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AI代理敘事興起,哪些項目值得提前關注?
深潮TechFlow
特邀专栏作者
2024-01-22 12:00
本文約3845字,閱讀全文需要約6分鐘
加密貨幣像現金,區塊鏈像收銀機,Dapp 像POS機,而AI 代理像收銀員。

原文作者:深潮TechFlow

AI 概念,永遠不缺市場。

作為貫穿全年的敘事,無論加密大盤漲跌,總有AI 項目表現驚人。在不同的盤點和展望文章中,你幾乎能清一色的看到對AI 的看好。

但是,AI 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押注其中的哪些細分項目才更有把握?

一個相對穩健的選擇是,將短期的熱點事件作為催化劑,尋找概念上直接相關的加密項目。

比如AI 代理。

1 月11 日,ChatGPT 正式上線了商店功能。和傳統的應用程式不同,GPT 商店不需要使用者有任何的程式設計經驗,只要用簡單的自然語言輸入希望GPT 實現的功能,系統就會製作出專屬定制的AI 聊天機器人。

說穿了,這就是一個AI 代理商店,其中包含著大量能夠按照一定的邏輯代替你去處理一些固定任務的機器人。依托GPT 的號召力,可以預見商店中的應用會出現井噴,其中或許也可能產生與Crypto 相關的代理機器人。

這些機器人好不好用是一回事,洞見AI 代理概念的流行則是另一回事。

也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知名加密VC Pantera 在最近發布的一篇長文中,明確表示2024 年自己對AI 代理和Web3 的結合感興趣。

(相關閱讀:Pantera 2024 重點領域:AI 趨勢不減,Web3 將在推理、資料隱私和激勵方面助力發展

如果將GPT 的應用商店當成一個引信,將頂級VC 的關注看作一陣風,AI 代理敘事是否會在今年被引燃?

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但可以未雨綢繆。

那麼,現在我們更該搞清楚的是:

AI 代理的原理究竟是怎樣的,又有哪些加密項目可能直接因此受益?

AI 代理,關加密產業什麼事?

首先需要弄清楚AI 代理到底如何運作,這樣有利於我們辨識哪些加密項目是真的屬於AI 代理的範圍,哪些是在摩擦概念。

GPT 商店裡的機器人,最多讓人對AI 代理有個感性認識;但從原理上來說,到底怎樣的產品算AI 代理?

筆者認為,判斷一個產品是不是AI 代理,可以簡單抓住問題的關鍵:

使用AI 技術的程式或設備,能夠自動執行任務或為使用者提供協助。

從簡單的聊天機器人到複雜的自動化系統,都可以被認為是AI 代理。但這些玩意至少要具備以下條件:

  • 自動化能力:能夠在沒有或很少人類幹預的情況下執行任務。

  • 感知環境:可以透過傳感器或資料輸入感知其操作環境。

  • 決策:能夠根據其編程和接收的資料來做出決策。

  • 學習與適應:具備學習的能力,能夠根據新數據和經驗來改善其表現。

  • 互動性:可以與人類使用者或其他系統交互,回應請求或提供資訊。

但如果我們把以上特徵抽像一下,就會發現AI 代理有點像是智慧合約--- 給定預設條件,自動執行結果。

所以如果我們要辨識一個專案究竟是真用上了AI 代理,還是在用智慧合約蹭AI 概念,其實可以簡單的透過以下這個維度來辨識:

有沒有主動性。

智慧合約沒有自主性;它們只根據事先編寫的規則來被動反應(Reactive),沒有能力根據外在環境的變化做出自主決策。一個例子:你設定某個價格,到時買某個代幣。

相比之下,AI 代理通常被認為是主動的(Active),可以收集資料、學習、做出決策,並在沒有外部命令的情況下自行啟動任務。一個例子:監控市場數據,當AI 自己認為利潤合適的價格時,買進某個代幣。

明白這一點差異後,再來看看AI 代理和加密產業到底有什麼關聯。

知名加密項目Space and Time 的聯創@chiefbuidl 做出了一個非常經典且形象化的比喻:

加密貨幣像現金,區塊鏈像收銀機,Dapp 像POS 機,而AI 代理像收銀員。

細品這句話,當加密貨幣像現金一樣用戶交易時,背後的公鏈們實際上在負責記錄和算賬;而Dapp 充當與POS 機類似的交易界面,AI 代理則成為了收銀員的角色,直接跟你說:

你甭管錢怎麼用,帳怎麼記;你只需要大概告訴我意圖,我自動幫你把錢花出去,並給到你想要的服務。

在這個鏈條裡,加密貨幣、區塊鍊和Dapp 其實晦澀難懂,AI 代理反而是最有可能貼近用戶打交道,化繁為簡的那一環。

所以,AI 代理關加密產業的事,可以想辦法讓加密產品的使用體驗變得更好(包括但不限於交易體驗)。

哪些加密項目與AI 代理相關?

那麼,哪些項目會和AI 代理概念產生關係呢?

或許我們可以將項目分成兩類,一類是項目本身就有提供AI 代理的能力,讓別人使用;另一類項目則是用上了AI 代理,提升自己原來產品的體驗。

類型一:直接做AI 代理業務的加密項目

Autonolas($OLAS): 為加密項目效率優化而生的AI 代理

Autonolas 是一個直接與AI 代理關聯的項目,它的業務就是為加密產業設計AI 代理,以處理不同場景中的任務。

具體地說來,Autonolas 技術堆疊包括:

  • 自主代理服務

  • 可組合的自主應用程式

  • 保護代理服務並激勵發展的鏈上協議

(相關閱讀:深入Autonolas:AI 代理驅動的鏈下服務,產品與經濟模型全解析

其中的重點就是自主代理服務。

構成這些服務的AI 代理可以從世界上任何AI 模型中提取資料。每個GPT、LMM 或子網路都包含在內(這意味著甚至可以與$TAO 形成連動)。通過服務協調,用於處理特定任務的模型,被分配給某些代理。

那麼這些代理具體可以做什麼呢?

從Autonolas 官網給出的產品合集來看,其涉及到的與加密行業相關的業務包括但不限於使用AI 代理來預測市場、預測某些協議的APY 收益、充當預言機提供更準確的鏈下數據、幫助DAO 進行治理、自動管理運維智慧合約和自動建立DeFi 資金池等等。

整體來看,一切與加密項目相關的流程化操作都有AI 代理的用武之地。

而Autonolas 的另兩個業務則是基於自主服務展開。透過這些基礎自主服務,可以讓其他開發者自由組合其中的功能,以形成自己的應用;同時,Autonolas 也可以建立一個應用商店,允許開發者註冊和貨幣化他們的服務。

從數據上看,該項目的AI 代理服務使用量仍在持續增加。由於不挑合作的項目,Autonolas 理論上可以成為所有加密項目的標配,為自己項目中需要自動化的地方加上一層AI 代理能力。

其代幣OLAS 於去年7 月在鏈上流動性池上線,當時的價格在0.1 美元左右,目前價格4.6 美金左右,市值已來到2 億美金。

不過考慮到AI 的貫穿敘事和項目在業務上預期產生的作用,目前的市值和價格並不算特別被高估。作為比較,同為AI 敘事但業務有所不同的$TAO,市值約15 億美金。

Fetch.ai($FET): 舊項目,服務全行業的AI 代理

Fetch.AI (FET) 也專注於建構和推廣AI 代理服務。這些代理程式被設計成模組化構件,可以透過程式設計來執行特定任務。這些代理商能夠自主連結、搜尋和交易,從而創造動態市場,改變傳統的經濟活動。

與OLAS 相比,Fetch 算是個老專案。其於2017 年成立, 2019 年12 月上主網。目前前已接入Cosmos 的IBC ,也算Cosmos 生態的AI 計畫。

不過Fetch 並非只是針對加密項目來做AI 代理,而是將其服務延伸到了不同產業。從官方給出的範例來看,其業務可以觸及達電商、汽車、法律、物聯網和氣像等多種服務。

此外,Fetch 的另一個特色是開發者友好。

Fetch 也推出了Agentverse,一種無程式碼管理服務,簡化人工智慧代理程式的部署。就像傳統的無程式碼平台(Replit)和Github 的Copilot 等服務讓大眾可以寫程式碼一樣,Fetch 正努力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進一步實現Web3開發的民主化。

透過Agentverse,用戶可以輕鬆啟動他們的第一個代理,這大大降低了使用先進人工智慧技術的門檻。

不過,作為一個頗具歷史的項目,Fetch 的實際產品卻仍處於願望單階段,並沒有完全對外開放。這一點也讓人懷疑項目是否真的在紮實做事。

代幣方面,FET 則作為網絡gas 費用,另外也用於節點質押,以維護網絡運作。其市值已經來到了5 億美金,筆者認為相對於OLAS 來說性價比更弱,上漲空間相對有限。但依舊可以當成一個相對Beta 的項目來看待,在AI 代理敘事有催化劑時或許也會迎來一定的漲幅。

PAAL AI($PAAL): 專注於建立加密用戶的AI 助手

PAAL 的目標是創建一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平台,易於訪問、用戶友好,並且能夠在不斷變化的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世界中提供全面的知識、支援和工具。

計劃希望為用戶提供自己的個人人工智能助手,他們可以依靠它來獲取準確可靠的信息、定制化和可擴展性方面的幫助以及對加密生態系統的更深入了解。

具體來看,實際上我們可以將PAAL 理解成一個加密版的GPT 和交易BOT。

PAAL 的主要AI 工具包括:

  • Mypaal:即上文所提及的具備一定知識的AI 機器人,回答使用者提出的各種關於加密項目的問題;

  • Autopaal:充當加密專家, 提供以加密貨幣為中心的研究、見解和分析,監控市場趨勢並通知用戶特定情況;

  • Autopaal X (未上線):以上兩個工具的高級版,增加了自動交易的功能,並且與$PAAL 質押者分享收入,為質押提供額外激勵。

如果從概念上看,PAAL 確實也能算得上一個AI 代理,但是業務面相對前面兩個項目更加聚焦,當前只服務於加密用戶們的交易和學習。如果不糾結具體區別,我們甚至可以直接可以將其理解為高級的交易BOT。

目前代幣$PAAL 總市值在1 億美金左右,與前面兩個項目相比市值更低;但考慮到其業務的狹窄,且與加密市場的行情強相關,整體的想像力筆者認為並沒有OLAS那麼高。

類型二:用AI 代理補強原有業務的項目

以上幾個項目都是直接在做AI 代理,而還有一些項目則是主業並不完全是AI 代理,而是將該功能整合到了原有業務中,以提高自己的表現。

由於篇幅所限,這類專案的原理我們就不做更加細緻的介紹,在此僅進行羅列: Root Network($ROOT): 為元宇宙、遊戲和Web3用戶體驗專門優化過的L1,由Futureverse這家公司提供AI 和元宇宙技術上的支援。目前已可以整合AI 代理能力到該網絡支援的遊戲中,以提升遊戲的體驗。

Parallel ($PRIME):由Paradigm 投資的科幻背景卡對戰遊戲。該遊戲目前利用人工智慧角色來創建新的遊戲內物品,這些物品可以儲存在人工智慧角色自己的錢包內,等於一個創建遊戲資產的AI 代理。

Oraichain($ORAI):一家提供AI Layer 1 數據經濟和Oracle 服務的公司,其目的是打造一個可信任的AI 工具,為Web3、可擴展的dApps 和數據經濟提供支援。計畫近期提供一個叫做DeFi Lens 的代幣分析工具,同時加入了AI 代理能力來對代幣進行預測分析。

由於精力所限,我們沒有列出市場上所有與AI 代理相關的項目。

但無論是上述直接或間接與AI 代理相關的項目,除了AI 這個火熱的概念之外,更需要看它們的AI 代理是否真的落到了實處,即AI 代理業務本身是否能用,而非一紙空談。

AI 的泡沫很大,加密項目蹭上AI 熱度的泡沫可能更大。

關注那些基本面較為紮實的項目,更有利於在貫穿全年的AI 大敘事中,捕捉堅實且永續的價值。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