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當預測市場遇上資訊爆炸:誰在打造加密世界的「彭博終端機」?
深潮TechFlow
特邀专栏作者
2025-09-09 10:00
本文約3236字,閱讀全文需要約5分鐘
當一則新聞延伸成多個預測主題在不同平台流動,聚合器賽道正在迎來它的高光時刻。

原文作者:June,深潮TechFlow

馬斯克薪酬方案剛剛公佈,交易者的手指就已經在鍵盤上飛舞。但他們不是為了買特斯拉股票,而是在搜尋預測市場上相關的問題。

在他們看來,這一則新聞就能延伸出五花八門的預測主題:誰會是世界上第一個萬億富翁?馬斯克何時會突破萬億身家?特斯拉本季市值走向如何? Robotaxi 會率先在哪個城市落地?

這就是預測市場交易者目前的日常:一則新聞背後,往往隱藏著多個預測平台上的多個主題和機會。

然而現實是,交易者需要分別在Polymarket、Kalshi、Limitless 等多個平台上尋找相關市場,比較賠率,監控價格變動。

光從這事件就能看出現有市場的不足。

如果能根據新聞內容自動配對相關預測市場,交易效率將大幅提升;反過來,若能在新聞發布後迅速抓住要點精準下注,勝率也會顯著提高。

這種多平台並存為交易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想要找到最優賠率需要在多個平台間切換,捕捉套利機會得同時監控不同平台的價格差異,獲得全面資訊必須持續追蹤最新的市場消息。

這種分散化的資訊不僅消耗時間和精力,同時也阻礙交易者做出最優決策。

交易量追趕Meme,但訊息噪音更大

還記得年前的Meme 幣大爆發嗎?

2024 年,Pumpfun 發射平台迅速崛起。

當時新幣層出不窮,發幣速度快到令人眼花撩亂。面對如此龐大且快速成長的市場,交易者很快就被淹沒了,手動追蹤每個新項目變得極其不切實際。在這混沌之中,交易機器人和聚合平台應運而生。它們幫助使用者篩選資訊、發現機會,並簡化複雜的交易流程。

如今這一幕正在預測市場重演。 9 月8 日,預測市場單日成交量高達2.7 億美元,其中Kalshi 獨佔80%,相當於Solana 整體Meme 幣成交量的38%。預測市場勢頭正盛,開始向Meme 幣市場發動攻擊。

隨著越來越多的預測市場平台湧現,交易者再次面臨資訊過載的問題。

當供給超過人類處理能力時,聚合和自動化工具就成了必需品。這是所有快速成長的加密生態都會經歷的過程。

此刻,預測市場正站在這個轉捩點上。

巨頭爭霸,群雄逐鹿

預測市場的火熱其實從幾個月前就能看出端倪。

今年5 月,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撤銷了對Kalshi 的上訴。同月Kalshi 開始支援加密貨幣充值,包括USDC、RLUSD、SOL、BTC、WLD 和XRP 等多種資產,為用戶提供了傳統方式以外的資金選擇。六月,Kalshi 在Series C 輪獲得Paradigm 領投的1.85 億美元融資,估值達20 億美元,正式躋身獨角獸行列。

同時,Polymarket 也傳出即將以超過10 億美元估值融資約2 億美元的消息,兩大巨頭都迎來了資本的青睞。然而Polymarket 的美國征途頗為曲折。 2022 年期間,該平台就因營運未註冊的二元期權市場被CFTC 罰款140 萬美元,並被迫限制美國用戶訪問。

正當其因精準預測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而聲名大噪時,FBI 卻在八天後突然上門,搜走了創辦人Coplan 的電腦和手機。劇情在川普執政期間迎來反轉。司法調查戛然而止,Polymarket 透過收購QCEX 這張"返美船票",9 月4 日CFTC 正式開綠燈。

監管環境的鬆動與資本助推雙重加持下,為預測市場賽道的爆發創造了絕佳土壤。

此刻,競爭格局也悄悄生變。 Kalshi 招攬了加密圈知名KOL John Wang 擔任Head of Crypto 後,表現亮眼。自8 月25 日起,其周交易量開始反超Polymarket,兩大巨頭的較量愈發激烈。

巨頭爭霸之際,新的競爭者早已蠢欲動:MyriadMarkets(由Rug Radio 和Decrypt Media 創辦人Farokh 創立)、Truemarkets、HedgehogMarket、DriftProtocol 以及Limitless 等。

預測市場正在快速重塑,而這些平台無疑都想在這個蓬勃發展的市場中分一杯羹。

正如當年的"群Meme 亂舞"催生,從早期的Bananabot 到GMGN 平台,再到後來居上的Axiom 等工具一樣,預測市場大戰正在為聚合器創造巨大的市場需求。

聚合器雛形初現

開篇說到的痛點催生了一批創新解決方案。雖然大多仍處於beta 階段,但已展現出巨大潛力。

@rileyxcook開發的monitorthesituation.lol 實現了跨平台即時訂單簿展示,並能自動匹配Kalshi、Limitless 和Polymarket 上的相似市場,讓交易者一眼就能發現價格差異。

Verso Trading則建立了更聰明的新聞引擎,將重複的新聞標題整合為單一事件,並提供影響力和相關性評分。這讓用戶看到哪些新聞真正影響了Kalshi 的合約價格,該平台也即將推出低延遲即時預警功能,當新聞或推文可能影響市場時立即通知用戶。

年僅16 歲的工程師@agpkeleta打造了Aerospace。這是一個配備即時新聞推送的預測市場交易終端,能夠將alpha 資訊與相關市場精準配對。這使得交易者能夠在市場解決為"是"之前,基於確認的結果快速狙擊市場機會。目前為止網站僅支援Polymarket,Kalshi 在不久之後也將上線。

這些工具都在解決同一個核心問題,即將新聞資訊與相關預測市場整合到一個統一的平台上,為複雜的交易提供便利。雖然還處於早期階段,但這些beta 版本已經證明了聚合器的價值主張。

未來展望:更大的機遇

當市場出現缺口時,機會隨之而來。

預測市場聚合器的興起並非偶然,而是生態系茁壯成長的必然結果。

一個蓬勃發展的生態需要多元化的基礎設施支撐,這個規律我們在年前的Meme 幣爆發中,早已見識過。當核心資產類別成熟後,圍繞它們的工具、分析平台、自動化解決方案便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最終形成了完整的生態閉環。

現今的預測市場有可能正處於同樣的臨界點。

隨著越來越多平台的湧現和使用者基數的擴大,對專業化工具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強烈。

聚合器,或許只是開始。

我們很可能還會看到更多創新,例如跨平台套利機器人、AI 驅動的市場分析工具、機構級的風險管理系統等等。預測市場不再只是簡單的"押注",它正在演變為一個需要專業工具和深度分析的複雜交易生態。而那些能夠在這個轉型期提供核心基礎設施的項目,很可能會成為這個新興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小彩蛋:既然是預測市場,不如讓AI 也來預測一把未來會怎樣。筆者讓AI 大膽展望了一下這個賽道的未來,以下是它的答案。

短期內(6-12 個月):

  • 聚合器大戰即將開打
  • Polymarket vs Kalshi 升級:兩家會推出更多相似市場,直接對標競爭,用戶會看到同一事件在不同平台的激烈價格戰
  • 新平台會「抄作業」:瘋狂複製熱門市場,導致同質化嚴重

中期(1-2 年):

  • API 整合成為標配:成功的聚合器會逼迫各平台開放更好的API,否則就失去流量
  • 機構玩家入場:避險基金和量化團隊會開始大規模使用預測市場套利,散戶優勢降低
  • 垂直細分出現:專門做體育、政治、加密的預測市場會崛起,通用平台開始分化

長期(3-5 年):

  • 平台大洗牌:只會剩下2-3 個主流平台,其他不是被收購就是死掉
  • 聚合器變成「超級入口」:最成功的聚合器可能會推出自己的市場,變成既是通路又是平台
  • AI 驅動的預測成為主流:AI 分析新聞、社群媒體數據自動下注,人工預測變成小眾愛好

最大膽的預測:未來的預測市場聚合器會像今天的券商一樣,不只是展示價格,還會提供槓桿、選擇權、組合投資等金融工具。到那時,預測市場就真正變成了一個成熟的金融類別。

你覺得哪個預測最有可能實現呢?

AI
預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