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Balancer遭遇史上最嚴重攻擊,1.16億美元被偷走。
僅僅10小時後,另一個看似無關的協議Stream Finance 開始出現提款異常。 24小時內,其發行的穩定幣xUSD 開始脫鉤, 從1美元暴跌至0.27美元。

如果你覺得這只是兩個獨立協議各自倒楣的故事,那就錯了。
根據鏈上數據,約有2.85億美元的DeFi貸款使用xUSD/xBTC/xETH作為抵押品。從Euler到Morpho,從Silo到Gearbox,幾乎所有主流借貸平台都有曝險。
更糟的是, Elixir 的deUSD 穩定幣有65%的儲備(6,800萬美元)暴露在Stream 的風險中。
這意味著,如果你在上述任何平台有存款、持有相關穩定幣,或提供了流動性,你的資金可能正在經歷一場你還不知道的危機。
為什麼Balancer 被駭會產生蝴蝶效應,引發Stream 出問題?你的資產到底有沒有風險?
我們試圖幫你快速理清這兩天的負向事件,並辨識其中可能存在的資產風險。
Balancer 蝴蝶效應,xUSD 因恐慌脫鉤
要理解xUSD的脫鉤和可能影響的資產,我們需要先搞清楚兩個看似無關的協議是如何產生致命聯繫的。
首先,老牌DeFi 協議Balancer 昨天被盜後,駭客捲走了超過1億美元。由於Balancer 裡有各類資產,消息的發酵讓整個DeFi 市場陷入恐慌。
(相關閱讀: 5 年6 事故損失破億,老牌DeFi 協議Balancer 黑客光顧史)
Stream Finance 雖然沒有直接和Balancer 有關係,但其脫鉤則源自於恐慌情緒的蔓延和擠兌。
如果你不了解Stream,那你可以把它簡單理解成一個尋找高收益的DeFi 協議;而其尋找高收益的方式,則是「循環套娃」:
簡單說,就是將用戶的存款重複抵押貸款和借貸來放大投資規模。
例如你存入100萬,Stream 會拿這100萬去A平台抵押借出80萬,再拿80萬去B平台抵押借出64萬,如此循環。最終,你的100萬可能被放大到300萬的投資規模。

根據Stream自己的數據,他們將1.6億美元的用戶存款,透過這種方式放大到了5.2億美元的部署資產。這種3倍多的槓桿在市場平穩時能產生誘人的高收益,Stream 也因此吸引了大量追求收益的用戶。
但高收益的背後是高風險。當Balancer被黑的消息傳開後,DeFi用戶的第一個反應是:“我的錢還安全嗎?”
大量用戶開始從各個協議提款。 Stream 的用戶也不例外;問題是,Stream 的錢可能不在自己手上。
透過循環套娃,資金被層層嵌套在各個借貸協議中。
要滿足用戶的提款請求,Stream需要逐層解除這些倉位,例如先還C平台的貸款,拿回抵押品,再還B平台,再還A平台。這個過程不僅耗時,在市場恐慌時還可能面臨流動性枯竭。

更要命的是,就在用戶瘋狂提款的關鍵時刻,Stream Finance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則令人震驚的聲明:一位管理Stream資金的「外部基金經理」報告稱,約9,300萬美元的資產不見了。
本來用戶就在恐慌提款,現在又爆出近億美元的資金缺口。
Stream 在聲明中表示已聘請頂級律所Perkins Coie進行調查,這個公示顯得非常官方,但對於錢是怎麼沒的、什麼時候能追回,隻字未提。
這種語焉不詳的解釋,市場不會等待調查結果。當用戶發現提款延遲,擠兌就會上演。
xUSD作為Stream發行的"穩定幣",本應錨定1美元。但當大家意識到Stream可能無法兌現承諾時,拋售潮洶湧而至。從11月3日深夜到今天,xUSD 已經跌到0.27左右,嚴重脫錨。
所以,xUSD的脫鉤不是技術故障,是信心崩塌。加密行情向下,Balancer 被駭只是導火線,真正的炸彈或許是Stream 自身的高槓桿模式,甚至是同類DeFi 協議的共通性問題。
你需要檢查的資產清單
xUSD的崩盤不是孤立事件。
根據推特用戶YAM 的鏈上分析,目前約有2.85 億美元的貸款以Stream發行的xUSD、xBTC、xETH作為抵押品。這意味著,如果這些穩定幣和抵押資產歸零,整個DeFi生態都會感受到衝擊波。
搞不懂原理的話,不妨先看下面的比喻:
Stream 透過你存入USDC等穩定幣,發行了三種"欠條」:
- xUSD :相當於"我欠你美元"的憑證
- xBTC :相當於"我欠你比特幣"的憑證
- xETH :相當於"我欠你以太坊"的憑證

正常情況下,例如你拿xUSD(美元欠條)去Euler平台說:這個欠條值100萬美元,我抵押給你,借50萬出來。
但當xUSD 脫錨後:
xUSD從1美元跌到0.3美元,你抵押的"100萬"實際上只值30萬了;但因為你能藉出50萬來,那就意味著Euler 還虧損了20萬。
通俗來說,這更像是一筆壞賬,最後還得Eluler 等DeFi 協議來填窟窿。但問題是,這些借貸協議可能大多沒有為這種規模的壞帳做好準備。
更糟的是,許多平台使用的是"硬編碼"價格預言機,即不是根據市場實時價格,而是根據"賬面價值"來判斷抵押品價值。
這在平常能避免短期波動造成的不必要清算,但現在卻成了定時炸彈。
即使xUSD已經跌到0.3美元,系統可能仍認為它值1美元,導致風險無法及時控制。
根據YAM的分析,2.85億美元的債務分佈在多個平台,由不同的"Curator"(資金管理人)負責。讓我們看看具體哪些平台正坐在這個火藥桶上:

最大的受害者:TelosC - 1.236億美元
TelosC是最大的資金管理人,在Euler上管理兩個主要市場:
- 以太坊主網:借出了價值2985萬美元的ETH、USDC和BTC
- Plasma鏈:借出了9000萬USDT,外加近400萬的其他穩定幣
這1.2億美元幾乎佔了總敞口的一半。如果xUSD歸零,TelosC及其投資者將承受巨額損失。
如果你在Euler的這些市場有存款,現在可能已經無法正常提領了。即使Stream最終能追回部分資金,清算和壞帳處理也需要漫長的時間。

間接暴雷:Elixir 的deUSD,6800萬美元
Elixir借給了Stream 6,800萬美元USDC,這筆錢佔了deUSD穩定幣儲備的65%。雖然Elixir聲稱他們有"1:1贖回權",是唯一擁有這種權利的債權人,但Stream 團隊之前回應的大概意思是,在律師確定誰該得到什麼之前,我們無法支付。
這意味著如果你持有deUSD,你的穩定幣有三分之二的價值取決於Stream能否還錢。而現在看來,這個"能否"和"何時"都是未知數。

其他一些分散的風險點

在Stream上,"Curator"(策展人)是負責管理資金池的專業機構或個人。他們決定接受哪些抵押品、設定風險參數、分配資金。
簡單說,他們就像基金經理,用別人的錢來放款賺取收益。現在,這些"基金經理人"都被Stream的崩盤套住了:
- MEV Capital - 2542萬美元:專注於MEV(最大可提取價值)策略的投資機構。他們在多個鏈上都有佈局:
例如Sonic鏈的Euler市場,存入了987萬xUSD和500個xETH;Avalanche上還有1760萬美元的xBTC敞口(272個BTC被借出)。
- Varlamore - 1917萬美元:他們是Silo Finance上的主要資金提供方,敞口分佈在:
Arbitrum上1420萬USDC,幾乎佔了該市場的95%;
Avalanche和Sonic上還有約500萬Varlamore管理的是機構和大戶的資金,這次事件可能導致大規模贖回。
- Re7 Labs - 1426萬美元: Re7 Labs在Plasma鏈的Euler上開設了專門的xUSD市場,全部1426萬美元都是USDT。
其他的一些可能波及的小玩家包括:
- Mithras :230萬美元,專注於穩定幣套利
- Enclabs :256萬美元,跨Sonic 和Plasma 兩條鏈
- TiD :38萬美元,雖然金額小但可能是他們的全部資金
- Invariant Group :7.2萬美元
這些Curator 肯定不是在拿存進去的資金賭博,想必是評估過風險。但當上游協定Stream 出問題時,所有下游的風控措施都會很被動。
市場走熊,上演加密版次貸危機?
如果你看過電影《大空頭》,現在發生的事情可能會讓你感到似曾相識。
2008年,華爾街把次級貸款打包成CDO,再打包成CDO²,評等機構給它們貼上AAA標籤。今天,Stream把用戶存款透過循環套娃放大3倍,xUSD被各大借貸平台接受為"優質抵押品"。歷史沒有重複,但確實在押韻。

Stream 之前聲稱有1.6億存款,但實際上這個量級的存款最終部署成了5.2億資產。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
DefiLlama 早就質疑過這種計算方式,循環借貸套娃,本質上是重複計算同一筆錢,算是TVL 虛高的一種表現。
次貸危機的傳染路徑是:房貸違約→CDO崩盤→投入倒閉→全球金融危機。
這次的路徑是:Balancer被黑→Stream擠兌→xUSD脫鉤→2.85億貸款成壞帳→更多協議可能倒閉。
用DeFi 協議做高收益的挖礦,市場好的時候大家也不怎麼問錢是怎麼賺的,利潤從哪裡來的;一旦有負向事件出現,損失的就可能是本金了。
你可能永遠不知道自己存在DeFi 協議裡的資金真實的風險敞口,在沒有監管、沒有保險、沒有最後貸款人的DeFi世界裡,你的資金安全只能靠你自己守護。
市場並不好,願你平安。
- 核心观点:Balancer攻击引发DeFi系统性风险。
- 关键要素:
- Stream高杠杆致5.2亿资产挤兑。
- xUSD脱钩引发2.85亿贷款坏账。
- Elixir等协议面临连锁清算风险。
- 市场影响:DeFi借贷协议流动性危机蔓延。
- 时效性标注:短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