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三大平台散戶操作實錄:當交易像博弈,我在LBank贏得機率
星球君的朋友们
Odaily资深作者
2025-11-04 14:34
本文約4534字,閱讀全文需要約7分鐘
系統交易者終將笑到最後。

2025年9月至10月,這兩個月的市場既充滿機遇,也潛藏風險。身為理性且偏好策略化操作的交易者,我在這段時間內活躍於Binance、Bitget和LBank三大平台:在BinanceAlpha平台上「刷分」參與空投,在Bitget Launchpool中質押挖礦獲取新幣,在LBank上捕捉首發幣與空投行情。我始終秉持著一個信念──像賭場一樣交易:建立系統策略、嚴控風險,用莊家的心態在機率優勢下執行。以下是我真實經歷的兩個月交易故事。

BinanceAlpha空投:刷分積點,系統化薅羊毛

建構積分策略

9月初,我將目標鎖定在BinanceAlpha平台的空投機會。 BinanceAlpha的早期專案空投需透過「Alpha積分」門檻才能申領。我仔細研究規則後,制定了刷分方案:每天維持帳戶餘額≥1000 USDT,並進行約3.28萬USDT的現貨交易。每日可得積分約19分。積分機制是指數式成長,例如買入金額翻倍時積分+1(買入$1024 記10分, $2048 記11分,以此類推)。我估算出只要連續15天維持強度,大約能累積200–250 分,而主流空投門檻通常在200–300 分之間,也就是說──半個月系統刷分就能達到目標。

為了降低成本,我選擇手續費低、計分係數高的交易對,用限價單在買賣盤間反覆撮合自己掛單,以最小滑點完成成交。這樣每日只需花費幾美元手續費即可刷夠積分。我甚至將部分資金轉入Binance去中心化錢包中的4倍積分交易對,進一步提高效率。

這套模式的核心是「莊家思維」:我並不在乎每筆交易的盈虧,而是用極低成本穩定累積「積分籌碼」。正如我常對自己說的——交易不是賭徒遊戲,而是賭場生意。莊家不在乎單局輸贏,只要在統計上佔優,長期必然贏利。

搶空投實戰

積分存夠後,我盯上了9月的Plasma (XPL) 空投。公告顯示,XPL 將於9月25日19:00 上線Alpha平台。符合200 分門檻的用戶可在開盤後24 小時內申領180 枚XPL。

我提前設好鬧鐘,在開盤前十分鐘進入活動頁面,確認積分餘額充足。當北京時間19:00到來時,我屏住呼吸,迅速點擊「申領空投」並通過人臉驗證。幾秒後,頁面彈出「申領成功」提示——那一刻,我知道這半個月的努力沒白費。

風控與收益

XPL 開盤後一路飆升至$1.6 美元,我的180 枚XPL 最高價值$220 美元。由於成本幾乎為零,這筆收益幾乎是純利潤。

但我清楚空投幣往往“見光死”,於是開盤時先賣出一半鎖定$150 收益,餘下部分設止盈線。當天尾盤XPL 跌至$0.43 美元,我及時清倉,最終總計收益$180 美元,並成功避開後續深跌。

案例回顧

其實,這並非我第一次參與Alpha空投。早在8月初,我就在BLUM 計畫中獲利。當時BLUM 上線價¥0.33–0.42 間波動,最高衝至¥1.36( $0.19 美元),我搶得700 枚並逢高分批賣出,淨賺$100 左右。而那些貪心不賣的參與者,10月底BLUM 已回落到¥0.41。

透過BLUM 我堅定了原則:空投到手,逢高即跑。 當然,也有驚喜案例,例如NXPC 空投門檻187 分,每人198 枚,首日總價值$600 美元。儘管這種「大肉空投」稀少,但9–10 月Alpha 平均單次空投仍能賺幾十至上百美元,足以形成穩定現金流。

策略評價

兩個月下來,我幾乎每週都能參與1–2 次空投。根據統計, 9–10 月Alpha 空投總價值超過1,500 萬美元,門檻180–210 分,每場獎勵數十–數百美元。勤奮刷分者月淨收益$500+。

我參與了十餘場,累計空投收益約$800 美元。這套系統策略讓我實現了「小資金撬動穩定現金流」。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執行與耐心──不因失手放棄,也不因暴利貪心。這就是「Trade Like a Casino」的核心:在一系列正期望的小機會中,穩穩地累積勝果。

Bitget Launchpool質押:穩健參與新項目

佈局與判斷

9月下旬,我注意到Bitget 的Plasma (XPL) 也將上線Launchpool。此模式為質押挖礦:鎖倉BGB 或XPL 領取獎勵。活動期間9月25 日至9月28 日,獎勵池2,200,000 枚XPL,其中2,075,000 枚給BGB 池。

我投入5000 枚BGB (約$2000 ),以小博穩。

挖礦過程

剛開始總鎖倉量不大, BGB 池年化高達198.6% APR,首日收益0.5% 以上。隨著用戶增加收益率下降,但我早鳥優勢明顯。質押結束後,我共獲得數百枚XPL,均價約100 美元收益。

同樣在9月28 日Bitget 發放獎勵時,我趁XPL 尚處高位,分批賣出,合計套現$300 美元。扣除BGB 波動,這基本上是零風險套利:既保留了BGB 部位,又多賺了$100 + 。

穩健理念

這一輪讓我更堅定係統思考:投入可負擔資金,止盈止損明確,不戀戰。

9月底,我的整體資產曲線較月初上漲15%。我常說:“做Launchpool 就像開保險箱,慢但穩。”

LBank 上新幣遊戲:情緒驅動下的快進快出

10月的市場進入情緒狂潮,尤其是Meme 題材幣。 LBank 成了炒新核心舞台。我將部分資金專用於LBank 新幣交易,以「先手進場、快進快出」為策略。

市場洞察

我統計了三季數據:LBank 新上幣34% 一週上漲, 12.5% 翻倍, 3.6% 三倍;但43% 週內腰斬。平均首日漲幅+16%,中位數報酬-36.5%。這意味著炒新必須快。

我將LBank 視為「新幣發現引擎」——只在情緒最熱時介入。

實戰GOAT:快進快出

10月中旬,LBank 全球首發新幣PAYAI 在社群爆紅。我判斷開盤會暴漲,於是僅用總資金10% 部位進場,設50% 停盈、 10% 停損。

果然開盤幾分鐘幣價飆+300%,我在+100% 時賣出大半倉,餘下部分追隨趨勢。不久巨鯨出貨跡像明顯,我果斷清倉。最終帳戶資金幾小時內漲60%。

我很慶幸自己紀律執行──若貪心多等幾分鐘,利潤就要吐回去了。

當然,也有踩雷。 CLIPPY 專案看似熱度高,我買進後暴跌30%,但停損10% 立刻退出,避免深套。虧損讓我更加謹慎,也學會從公告裡看專案機構背景與解鎖規則。

理性對抗誘惑

9月上旬,LBank 上STREAMER 暴漲2204%, MON 漲1752%,朋友圈全在刷「百倍幣」。我也心動過,但冷靜後告訴自己:暴利可遇不可求,紀律才是常勝。

於是我開始系統研究LBank 新幣節奏,統計主題表現、首日漲幅分佈。 LBank 之所以值得信任,是因為其風控穩健:十年無重大安全事故,被評為“最佳Meme 交易所”,這些讓我更安心。但我始終記得──信心不等於無風險,紀律永遠第一。

帳戶曲線與心理歷程

十月的帳戶曲線像階梯——小回撤後是大躍升。每當利潤創新高,我都會提取部分到冷錢包,防止「浮盈膨脹」的貪婪心理。

我也經歷情緒波動:大賺時飄飄然,踩雷時沮喪懊惱。但我學會快速復盤、重啟心態:「下一筆交易與上一筆無關。」久而久之,我在漲跌面前愈發平靜,就像賭場經理不會為一兩局輸贏失眠。

結語:為何我認為LBank 比較適合一般散戶

兩個月的多平台實踐後,我得出結論:LBank 對普通散戶最友善。

  1. 機制透明公平
  2. BinanceAlpha 空投名額有限,Bitget Launchpool 偏向大戶;LBank 的規則卻公開透明,無隱性門檻。
  3. 例如LBank 的$100M 贈金方案:所有用戶儲值享100% 等額贈金、上方不封頂。規則簡單明了,讓小資金用戶也能公平參與。
  4. 贈金制度完善
  5. LBank 的新用戶禮包降低了試誤成本:註冊送$100 體驗金、預付享受等額獎金。我曾用贈金開合約倉位,嚴格停損後做到「輸的是贈金,賺的是真金」。這不僅是福利,更體現了LBank 的誠意。

風險可控、空間廣闊

LBank 的小幣種多,適合分散佈局;每筆虧損有限,但一旦抓到黑馬收益倍增。再加上平台十年零事故、嚴格風控與及時提醒,我可以放心地執行「小虧大賺」策略──控制回撤,放大利潤。

LBank的財富效應:一般人也能擁有的“擴大機”

在我頻繁往返三大平台的這段時間裡,最令我感受到差異的,還是LBank帶給用戶的財富效應。有別於其他平台那種「要嘛拼手速、要嘛拼資金」的競爭模式,LBank 似乎更像一個能讓普通人「上桌」的市場。它的策略不是讓少數人暴富,而是讓更多人有機會捕捉波動。

我身邊的幾個朋友就是鮮活例子:有人靠LBank 上線的MEME 新幣翻了6 倍;有人透過合約贈金活動在不動用本金的前提下賺到上千美金。這樣的故事在社群裡層出不窮。 LBank 的設計本身,就在不斷強化「散戶可贏」的敘事——用新幣、空投、贈金和活動形成一個可復現的財富循環。只要肯研究、懂得控制風險,收益並非遙不可及。

兩筆「改變格局」的大事件

尤其是2025 年下半年,LBank 推出的兩場重量級活動更是徹底改變了許多人的交易路徑。

首先是「$100M Bonus Pro 贈金計畫」——這場活動如同一場「全民加槓桿」的盛宴。用戶儲值即可獲得100% 等額贈金,個人獎勵上不封頂。我就是在那時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平台紅利」的威力。那筆贈金不僅擴大了我的部位,也幫我對沖了風險,最終帶來了我在LBank 上的首筆千美元級利潤。從那一刻起,我開始真正理解「莊家思維」——要靠系統與機率贏,而LBank 正在用制度幫助用戶做莊。

緊接著是LBank 十週年慶典。這不僅是一場活動,更是一種文化宣言。那段時間,整個社區的活躍度被點燃——交易、簽到、抽獎、空投、KOL互動無處不在。 LBank 用一種「社群狂歡式」的敘事,把平台與使用者緊密綁定在一起。

我參與了其中的幾輪任務,從抽獎到任務獎勵,再到限時空投,累計收益超過$500 美元。更重要的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一個中心化交易所真正懂得「用戶情緒管理」——它讓賺錢這件事變得有趣、可感、甚至帶有一點儀式感。

這兩場活動在我看來,標誌著LBank 的策略轉折:從單純的交易平台,變成一個可持續的財富分配系統。它不再只是提供流動性,而是在創造參與感、建構信任和持續的利益場景。

尾聲:我心中的“理性賭場”

到2025 年10 月底,我的帳戶餘額已比9 月初幾乎翻倍,其中相當部分來自LBank 的新幣戰績與風險管理。

經歷了Alpha 刷分的勤奮、 Launchpool 的穩健、 LBank 炒新的刺激,我深刻體會到:對散戶而言,LBank 或許才是那個最友善的賭場。

這裡有透明規則、豐厚贈金、無限機會。只要保持理性與策略,小資金也能以小博大、立於不敗。

我的經驗證明:系統交易者終將笑到最後,而LBank 正是一般人策略與理性可以開花結果的沃土。

交易所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多平台策略化交易实现稳定收益。
  • 关键要素:
    1. BinanceAlpha刷分空投获利$800。
    2. Bitget质押挖矿零风险套利$100。
    3. LBank新币快进快出单日盈利率60%。
  • 市场影响:验证散户系统化交易可行性。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