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angelilu,Foresight News
韓國的加密交易熱潮已悄悄湧入「股市」。當年的「泡菜溢價」一度是全球加密貨幣市場津津樂道的奇觀。這個僅有5,100 萬人口的國家,曾爆發出足以撼動全球市場的比特幣交易量。儘管政府的強力監管讓這一溢價現象成為了歷史,但韓國人骨子裡的冒險基因並未消退,只是在尋找新的出口。
而這場狂潮的主力,不是韓國機構大鱷,而是賭上未來的年輕一代散戶。在這個擁有5,100 萬人口的國家,多達1,800 萬人活躍於數位資產市場,達該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且其中,近四分之一的20 至39 歲年輕人將炒幣視為扭轉人生的唯一籌碼。
BitMine 是最新交易標的
根據彭博社援引韓國證券託管機構數據,韓國投資者7 月以來已向BitMine 股票投入了2.59 億美元的淨資金,將BitMine 推上了韓國海外股票購買榜的頭號寶座。
BitMine 是由「矽谷之王」Peter Thiel 支持的美國比特幣礦企,近期從比特幣挖礦過渡到採用ETH 作為其財務戰略,如今ETH 持有量超過115 萬枚,價值超49.6 億美元。使其成為華爾街上持有ETH 的重要「金庫」。更巧的是,將ETH 帶入華爾街的重要推手Tom Lee,同時也是BitMine 的董事。
Tom Lee 是一位韓裔美國人。在經歷了LUNA 幣暴跌的血腥教訓後,韓國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熱情並未消退,而此時一位來自海外、在金融界取得巨大成功的「自己人」的出現,無疑獲得了極高的信任和關注。對韓國散戶而言,這不僅是一個業界專家的觀點,更是一種帶有國家情感的號召力。這種微妙的文化認同,進一步強化了他們對加密市場的信心和熱情。
為何不直接買入ETH?
一個關鍵問題隨之浮現:既然看好以太坊,為什麼不直接買進ETH,還要繞一個大圈去買BitMine 的股票呢?
波動性或許是答案。儘管加密貨幣以其極端的波動性而聞名,但一些散戶投資者或許認為,透過股票市場參與其中,可以獲得一種不同的風險敞口。
實際回測來看,ETH 的價格在7 月從2,500 美元漲至3,800 美元,漲幅為52%。而在此期間,BitMine 股票BMNR 的價格從7 月1 日的46 美元最高漲至135 美元,最高漲幅達193 %。
但截止發文,ETH 漲至4300 美元,是自2021 年12 月以來的最高水準。而BMNR 的價格僅小幅回升至58.98 美元。風險偏好高的韓國人更傾向於選擇風險偏好較高的韓國投資者似乎更傾向於選擇波動更劇烈的投資品種,儘管這種「過山車」式的漲跌能讓無數追高的散戶從雲端跌落。
但其實ETH 直接交易量也不低,光是韓國最大的交易所Upbit 在7 月整月的ETH 交易量為1,111 億美元,淨流入暫無法統計。
BitMine 只是「幣股」狂潮的縮影
然而,這並不是韓國人第一次沖向「幣股」,在穩定幣公司Circle 上市時,就已吸引了韓國投資者的目光,其在Circle 上市當月淨買入額達4.5 億美元,將Circle 的市盈率被炒到了187 倍,這個數字遠遠超出了任何傳統金融科技公司的合理估值。
這股狂熱也席捲了韓國本土市場。在韓國新政府的加密友善政策讓散戶充滿期待,這也是推動韓國綜合股價指數升至近四年高點的部分原因。當韓國央行宣布推出數位貨幣項目(CBDC)時,散戶們嗅到了商機。 Kakao Pay 和LG CNS 這些參與專案的公司股價,在短時間內彷彿坐上了火箭。 Kakao Pay 的股價在短短一個月內翻了一番,而LG CNS 也緊隨其後,飆升了近70%。
當熱潮最終退去
韓國的「加密相關股票」熱潮,與其說是金融現象,不如說是深層社會現象的體現。它反映了在傳統財富累積管道日益狹窄的環境下,韓國年輕人如何急切地尋求非傳統、高風險的突破路徑。
正如Dragonfly 的Hadick 警告:「當溢價消失時,投資者會迅速拋售股票,這些現象通常是短暫的。」那些被情緒和投機推高的「加密相關股票」估值,本質上可能是一個巨大泡沫。當熱潮最終退去,誰在裸泳,或許屆時才能真相大白。
- 核心观点:韩国散户转向加密相关股票寻求高收益。
- 关键要素:
- 韩国投资者7月净买入BitMine股票2.59亿美元。
- BitMine持有115万枚ETH,价值49.6亿美元。
- 韩国年轻人视加密投资为改变命运机会。
- 市场影响:推高加密相关股票估值,或形成泡沫。
- 时效性标注:短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