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Crypto的下一步:成為科技的載體,而非賭徒的樂園
Foresight News
特邀专栏作者
2025-10-31 12:00
本文約3521字,閱讀全文需要約6分鐘
Crypto前方已經無路可走,只有成為主流本身。

原文作者:週舟,Foresight News

對Crypto 而言,前方只有一條路──不再遊離於主流之外,而是成為主流世界本身。

10 月29 日,當英偉達市值破5 兆美元,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5 兆美元的上市公司之時,加密從業者們集體「破防」。這不僅是因為英偉達僅以一家公司的市值,便超過了加密貨幣的總市值( 4 兆美元)。也是因為英偉達和它所代表的AI 賽道,正在努力拓寬這個世界的邊界,在努力尋找增量,而Crypto 給人們的印象總是不斷陷入到零和博弈之中。許多人不僅沒有賺得財富,也失去了未來。

AI 產業從業者每天談論的熱點是:無人駕駛、機器人、生命醫藥、太空駕駛......AI 如何深度的改變和重塑這些產業的價值。而正如一名加密KOL 所說,加密行業從業者每天討論的熱點是:貓、狗、青蛙、中文Meme、誰上幣安Alpha 了、哪個名人點贊轉發了......熱鬧過後,一地雞毛。

山寨幣與Meme 浪潮的一次次破碎,或許會讓加密從業者逐漸認清方向。只有結合科技與實體,Crypto 才有更具持續與長久的未來。讓Crypto 成為科技的載體,而不是賭徒的樂園。

更現實的問題是:當美元穩定幣的市值達到2500 億美元( 美元的流通量約為25000 億美元),比特幣的市值超過2.2 兆美元(黃金的市值為27 兆美元),幣安的現貨與合約的日交易量達到1000 億美元(達克的達克。

一:用區塊鏈技術,把全球金融體系全部換一遍。

穩定幣,正在逐步取代法定貨幣原有的操作系統;加密貨幣交易所,正在分食納斯達克等傳統證券交易所的市場份額;比特幣,正在成為繼黃金之後新的全球價值錨;以太坊等公共區塊鏈,正在嘗試取代Swift,構建新的國際價值流通網絡......從貨幣市場、證券市場、黃金市場、國際貿易市場、再到支付系統,構建新世界貨幣體系,正在重塑整個金融市場。

而在這過程中,加密產業本身也在不斷進化中。

穩定幣在向「去中心化穩定幣」演進,USDT 和USDC 之後,還有Ethena 等去中心化的穩定幣嘗試;加密貨幣交易所在朝著「去中心化交易所」發展,幣安和Coinbase 等中心化加密交易所蓬勃發展之後,也誕生了Uniswap、Phantom 和Hyperliquid 等中心化加密交易所蓬勃發展之後,也誕生了Uniswap、Phantom 和Hyperliquid 等中心化加密交易所的新國貨幣化交易中心已經接近國際貨幣結算

這裡的每個領域的每一個演進,都是科技對現實世界的改變與重構。

網路曾讓全球金融體系經歷了一次徹底的重構。而區塊鏈,正在推動第二次,而且這次是更系統性的重構。

加密貨幣已經逐漸走出了邊緣金融系統,融入甚至有望反超主流金融系統,它在多個領域的開創性進展已經佔據了主流金融系統的十分之一。

例如美元穩定幣恰好佔流通中的美元的十分之一,前者市值約2,400 億美元,後者為2.4 兆美元;例如比特幣的市值恰好佔黃金市值的十分之一,前者市值為2.2 兆美元,後者為27 兆美元;如幣安的每日交易量約佔納斯達克的每日交易量的十分之一,前者為現00 億美元,前者的每日交易量為約300000 億美元,前者為現00 億美元,前者的現000 億美元。億美元左右,後者的每日交易量約為5,000 億美元。

二:像早期的納斯達克一樣,逐漸成為邊緣科技公司的載體。

早期的納斯達克,也像如今的幣安等加密貨幣交易所一樣,是「垃圾股」最盛行的平台。

一開始的納斯達克並非像紐交所一樣是交易藍籌股的主流交易所,它主要專注於:中小型股票、科技股和未上市公司股票,它提供的是報價透明化和電子撮合交易。而當時作為主流交易所的紐交所,仍依賴人工喊價和交易大廳系統。

早期的納斯達克也並非像今天一樣「高大上」,在1970 年–1980 年期間,納斯達克市場充滿了各種騙局,幾乎和《華爾街之狼》裡描寫的「粉紅單股票市場」一樣,遍地都是「垃圾股」和被操縱的便士股。

小李子飾演的Jordan Belfort 便是那個混亂時期的一名基金銷售經理,十分擅長賣垃圾股,他從粉紅單市場上挑一隻沒人聽過的股票,比如電影中提到的那家:“Aerotyne International” —— 實際上是個根本不存在的航空公司。 Jordan Belfort 的原話是:

「先生,我這有一家公司正在研發革命性航太技術,投資者名單裡有波音的人,NASA 都在關注。您不想錯過這樣的機會吧?」

大量的納斯達克股民買進這種粉紅單股票,就像現在的加密市場裡的媒體和KOL:

「先生,這是極具革命性的x402 協議代幣,關注這個協議的公司包括Google、Visa 等,Coinbase 都在躬身入局。您不想錯過這樣的機會吧?」

然而很多代幣背後,其實根本不存在有這樣的公司。

直到1980 年代末和1990 年代科技股熱潮後,隨著吸引微軟、蘋果、英特爾等大型科技公司上市,納斯達克才逐漸成為主流交易所之一,才有了現在的主流地位。

2004 年,納斯達克的股票日均成交量首次與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相當,從1971 年成立,1980 年蘋果在納斯達克上市,再到2004 年,納斯達克才第一次超越紐交所。納斯達克整整花了33 年。

而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納斯達克也曾迷失,但它最終等待到了蘋果、微軟、英特爾、英偉達等網路與高科技公司的成長,最終成為如今最為主流的股票資本交易市場。

納斯達克的成長路程,或許可以給加密從業者一些啟示,要專注於Crypto 交易市場自身獨有的優勢(公平發射、全球流通、早期用戶空投持股),正如納斯達克一開始的優勢(報價透明化和電子撮合交易),不要害怕早期市場的亂象,正如納斯達克早期的垃圾股,正如早期盛行垃圾股,正如早期與貨幣市場盛行的垃圾股。

Crypto 的未來永遠在那些可以為人類帶來重大影響的公司身上。正如納斯達克依賴蘋果、微軟、英特爾、英偉達一樣,加密貨幣市場將依賴Tether、Ethereum、Polymarket、Hyperliqui、Farcaster、Chainlink 等公司和組織。而絕大多數的山寨幣與meme 將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納斯達克的日交易量為數千億美元,而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的日交易量也達到了數百億美元。從交易量來看,加密貨幣交易所想要超越納斯達克,成為新的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並非天方夜譚。

一個交易市場之所以成為傳奇,是因為它匯集了全球絕大多數科技創新公司。這裡不僅有資本的流動,更有科技進步的脈動;它承載著世界最新的生產力,也承載著全球最大的投資熱情。

三:Crypto 終將擺脫「 meme 時代」,進入「 Iphone 時刻」

幣安的日交易量已經達到納斯達克的十分之一,美元穩定幣已經達到流通中的美元的十分之一,比特幣的市值也已接近黃金市值的十分之一....... Crypto 的下一步,只有一條路,即成為主流世界本身

幸運的是,納斯達克早期也只是一個不入流的交易市場,蘋果電腦的前二十年都只是一個為邊緣愛好者和發燒友而生的產品。當時,沒有人想到他們會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流。

1980 年蘋果誕生,而直到20 年後網路革命的浪潮才正式掀起。納斯達克,也是在2004 年才第一次超越紐交所,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資本交易市場,真正融入主流的世界。

如果沒有蘋果、微軟等底層基礎設施公司的成立與完善,網路公司與AI 公司根本無法大量的拔地而起。正如目前的以太坊、Tether、Solana、幣安、Hyperliquid 等公司一樣,他們作為底層基礎設計的成長與完善仍需要時間,而只有等待他們完全成熟的那一刻,Web3 革命才會真正的到來,像亞馬遜、Facebook、抖音等Mass Adoption 產品才會井噴式的出現。

互聯網,是一個龐大的概念,它涵蓋的不僅是互聯網公司,互聯網金融公司,還有電腦、手機等基礎設施公司,還包含了納斯達克等應用最新技術的資本市場,最終影響的是所有實體企業。同樣,Crypto 也是一個龐大的概念,它所涉及的不僅只是加密貨幣公司,還涉及到底層技術設施協議和公司,涉及的是Hyperliquid、Binance 等應用最新技術的資本市場,也終將會大規模的誕生新的應用型公司甚至影響到廣泛的實體企業。

科技,是推動人類生活品質持續躍升的終極法寶。而Crypto 的未來,注定將與科技深度融合,甚至成為下一代科技的載體與代名詞。

貨幣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Crypto必须成为主流世界本身。
  • 关键要素:
    1. 加密金融系统已达主流十分之一规模。
    2. 需效仿纳斯达克从边缘到主流路径。
    3. 必须摆脱meme转向科技实体结合。
  • 市场影响:推动行业向主流金融科技转型。
  • 时效性标注:长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