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自Chilla
編譯|Odaily 星球日報Golem( @web 3_golem )
加密市場正在極速擴張。在觀望了多年後,傳統的機構投資者終於決定轉變態度,每個人都想從加密市場中分一杯羹,加密市場幾乎快被他們瓜分殆盡。
但有時我們會忘記,這並非世界上唯一的一塊蛋糕。傳統金融(TradFi) 的波動性雖遠低於加密市場,風險低,回報也低,這使得它看起來吸引力下降。但別忘了,傳統金融中還有一個普通人難以進入的隱藏領域:私募市場。而現在正是區塊鏈打破這項禁忌的時候。
什麼是私募市場?
簡而言之,私募市場,尤其是私募股權,是指那些未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例如新創公司、成長型企業,以及像Anthropic、SpaceX 或OpenAI 這樣的成熟公司。
世界上大多數公司實際上都是私有的,因為保持私有狀態可以賦予它們更大的控制權、更少的監管,並且不會受到公共股東的壓力。儘管私募市場風險更高,流動性也更差,但投資者也喜歡私募股權,因為它提供了獲得豐厚回報的機會,尤其是如果他們參與早期投資或幫助公司成長的情況下。
資料來源:標普資本智商(S&P Capital IQ),Apollo 首席經濟學家。註:統計的是過去12 個月營收超過1 億美元的公司
如上圖所示,根據apollo 的最新數據,在營收超過1 億美元的美國公司中,約87% 為私人企業,而只有13% 為上市公司。
散戶無法獲得進入私募市場的機會,即使在公共市場中,他們也越來越難以獲得這種資訊。
根據EQT 報告的數據,在過去30 年中,美國上市公司的數量急劇下降,從1996 年的約7000 家下降到2025 年的略高於4000 家。這種下降並非由於公司數量總體減少造成的,而是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保持私人狀態。同時,創投和私募股權基金獲得了高額回報,例如投資了Stripe、SpaceX 和OpenAI 等公司,這些公司已將IPO 推遲了數年甚至數十年。
典型案例:亞馬遜vs Airbnb
亞馬遜成立於1994 年,於1997 年上市,距其成立僅三年。當時,它剛開始在線上銷售圖書,營收不到2,000 萬美元,尚未獲利。其IPO 估值約為4.38 億美元。但另一個公司,保持私有化超過十年的Airbnb,在2020 年IPO 時估值約470 億美元。
在這個例子中,Airbnb 的早期投資者資本翻了100 倍,而散戶投資者只能在大部分價值被獲取後進入。顯然,這些市場具有更高的風險,但大部分價值創造都發生在私募市場,只留下一小部分成長潛力留給大眾。
創投公司如何操縱IPO,損害公眾利益
這些機構投資人在眾目睽睽之下攫取最大利潤的方式,簡直滑稽可笑。以近期上市的figma 為例。 figma IPO 定價為33 美元,開盤價約每股95 美元。
「定價33 美元」是指其股票在開盤前以33 美元的價格出售給機構投資者。 「開盤價約95 美元」指該股票公開交易時,發行價已為95 美元。這表明,以33 美元買入的私募投資者立即獲得了幾乎三倍的收益,而只能在開盤時買入的散戶投資者則發現自己被迫成為機構的接盤俠。
即使是美國主流的散戶股票平台Robinhood,在Figma IPO 前也只允許其平台的少數用戶購買一股。這就像是讓一般人偶爾有機會體驗「上層人特權」的恩惠活動,同時又保持了對大眾的限制。
Figma IPO 時定價為33 美元,第二天就漲到了143 美元,不到24 小時投資者就獲得了4.3 倍的回報。真正的贏家是Index Ventures、紅杉資本、Greylock 和其他早期投資者。
身為散戶的你,覺得受到了無法參與私募市場的保護了嗎?
Pre-IPO 平台格局
鑑於人們日益增長的興趣,提供Pre-IPO 公司存取權限的平台數量也在顯著增加。儘管已經有一些傳統金融公司提供此類服務,例如Hiive 、 EquityZen和Forge ,但未來的主流趨勢是代幣化。
因此,我們將重點放在採用代幣化技術的公司:
在傳統金融與加密貨幣的交會領域,有一些平台,例如:
- Republic ,允許合格投資者,在某些地區甚至允許散戶投資者,在經過KYC 流程後,在其基於Solana 的二級市場上購買SpaceX 或Anthropic 等私人公司的股票。
- Robinhood,在Arbitrum 上推出了美股代幣交易。並且正在對僅限歐洲用戶進行Pre-IPO 代幣交易的初步測試,需要KYC。
在加密原生領域,有一些新興項目,例如:
- Jarsy ,提供1:1 抵押的代幣,將私募股權複製到鏈上,允許經過KYC 認證的投資者最低投資10 美元,同時始終依法持有標的股權。
- PreStocks :在未找到無需持有標的股權就進行Pre-IPO 永續產品交易的PMF 後,他們最近轉向Solana,允許用戶直接在Jupiter 上交易代幣。他們以SPV(實施特殊目的載體)的方式持有股票,但並非完全合規(無需KYC 認證)。不過產品尚未上線。
- Ventuals :此專案建立在Hyperliquid 生態上,允許透過非託管訂單簿進行Pre-IPO 代幣交易,槓桿率最高可達10 倍。無需KYC 認證,而且由於沒有人實際持有標的股權,而只交易合成資產,因此合規性較低。
Jarsy 深度解析
Jarsy 平台操作非常簡單:用戶存入美元(或USDC),並將其轉換為用於投資的內部貨幣JUSD。平台分為三個部分:私募股權(1:1 代幣抵押)、預售(早期分配但不實際持有股份)和公共股權。私募股權部分涵蓋stripe、kraken、xAI、Perplexity 等眾多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可交易的Pre-IPO 公司的股權實際上已被Jarsy 收購。因此,即使用戶只是購買代幣化版本,實際上也是在交易底層資產,這種底層資產也提供類似股東的經濟權利:例如,如果公司分配股息,購買代幣的用戶將有權獲得分配。
此外,如果公司真正上市,Jarsy 會收到股票並將其轉換為可交易的股權代幣;如果收到現金,則會將收益分配給用戶。
在安全性方面,這些股份由受監管的特殊目的公司(SPV) 持有,與Jarsy 分離,即使Jarsy 本身倒閉,用戶的資產也能夠保持安全。此外,每種資產都會在鏈上發布儲備證明。
然而,鑑於Jarsy 專注於散戶採用,因此錢包採用託管模式,且代幣尚無法在DeFi 中使用。目前Jarsy 僅限邀請碼訪問,儘管KYC 並非加密貨幣精神的一部分,但它在合規上依舊是強制性的。不過事實上只要是非美國用戶就可以自由投資,而美國用戶必須是合格投資者。
Jarsy 未來路線圖的重點是成為一個完全整合的DeFi 平台,採用非託管錢包,並能夠依靠與其他應用程式的組合來獲取流動性和用戶。
總結
我們正在見證一個全新市場領域的出現,它擁有龐大的潛在市場。由於過去市場可近性有限,大多數加密貨幣用戶並不熟悉這個市場。
但重要的是,該領域未來將如何與DeFi 領域進行整合,就像近年來RWA 的情況一樣。充足的流動性至關重要,波動性會更高,隨之而來的風險和利益也會更高。
雖然這個領域存在市場競爭,但它們所建構的解決方案都秉持著相同的目標:向大眾開放私募市場。
- 核心观点:区块链将打破私募市场准入壁垒。
- 关键要素:
- 87%高营收企业为私营,散户难参与。
- Pre-IPO代币化平台涌现(如Jarsy)。
- 机构通过IPO价差收割散户收益。
- 市场影响:推动私募资产流动性民主化。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