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介紹
X402 協議是Coinbase 推出的一套開放支付協議名字裡的“402”,來自網頁常見的HTTP 狀態碼,意思是“需要付費才能繼續訪問”。讓機器學會“付錢”,它要解決的問題很直接:讓AI 或軟體代理(Agent)能像人一樣,自己在網上購物、結算、付錢。過程中涉及身分認證、資料互動、API 調用,這些都由AI 自主完成。我們只需要事先給它設定好權限和消費額度。技術上來看,X402 就是網路的「付費介面」:Agent 發起請求;Facilitator(支付節點)驗證並完成結算;Merchant(商家/開發者)收到穩定幣後回傳結果。
這樣,AI 不再需要帳號或金鑰,就能直接用USDC等穩定幣跨鏈支付。再配合由谷歌主導的AP2 協議——AP2 負責“誰能付”,X402 負責“怎麼付”,兩者結合,就成了AI 的“授權→ 執行→ 結算” 閉環。
2.賽道梳理
這波X402 熱點,起於Coinbase Commerce 團隊發布新文檔,開放了標準與SDK 介接。隨後,越來越多專案開始圍繞它建立產品,目前代表性專案總結有以下內容:
PayAI
專案簡介:PayAI 是Solana 鏈上的一個新項目,主打「AI 代理(Agent)互相僱用完成任務」 的概念。它相當於一個給人工智慧代理打工和協作的平台,讓不同的AI 能自己發任務、接任務、並透過區塊鏈結算報酬。產品的使用率和滲透度很高,PayAI 已經處理了整個x402 生態超過14% 的交易額。 PayAI 也是Solana 上首個落地X402 協議的支付節點,交易份額位居生態前列。
代幣經濟模型: PayAI代幣總供應量10 億枚,採用100% 初始流通結構,無私募款、無鎖倉、無團隊預留。上線時,PayAI 團隊以發行價購入20% 代幣並轉入專案金庫,用於營運、社區激勵與合作推廣。金庫代幣分為兩部分:一半用於提供流動性、取得手續費收益;另一半執行1 年線性釋放。
代幣作用:
1.任務交易中用於費用抵扣;
2.提升代理商在任務市場的曝光與排名;
3.用於治理投票與提案表決;
4.作為爭議仲裁保證金;
5.在X402 支付層中承擔結算激勵與節點獎勵功能。
PingAI
專案簡介:PingAI 是部署在Base 鏈上的路由層節點,直接接取Coinbase Commerce。代幣透過X402 協議鑄造,由於採用一種「硬核式鑄造」方式,讓人聯想到早期的銘文熱潮——沒有精緻的前端頁面,純鏈上操作,偏極客風格。專案最初定位為純Meme 代幣,近期Launchpad 平台幣轉型,減少對情緒共識的依賴。同時,團隊計劃在X402 賽道中拓展資產發行敘事,涵蓋GameFi、SocialFi 等更具應用程式情境的方向。
代幣經濟模型:PingAI 代幣在Base 鏈上採用「按需支付」 模式鑄造。早期用戶支付1 美元即可獲得5,000 枚$PING,初始供應較大,且由於無鎖倉與預售階段,該模型以社區分發為主,初期供應極度分散,價格波動較大。
代幣作用:
1.作為X402 協議首發代幣,承擔生態象徵與共識載體;
2.用於社群活動、任務參與及生態激勵;
3.未來計畫用於節點質押與流動性治理;
4.兼具Meme 屬性,是X402 生態文化共識的代表幣。
GoKite AI
專案簡介:GoKite Kite 正在建立一個AI 支付區塊鏈,自主AI 代理可以在可驗證的身份和可編程的治理下運行,並可原生存取穩定幣支付。截至2025 年10 月底,GoKite AI 網路已處理超6 億次AI 調用,累計接入約1,360 萬用戶。把AI 代理、自主執行和鏈上支付結合,是AI+支付賽道少見的Layer1 項目。
融資與團隊:GoKite AI 在早期獲得機構的青睞, 在A 輪融資中籌得1,800 萬美元,由PayPal Ventures 和General Catalyst 領投。 GoKite Kite 的前身為Zettablock,團隊成員來自Uber、Databricks、Salesforce、NEAR 等公司,並與PayPal、Shopify 等平台合作試點,建立「代理互聯網的基礎層」。
代幣經濟模型:GoKite AI 代幣總量100 億枚KITE。分配架構如下:生態與社群:48%;Kite 模組與工具層:20%;團隊、顧問與早期貢獻者:20%;投資人:12%。代幣釋放計畫以長期激勵為導向,團隊與投資者份額分期解鎖。
代幣作用:
1.用於AI 代理任務的支付與結算;
2.作為治理與信譽評等的基礎代幣;
3.參與協議升級與提案表決;
4.用於測試網與任務激勵;
5.未來將支援模組接取與跨鏈任務結算功能。
Questflow
專案介紹: Questflow 不是單一的AI 工具,而是能讓多個AI 智能體協作的平台,有點像是「AI 員工排程系統」。未來的AI 不只是工具,而是新的勞動力形態。未來每個團隊都有可能擁有自己的AI 助理、AI 員工,而Questflow 正在搭這套「AI 協作中樞」。它就像是AI 時代的App Store。
融資與合作:它最近完成650 萬美元融資,投資者包括Coinbase、Circle、Animoca、HashKey、Aptos,以及以太坊聯合創始人Joseph Lubin。 Questflow 已經和Google、Near、Coinbase、Circle 達成了合作。
TGE 時間:尚未公佈。
從GoKite AI 和Questflow 這類專案的出現,也說明資本正在從短期投機,轉向基礎設施級的AI 支付佈局。也許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這類機構偏好的X402 協議方向,我們也要警惕機構的“光環效應”,我們要透過現像看本質。頂級機構為什麼要投資它?他們看中的是真正的技術壁壘還是敘事潛力?專案只是一個概念還是已經在落地?創始團隊的執行力和專案進度又如何?使用者和傳統商家的實際回饋如何呢?這些或許是我們身為投資人要關注的地方。
目前社群平台上X402 話題在兩週內熱度還在持續飆升,市場在討論它會不會是AI 經濟的「HTTP 時刻」。最初PayAI 上線後暴漲80 倍和近期Binance 上線GoKite AI,整個賽道的熱度持續推高。值得注意的是,熱度之外,越來越多投資人和開發者開始回歸理性。現在大家最關心的三件事是:商家接入數、真實支付筆數、開發者活躍度。這三項如果能持續成長,X402 才算是真正走出敘事,進入落地階段。
3.背景來源
從Coinbase 發起到多方共建的開放支付標準,X402 不是Coinbase 一家主導的,它更像是一個「產業共建的開放標準」。目前已經有Base、Cloudflare、Circle、LangChain、Autonolas 等團隊在不同方向參與完善。最初,X402 的概念由Coinbase Commerce 團隊提出,但很快就發展成多方共建的開放標準。負責人Sid Coelho-Prabhu 在Coinbase 負責支付業務,也正是他帶頭把這套協議從「概念」變成了能在鏈上跑的系統。底層效能由Base 鏈提供支持,結算由Circle 的USDC 完成,AI 代理框架整合了LangChain 與Autonolas。由於這幾方的努力協作共建,讓X402 從實驗標準,變成了一個真正能用的開放協議。同時整個生態的分工也逐漸清晰了,因為已經有人在做SDK,有人在補支付接口,也有人在完善身份驗證與穩定幣結算層。正是這種開放協作,讓X402 從實驗階段走向了產業級的應用架構。
簡單來說,Coinbase 是點火的人,但不是唯一的駕駛者。整條賽道都在圍繞它探索「AI 如何學會付錢」這件事。最終目標,是讓X402 成為AI 支付的行業通用語言,而不是某家公司的專屬協議。
對Web3 圈來說,這是一種久違的共建精神。就好像早期的BTC/ETH 論壇上,來自世界各地的開發者在Github 上貢獻程式碼、查缺補漏、共同迭代。這也許就是我們加密世界最原始的共識──我們只管一起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落地生根發芽,是否改變世界,全靠大家的信念。畢竟,區塊鏈的本質,不正是這樣一種「開放協作,而非喧囂炒作」的精神嗎?
4.前景預測
綜合來看,X402 生態的雛形已成。 PING 拿下首發共識,PayAI 跑通跨鏈支付,GoKite 則把AI 執行力拉上鍊,三者像是拼好的三塊底板,正把「AI 能自己付錢」這件事從概念推向現實。 X402 與AP2 一起構成支付新底層-一個讓機器真正具備經濟認同的系統。標準還在演進、落地工程有限,但趨勢已定:AI 經濟的第一筆支出,很可能從X402 開始。
就像HTTP 讓資訊自由流動一樣,X402 可能是讓「價值」真正流動起來的那道管道。 RWA 把現實資產搬上鍊,而X402 又讓這些鏈上資產回流到現實消費場景,兩者正在形成新的價值閉環。或許未來某一天,讓加密真正出圈的,不是ETF,而是星巴克、麥當勞、亞馬遜這樣的商家開始直接收USDC、USDT,甚至USD1 。那時,加密支付就不再是概念,而是走進每個人的生活。如果說2023 年是AI 內容爆發的元年,那麼2025 年,大機率就是AI 支付起飛的元年,而X402,很可能就是那場變革的起點。
- 核心观点:X402协议推动AI自主支付落地。
- 关键要素:
- PayAI处理14%生态交易额。
- GoKite AI处理超6亿次调用。
- 多家机构投资基础设施项目。
- 市场影响:加速AI经济与加密支付融合。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