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豪擲20億押注Polymarket,紐交所的破局自救之路
链捕手
特邀专栏作者
2025-10-31 07:09
本文約2567字,閱讀全文需要約4分鐘
紐交所的自救運動,本質上重新定義了傳統交易所的業務樣態,從IPO市場流失到交易量下降、數據業務增長乏力,已無法單靠傳統交易所的盈利模式維持其競爭力。

原文標題:《豪擲Polymarket 20 億美元背後,紐交所的自救運動》

作者: Chloe, ChainCatcher

十月初ICE 宣布向Polymarket 投資高達20 億美元,這筆投資在市場投下一枚震撼彈,且幾乎同時段,Kalshi 也宣布以50 億美元估值完成3 億美元融資。一夕之間預測平台的市場格局被抬升到主流金融,而為何ICE 需要下這步棋,出手將長期處於灰色地帶的平台變成合法的預測工具?是否那些華爾街老牌交易所的業務正面臨急迫轉型?

紐交所的困境:市佔率被蠶食,數據業務下滑

單看目前美國交易所的競爭態勢,根據《US Equity Market Structure Compendium 2024》報告指出,美股交易市場高度分散且分散化。 ICE 旗下紐交所(NYSE)所佔交易量市佔率約為19.7%,而納斯達克(NASDAQ)市佔率為15.6%。在市值方面,納斯達克已超越紐交所。光是今年6-9 月,前者連續四個月市值超過後者,反映出投資人對科技公司的偏好。

另一方面,在IPO 方面,納斯達克以79 筆傳統IPO 遠超紐交所的15 筆,控制著新興公司上市的入口。科技新創和成長型企業紛紛選擇納斯達克,不僅削弱了紐交所的上市費收入,更重要的是讓紐交所喪失了未來市值和成交量成長的動力。

若把眼光拉長來看,其實從2000 年至2016 年間,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合計的市佔率就從約95% 驟跌至30% 以下。這背後是美國股票市場的根本轉變,交易不再集中在主流交易所,而是分散到小型交易所、另類交易系統(ATS)、以及多個暗池和場外交易場所。

根據納斯達克的分析,目前美國股票市場已分裂成三個相互獨立的市場:傳統交易所(約35-40%)、暗池與非公開交易(約25-30%)、以及零售和場外交易(約30-40%)。這種分散導致流動性支離破碎。

即便紐交所試圖想維持領投地位,也不得面臨四面八方的勁敵都想瓜分這塊餅,不僅要與納斯達克競爭,還要與Cboe 等新興交易所、數十家ATS 平台、以及龐大的暗池生態系統競爭。

除此之外,原先被視為高利潤的資料服務業務板塊也在下滑。根據ICE 今年2 月發布的2024 年全年財務報告,交易所數據和連結服務收入在第四季為2.3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這顯示傳統市場數據業務(如行情數據、訂閱服務)的成長陷入瓶頸,市場對傳統金融數據的需求趨於飽和,不過ICE 認為,雖傳統市場數據銷售遇冷,但客製化、高價值的指數和分析工具仍有市場。

面對種種挑戰,ICE 近年來開始針對紐交所業務板塊進行調整,去年10 月,SEC 批准了紐交所在現貨比特幣ETF 選擇權上的提議,成為搶奪衍生性商品市場的一步棋。衍生性商品交易通常比現貨交易產生更高的交易費,而CME 長期壟斷期貨市場,紐交所透過推出ETF 選擇權,試圖從衍生性商品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另外,為了強化紐交所作為數據和指數提供者的角色,今年7 月,ICE 不僅推出Elite Tech 100 Index,最重要的是Polymarket 這筆投資,計劃將Polymarket 的即時機率數據包裝成金融產品,出售給機構客戶。

預測平台背後數據是金融產品的重要素材

ICE 比誰都清楚:預測市場提供的前瞻性數據正是傳統金融數據無法提供的。

撇除人類天生擁有的賭徒心態不談,預測市場的運作底層邏輯基於"群眾智慧"(Wisdom of Crowds),也就是當有足夠多樣化的參與者時,集體預測往往比個別專家更準確,因為參與者投入的是真金白銀,有這一層約束,他們會更自然審慎地評估信息,無法是局外人。

根據查理大學(Charles University)2024 年研究指出,預測市場這種讓參與者對未來事件下注的平台,在各個領域都可以展現精準的預測能力,包括金融、經濟、政治和公共政策。

你可能覺得某專業領域的十個專家加起來的預測實力可複蓋大範圍的市場,但當成千上萬的人自掏腰包對某未確定事件下注時,每個人都會拿出自己所學所知的信息來判斷,也因為總和了所有可用信息,因此能提供比任何單一領域專家更準確的預測。

而ICE 看中的就是這種預測能力及其背後累積的數據,而這正是金融產品的重要素材。

紐交所的自救運動,重新定義了傳統交易所的業務板塊

當然,並非所有預測市場都能達到相同效果。根據《Sports Forecasting》研究指出,預測市場的數據品質取決於"市場流動性",這由平台交易量和參與者數量所定義,與是否可準確預測結果有正相關。也就是說,流動性較高的預測市場往往表現出更快、更準確的結果。

光是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Polymarket 在上線後不到15 個月內就處理了超過33 億美元的交易,並在11 月達到25 億交易量高峰。原先平台以預測政治領域見長,現已擴展到體育、宏觀經濟指標和文化事件,從聯準會利率決策到電視劇大結局,無所不包。

當如此之大的交易量與流動性被看到,這些曾被視為違法在線博彩的預測平台,轉身就變成金融市場渴求的基礎設施。現在ICE 要把Polymarket 的資料連接到內部交易系統,這種整合就像當初金融領域接入彭博終端機服務(Bloomberg Terminal)一樣,彭博終端機是數據供應商提供給金融專家以獲取即時金融市場數據的服務。

也可以說,ICE 本質上也是在為金融市場的缺失尋找互補性。根據Kalshi 2025 年的統計,在預測通膨數據時,彭博經濟學家共識的準確率僅20%,預測市場的準確率達85%,相差65 個百分點。經濟學家在八個月內的預測都低估了通膨,而預測市場卻靠著不同背景的參與者準確地捕捉了市場現實。

若兩方合作,將讓其數據與傳統分析形成互補而非替代的關係。

紐交所的自救運動,本質上重新定義了傳統交易所的業務樣態,從IPO 市場流失到交易量下降、數據業務增長乏力,已無法單靠傳統交易所的盈利模式維持其競爭力。

可以想像,當ICE 把這些資料包裝賣給對沖基金、投資銀行和央行時,他們賣的不是歷史,而是對未來的定價權。在這個越來越不可預測的世界裡,這可能是最值錢的商品。

原文連結

交易所
金融
預測市場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纽交所投资预测平台以转型自救。
  • 关键要素:
    1. 纽交所市场份额降至19.7%,被纳斯达克超越。
    2. 传统数据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增长遇瓶颈。
    3. 预测市场数据准确率达85%,远高于传统分析。
  • 市场影响:推动预测数据成为新金融基础设施。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