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龍頭集體打折,哪家有真抄底機會?
本文來自: Bitwise 首席投資長 Matt Hougan
編譯|Odaily 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譯者|Azuma( @azuma_eth )
編按:隨著市場整體的下挫,數位資產財庫公司(DAT)的市值也集體遭遇重創。 BitMine、SharpLink 等龍頭ETH DAT的mNAV(衡量DAT 交易價值與加密貨幣持倉價值的比值)早已跌破1,BTC DAT 龍頭Strategy 的溢價也因近期的指數除名壓力而收窄至1.14。
恐慌之下,圍繞著DAT 模式是否已證偽已經究竟該如何估值的討論越來越多。 11 月24 日凌晨,Bitwise 首席投資長 Matt Hougan 在X 就此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以下為 Matt Hougan 原文內容,由Odaily 星球日報編譯。

最近,我看到了很多對數位資產財庫公司(DAT)的糟糕分析。具體來說,許多人對它們應該以高於、低於或等於其持有資產價值(即所謂的"mNAV")進行交易存在誤解。
在評估DAT 的價值時,你首先應該問自己:如果這家公司有固定壽命,它會值多少錢?
如果用極短期的視角去思考,這種方法的價值就很明顯。比方說,假設一家比特幣DAT 宣布將於今天下午關閉,並將其所持有的比特幣分配給投資者,那麼它的交易價格將完全等於其比特幣價值(mNAV 為1.0)。
現在來拉長這個時間範圍,如果它宣布將在一年後關閉呢?現在你必須考慮所有可能讓該DAT 的交易價格高於或低於其比特幣價值的原因。我們來逐一分析。
DAT 出現折價的三大原因在於— 流動性不足、營運開支和潛在風險。
- 流動性不足:你肯定不會願意用現價去購買一年後才能收到的比特幣,但你可能會願意接受折價,比如以5% 或10% 的折扣去買入—— 就我個人而言,我願意接受10% 的折扣—— 這也會相應地降低DAT 的價值。
- 營運開支:每筆用於營運支出或高階主管薪酬的美元都來自你的口袋。假設這家將在12 個月後清算的DAT 每股持有100 美元的比特幣,但每年需要向高管支付相當於每股10 美元的薪酬,你肯定會要求相對資產淨值10% 的折價。
- 潛在風險:公司始終有出現紕漏的風險。這也需要計入價格。
現在再來看看DAT 可能以溢價進行交易的原因。在美國的話,原因只有一個—— 它能夠持續提升每股持有的加密貨幣數量。就我的觀察,DAT 主要可透過四種方式實現這一目標。
- 其一為發行債券:如果以美元發行債券併購買加密貨幣,當加密貨幣對美元升值時,你就可以還清債務,同時提高每股持有的加密資產數量。這大致是Strategy 提高其每股BTC 持有量的方式。當然了,如果比特幣價格下跌,可能會出現相反情況。
- 其二出借加密貨幣:即透過出借加密貨幣獲得利息收益,從而增加每股持有的加密貨幣數量。
- 其三是使用衍生性商品:持有加密貨幣的同時進行諸如賣出買權等操作,可以產生收益並獲取更多資產。當然了,這也會犧牲部分上漲潛力。
- 其四則是折價收購加密貨幣:DAT 可能透過多種方式折價取得加密貨幣:
- 從希望出售特定資產又不想擾亂市場的基金會購買鎖倉資產;
- 收購其他折價交易的DAT;
- 在自身股票折價交易時回購股份;
- 收購能產生現金流的企業,並用該現金流購買加密貨幣。
DAT 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它們應該以折價交易的理由是確定的,而它們可能以溢價交易的理由則是不確定的。
因此DAT 的門檻會很高,大多數公司會以折價交易,只有極少數表現優異的公司才會以溢價交易。
回到先前的例子,如果有一個將在12 個月後清算的比特幣DAT,你現在可以:
- 計算其營運開支;
- 加上風險折價;
- 根據其提升每股持有比特幣的能力預期來抵銷這些折價;
- 現在得出的就是它的公允價值。
你可能會說:“但是DAT 並沒有固定存續期,它們會永遠存續!”
這確實會讓分析更複雜,但本質上則意味著所有因素都會被放大。開支和風險會隨著時間複合成長,需要密切關注;同樣地,能持續提升每股加密貨幣數量的DAT 可能極具價值。
在梳理DAT 提升每股加密貨幣數量的方法時,我注意到規模優勢在所有方面都至關重要。
大型DAT 發行債券比小型DAT 更容易。它們有更多加密貨幣可用於出借;能進入流動性較好的選擇權市場;在併購和其他折價交易中更具優勢。
過去六個月裡,DAT 始終同漲同跌。展望未來,我認為分化將會加劇-少數公司能出色運作並實現溢價交易,多數則會表現不佳而持續折價。
補充閱讀
- 核心观点:DAT估值需综合折价与溢价因素。
- 关键要素:
- 折价三因素:流动性不足、运营开支、潜在风险。
- 溢价四途径:发债、借贷、衍生品、折价收购。
- 规模优势决定DAT长期竞争力。
- 市场影响:DAT将出现两极分化,多数持续折价。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