社區裡的XDash 提到Pansight 沒有找好市場契合度,Panda 怎麼看?
我很認同XDash 所說的,他對產品的評價是非常客觀的。他所說的這些問題我其實基本上都認同,但為什麼最後還是造成這種局面,是因為後面沒有時間去做產品更新迭代和開發了。
Panda:Jack:的確,我前兩天去Pansight 上面看,信息的聚合還停留在7 月份。
對,我們從那個時候就一直沒有去做這方面的更新迭代,你可以理解為基本上所有的核心開發人員,主要精力從7 月份開始,大部分就一直在治理層面或者治理工具方面了。
Jack:PandaDAO 後來為什麼又做了Random Panda Club?
RPC 也是誕生於混沌當中。當時NFT 市場還是比較FOMO 的一個階段,那時社區已經存在FOMO 情緒了,認為NFT 那麼火,作為DeWork 上最大的DAO 組織,一定要發行自己的NFT 項目。
但我認為不應該那麼急的去發。雖然說的確可以快速地完成mint,但有個關鍵點在於,你並沒有去改變這個行業什麼,可能只是發了一堆PFP,NFT 持有者有損失的時候,也沒有辦法去照顧到他們,這個是非常關鍵的一點。所以當時我們在社區討論的時候,(提案)就被我給駁回了。
Panda:但我們社區的Slogan 又是「What people want,what Panda build」,既然社區想要,那我們就做一個。所以後面還是在有限的精力下,去做了ERC-1155 創世NFT。這個NFT 是免費空投的,只有少部分是以0.02 ETH 左右,主要是為了彌補合約部署過程中Gas 費用的報銷。當時空投的總共是有333 個,剩下的就直接打到黑洞地址了。
但後面因為數量太少了,社區之間就開始相互炒作,FOMO 情緒太嚴重了。當時免費空投的創世NFT,最高價格被拉到了0.8 ETH,還在0.5 ETH 停留了一段時間,直到這次泡沫來臨,它又回歸到了一個非常低的價格。
Jack:PandaDAO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問題?問題出在哪裡?
對我來說,是從開始進行回購方案之後。差不多從4 月份開始,就埋下了一些看不見的雷。到4 月份的時候社區已經有大量的穩定幣了,整個加密市場也不是很景氣。當時就有人提到,能不能從國庫裡面調一些資金去用作回購?
我當時想的是,(國庫)並不需要那麼多的資金,因為我們最初的目標值只在500 個以太坊,後面直接蹦到了1900 個以太坊,那麼多資金對我們來說意義並不大,很多資金屬於閒置狀態。當時就想把大量的資金用做Token 回購,然後進行銷毀。
當時我們設的價格在0.005 這個區間。最初在Uniswap 還有其他公開市場進行回購,回購了50 多萬美金。但是社區有人擔心會不會有內幕交易,遇到這個問題後我們就把回購叫停了。既然大家比較擔心內幕操作,那就直接寫一個合約,把回購資金全部打入協議裡,大家自己去把Token 發到合約裡然後拿回穩定幣。
Panda:但是當時我忽略了一個問題。按照當時Token 的流通量,還有社區所持有的穩定幣數量,在0.005 這個價格回購實際上是問題並不大的。但是後面,一方面是Token 在增加這個流通,因為開發者和社區mod 成員,他們所得到的收益,是以PANDA Token 去作為激勵去發放的。同時另外一點,你的穩定幣也是在進行消耗的。所以事實上後面是並沒有辦法去支撐回購價格的。
當時我也沒發現,其他的Core 成員沒發現,多簽人沒發現,社區所有的投票者也沒發現這個邏輯的bug。在發現問題後,(團隊)就制止了這方面的行為。這個回購併不是我們可以承受的,也導致了社區崩盤,陷入死亡螺旋。
Jack:所以PandaDAO 遇到的主要問題就是這個回購計劃?
Panda:直到那天跟MC79 還有其他人溝通後,我就想,這不單純是一個回購的問題。我覺得更深層的原因就是,這個DAO 變得越來越不像一個DAO 組織了,它越來越像一個中心化組織,或者更像一個Web2 的公司。很多人都在問我意見,都在問我想法,都希望我去做出決定,而且每一個人都不願意為自己做出的決定去買單。
同時我們(大部分時間)在思考的問題,不是產品哪裡不完善,同行或者市場之間有哪些新出的產品可以值得我們去借鑒,不再是討論這些問題了,全部都是治理問題。我必須要照顧到全部人的利益,包括Core 的利益、開發者的利益、 Token 持有者的利益,全部是由我一個人來說了算。
Jack:部分社區成員希望團隊盡快充值合約,Panda 最後為什麼沒有選擇這麼做?
因為那個時候大家都已經發現回購的金額計算是有失誤的,而且當時我們對市場太過樂觀了。最初的時候我們想市場上面流通的PANDA 是在七八個億,我想著往裡面充一百多萬美金,不至於一個月都堅持不住的。但後面真的是,充值進去就秒沒。後來堅持了半個多月的時間,你可以看到K 線圖,當時是0.005 堅挺了那麼一段時間,都是回購合約在撐著。
當時市面上流通的Token 總量應該在7 億左右,如果還是要保持0.005 的回購,國庫資金全部丟到回購合約裡可能仍然有2、3 個億左右是不會走回購資金的。在發現問題後,我們就叫停了回購。
Panda:當時就面臨兩難的決策,一方面你充進去後,市面上流通的大部分的確能夠回購回來。但回購後後面怎麼度過(熊市)?這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而且還有一些開發者是工作全部辭掉,全職進來的,他們每個月也需要薪水,如果說資金全部懟到回購合約,開發者我沒辦法去保證他們接下來一年的時間是安全的。
非常難,你沒辦法讓100% 的人開心,只能說照顧到大部分人的權益。一邊是NFT 持有者和Token 持有者,他們希望去開啟回購,能夠盡快地讓幣價有比較好的表現,形成比較大的套利空間。一方面核心開發者又擔心開啟回購後,後面度過會非常艱難,甚至會犧牲掉少部分人的權益,到後面所有的矛盾會全部轉嫁到當初寫提案的Core 團隊身上去。
Jack:所以MC79 等社區成員來找Panda 的時候,國庫資金已經開始枯竭了?
Panda:對,回購資金開始枯竭,然後社區恐慌情緒比較多。大家那個時候,每個人不太關心後面的產品開發,更關心的是你回購合約裡面有沒有錢,竟然類似於像Luna 崩盤時的那種感覺了。那個時候你如果再繼續往裡面充值,實際上問題會更加嚴重。
如果說當初還繼續的話,我覺得是比較不理智的行為了。如果那個時候還繼續再往裡面充的話,到後面退款可能說連0.003 都沒辦法達到。同時合約也達到了回購上限,差不多在200 萬美金,要繼續往裡面充錢,必須得重新發提案了。
Jack:社區成員MC79 的一個質疑點是,國庫在此期間分配給開發者的工資有些高? Panda 怎麼看?
Panda:我們社區有兩類開發者,第一種是全職類型的,第二種是兼職類型的。兼職類型更多是以他所領導Task 的權重,Task 的難度係數高,就會給出相對應比較高的Bonus。而且在前期,我們對兼職開發者盡量都是用社區Token 作為激勵。
全職開發者的激勵有兩塊,一塊是PANDA Token,一塊是穩定幣。穩定幣(獎勵)是在4000 美金左右,PANDA Token 會進行鎖倉,這部分PANDA Token 是不能動的,直到後面社區發提案說可以動了,才能夠去動用那筆資金。現在社區面臨解散,大家鎖倉的這5000 多萬枚Token 也都全部進入銷毀程序了。
Panda:Jack:在國庫資金開始枯竭時,有沒有考慮過降低一點開發者的薪酬?
這個真的杯水車薪。因為全職開發者在整個社區來說就六七個,2 萬到3 萬的開發薪資是屬於市場的平均價格的。
Jack:社區出現問題最後解散,誰的責任更大一些?
Panda:所有人都有。我是寫提案的,作為提案發起人,我可能沒有註意到後面所帶來的對應風險,肯定是有責任的。投票者也沒有去看提案的內容,所有人都投了同一票,因為大家都只想著短期的拉盤。多簽人這邊也沒發現提案的問題點,回購金額是否設置過高,多簽人也沒注意到。然後作為Core 成員,當我把草案發出來之後,也沒有根據草案去看後面能不能夠去滿足這些標準,大家都沒去看。
每個人都有對應的責任,我也有,所有人都有。
Jack:整個事件過程中有沒有後悔的決定?如果能夠把時間往回倒,你會想要去改變哪些事情?
Panda:肯定有。當初我們做回購提案的時候,方向性就是有錯的。我們不應該按照穩定幣(的錨定)去進行回購,或者(回購的資金)應該根據社區所得到的回報率,去進行每個月小批量的回購。還有人提到,說我們應該在以太坊800 美金的時候單獨發一個提案,去買回當時募資到的所有ETH,然後去做一個永久性的退款。實際上那個時候就可以去做了,但也沒去做。
這些都是幾個業務層面的。如果說時間再往回倒再往前倒的話,可能說是在融資完成了之後,然後兌換成穩定幣之後,然後剛好在以太坊大跳水時期。那個時候社區就應該徹底的自治化,不再應該依賴我個人。應該把所有的資金全部買成ETH 、打到回購合約,然後給社區自己去自治,應該是那個時候就應該這麼去做的。
Jack:Panda 最後為什麼決定解散?
去解散也是為讓社區有更好的發展。因為那個時候我已經發現,根本的問題並不是單純的回購問題,更多問題是出現在治理層面。雖然說它是個DAO,但它變得越來越不像DAO。
Panda:萬象董事長肖風先生也說過,一個DAO 社區是沒有所謂「創始人」的,只有所謂的「發起人」。我作為一個DAO 的發起人,不應該去控制這個社區。但雖然說我已經盡量地去把自己的權利給下放了,社區還是以你為導向。社區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徵求你的同意,從這齣發就已經錯了,所以我想應該從根本上去進行根治。
同時一個DAO 應該是允許任何人自由退出和進入的,但我發現PandaDAO 已經不是這樣了。比如要進入Core 成員或者其他小組,會有一系列的審批程序,比較麻煩,沒有辦法自由地做貢獻,整個DAO 非常的閉塞。所以我覺得解散對於它來說是最好的,也是目前我能夠做到的一個最優解吧。
Panda:Jack:MC79 提出的一個解決方案是改組核心團隊,沒有必要去解散,Panda 怎麼看?
我有想過MC79 和其他人所說的,是否要把之前的團隊徹底地從Core 這邊剝離出來。但是,我思前想去,覺得還是有個問題。問題點在於哪裡?就算你把所有的核心都抽離出來,所有人的意見還是要去問你,這個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點。
Panda:應該說解散之後只能說徹底自治了。因為你只是發起人,實際上你沒有辦法去控制他的存亡。只是之前創建的Discord 頻道和服務器,還有Twitter,會註銷。

核心成員PANDA 匯集轉賬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Panda:圖片描述
國庫PANDA 銷毀合約記錄
Jack:Pansight 未來怎麼辦?現在還有在維護嗎?
Panda:目前沒有維護了,因為現在主要的精力是把退款合約還有整個退款流程給確認下來,盡快的把它開啟。這次事件過後所有的人心思也沉靜下來了,不用再去這擔心治理工作了,可能會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之前產品開發過程中的一些回顧跟總結,然後看一下該去進行更新,包括方向、產品和技術上的一些更新。
之後會以小團隊的形式(去開發Pansight),大家可能回歸到兼職狀態,解散之後他們需要重新去找工作。我覺得接下來會做個方向性調整,就是你到底是要去做數據深加工、格式化清體層面的東西,還是要去做Alpha 信息告警,接下來需要做一個方向性的選擇。
Jack:MC79 組建的新DAO,Panda 參與了嗎?
Panda:新社區我還沒加入,也沒話語權。這樣挺好的,徹底就給他自治化了。之前來說我們一直處於經營者跟交易者的關係,我是之前社區的經營者,其他人是交易者,並不是經營整個社區,只是交易者的身份加入了這個社區。
但是這次之後,所有人都變成了經營者,所有人都要去考慮新成立的社區,多簽國庫應該怎麼去創建?國庫未來的資金規劃從哪裡來? RPC 協議應該去怎麼去運轉?這個時候身份已經做了徹底的轉換,也算是實現了我之前想達到的目的,就徹底地把我自己給DAO 了。
Panda:Jack:國內做DAO 失敗率是不是確實要高一些?
我覺得不能單獨說國內國外,海外DAO 失敗的也挺多的。大家都是在這個領域去探索,只是說國內的話目前更多偏向於像興趣小組,可能前期大家並沒有太多的一些金錢利益糾葛,自然而然不會想到蛋糕分配的情況。但是國內DAO 一旦涉及到利益方面的一些分配來說,是會變得挺複雜的,這是實話。
BlockBeats 注,在訪談最後,Panda 表示希望通過BlockBeats 向原PandaDAO 社區傳遞自己的心聲。原文轉述見本文結尾處。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0xAA:多簽持有者0xAA:「PandaDAO 解散退款,至少開了一個好頭」
0xAA 是PeopleDAO 核心成員,也是社區選舉的PeopleDAO 多簽持有者。 PeopleDAO 為PandaDAO 社區提供了初始的孵化資源,PeopleDAO 多簽也作為PandaDAO 國庫多簽,審核與執行PandaDAO 社區的財務提案。在否決UST 挖礦提案,防止PandaDAO 捲入Luna 崩盤災難一事中,0xAA 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0xAA:Jack:0xAA 是否參與PandaDAO 的決策?
我主要是作為多簽人之一,執行他們的社區提案和多簽交易。他們Proposal 有18 個,多簽執行的交易可能有100 筆左右。因為我們(PeopleDAO)希望每一個子DAO 都能夠比較獨立的發展,不希望去影響它。 PandaDAO 孵化的過程中我們提供了最初始的一些資金支持,還有一些人才的支持,有來自社區的開發者。目前PeopleDAO 也在孵化一些web3 公共品項目,例如立志解決非洲人口拐賣問題的研究組織Lost Children of Benin Cit。
Jack:0xAA 能否從自己的視角,分析一下PandaDAO 出現問題的原因?
我覺得是綜合的問題,加上這個熊市悲觀情緒的渲染。
0xAA:首先是關於退款。 PandaDAO 中途有很多人因為熊市了,想退出。那麼PandaDAO 那時候就開啟了一個退款提案,是每一個PANDA 以0.005 DAI 的比例去退款。這個退款設得太高了,因為可能一開始想沒有那麼多人會退款,然後就按照市價去進行數額的設定。但是後來退款的人太多了,之後就發現這個過高的數額不能持續。這樣很多人就覺得是不是團隊的信譽有問題,社區跟團隊之間就開始產生不信任,不信任加大可能就導致了共識的破裂,然後更多人就希望能夠退出。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就是治理的問題,可能社區覺得他們的聲音太小。 PandaDAO 的提案中間有一個審核制,是由14 個人組成的一個審核小組去審核每一個提案。其實很多DAO 都有這麼一個制度,因為如果你提案太多的話,可能聲音太多,真正有用的提案可能就會被淹沒。但是PandaDAO 的審核小組可能從社區選上來的人太少了,所以社區覺得很多聲音發不出來。
0xAA:Jack:審核小組成員組成比例是什麼樣?
一部分是核心團隊核心,一部分是社區推選,人數比例可能是社區成員推舉出來的比例不到50%(這個數字我不太確定)。這個肯定是有一點問題的,我覺得是製度設計問題。如果以後的DAO(新PandaDAO)要再去做的話,需要把這個提案流程做得更去中心化一些,至少讓所有的社區成員要有一個去中心化的參與感。
0xAA:Jack:MC79 認為如果早一點充值回購合約,就不會出現信任危機。 0xAA 怎麼看?
這種觀點是不對的。因為退款的金額設得太高了,那麼前面的人去兌換了,那後面的人就兌不了。所以當時的退款就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國庫沒有那麼多的資產去支持退款。
0xAA:Jack:解散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嗎?
對,我覺得這是大家的共識,社區成員都希望這樣,最後團隊也希望這樣。我也是同意他們解散的,就是按照提案的結果去執行。我覺得99% 的Web3 項目,可能最後大部分都是失敗的項目,或者是沒有能夠維護好社區的項目,投資者的資金沒有任何保障,可能創始團隊就拿著(資金)跑了。我覺得PandaDAO(解散退款)至少開了一個好頭,即使社區跟(團隊)核心產生了共識問題,也能夠以這種清算的方式去進行退款。
0xAA:Jack:PandaDAO 遇到的問題會不會在其他DAO 身上出現?
可能大部分DAO 其實治理上都是非常中心化的,所以就存在社區跟(團隊)核心會有(信任)問題。 People DAO 之後的解決方案就是,如果之後我們再去孵化子DAO 時會去提供一個治理層(制度優化)。由People DAO 每個月或者每週去進行一個統計,看社區的意見有沒有傳達到(團隊)核心裡,不斷的去優化製度。
0xAA:這個我聽說了,也是MC79 和一些社區大戶還有社區成員做的,我覺得很好。項目方解散之後,所有的資產都可以退款,大家隨時可以選擇去退款,也可以拿著PANDA Token 再去做一個自治的DAO,我沒有進去,但覺得也挺好的。不管成功與否,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MC79:社區成員MC79:「當出現問題時,團隊需要有壯士斷腕的精神」
MC79 是PandaDAO 是非常受認可的PandaDAO「社區大戶」。在回購合約出現問題,社區恐慌情緒蔓延時,MC79 努力與核心團隊溝通,維護社區和諧與信心,甚至自掏腰包,為社區代回購了大量PANDA Token。
Jack:最開始為什麼加入PandaDAO?
MC79:我是之前買了PEOPLE,然後就一直對DAO 這一種形式比較喜歡,感覺這個形式應該是「未來公司」的一種形式。而且Panda 有個人魅力,我以前在推特上也經常關注Panda 的一些推文,覺得他這個人比較好,感覺他的性格跟我比較像。
所以當PandaDAO 出了0.005 的回購公告後,我覺得就是一個機會,可能會沿著People 的老路去走,所以當時就衝了進去。當時的市價比回購價低一點,但是我進去的時候已經是直接頂著回購價在收了,其實並沒有套到利的。
MC79:Jack:MC79 在社區裡主要做什麼工作?
我沒有。我就算是這個社區裡面明面上的一個最大持有人了,所以在社區比較活躍,大家都比較認可我。這個事情從頭至尾我都一直有參與,而且大多數都是我跟panda 有私聊,所以情況還是比較了解。
Jack:在MC79 看來,PandaDAO 的主要問題出在哪裡?
我覺得主要還是在回購上面出了問題。當時5 月份有一部分大戶覺得幣價一直在跌,就建議用回購的方式,類似PeopleDAO 的這種方式,去支撐這個幣價和對PANDA 的信心。當時他們就在社區裡跟Panda 反映了一下,最後Panda 也同意了。當這個提案答應了以後,潘多拉的魔盒就打開了。大家都覺得這種有底部支撐的機制挺好,或許可以重振市場的信心,至少就把我振奮進來了。
MC79:其實如果按照原來Panda 的想法,我估計如果是單單做回購的話,問題應該不會太大。但做回購合約花的時間可能相對長了一點,或者也可能是Panda 想著用在(RPC)NFT 上。所以就在NFT 發行的同一天,去開啟了回購的計劃。
但是因為之前承諾的0.005 的回購價格,所以可以說是被綁上戰車了,只能用0.005 這個回購價去做。這就導致最後變成了一個無限回購,而整個國庫因為宣發、工資各種(開支),後來是不夠了。而且現在是熊市,大家看到你國庫不夠的話,肯定就越跑越多,最後變成了擠兌。
MC79:Jack:MC79 什麼時候開始向Panda 反映社區問題?
大概是在8 月30 號。我們8 月15 號開啟的回購合約,然後陸續一直都有在充值。但是我在8 月30 號看到充值已經被回購完了以後,就有點著急,希望Panda 盡快充值,給散戶一些信心。所以從8 月30 號開始,我就跟他私聊,建議他盡快地去充值。
Jack:社區什麼時候發現回購合約出問題的?
MC79:社區其實應該有一些人已經知道了,但是他們不說。 (社區)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比較信任Panda 的,所以也沒有仔細地去查看鏈上的數據,也沒有去考慮國庫和Token 的金額是否足以支撐。
在8 月30 號我勸過他以後,他並沒有怎麼回答我,只是告訴我(回購)會要晚一點。當時我覺得也還好,畢竟8 月30 號剛剛充完值,我覺得問題不大。到了31 號這段時間,社區有些來不及走的人就開始吵了,要求充值回購合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在9 月2 號的時候,因為擔心這些人會導致整個社區的崩潰,就先用自己的資金幫團隊做了一部分的代回購,這樣讓幾個特別吵的(成員)先回購走人。畢竟社區很多人都會跟風的,如果一直有人在那裡鬧事的話,很容易大家都會跑。
Jack:團隊有沒有以公告的形式,在社區裡進行通知?
沒有。所以社區對團隊的處理比較不滿,也是這個原因。當時Panda 在社區里和群裡都是說,我就要卡住你們,不讓你們隨意地走,你們要走的話可以,在市場上(以市價)兌換。因為那些吵的人,他們並沒有持有RPC,他們只是社區的一些老人,是早就想走的。
MC79:所以Panda 其實應該是心裡有氣,或者是他其實也知道回購的金額並不能完全支撐。總之就從8 月30 號一直拖延到了9 月14 號,才重新開始在回購合約裡面放了50 萬美金,但中間我跟他也溝通了好幾次。
當然我那個時候並不知道國庫不夠支撐,只是非常著急,說你要盡快地把這個錢充進去,否則社區會不停地有人鬧,推遲一天,就會有更多的人出來鬧。因為RPC 對外的宣傳是永久保底,那麼你就不能讓它(無法回購)導致你失去信用。我當時只擔心擠兌,並沒有想到國庫是不夠支撐的。
MC79:Jack:RPC 保底是以什麼資產為錨定?
Panda 原來的想法,是綁定穩定幣出去的,因為你不從穩定幣出去的話,就相當於一個雙幣的DeFi 了。所以其實大家心裡都很清楚,最終一定要有0.005 保底的。我覺得Panda 開頭的想法是,NFT 的發行再怎麼差也會有一部分的收入,如果是有這份收入,其實國庫是足夠支撐的。但我們發行NFT,最終國庫並沒有任何的以太坊收入,只有PANDA 的收入,而PANDA 的收入大部分還是這些老人在買。
Jack:從MC79 的角度來看,團隊在處理整件事的過程有沒有失誤?
在我看來有幾個關鍵的點,其實可以做的更好。第一個是在8 月30 號的時候,如果換作是我的話,我可能會懟更多的錢上去,不會讓(回購合約)就有空窗期。因為雖然是有挺多人想走,但畢竟還是散戶多,你如果能儘早地維持信心,我相信不會那麼容易的崩盤。
MC79:第二個是在團隊的角度來說,我認為當你發現國庫空虛的時候,你需要用壯士斷腕的精神去處理這個事,就是盡快地發公告,告知社區我們現在這個情況,然後讓社區做選擇,而不是去一再地拖延,讓自己的信譽達到了一個最低點。當社區所有人自己去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那麼就很難掩蓋了。所以你要么就是衝上去拼一把,要么就是盡快告知,讓大家有一個選擇。
而在14 號大家都已經發現國庫確實是不夠的情況下,我也還在跟他溝通,我是希望他能給團隊降薪,修改激勵方案,或者改組Core 團隊。如果是願意改組的話,那麼社區有人進去(核心團隊),第一是能幫忙發現一些比如導致這次事件的漏洞,第二社區至少還能留下一部分人。而且如果願意現在降薪,未來如果是能融資或者其他產品發行得好的話,拿更多的獎勵社區也會同意。這是我的想法,我並沒有想著直接就解散,我沒有這個想法。
MC79:Jack:MC79 認為Core 團隊改組主要是在哪些方面?
現在的Core 團隊裡,我了解大概是11 個人,其中有8 個人是做技術的,就是Panda 招聘的技術,剩下的3 個是社區選的代表,但是這樣的分配我覺得非常的不合理。首先如果所有的決定都由這11 個人來決定的話,那麼8 個人肯定就能掌握權力對吧。當然有一個議事廳可以做提案,但是任何提案即使議事廳通過以後,也需要Core 團隊去審核。 Core 通過後才能上Snapshot 投票。那麼這就相當於整個權利都由Core 來把控。
MC79:Jack:MC79 怎麼看解散的決定?
剛聽到解散的消息我是非常氣憤的。當時Panda 直接發了一個公告,我覺得還沒有到那一步,你應該向社區公告情況,然後由社區去選擇。 Panda 是直接根據原來白皮書的一個條款來做的解散,當時我還是比較氣憤的,但是後來想了幾個小時後,感覺這確實也應該說是「最不壞」的一個方式了。因為如果向社區公告,團隊可能要接受很大的壓力,社區幾乎肯定是所有人都會來指責他們。可能能留下一部分人,但是大部分人肯定會走,那還不如以現在這種方式去解散,可能會對大家都更好了。
MC79:Jack:社區現在對於解散是什麼情緒?
還是有一部分人會願意相信Panda,當然也有很多詆毀的聲音,說他們貪污或者是軟跑路之類的。但是在我個人來看其實並不對,Panda 其實只是一個選擇性的失誤,因為產品出了問題,在熊市裡面你確實是很難彌補得了。我個人是覺得Panda 是一個有想法的人,並不是一個會軟跑路的那種人。
MC79:Jack:整個事件下來,社區成員損失情況怎麼樣?
如果是按以太坊來說,確實損失得不算特別大。但是大家錨定的心理肯定不可能是按照以太坊來算的,很多人都是虧了70%(美元計價),我好一點,因為我很大一部分資金是在比較低谷的時候買入的,那麼現在大概0.03 的價格,我大概會損失40% 左右。有一部分不太關注的人,會在那個市場上面去拋掉砸盤。大部分現在還有幣的人,都還是留著等這個退款合約。
MC79:Jack:為什麼想組建新的PandaDAO?
我在社區裡還是有一點影響力,大家都還是比較認可我,我也不希望PandaDAO 就這麼從此消亡了,所以我還是想把人重新聚起來,然後看後面社區還能再走到哪一步。
MC79:Jack:新PandaDAO 的主要方向?
一級標題
MC79:一級標題
結語
結語
結語
結語
9 月29 日,在經過多輪安全審計後,PandaDAO 退款程序正式開啟。從一個「做去中心化數據媒體」的簡單想法,到發行Token、設計回購、上線NFT 協議,成為DeWork 上最大的DAO 組織,PandaDAO 過去一年的發展和變化超出了社區所有人的預期。它的成功令人驚喜,它的解散也令人唏噓。
在經歷了PandaDAO 此次事件後,我們不禁去思考,一個DAO 究竟應該如何保持自己的初心和發展方向?應該如何把控成員的進入和退出?以及如何平衡社區裡的不同價值觀念和利益分配?
在訪談了社區的各方成員後,我們不難發現,PandaDAO 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社區在治理機制尚未完善的情況下,容納了過多價值觀和利益目標存在本質區別的成員。一個想要做去中心化數據媒體的DAO 組織,不僅吸引了開發者,還吸引了不少以投機為目的的Token、NFT 交易者。這也使得社區的發展偏離了原本的方向,利益的分配變得更加複雜,最終通過不完善的治理機制將問題徹底的爆發了出來。
實際上,PandaDAO 事件並不是個例,當前許多DAO 組織,多多少少都會遇到與之相似的問題。正如Vitalik 在一次採訪中說的那樣,「以太坊最難的工作不是技術開發,而是讓社區裡的所有人都滿意」。社區如何治理、產品怎麼開發、利益如何分配,這些都反映了DAO 這種新興組織形式還需要走的漫漫長路。但儘管PandaDAO 的解散讓熊市又多了一些悲觀色彩,對於DAO 的探索還是不應該停止。
最後,我們用Panda 留給社區的話作為結尾:
「我覺得就到今天這個地步,雖然做的並不是很完善,我還是希望通過BlockBeats,給現在還在的一些DAO 成員說一些話。
雖然說之前我們做了一些正確的地方,但也有做的一些不對的地方,不管是core 成員也好,或者是其他運營小組也好,開發者也好,甚至其他普通的社區成員也好。但是不管怎麼樣,現在整個社區面臨解散了,對之前所做的一些不正確的決定,對大家說聲抱歉,不好意思,作為Leader,DAO 做的一些錯誤的事情,我也有對應的一些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