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以太坊"擴容教父"跳槽了!回顧Dankrad Feist傳奇之路
jk
Odaily资深作者
2025-10-21 10:19
本文約4231字,閱讀全文需要約7分鐘
從劍橋物理博士到區塊鏈頂級研究員,到最新加入Paradigm和Stripe共同孵化的Tempo。

原文| Odaily 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作者|jk

2025 年10 月17 日,一則推特讓整個以太坊社群炸了鍋。以太坊基金會的核心研究員Dankrad Feist 在推特上宣布:他將離開以太坊基金會的全職職位,加入一家名為Tempo 的區塊鏈公司。這則訊息迅速傳遍了加密圈,連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 都親自回應:"Dankrad 一直是一位出色的研究員,為我們今天所知和熱愛的以太坊做出了巨大貢獻,包括Danksharding、共識研究等等。"

那麼,這個讓整個以太坊社群都關注的Dankrad Feist 究竟是何方神聖?從一個研究原子核物理學的博士,到以太坊擴容方案的命名者,再到如今投身區塊鏈支付革命,他的故事堪稱傳奇。

一位學者型技術天才的十年轉型路

如果你以為Dankrad Feist 一開始就是個加密貨幣迷,那就大錯特錯了。這位德國人的學術之路始於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系,那裡是霍金曾經工作過的地方。 2013 年,Feist 在劍橋完成了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他的研究領域是Skyrmions——一種用於描述原子核相互作用的數學模型。他的博士論文深入研究了"B=4 Skyrmions 的相互作用",這些研究對理解α粒子(氦原子核)的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這聽起來和區塊鏈八竿子打不著關係,但正是這種深厚的數學和物理基礎,為Feist 後來在密碼學領域的突破奠定了基礎。他在博士期間發表的論文涉及複雜的數值方法和多極理論,這些技能後來在設計區塊鏈擴容方案時派上了不少用場。

有趣的是,就在完成博士學位的同時,Feist 開始對這個叫做"比特幣"的新事物產生了「casual」(隨意的)興趣——時間是2013 年,正是比特幣從極客圈子開始走向大眾視野的關鍵年份。

創業插曲:從學者到創業家

2013 年拿到博士學位後,Feist 並沒有選擇留在學術界當博士後,而是果斷跳進了科技業。 2016 年,他與人共同創立了健康科技公司Cara Care,專注於個人化消化健康解決方案。同時,Feist 對加密貨幣的興趣正慢慢加深。從2013 年的"隨意接觸"到逐漸深入理解區塊鏈的數學和密碼學基礎,這個過程持續了好幾年。他開始意識到,區塊鏈技術中的許多挑戰——例如共識機制、密碼學證明、網路擴容——都需要他所擅長的數學工具來解決。

加入以太坊:從兼職研究到核心貢獻者

2018 年,Feist 開始以兼職身分為以太坊基金會工作。到2019 年,他正式成為全職核心研究員。這個決定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也深刻影響了以太坊的發展方向。在以太坊基金會,Feist 專注於擴容以太坊,特別關注應用密碼學、安全多方運算(MPC)和零知識證明。他很快就展現了將高深理論轉化為實際解決方案的能力。

"Danksharding":以他命名的擴容革命

Feist 最著名的貢獻無疑是"Danksharding"——直接以他名字命名的分片設計方案。這個設計旨在透過MPC 友善的custody 證明協議和新的分片構造來改善以太坊的資料可用性。

簡單來說,分片就是把區塊鏈資料切成小塊,讓不同的節點處理不同的部分,進而大幅提升整個網路的處理能力。但Feist 的創新在於,他設計了一套資料可用性採樣(DAS)機制,確保即使在分片環境下,網路也能驗證所有必要的資料都是可用的。

這個方案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連以太坊的EIP-4844(被稱為"proto-danksharding")都是以Feist 的貢獻命名的,這是以太坊邁向全面分片的重要第一步。

EIP-9698:100 倍擴容的瘋狂提案

如果說Danksharding 展現了Feist 的技術深度,那麼他在2025 年4 月提出的EIP-9698 則展現了他的大膽視野。這個提案建議在四年內將以太坊的gas 限制指數級成長100 倍,從目前的3,600 萬增加到36 億。

如果這個提案被採納,以太坊理論上可以達到每秒2000 筆交易的處理速度,直接和Solana 等高效能鏈競爭。 Feist 的計畫是從2025 年6 月1 日開始,每個信標鏈epoch 都依照指數計畫增加gas 限制,大約每兩年增加10 倍。

這個提案在社區引發了激烈討論。支持者認為這能讓以太坊在保持去中心化的同時大幅提升效能,批評者則擔心這會給節點運營商帶來壓力。但Feist 的回應很實用:"指數級增長計劃中每個epoch 的增長都很漸進,這給節點運營商和開發者充足的時間來適應和優化。"

其他技術貢獻:從Verkle 樹到零知識證明

除了這些明星項目,Feist 在以太坊技術堆疊的多個層面都有深入貢獻。在無狀態以太坊的研究中,他是推動這項關鍵技術發展的核心人物之一,倡導使用Verkle 樹這種先進的密碼學資料結構來取代傳統的Merkle 樹,讓節點能夠在不儲存完整區塊鏈狀態的情況下驗證交易,大大降低了運行以太坊節點的硬體門檻。

同時,他在零知識證明領域充分發揮了數學方面的深厚功底,在KZG 多項式承諾和各種zk-SNARK 優化技術上投入了大量精力,這些看似抽象的密碼學工具現在已經成為Optimism、Arbitrum 等Layer 2 解決方案的核心技術基礎。同樣重要的是他在數據可用性方面的開創性工作——他設計的MPC 友好數據託管證明協議解決了分片環境下的關鍵問題:如何確保驗證者真的保存了他們應該保存的數據?這個協議讓驗證者能夠以密碼學的方式證明他們確實持有分片數據,而不需要實際展示全部內容,這對以太坊的長期擴容策略具有決定性意義。

為什麼離開? “支付的時機到了”還是“拿錢的時機到了”

在10 月17 日的推特聲明中,Feist 寫道:

「我很高興地宣布,我將加入Tempo。過去這一年對加密行業而言是一個轉折點,我們終於看到了最初願景開始成形的輪廓。支付在加密早期曾是核心,如今我看到一個特殊的機會:只要在技術和分發兩端堅持不懈地執行,我們終於可以實現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
我相信連接現實世界的時刻就在現在,我希望確保我們不會遺漏這個能觸及全球普通人生活的窗口。過去幾年裡,我專注於區塊鏈的架構與擴充;現在我很興奮能把這些經驗,與Tempo 正在組建的強大團隊一道,轉化為真正的落地成果...
以太坊擁有一套獨特的價值觀與技術選擇,使其在世界上與眾不同。而Tempo將成為絕佳的互補者:它建立在相似的技術與價值觀之上,同時能夠在規模與速度上不斷突破。我相信這將極大地有利於以太坊。 Tempo 的開源技術可以輕鬆回流並整合進以太坊,從而惠及整個生態。以太坊與Tempo 高度一致,二者都以去許可(permissionless)為理想。我期待繼續參與社區,並持續推動以太坊向前發展! 」

值得注意的是,Feist 強調這不是完全的"告別"。他將繼續擔任以太坊基金會的研究顧問,專注於L1 擴容、blobs 和使用者體驗改進等領域。在他看來,Tempo 和以太坊"強烈一致",因為它們都建立在相同的無許可理念之上。

金錢的因素:非營利組織vs 私人企業的薪資差距

雖然Feist 在公開聲明中強調的是技術願景和時機把握,但他的離職時機恰好暴露了加密行業日益嚴重的問題:頂尖人才的薪資競爭。

根據Protocol Guild 最近的一項調查,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的中位數薪資只有14 萬美元,而且只有37%的人從雇主那裡獲得股權或代幣獎勵。報告直言不諱地指出,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在其他區塊鏈項目中可以獲得雙倍薪資"。

更戲劇性的是,就在Feist 宣布離職的前幾天,以太坊Geth 客戶端的核心開發者Péter Szilágyi 公開抨擊以太坊基金會的薪酬政策,透露他在六年時間裡的總收入僅為62.5 萬美元(稅前) ,而同期以太坊的市值從接近零增長到近4500 億美元。

根據薪資網站Levels.fyi 的數據,以太坊基金會的薪資範圍在11.7 萬到15.5 萬美元之間,軟體工程師的中位數薪資為15.5 萬美元。相較之下,Coinbase 的入門級員工基礎薪資就有15 萬美元,外加56,000 美元的股票和獎金。

Tempo 的情況則完全不同。這家公司剛完成了5 億美元的A 輪融資,估值高達50 億美元,顯然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來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包。

Feist 的離職"正值企業對構建Layer-1 區塊鏈投資增加之際",這反映了私營部門正在積極挖角頂級區塊鏈人才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Feist 和他的同事Justin Drake 在2024 年因接受EigenLayer 顧問職位而引發利益衝突爭議,最終不得不退出這些職位。這顯示出以太坊基金會對外部收入來源的嚴格限制。

所以,可能這次跳槽真的是因為收入。

Tempo:支付專用區塊鏈的新嘗試,新天王級項目

那麼,Tempo 是什麼?由支付巨頭Stripe 和加密投資基金Paradigm 共同孵化的區塊鏈項目,實實在在的天王級項目。

今年10 月,它完成了5 億美元的A 輪融資,估值高達50 億美元,成為2025 年加密領域最大的融資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它的技術願景:專門為支付場景優化的區塊鏈。與以太坊這樣的通用區塊鏈不同,Tempo 從一開始就針對高頻、低成本的穩定幣支付進行了優化。它的目標聽起來有些瘋狂:每秒鐘處理超過10 萬筆交易,交易確認時間不到1 秒。

為了實現這些指標,Tempo 在技術架構上做了許多創新:用戶可以直接用穩定幣支付手續費,不需要持有特殊代幣;支援ISO 20022 標準的交易備註,方便企業對帳;提供批量轉帳功能,適合發工資等場景;還有可選的隱私保護和合規工具。

回顧Feist 的職業軌跡,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模式:他總是在技術成熟的關鍵節點做出轉換。從理論物理到健康科技,從創業到區塊鏈研究,再從以太坊基金會到專注支付的Tempo,每一次轉換都恰好抓住了技術發展的窗口期。

這種從基礎研究到具體應用的轉換,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整個區塊鏈產業的發展軌跡:從概念驗證階段一步步走向大規模實際應用階段。

開發者
區塊鏈
Dank
技術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以太坊核心研究员离职投身支付赛道。
  • 关键要素:
    1. Dankrad Feist主导Danksharding等关键扩容技术。
    2. 以太坊开发者薪酬远低于私营企业水平。
    3. Tempo获50亿美元估值专注支付优化。
  • 市场影响:加剧公链人才竞争与支付赛道关注。
  • 时效性标注:短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