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從Radix、StarkWare技術推論:DeFi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底層網絡?
白计划
特邀专栏作者
2021-02-20 05:35
本文約4441字,閱讀全文需要約7分鐘
有些DeFi適合在layer1擴容。

如果我們深入layer2和layer1的技術邏輯,可能會發現:

文|Li

文|Li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上圖為DeBank顯示的DeFi鎖倉資產變化

這個龐大的數字是基於以太坊形成的,如今,以太坊已經承擔著BTC、ETH以及DAI等其他鏈上資產的流動價值,但根據以太坊的運行邏輯,在這個龐大的數字背後,是巨大的資源消耗。
通過查閱以太坊gas消耗量可知,在ETH價格不斷攀升、DeFi應用不斷增加的今天,以太坊單日礦工收入峰值已經超過2700萬美金。除了常規的區塊獎勵外,這個數字中很大部分收入是由DeFi用戶調用智能合約所致。
gas費過高不僅僅增加了用戶使用加密貨幣的門檻,從更高的維度看,這阻礙了加密貨幣出現的初衷:普惠金融。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Layer2是目前最容易實現的擴容方案

以太坊和其他公鏈,都在嘗試利用多鏈結構擴容,例如以太坊2.0可能實現的同構分片、波卡正在實施的異構分片、COSMOS的跨鏈結構。而新出現的雪崩協議等網絡,在多鏈結構裡更細化的定義了功能分層和功能模塊化實現擴容。
這些都是龐大且長遠的設計,例如波卡未來還需要經歷插槽拍賣、COSMOS還需要建立更好的生態,其餘的鏈的技術進展和生態建設也還處於初期狀態。
對於其他更聚焦於擴容的項目來說,會更聚焦在單個網絡結構裡,例如在layer1實現分片,代表項目是Radix、Near。從長遠來看,layer1的擴容(例如分片)是必然。在這些網絡兼容EVM後,Defi都可以快速的遷移到網絡上,如果解決資產的轉移問題,這些網絡都會成為以太坊的擴展網絡。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簡析Layer2的原理

讓我們來看一下Layer2的原理。
還是以以太坊為例,其layer2解決方案,是在以太坊上建立一個鏈下結構或者側鏈結構,將以太坊上的地址餘額映射到layer2層,然後在layer2層完成賬戶之間的交易以及其他操作,然後再將結算結果反饋回鏈上,確認最後的地址的數據變化。
這樣對於運行在layer2的DeFi應用來說,只有剛剛啟動layer2層和最終結算的時候,layer2和鏈上有交互,其他的交易過程都在layer2發生,不會佔用鏈上的資源,可以實現快速處理交易以及有效減少gas的消耗。
但這種方式仍有兩個關聯的顧慮:
1.如果主鏈性能不佳,在鏈上出現擁堵的時候,layer2與賬戶結算仍可能需要較高的gas費和較長的確認時間。
2.在layer2層可能無法執行與鏈上其他資產、合約的交互,如果可以交互,仍需要多次調用鏈上資源,會產生1的問題。
因為除了交易被打包後形成區塊存儲在鏈上外,所有智能合約也是上傳到鏈上的,DeFi的常態是資產合約、借貸、交易合約之間相互調用,所以當合約之間發生調用的時候,就是佔用鏈上資源的時候。
這代表其一:支付gas費過程是無法避免的,其二:DeFi需要豐富的可組合性。
所以解決問題的根本在於,解決以太坊PoW鏈帶來的gas問題並保持DeFi之間可組合性。這就帶來了答案:如果layer1層的性能足夠快,並不需要layer2去擴容,如果不是適合layer2的業務,盡量使用layer1擴容技術,因為layer2會影響智能合約的組合性。
3.StarkWare的layer2設計舉例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StarkWare未來將形成的layer2網絡結構

例如dYdX是訂單簿形式的DEX,在沒有應用layer2之前,dYdX的訂單簿撮合是在鏈下工作的,會將結算數據與鏈上交互同步,這個過程會產生高額的gas費,應用layer2後, StarkEx系統會將結算過程在layer2層完成,這會明顯降低這個過程的gas費消耗。
但這會帶來一些關聯的影響,例如使用的步驟會略複雜,可能無法在移動端應用、以及可能會產生layer2的開戶成本。此外,帶來最大的問題是,如果dYdX想要與其他DeFi協議開啟組合應用,需要其他DeFi應用也部署到這個網絡裡。
從加密貨幣的初衷來看,這並不是普惠金融的做法,其應用可能最終會成為高級用戶和專業用戶的領地。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更符合DeFi特性的Layer1擴容思路

那如何確認DeFi需要什麼樣的layer1呢? Radix在其網絡設計中給予了一定思路:
1.解決共識問題帶來的性能瓶頸。
2.盡力打造可組合性。
所以Radix採取了一些另闢蹊徑的方式。
前文我們提到的同構分片、異構分片,其中分佈的片,是一部分節點組成的鏈。可以理解為劃分一些節點成為一個分區,這個分區獨立其他分區存在,分別處理任務,
例如以太坊2.0,如果還依據原來執行分片的路線圖,初期可能建立64個分片,而這些分片都最終由信標鏈來完成交易驗證,分片之間的通訊叫做“交聯” ,如果其中一個分片需要驗證其他分片時,才會進行分片間通訊。而因為分片的存在,DApp開發者在以太坊上開發DApp的時候需要選擇一個分片來做為主要的處理區。
這意味著這個DApp如果需要向其他分片獲取數據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冗雜的步驟。在波卡、COSMOS實現的結構也是如此,波卡的平行鏈就是異構分片結構裡的分片,平行鏈之間的交互是通過中繼鏈進行,但交互過程較為複雜,需要平行鏈之間去單獨定義。 COSMOS也是如此。
這樣的分片,是一種劃定界限的設計,每個分片鏈會形成一定的孤島效應,自然會出現一些後續問題。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Radix的分片部署示意圖

這種分片不同於上文提到的定義一些節點作為分片鏈,而是把加入網絡的計算資源全部先切分為不同的分片,分片不是通過鏈劃分的,而是通過隨機命令隨機分配到已經確定的分片位置裡,這些通過命令分出的分片再組成一個個大的分區。
這種預先設定好分片位置,然後動態的將命令分配到各個位置形成分片的方式,需要通過共識來確認最終的狀態。 Radix的Cerberus共識是執行這個過程的,與信標鏈的ghost算法實現最終確定性一樣,Cerberus共識可以確定交易的排序以及形成最終的數據集交給驗證者驗證。
這樣做最好的方式是,可以實現更大的並行,調動所有的資源去使用,而不是固定分區帶來的一些邊界問題。
其次,重要的問題是組合性。
對比以太坊,鏈上的組合性是智能合約之間的相互交互,例如通過Compound借貸出的cToken等可以在其他DeFi裡進行挖礦以及swap。這就代表了DeFi的合約要調用Compound合約去確認cToken。該合約之間的調用是組合性的體現。
如果兩者不在同一個網絡或者分片裡部署,那就很難組合到一起,需要網關的處理或者需要一個映射的智能合約存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Radix的思路是,減少智能合約的編程複雜性,因為智能合約中一定會對賬戶的賬本做記錄以輸出最終結果,但如果在layer1裡實現,就可以把智能合約換成更小單位的執行過程,Radix將這個執行單位成為“組件”,其提前定義了“組件”的功能,這些組件的執行非常簡單直接,從而讓多個組件組合在一起也可以快速執行DeFi的業務。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Radix的組件示例

據官方技術文檔介紹,目前Radix基金會建立的組件將包含DeFi應用的一些標準功能。會包括(如圖的):資產(可替代或不可替代代幣)、賬戶(包括多sig控制)、流動性池、交換系統、可購買資產、數據預言機等。
這些組件都可以直接實例化,例如通過API調用創建自定義token的供應或者以各種方式進行模塊化組合創建更複雜的功能。
5.是否能期待DeFi應用在新網絡?
就像Compound曾透露在考慮新公鏈一樣,對於當下紅極一時的DeFi來說,選擇新網絡,是有挑戰的。
遷移到另一條公鏈的可行與否,不僅僅是性能上的考慮,與這條鏈對於以太坊、比特幣等網絡的資產兼容、鏈上基礎貨幣的價值都有偌大的關係。
所以暫時看,沒有DeFi能夠逃離以太坊,但不乏有新的嘗試出現。 2月11日消息,Chainlink、Aave、mStable和Messari、Radix宣布聯合推出了一個新的DeFi聯盟GoodFi。這個聯盟旨在促進DeFi行業的教育、研究和實踐發展。這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期待成本低、體驗好的DeFi早日出現。
DeFi
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