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XT × VPay AMA回顧:Neobanks敘事升溫,VPay如何改變遊戲規則

XT研究院
特邀专栏作者
@XTExchangecn
2025-11-18 07:53
本文約5184字,閱讀全文需要約8分鐘
VPay透過非託管設計和全球銀行接入,實現多元資產統一管理及代幣現實消費,實踐社區共建與利潤共享理念。

核心要點:

  • 傳統銀行與Web3的整合正推動「由AI驅動的新型銀行(Neobank)」加速落地,開啟智慧化資金管理時代。
  • VPay透過主動式AI助手AVA實現法幣、加密貨幣與合成資產的統一管理,重塑使用者體驗。
  • 專案採用非託管設計並實現全球多家銀行接入,讓用戶喜歡的代幣輕鬆在現實生活中消費使用。
  • 創辦人Amir強調「去VC化」與社區共建理念,$VPAY代幣將成為未來利潤共享與用戶權益的核心。

A promotional graphic for an AMA session featuring XT and VPay, with a stylish microphone and digital coin icons, highlighting the theme of Neobanks and financial transformation.

隨著傳統銀行業與Web3技術的融合,加密市場正經歷一場金融變革。 「Neobank(加密新型銀行)」從一個概念,走向廣泛落地的現實。這不再只是數位化存取的問題,而是進入由AI 驅動的體驗時代,讓資金管理變得更聰明、更有效率、更個人化。

在這場演進的核心是VPay ——一個將自己定位為「首個由AI 驅動的全能銀行(Omni Bank) 」的計畫。它透過名為AVA 的AI助手,將法幣、加密貨幣甚至合成資產無縫連接、統一管理。這是一個非常雄心勃勃的願景——它不僅僅是簡化人們的消費和儲蓄方式,而是在重新定義理解與使用金融的方式。

在2025年10月29日XT.COM舉辦的AMA 中,VPay 創辦人Amir分享了這個願景背後的動力、AI Agent AVA 的核心價值、全球合規與跨鏈金融能力、VPAY代幣設計,以及Neobank 在2026 年及更遠未來可能呈現的形態。

立即前往XT.COM 交易VPAY/USDT ,加入AI 驅動金融的下一篇章。

— Peter Lee ( @pllgpt ), XT.COM主持人

— Amir ( @DeCryptoDudee ), VPay創辦人

是什麼啟發了你創立VPay?在目前的新型銀行和加密金融生態中,你看到了哪些機會?

我從2016 年就進入了加密領域,背景其實是Web2 行銷,一開始就是做傳統網路的市場推廣。 2016 年我第一次買了比特幣,正式踏入了加密產業。後來我也開始轉向Web3 行銷,曾擔任幾家NFT 交易市場的首席行銷長。

去年,我創立了第一個專案WhaleIntel.ai,部署在Virtuals 上,現在這個專案也已經上線了,市值最高時達到2000 萬美元,在Base 平台上相當活躍。之後,我和幾位朋友一起創立了VPay。同時,我也是German Blockchain Week(德國區塊鏈週) 的共同創辦人和董事會成員之一。

說實話,這個計畫其實源自於個人的煩惱。有一天,我突然被自己每天要打開5 到10 個不同的應用程式查看財務狀況給氣壞了。例如我在投資股票,要查看持股得開一個App;如果想在歐盟用歐元消費,就得打開Revolut和N26等銀行App;要看加密資產,還得登上幾個錢包或交易所;如果還想看NFT,又得打開另外兩個App。無論是Web2 還是Web3,只要跟錢相關的事情,我都得在一堆App 之間來回切換。

於是VPay 的想法就是從這裡開始的。我們看到了這個問題: Web2 和Web3 的金融世界嚴重割裂。後來,我找了兩個朋友:一個是技術高手,精通程式設計和AI;另一個是銀行業專家,有很多傳統金融資源;而我自己擅長商業和市場。我們一拍即合——為什麼不一起做這個專案?

這就是VPay的起點:從現實痛點出發,最終希望成為一個真正的「全能金融應用」 ——讓你所有關於金錢的操作,都能在一個平台上完成。

一幅描繪男性角色的插圖,穿著運動夾克,頭戴月桂冠,具有一雙翅膀,翅膀由樹枝和花朵構成,背景為淺色調,展現出一種超現實主義風格的藝術作品。

你將VPay 描述為「主動行動的AI 銀行」。它的AI助理AVA 是如何在傳統分析功能之外幫助使用者的?

首先我想先說明一點:AVA 不是一個聊天機器人(chatbot)。當然,它具備聊天功能,可以和它對話,但它的定位遠不止如此。我們從一開始的設計目標,就是讓AVA 成為一個主動型(proactive)的AI 助理。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AI 助理都屬於「被動型」——必須主動去找它,讓它幫你執行某個操作;而AVA 的設計邏輯恰恰相反,它會在你還沒開口之前,就主動為你完成需要做的事情。這是我想特別強調的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AVA 的核心價值。我們要做的,是讓AVA 能幫你同時管理Web2 和Web3 的全部財務。它能存取並理解你的各種支出習慣:花錢的地方、花了多少、在哪些地方超支;同時也能讀取你在Web3 上的資產資訊——包括錢包、交易、收益和虧損情況。 AVA 擁有對這些數據的完整洞察,它知道你的NFT 表現如何、股票收益如何、錯過了哪些機會、又有哪些潛在的收益空間。

所以說,AVA 遠遠不只是一個聊天機器人。它能存取的金融數據深度,是目前市面上任何產品都無法比擬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主動的(proactive)AI 助理,而不是被動等待指令的工具。

在使用者體驗方面,VPay 是如何在確保合規的同時,實現法幣與加密資產的無縫連結?

我們在創立VPay 時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我的一位共同創辦人,在傳統銀行業有著非常深的背景與資源。這一點為我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金錢與精力。一般來說,要獲得這些銀行級合作關係,需要花費多年累積。

目前,我們已經與來自三個不同司法轄區的三家銀行合作。這使得我們成為少數擁有完整加密卡體系的團隊之一。雖然發卡並不是VPay 的核心業務,但我們確實提供虛擬卡、實體卡、離岸帳戶等服務,用戶可以像使用普通銀行卡一樣在全球使用——只要Visa 能用的地方,VPay 就能用。

如果某一區域的銀行服務出現問題,例如亞洲的銀行在特定國家無法使用,我們可以自動切換到歐洲合作銀行,確保使用者體驗不受影響。正因如此,VPay 能實現真正的全球可用性,這也是我們在同類產品中的一大競爭優勢。

關於VPay 如何實現法幣與加密貨幣的無縫銜接。這也是我們最具創新性的部分之一。雖然市面上也有不少加密卡供應商,但大多數卡片只支援極少數區塊鏈和代幣——通常只支援1 到2 條鏈,而且在這些鏈上也僅限於穩定幣(如USDT、USDC)或少數主流資產,例如Polygon、Optimism、Avalanche 等。

而VPay 的不同在於:我們可以在數小時內讓任何代幣具備現實支付能力(spendable in real life)。這是我們團隊自主研發的核心創新之一。不僅可以使用USDC、ETH 等主流代幣充值消費,如果你有自己喜歡的代幣,也可以直接聯繫VPay 或該項目方,我們可以迅速完成對接,讓這個代幣幾乎零成本實現現實消費功能。

在VPay 中,我們始終讓使用者的非託管錢包(non-custodial wallet)處於核心位置。這意味著:每一筆交易都經過用戶本人授權;所有操作透明、可追溯、全部在鏈上進行;VPay 不會像一些「加密銀行」那樣,把你的資金操作隱藏在後台。

整個生態的核心是$VPAY 代幣,質押$VPAY 如何轉化為現實世界中的實際權益?

我想這可能是很多VPay 用戶和持有者都非常關心的問題。我會分成兩個部分來回答,其中第二部分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 Alpha 訊息」。

第一部分較為常規,與大多數加密銀行或新型銀行(neobanks)的做法類似。 $VPAY代幣將會成為整個生態系統的核心。你持有或質押(stake)越多的$VPAY,就能獲得更高的會員等級與權益。

這就像在傳統銀行體系中一樣——無論是Revolut、JP Morgan、Citibank 或其他銀行——用戶每月支付一定費用(例如$20 或$80),就能升級為更高級別的會員(如金卡、白金卡、黑卡等),享受更優的利率、更高的返現、更好的客戶服務。

而在VPay 中,這一切是透過持有或質押VPay 代幣來實現的:等級越高,享受的福利越好——包括更低手續費、更高返現、更優質獎勵、更全面功能訪問權限等。

第二部分不僅適用於VPay,也體現了我對所有專案的一貫理念。 VPay 從第一天起就是完全自籌資金(self-funded)的,沒有接受任何風投(VC)的投資,我的上一個項目Whale Intel 也是一樣。

我過去也曾為專案從VC 籌集過數百萬美元資金,但坦白說,那段經歷讓我意識到——我真的不喜歡與VC 合作。我不喜歡他們看待專案的方式,也不認同他們所代表的理念。所以我決定讓VPay 徹底擺脫VC 模式,完全由團隊與社群共同驅動。

我之所以特別提到這一點,是因為我真正相信──計畫的真正共創與共擁有(co-ownership)應該來自社群。 VPay 是從用戶出發、由用戶支援、為用戶而生的。因此,未來我希望能將專案的成果回饋給使用者與社區,而不是像傳統VC 模式那樣,讓資本方成為唯一贏家。

隨著VPay 逐步成長並實現獲利,我們計劃在未來達到類似Revolut 那樣的體量——一家估值750 億美元、每年營收數十億的全球級金融科技公司。

當那一天到來時,我們會將部分利潤分配給代幣持有者與質押者

因為我們沒有VC,也沒有股份結構,所以利潤分配的依據將會是VPAY 代幣的持有量與質押比例。當然,我們也會保留部分收益用於專案擴展、行銷等生態發展用途。

總的來說,這就是我對VPay 和我所有專案的長期願景:去中心化共建、去VC 化、由使用者分享成果。我真心相信這是金融與加密結合的未來方向,而VPay 也會成為推動這「去風投化」浪潮的一部分。

展望未來,用戶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可以期待哪些VPay的進展?將如何進一步突破Neobank的邊界?

目前我們已經上線了虛擬卡、代幣兌換(Swap)和跨鏈橋(Bridge)功能,用戶可以用任意開通支援的代幣為卡片充值。理論上,我們可以讓任何代幣都能在現實世界中直接被使用。

接下來,我們會持續不斷地新增更多代幣到VPay 生態中。而且,這不只是代幣接入這麼簡單——我們在上線某個代幣時,往往會同時與該項目方、社區以及代幣持有者進行聯合營銷合作,讓整個生態形成自我增長的飛輪效應(flywheel)。所以,這個方向幾乎是「無上限」的,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快、最廣泛支持現實支付的加密代幣平台。而我們能做到這一切的成本極低、速度極快。

除了虛擬卡,我們的離岸帳戶也即將上線。雖然這並不是VPay 的核心方向,但我仍然認為,我們提供的離岸帳戶幾乎是目前加密領域中最頂級的產品。你可以自由轉帳、提現、在ATM 提款,沒有限額,也沒有繁瑣的審核。

不過要強調的是:這些只是我們的“第一步”,可能只是100 個階段中的第一個。 VPay 的願景是不斷拼接這幅「用戶財務生態拼圖」——把Web2 與Web3 的資金管理真正整合在一起。

在接下來的階段,我們會持續推出更多模組,例如:

  • 多錢包管理(Multi-wallet)與一體化資產管理應用;
  • 對沖基金管理服務(Hedge Fund Manager),使用者可透過質押或存入資金取得年化收益(APY);
  • 原生質押與收益功能(Native Staking & Yields);
  • 市場情報(Market Intelligence);
  • 自動化交易(Automated Trading);
  • 以及即將推出的合成股票(Synthetic Stocks)等產品。

我想描繪的,是這樣一個未來場景:當用戶想到「管理自己的錢」時——無論是加密資產、法幣、NFT、股票、對沖基金、儲蓄、信用卡還是活期帳戶,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聽起來太宏大、太理想化,似乎不太可能做到。但對此,我只有一個答案:我們有Virtuals 生態的強大支持。這意味著,在許多服務模組上,我們不需要重複造輪子。舉個例子:當我們要做市場情報時,不必自己從零開始搭建,我們直接與最頂尖的團隊合作;做對沖基金或自動化交易時,同樣的邏輯,我們與業界中最優秀的團隊共建。

目前,已經有超過10 家合作夥伴確認將在VPay 應用內共同開發這些模組。

雖然我們背後沒有大型創投基金的資金支持,也不是那種估值上億的“新型銀行(Neobank)”,但正因為我們靈活、高效、生態協作緊密,我們實際上能比這些“大機構”更快地實現落地與創新。

關於XT.COM

成立於2018 年, XT.COM是全球領先的數位資產交易平台,現已擁有超過1200萬註冊用戶,業務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態流量超過4000萬。 XT.COM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支援1300+優質幣種與1300+交易對,提供現貨交易槓桿交易合約交易等多樣化交易服務,並配備安全可靠的RWA(真實世界資產)交易市場。我們始終秉持「探索加密,信賴交易」的理念,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提供安全、高效、專業的一站式數位資產交易體驗。

錢包
金融
技術
AI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AI驱动新型银行重塑金融体验。
  • 关键要素:
    1. AI助手AVA主动管理多资产。
    2. 非托管设计连接全球银行。
    3. 代币$VPAY实现利润共享。
  • 市场影响:推动加密金融与传统银行融合。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