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隆馬斯克10 月31 在The Joe Rogan Experience 播客中發表評論,他表示NFT 並未在區塊鏈上實際儲存藝術品。他說:「你至少應該在區塊鏈中對JPEG 進行編碼。如果存放圖像的公司倒閉了,那麼你就不再擁有該圖像了。」在馬斯克批評NFT 的同時,他的評論也強調了比特幣Ordinals(也稱為比特幣NFT)的好處。 Ordinals 將影像資料永久儲存在比特幣區塊鏈上,使其更去中心化,不受第三方的依賴,這使NFT 更具防偽性。
透過Ordinals 協議刻在比特幣區塊鏈上的影片。來源:Ord.io
自從2022 年Ordinals 協議出現以來,基於比特幣的NFT 已經分裂了區塊鏈的全球用戶社群。一方面,該技術的擁護者認為,沒有其他區塊鏈平台能夠提供與比特幣相同的鏈上功能、有保障的安全性和活躍的用戶基礎,這使其成為NFT 的天然家園。另一方面,純粹主義者認為,Ordinals 代表了對比特幣最初前提的不必要的偏離,有可能導致原本精簡的支付網絡變得擁擠。
Ordinals 帶來的比特幣網路擁塞
10 月份,比特幣網絡記錄的Ordinals 交易量比之前任何一個月都多。截至11 月第一周,區塊鏈已記錄超過175, 000 筆交易。由於人們對NFT 系列(例如Bitcoin Bees 和OrdiRats)的興趣日益濃厚,這兩種BRP-20 代幣在近期迅速走紅,活躍度激增。
當然,與Mythos 這種專為NFT 構建的區塊鏈相比,Ordinals 的交易量仍然相形見絀。比特幣Ordinals 交易量也被以太坊和Polygon 等速度更快的區塊鏈所掩蓋,這些區塊鏈每天定期記錄數萬筆NFT 交易。而造成這種現象的緣由,主要是因為比特幣與後來幾代區塊鏈之間存在一個關鍵區別,那就是其中許多區塊鏈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數據密集型NFT 交易。
Ordinals 的活躍推動比特幣交易費上升
即使以最高負載運行,比特幣的處理速度的上限也僅為每秒7 筆交易(TPS)。相較之下,更快、更輕量級的區塊鏈可以達到數萬的TPS。例如,TON 網絡最近創下了104, 715 TPS 的新紀錄,使其比Visa 和Mastercard 更快。
顯而易見是,與更年輕、更靈活的同類相比,比特幣的交易處理速度顯得緩慢。因此,Ordinals 懷疑論者警告該協議將導致網路擁塞,當10 月比特幣交易費用開始攀升時,他們的擔憂得到了證實。今年夏天,比特幣平均交易費用的波動幅度在1 美元的20% 以內,但在11 月8 日,比特幣平均交易費用上漲至7.168 美元,創下6 個月以來的新高。
上一次Ordinals 的交易在5 月堵塞了比特幣網絡時,社群的一些成員提出了修改底層協議以限制Ordinals 交易的提案。正如一位開發人員所說,“毫無價值”的BRP-20 代幣“威脅著比特幣網絡作為點對點數字貨幣的順利和正常使用。”
但比特幣純粹主義者可能永遠無法完成對Ordinals 的限制,畢竟建立必要的共識來強制改變比特幣的核心程式碼庫是出了名的難。同樣,說服礦工支持可能對其交易費用收入產生負面影響的升級,絕對是一項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尤其是在面臨比特幣減半即將到來的現在。
比特幣Ordinals 和NFT
Ordinals 協議由Casey Rodarmor 於2022 年12 月創建,先前的Taproot 更新啟用了比特幣上的複雜智慧合約。根據Dune 的數據,大約有3,800 萬個Ordinals 銘文永久蝕刻在比特幣區塊鏈上。 5 月初,比特幣Ordinals 數量激增,壓垮了比特幣網路。 5 月7 日和8 日,每日銘文數量達到高峰40 萬,導致比特幣費用飆升,內存池充滿了待處理的交易。
另一方面,NFT 於2014 年首次被構想出來。正是它們的誕生,首次允許數字藝術品、收藏品和遊戲物品的交易,就好像它們和實體物品一樣稀缺。眾所周知,自幾年前推出以來,NFT 已迅速成長為數十億美元的市場,並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然而,直到多年後,NFT 才終於站穩了腳步。到2021 年,賈斯汀·比伯和麥當娜等名人都在揮舞著他們的無聊猿猴(Bored Apes),似乎每個人都對臭名昭著的“昂貴JPEG”有自己的看法。直到2022 年1 月19 日,市場才達到頂峰,距離其構思已近八年。
比特幣Ordinals 與傳統NFT 在兩個關鍵方面有所不同。以太坊等平台上的NFT 通常只儲存鏈下藝術品的鏈接,而不是在區塊鏈上對實際藝術品進行編碼。正如馬斯克所說,這意味著如果連結失效,NFT 就會失去其相關的藝術品,NFT 也失去了原本的價值。此外,NFT 通常會將創作者版稅嵌入智慧合約中,使藝術家能夠獲得一定比例的轉售價值。比特幣Ordinals 沒有這樣的版稅,或者說至少本身沒有,因為資料一旦刻在比特幣上就無法更改。
數字文物(Digital Artifact)
比特幣Ordinals 直接在比特幣區塊鏈上對藝術品進行編碼,確保只要比特幣存在,藝術品就會存在。由於這個原因,有一種觀點認為Ordinals 更純粹地反映了NFT 作為不可撤銷的所有權和來源證明的原始願景。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它們的創造者Casey 更喜歡「數字文物(Digital Artifact)」這個術語,而不是比特幣NFT。
結語
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不可取代市場的分化。一個是NFT,它允許更複雜和不斷發展的功能,另一個則是比特幣Ordinals,保障不可撤銷的所有權和來源證明。 Casey 創造的「數字文物」可能會成為我們現在所知的NFT——更具持久力的數字收藏品。數據刻在區塊鏈上,而不僅僅是一個連結。
引用資料:
https://lists.linuxfoundation.org/pipermail/bitcoin-dev/2023-May/021648.html
https://docs.ordinals.com/digital-artifacts.html
關注我們
veDAO 是由AI 驅動的web3趨勢追蹤智慧交易一站式平台。
Website:http://www.vedao.com/
投資有風險,項目僅供參考,風險請自擔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