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明日降息還是降雨?定調8 月漲跌劇本的關鍵一週|交易員觀察》
大部分人還沒意識到,本周正在發生的事,正在為8 月定調,或許將決定整個夏天的市場方向。
三大變數——聯準會利率決議、科技巨頭財報、白宮數位資產報告——將同時落地,而這正發生在歷史上加密市場最容易走弱的季節到來之前。
交易員們站在一個尷尬的十字路口:是提前佈局反彈,還是準備迎接一輪流動性退潮?
正如10 xResearch 最新的報告中寫道的:「現在,我們即將迎來一個關鍵時刻:日曆上最重要的事件——企業財報、白宮數位資產報告以及FOMC 會議——即將在夏季到來之前塵埃落定。鑑於加密貨幣市場在8 月和9 月表現歷來較為疲軟,交易員們面臨著一個兩難的節奏。鑑於加密貨幣市場在8 月和9 月表現歷來較為疲軟,交易員們面臨著一個兩難的節奏。
更複雜的是,市場不只是等待降息的答案,而是在等待一個方向的訊號。是轉向寬鬆,繼續推動比特幣和以太坊衝高?還是再次按兵不動,給市場降一場雨?
接下來,律動BlockBeats 整理了關於降息關稅等宏觀訊息,以及交易員們對接下的市場狀況、主流幣走勢,為大家本週的交易做出一些方向參考。
本週宏觀數據三連擊
從週三到週五,美國將連續發布三項核心經濟數據——GDP、核心PCE 和非農業——它們共同構成了本週期降息起點的三把標尺,對市場的情緒引導甚至不亞於本週的美聯儲議息會議。
7 月30 日(週三):公佈第二季GDP 初值,預期為+1.9%,較一季的–0.5% 有明顯修復。若實際值進一步回升,可能被市場解讀為「軟著陸仍在推進」,反而壓制對提前降息的需求。
7 月31 日(週四):發布6 月核心PCE 通膨,預估年增2.7%,這是聯準會最為關注的通膨指標。若略低於預期,可能增強市場對年內降息的押注;若意外抬頭,則不排除觸發短期風險資產的調整。
8 月1 日(週五):出爐7 月非農業就業數據,預期新增就業11.5 萬人,失業率略升至4.2%。這將直接影響聯準會對「勞動市場是否已顯著降溫」的判斷,也可能是決定政策基調的關鍵拼圖。
明日降息預期較小
聯準會將於7 月30 日(週二)至31 日(週三)召開FOMC 貨幣政策會議,市場普遍預計將繼續維持基準利率在4.25%–4.50% 區間不變。 Polymarket 預測市場顯示,截至7 月29 日,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高達97%,而降息25 個基點的機率僅為3%。
也就是說,市場並不期待這次真的降息,但卻在等一個「降息的訊號」。
「聯準會傳聲筒」Nick Timiraos 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聯準會官員確實認為最終需要降息,但他們還沒有準備好在這週這麼做。」、「鮑威爾是否在新聞發布會上釋放9 月降息的線索,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多家機構指出:當前美國政策環境已極度寬鬆,若此時過早降息,可能加劇資產泡沫風險,反而削弱聯準會因應未來危機的空間。同時川普對鮑威爾的持續施壓,可能損害聯準會的獨立性,使得政策聲明變得更具政治敏感性。
據《AP News》與《MarketWatch》透露,聯準會內部已出現三方分裂:
1.鷹派陣營(如Michelle Bowman):認為目前降息「過早」,通膨尚未真正受控。
2.鴿派陣營(如Christopher Waller):主張提前釋放寬鬆訊號,支持「7 月降息」。
3.觀望派大多數:強調「繼續觀察更多數據」,保持「數據驅動」立場,傾向年內某一時點再降。
這種分歧可能在本週首次被擺上檯面,成為市場情緒劇烈波動的來源。是否釋放“降息路徑”的信號,將成為鮑威爾本週最大考驗。
同時這也意味著,即使本週政策維持不變,但如果聲明或記者會上出現任何偏鴿暗示,都會被市場迅速解讀為「提前押注降息」的訊號。
市場對關稅反應平淡
上週末,川普政府與歐盟達成了新的貿易協議,避免了原定8 月1 日可能爆發的全面關稅戰。
但這並不代表市場因此興奮。美股和歐股對此反應平淡:標普500 指數小漲、史托克600 指數反而下跌。兩個指數在盤中一度走強,但接近收盤均回吐漲幅。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市場已經不再關注歐美貿易協議,而是急需另一個新的催化劑。」
尤其對於歐洲而言,協議內容並不算「對等」。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梅爾茨與法國歐洲事務部長本傑明·阿達德都在公開場合表示,希望未來貿易能更加開放。與此同時,川普週一再次放話:「很可能會對未與美國簽署貿易協議的國家,統一徵收15% 至20% 的關稅。」
這意味著市場先前最擔心的「30% 懸崖」已經被排除。雖然15% 仍是高位,但關稅政策的可預測性本身就足以成為一項利多。
對此,交易員The Investors Side(@InvestorsSide)認為:「這絕不是一個乾淨的握手時刻——但市場需要的不是和平,而是可預測性。而這正是這項協議在短期內帶來的。」
在他看來,與2024 年之前的水平相比,15% 的關稅仍然很高,但它消除了最具爆炸性的情況,即8 月突然出現30% 的關稅懸崖,這對風險情緒來說是一個勝利。
同時他也認為美國和中國將關稅暫停期限再延長90 天,證實了兩大經濟體之間將隨著時間的推移達成協議,市場可以從4 月導致股市暴跌超過-20% 的事件中完全走出來。
至少在關稅問題上,交易員終於可以不再遇上「黑天鵝」,而是把注意力重新放回財報、利率與幣價本身。
9 億美元換手,BTC 依然強硬
本月,比特幣維持在歷史高點附近,沒有常見的市場泡沫跡象。隱含波動率和融資利率(通常是投機過度的指標)一直維持在低位,這意味著投資人認為本輪漲勢更為穩健。
最關鍵的是,幾個過去被視為「泡沫訊號」的技術指標,如今都沒有拉響警報:隱含波動率(IV)維持低位;融資利率(Funding Rate)溫和正常;槓桿佔比顯著下降。
多位分析師指出,自今年初現貨比特幣ETF 推出以來,市場結構已悄悄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傳統資金開始透過ETF 管道配置比特幣,不再依賴合約和槓桿,也不再是追漲殺跌式的散戶模式。」這使得市場表現更為穩健,也讓回調成為「買進」而非「踩空」的機會。
鏈上期權平台Derive 的創始人Nick Forster 也表示贊同這一轉變,並表示:「邁克·諾沃格拉茨預測的15 萬美元,已經不再是什麼天方夜譚。」、「期權市場目前給出的概率是:比特幣在年底前觸及15 萬美元的可能性為52%。」
就在本週,比特幣完成了一次驚人的「大規模轉移」事件——8 萬枚BTC,約90 億美元,從中本聰時代的冷錢包被喚醒、出售並完成了流通。這筆交易由Galaxy Digital 主導,成為加密貨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已知遺產轉移出售事件。
據分析帳戶@TheInvestorsSide 分析,這筆交易原本被市場極度關注,但實際波動卻遠低於預期:「儘管規模如此之大,BTC 僅短暫跌破$115,000,數日後便回升至$119,000。」
這說明了什麼?他認為:「比特幣勉強維持住了90 億美元的拋售,這說明了我們需要知道的一切。自然的市場軌跡仍然向上,如果BTC 能克服下週宏觀阻力,我的下一個短期目標是$130,000。」
著名鏈上分析師、Checkonchain 聯合創始人James Check(@Checkmatey)提供了更具細節的複盤:「這是一次非常傳統的良性出售。Galaxy 幫客戶完成轉移,並用OP_RETURN 在鏈上發布新聞。」
更有趣的是,他指出Galaxy 還「順手」往原地址回傳了一個帶有1 satoshi 的交易輸出——被廣泛解讀為對那些試圖「法律接管這些BTC」的對手「豎起了中指」。
但從鏈上視角看,Check 更關注的是結構性資本流動:「這不是簡單的錢包遷移,而是真實的所有權變更。無論是在場外還是交易所出售,鏈上交易必須完成,資本就此重新定價。」
他強調:實現市值、活躍地址、資本動向等多個指標準確反映了這一事件;價格僅回調3.5%,隨後迅速恢復。
Check 指出這是一種典型出現在牛市中段的回撤‑反彈模式,被稱為「Dali Llama 復甦形態」:「即便發生在週末,鏈上數據與市場反應依然出奇地穩健,比特幣將走向更高」。
ETH 衝擊4000 美元
根據選擇權市場最新數據:比特幣12 月隱含波動率:僅30%,顯示投資人對其上漲路徑預期穩定;以太坊12 月隱含波動率:則高達60%,幾乎是比特幣的兩倍。
這似乎顯示出:比特幣更像是在走一條穩定地抬升的主升浪; 而以太坊,則可能經歷一段更劇烈、非線性的爆發。
ETH 的走勢也證實了這一點:過去兩週的主要焦點是ETH 的大幅上漲,從2,600 美元飆升至近3,800 美元。 ETHBTC 在BTC 多次突破歷史高點後,一直保持低位,直到12.3 萬美元,之後就輪到ETH 了。它在5 天內從3000 美元上漲至3800 美元,漲幅達27%,跌幅非常有限。
據@TheInvestorsSide 指出:「以太坊ETF 已連續6 天日流入量超越比特幣ETF,並創造了連續16 天淨流入的歷史新紀錄。」
他直言,這是一種典型的華爾街情緒回補:「在幾個月的忽視之後,華爾街重新擁抱ETH,讓我相信我們將在中短期看到ETH 突破$5,000。」
鏈上選擇權平台Derive 的創始人Nick Forster 給出了更直接的預測:「以太坊年底前漲至$6,000 的機率,已從7 月初的不到7% 飆升至超過30%。」他將這視為對尾部風險的「大規模重新定價」。
這與Capriole Fund 創辦人Charles Edwards 的判斷相呼應:他認為ETH 將在未來「6 至12 個月」內創出歷史新高。
分析師Viktor揭示了另一層資金邏輯——ETH 資金公司的反射循環正在加速這個過程:
最明顯的是Sharplink Gaming 和由Tom Lee 主導的Bitmine。 Sharplink Gaming 7 月初股價兩週內漲幅近5 倍。團隊趁勢拋售新發行股票,並將所得資金反向買入ETH,單週最高買入金額達$4 億美元。目前其mNAV 為2.3,若估值仍偏高,預計這種「賣股買幣」的行為將持續。 Bitmine 僅用10 天完成2.5 億美元私募後,公開宣布其持有ETH 總額突破10 億美元。持續透過ATM(以市價發行新股)方式融資併購ETH。
「這些山寨基金公司透過股價上漲–融資–買幣的方式,正在構成一個資金自激路。」Viktor 補充道:$ETH 的強勢自然推動了一些「ETH 測試幣」的上漲,尤其是在DeFi 領域,$CRV、$FXS 和$CVX 均上漲了2 倍。 $ENA 也從底部一路飆升,漲幅達125%,但上漲的最後階段可能是因為搶先宣布成立$ENA 資金公司。該公司名為StablecoinX,交易代號為$USDE。再次強調,購買山寨幣資金公司股票時務必謹慎。
Bitmine 董事長、Fundstrat 聯合創始人Tom Lee 的最新內部報告《The Alchemy of 5%》中更是直言:「華爾街普遍認為,以太坊將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宏觀交易之一。」
他對BTC 的預測是:將在2025 年底觸及$250,000。而他的ETH 目標價設定在$60,000,並給出瞭如下理由:ETH 是Web 3、DeFi、穩定幣發行、staking 的主平台;現貨ETF 完善了入場路徑;基金公司提供了結構性買盤;通膨與宏觀週期將助推加密資產溢價。
在他看來,本輪行情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炒作牛市」,而是由ETF、資金公司與鏈上流動性共同塑造的機構級主升浪週期。
交易員入場SUI
該代幣的每日交易量為47 億美元,市值為99.8 億美元,開始呈現上升趨勢,並有進一步上漲的潛力。隨著SUI 從長期波動期間通常出現的市場壓力中恢復過來,交易員們開始重新審視它。
著名加密貨幣分析師Ali Martinez 分析,SUI 代幣在日線圖上突破了對稱三角形形態——這是一種經典的技術形態,通常伴隨價格的大幅波動。對稱三角形模式的突破通常被解釋為從市場不確定性到明確方向動量的轉變,在這種情況下,該方向是向上的。
Ali Martinez 提到,只要投資流持續下去,若確認上破$4.50 阻力位,可能引導價格進一步衝向$8 美元。他還解釋說,三角形形態標誌著盤整階段的結束和趨勢逆轉的開始。
根據Reuters 報道,機構投資公司Canary Capital 已向美國SEC 提交首個現貨SUI ETF 申請,文件顯示若獲批,將讓SUI 成為第一批獲得傳統ETF 通道的主流Layer‑1 幣種。這一進程被視為推動機構資金進入SUI 的重要前奏。
- 核心观点:本周三大事件将决定8月加密市场走势。
- 关键要素:
- 美联储利率决议影响降息预期。
- 比特币ETF资金流入稳定市场。
- 以太坊ETF资金流入创纪录。
- 市场影响:短期市场波动加剧,长期或迎机构牛。
- 时效性标注:短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