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當錢包“聽懂人話”,玩理財:AI如何讓區塊鏈從“極客玩具”變成“日用工具”
链上启示录
特邀专栏作者
2025-10-26 07:00
本文約2810字,閱讀全文需要約5分鐘
想像對錢包說:『幫我買點比特幣,找個收益最高的協議質押。 '它不僅聽懂了,還幫你完成了。
想像一下,你剛買了一張嶄新的地鐵卡,準備開始愉快的旅程。但售票員告訴你,第一步是記住一串隨機產生的密碼——像一張密密麻麻的算卦紙,令人費解。接著,他補充說:「如果你丟了這串密碼,就永遠不能再搭地鐵了,卡里的錢也會永久遺失。」哦,還有最後一個小提示:每次刷卡前,你都要面對動態的費用選擇,稍有不慎就可能支付過多或刷卡失敗。

聽起來像是個笑話,對吧?但這就是區塊鏈錢包的真實體驗。助記詞、Gas費、交易失敗率——這些複雜到令人抓狂的細節,正在無形中把普通人擋在門外。區塊鏈技術本來承諾“人人可用”,但它的用戶體驗卻像是專為極客設計的。

好消息是,這種狀況正在改變。一場悄悄無聲的科技革命正在發生:讓皮夾學會聽懂人話,讓複雜性藏到後台。

如果AI加入進來,這場變革可能會讓鏈上錢包迎來自己的「iPhone時刻」——不是因為技術更強大,而是因為它終於變得簡單。

一、從修ATM到「按幾下」:錢包的進化

還記得老式ATM嗎?它們笨重、複雜,螢幕上的指令讓人摸不著頭腦。你得先搞清楚如何操作機器,再完成提款。而現在的ATM呢?只要插卡、輸入密碼、按幾個按鈕,錢就出來了。使用者不需要理解背後的機械原理──那些齒輪、扳手和電路板都藏在了機殼裡。

早期的錢包就像老式ATM。你得抄寫助記詞,設定Gas費,選擇Nonce,還得祈禱交易不會失敗。帳戶抽象化(Account Abstraction,下文簡稱AA)技術正在改變這一切。它的目標很簡單:讓錢包變成一個「按幾下就行」的工具。

AA技術是怎麼做到的?

它把複雜的底層邏輯藏到後台,讓使用者直接用熟悉的方式與區塊鏈互動。例如,你可以用手機的指紋解鎖錢包,而不是記住那串助記詞;如果你的帳戶出了問題,可以透過家人或朋友幫你恢復;甚至錢包可以幫你代付Gas費,讓你不再為每筆交易計算手續費。

數據說明了一切。在支援AA技術的錢包中,新手完成「第一次轉帳」的步驟數可以從六個步驟減少到兩個步驟。交易失敗率也顯著降低。

簡單,不僅讓體驗更好,也讓更多人願意嘗試。

當然,便利性也帶來了風險。 AA技術越強大,使用者越可能依賴某些單一的服務商,例如託管平台或基礎設施提供者。這就像是「自動擋」的車雖然好開,但如果變速箱壞了,你就只能去原廠維修。

二、當錢包變成“金融Siri”

未來的區塊鏈世界或許會是這樣的:你登陸鏈上錢包,發送一條指令:「幫我買500美金的比特幣,並質押到收益最高的DeFi協議。」然後,它理解你的意圖,主動自動拆解路徑、優化費用、完成交易。你不需要學習任何區塊鏈知識,也不用擔心交易失敗。錢包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聰明主動的「學霸助理」。

這就是未來由AI驅動的錢包的潛力。它讓錢包從“工具”進化為“夥伴”,幫你完成複雜的鏈上操作。

如果將AI賦能的錢包能力總結為一個進化過程,它可以分為「四步曲」:

第一步:聽懂你說的話(意圖解析):你只需要表達“我想做什麼”,而不是“我該怎麼做”。

第二步:自動幫你拆步驟(執行編排):它會把多步驟操作打包成一個簡單的指令,減少出錯的可能性。

第三步:在後台替你盯梢(風險防控):它會幫你辨識可疑的合約、異常的授權請求,以及潛在的釣魚攻擊。

第四部:記住你的偏好(個人化配置):它會根據你的風險偏好和流動性需求,客製化資產管理策略。

這些功能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但它們已經開始進入現實。

以美國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為例,該機構本月宣布推出一款新系統,讓人工智慧代理商能夠「上鍊」。該工具將使大語言模型(包括Anthropic 的Claude 和谷歌的Gemini 等頂級模型)能夠直接存取區塊鏈錢包並使用加密貨幣進行交易。

而某AI產品的創始人在本月於倫敦舉行的某個行業座談會上, 描述了一個早期試點項目,用戶透過自然語言提示完成了他們的首次鏈上交易。對於高級交易者來說,AI 允許透過單一命令批量投資多種代幣——這幾乎是手動操作無法實現的。他表示,該公司還在測試自動化“方案”,這些方案可以根據價格變動或社交訊號等條件觸發交易或投資組合操作,使代理商能夠代表用戶執行交易。

當然,AI的聰明也可能帶來麻煩。如果它被惡意程式碼劫持,你的錢可能會轉到錯誤的地方。解決方法是為AI設定「沙箱」:限制它的權限範圍,讓每一步操作都能被審計和回溯。

三、三道門檻:為什麼Web2用戶還沒進來

AI讓錢包變得更智能,但從Web2到Web3的遷移仍面臨三道門檻:

  • 法幣入金與出金:一般用戶需要一個低摩擦的法幣入金管道。如果入金像儲值地鐵卡一樣簡單,用戶轉換率會顯著提高。
  • 使用者體驗與失敗率:Gas費波動與交易失敗讓使用者望而卻步。 AA技術和AI的協同優化可以顯著改善這些問題。
  • 合規與信任框架:錢包和AI需要滿足全球範圍內的合規要求,同時確保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於協同。 AA技術隱藏了底層複雜性,AI降低了用戶的學習成本,而法幣出入口和穩定幣軌道解決了支付的最後一公里。

只有當這些技術協同工作,鏈上交易才能像Apple Pay一樣簡單。

四、AI代理經濟:當錢包主動替你行動

傳統金融的邏輯是:人類下指令,機構來執行。而在區塊鏈世界,邏輯變成了:人類表達意圖,AI來執行,區塊鏈完成結算。這種模式被稱為「代理經濟」。

代理經濟的優勢顯而易見:它壓縮了信任、決策和執行的距離。但它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 道德風險:AI是否會偏離使用者的利益?
  • 資訊不對稱:使用者能否審計AI的決策和交易路徑?
  • 激勵相容性:AI是否可能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交易路徑(例如滑點或MEV)?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技術與監管的協同。例如,可以透過權限沙箱限制AI的操作範圍;透過可審計日誌確保交易透明;透過分層KYC和緊急回溯機制滿足監管要求。

五、誰可能贏:不是最快的車,而是最好開的車

智慧錢包的競爭壁壘不在於技術的先進性,而在於使用者體驗的順滑性。未來的贏家可能擁有以下四個優勢:

  • 分發與用戶關係:誰能成為用戶的預設入口,例如社群平台或支付工具。
  • 資金成本與清結算效率:誰能提供最低的交易成本和最高的成功率。
  • 開發者生態:誰能建構最強大的開發者社群和標準化介面。
  • 合規與品牌信任:誰能在全球獲得最多的牌照和用戶信任。

地理差異也會塑造不同的市場格局:為什麼美國和歐盟重視合規,而拉丁美洲和非洲更重視跨國支付?東南亞和中東為何傾向超級App?

關於全球加密市場的地域差異,更多深度分析即將在本專欄推出。

結尾:最好的技術,就是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偉大的技術,常常以「無感」收尾。電燈讓人忘記電學,導航讓人忘記地圖。區塊鏈錢包也該如此。它不需要你理解區塊鏈的每個細節,只需要幫你完成每次交易。

當科技隱身,使用者才會出現;當使用者出現,成長才會發生。

這一次,區塊鏈或許真的能從極客的玩具間走進一般人的客廳。而這一切,只需要讓它學會聽懂一句人話: “幫我把這件事辦好。”

錢包
BTC
智能合約
Web3.0
Coinbase
AI
賬戶抽象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AI与账户抽象将重塑区块链钱包体验。
  • 关键要素:
    1. 账户抽象简化操作,降低交易失败率。
    2. AI实现自然语言交互与自动化执行。
    3. 需解决合规、安全与用户迁移门槛。
  • 市场影响:降低使用门槛,推动Web3大规模普及。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