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Gearbox Permissionless:開放式DeFi借貸協議如何重塑鏈上資本效率
星球君的朋友们
Odaily资深作者
2025-11-04 06:20
本文約4031字,閱讀全文需要約6分鐘
DeFi生態需要的是真正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而不是為了差異化而堆砌概念。

DeFi借貸市場在2024年底迎來重要轉捩點。經歷了2021-2022年的高速成長和2023年的調整期後,整個產業正從TVL競賽轉向基礎設施優化和真實需求滿足。 Gearbox協議推出的Permissionless功能,代表了這項轉變的核心方向——讓任何機構、專案方或專業策展人都能創造客製化的借貸市場。 Gearbox從2021年開始運行,最初採用完全DAO治理模式,所有市場創建和風險參數決策都需要社區共識。這種模式建立了信任和協議韌性,但隨著鏈上資產類型爆發式成長、機構開始考慮鏈上部署、多鏈生態成為現實,完全依賴DAO治理的速度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Permissionless正是對這個問題的回應,它實現了從"為用戶創建市場"到"用戶創建自己的市場"的架構轉變。

Credit Account:合約層操作帶來的效率革命

傳統DeFi借貸協議的運作模式相對簡單:用戶存入抵押資產,借出目標資產,然後在DEX上自行交易。協議只負責帳本管理,不直接參與用戶的資產操作。這種設計要求DEX必須有足夠流動性來支撐清算,因此風險參數如LTV和清算門檻都設定得非常保守,限制了資本效率。 Gearbox的Credit Account改變了這個邏輯。這是一個智慧合約錢包,用戶所有操作都在錢包內完成,協議可以直接在合約層級與其他DeFi協定互動。當使用者需要槓桿質押ETH時,協議不需要透過DEX交易,而是直接呼叫Lido或其他質押協議的合約。這個設計帶來的不僅是操作流程的簡化,更是資本效率的根本提升和風險管理的全面優化。

以Lido推出的DVstETH為例,這種分散式驗證者質押代幣採用金庫模式的鑄造和贖回機制,不在DEX上交易。傳統借貸協議面對這類資產束手無策,因為DEX上沒有流動性就無法提供借貸服務。但Gearbox直接對接DVstETH的金庫合約,讓使用者實現零滑點的槓桿操作,LTV參數遠超傳統協議水準。該市場已經穩定運行數月,用戶可以輕鬆執行數百萬美元規模的操作,不用擔心滑點損失。這種直接對接資產發行方合約的能力,讓Gearbox能夠支援那些不適合在DEX上交易的新型資產,這在RWA快速發展的當下顯得格外重要。

隨著真實世界資產上鍊的推進,越來越多資產發行者選擇更有效率的方式。 Mellow這樣的金庫系統、Convex這樣的非代幣化收益機制,這些創新的資產形態有一個共同特徵——它們不需要DEX流動性,因為本身就不是為交易設計的。傳統借貸協議只能等待這些資產在DEX上建立起足夠的流動性,但這個等待時間可能長達數月甚至更久。而Gearbox可以在資產發行的第一時間就提供借貸支持,因為它不依賴DEX的流動性,只需要能夠在合約層面進行互動。這種能力讓Gearbox在支持創新資產方面佔據了明顯的先發優勢,也讓專案方更願意選擇Gearbox作為其資產的借貸基礎設施。

合約層操作也帶來了風險管理的精細化。當清算不需要透過DEX完成時,協議可以設定更激進的風險參數,更高的LTV提升資本效率,更低的清算門檻提高用戶頭寸安全性。清算過程可以在幾天內完成,而不是傳統模式下可能需要的幾週時間。這種效率提升不僅降低了用戶的風險暴露時間,也讓協議更靈活地應對市場波動。 Permissionless功能基於Credit Account架構,將這套能力完全開放給市場參與者。任何有能力的機構、專案方或策展人都可以使用Gearbox技術堆疊創建自己的借貸市場,而這個開放性設計帶來了三個核心創新。

第一是流動性共享機制。多個市場可以從同一流動性池取得資金,但各自維護獨立的風險參數。這解決了DeFi長期面臨的流動性分散問題,在多鍊和多市場環境下,共享流動性比每個市場維護獨立資金池高效得多。流動性提供者不需要判斷應該把資金投入哪個特定市場,只需要選擇基礎資產池,然後這些資金可以被多個市場使用。同時,因為每個市場的風險參數是獨立的,策展人可以根據自己支持的資產特性來設定合適的LTV、清算門檻等參數,這種風險隔離機制保證了一個市場的問題不會影響到其他市場,也不會影響到共享的流動性池。

第二是利率模型的創新。傳統DeFi借貸只看資金利用率,用的人多利率高,用的人少利率就低。這個模型簡單但粗糙,完全忽略了不同資產的風險差異。在Permissionless裡,策展人可以在利用率基礎上疊加風險溢價,而這個溢價則是基於策展人對資產風險的專業判決。這讓鏈上借貸首次能夠真正反映資產的風險定價,而不只是簡單的供需關係。對機構來說,這是關鍵的突破,他們在傳統金融市場花了幾十年建立的風險評估框架和定價模型,現在可以直接應用於鏈上借貸。機構不需要完全拋棄自己的專業能力來適應DeFi的簡化模型,而是可以把這些成熟的方法論帶到鏈上,這大大降低了機構參與DeFi的門檻。

第三是快速部署能力。 Gearbox開發了Bytecode Repository系統,本質上是鏈上代碼倉庫,所有經過審計的合約代碼都存放在這裡。需要在新的EVM鏈上部署時,直接從倉庫呼叫即可,審計機構負責簽名驗證,確保部署程式碼和審計過的一致。這讓Gearbox可以快速覆蓋新鏈,每次部署都不需要重新審計,因為使用的是完全相同的程式碼。配合Redstone預言機提供的價格數據支持,Gearbox可以在新鏈上線第一天就提供完整的借貸功能。在當前的多鏈環境下,這種快速反應能力至關重要。資產和用戶正在分散到不同的鏈上,一個協議如果不能在新鏈早期就建立存在感,就會錯過獲取用戶和TVL的黃金時期。

從更宏觀的DeFi發展趨勢來看,資產發行方式正在經歷深刻演進。早期DeFi的基本邏輯是把資產代幣化然後在DEX上交易,但實踐表明這個模式並不總是最優選擇。很多資產本身不需要頻繁交易,強行在DEX上做市只會增加成本和複雜度。現在越來越多專案採用金庫模式、資產包裝或完全不代幣化的方式,這個趨勢在RWA領域尤其明顯。對借貸協議來說,必須主動適應這些新的資產形態。如果還是死守"必須有DEX流動性"的傳統前提,會在新資產的支持上越來越被動。 Gearbox的合約層操作思路,從設計理念上就是在為這個趨勢做準備,它讓協議可以靈活對接各種資產發行方式,而不局限於DEX交易模式。

機構化參與也是DeFi發展的必然趨勢。 DeFi如果想成為金融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必須能夠容納機構層級的資金和參與者。關鍵問題不是要不要機構,而是如何讓機構以不破壞現有去中心化生態的方式參與。 Permissionless的解決方案是給予機構足夠的控制權和彈性,讓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風險管理框架和合規要求來運作市場,但同時保持底層協議的開放性和透明度。策展人可以完全自主地設定風險參數和利率模型,但所有這些設定和後續操作都在鏈上公開記錄,任何使用者都可以查看和驗證。這種設計在機構需求和去中心化精神之間找到了平衡點,既不是完全的"代碼即法律",也不是傳統金融的黑箱操作。

多鏈格局已經從爭論變成現實。幾年前市場還在討論"哪條鏈會最終勝出",現在這個問題已經不再重要。不同的鏈服務不同的使用者群體和應用場景,流動性和使用者自然會分散在多個鏈上。對協議來說,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能否快速覆蓋新興的區塊鏈網路。這不只是技術實作問題,更考驗團隊的組織能力與資源調配能力。 Gearbox的Bytecode Repository系統把多鏈部署變成了標準化流程,而不是每次都要重新走一遍開發、測試、審計的完整週期。這種標準化能力讓Gearbox在新鏈上線時能夠快速反應,把握早期市場機會,建立先發優勢。

當DeFi市場的總量成長進入平台期,競爭的焦點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爭奪。在這個階段,每個基點的收益率差異都可能成為使用者選擇協議的決定性因素。零滑點操作、更高的LTV比率、更快的清算速度,這些看起來是技術實現細節,但對用戶來說就是實實在在的收益差異。一個使用者如果在協議A上每年損失1%的收益給滑點,而在協議B上可以避免這個損失,時間長了這個差異會非常顯著。 Gearbox在資本效率和使用者體驗方面的技術優勢明顯,但能否在激烈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最終還是要看團隊的執行力和市場策略。

Permissionless代表的是DeFi協議設計思維的重要轉變——從"一刀切"的標準化產品轉向模組化和可自訂的平台。這個趨勢不只出現在藉貸領域,在DEX、衍生性商品交易、資產管理等各個賽道都能看到類似的演進方向。根本驅動力在於DeFi正在從"證明概念可行"的早期階段進入"優化運營效率"的成熟階段。早期的DeFi協議主要任務是證明去中心化金融在技術上是可實現的,在經濟模型上是可持續的,所以設計往往追求簡潔和普適性。現在這些基本問題都已經得到回答,接下來的競爭焦點就轉向了效率和適配性——誰能提供更優的資本使用效率,誰能適應更加多樣化的資產類型和用戶需求,誰能更快速地響應市場變化和把握新機會。

Gearbox Permissionless的成功與否不僅關係到這個協議本身的發展,也會對整個DeFi借貸賽道的演進方向產生深遠影響。如果Permissionless能夠證明合約層直接操作和可自訂市場模式是可行且優越的,會有更多協議跟進這個方向,推動整個產業朝更高效率發展。如果在實務上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可能會讓市場重新檢視這條技術路線是否真的可行。但無論結果如何,這都是值得密切關注的創新嘗試。 DeFi生態需要的是真正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而不是為了差異化而堆砌概念。 Permissionless至少在認真處理幾個真實存在的行業痛點:如何有效支持不依賴DEX流動性的新型資產,如何在保持去中心化特性的同時提高資本使用效率,如何讓機構能夠以符合自身需求的方式參與DeFi,如何在多鏈環境下快速擴展覆蓋。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和實踐效果,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DeFi在未來幾年的發展軌跡和市場格局。

DeFi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DeFi借贷转向基础设施优化与定制化。
  • 关键要素:
    1. Gearbox推出无许可定制借贷市场。
    2. 信用账户提升资本效率与风险管理。
    3. 支持非DEX资产与多链快速部署。
  • 市场影响:推动DeFi向高效与机构化发展。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