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苦等兩年,RGB協定上網主網就這?
golem
Odaily资深作者
@web3_golem
2025-08-07 08:10
本文約3064字,閱讀全文需要約5分鐘
比特幣生態-次文化圈的魔幻現實縮影。

原創/ Odaily 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作者/ Golem( @web 3_golem

8 月7 日凌晨1 點,預熱兩年之久的比特幣擴展方案RGB 協議終於上線主網,並且為了激勵用戶在主網體驗RGB 協議,RGB 協議基礎設施開發商Bitlight Labs 同時在主網上線了測試幣RGB。用戶可透過Bitlight Labs 官網的水龍頭領取RGB。

雖然是RGB 僅是測試幣,但本質上其仍是比特幣主網上第一個RGB 資產,而且佔據了一個具有像徵意義的代幣名稱。因此在RGB 協議上線主網前24 小時,打新教程和FOMO 情緒就廣泛傳播,Degen 們在黑暗中摩拳擦掌,一場苦戰恐怕無法避免。

然而當RGB 協議真正上線時,FOMO 卻立刻轉為FUD,甚至目前RGB 代幣打新進度不到20%,是什麼導致了這種轉變? RGB 協定是否仍值得參與,Odaily星球日報將在本文中簡要分析。

回顧RGB 協議

RGB 協定在2023 年比特幣生態大火之際是最熱門智慧合約擴展方案之一,但它也是發展最慢的擴展方案。 2016 年被構想,2019 年正式開發,開發工作幾經易手,2023 年因市場上對比特幣擴展的強烈需求而被重新關注,不過開發進度依舊緩慢,因此2024 年被RGB++協議借熱度成功搶跑,但RGB++協議也沒逃過沒落的命運。 2024 年Bitlight Labs 團隊協助RGB 開發後進度才有了真正加速,5 年的漫漫之旅,現在終於上線了主網。

隨著時間消磨,對於大多數用戶而言,開發時間長、團隊背景優異、晦澀難懂、動輒幾千字的深度研報可能是目前僅存的對RGB 協議的印象。這些印像也都在腦海中濃縮成了「牛x」二字,所以在主網上線前才引起瞭如此規模的討論和準備。因此我認為有必要在這篇文章中簡單介紹一下RGB 協定的關鍵點。

一次性密封

對於比特幣網路而言,RGB 協定是一種鏈下擴展方案,將智慧合約和交易資料都保存在了鏈下,所以本身就具有圖靈完備性,只是將比特幣主網作為「安全背書」。

RGB 協議中一項重要技術為一次性密封,要求是確保同樣的資訊只能被使用一次,比特幣網路的UTXO 模型天然與這項技術適配,因為每個UTXO 也只能被使用一次,透過將RGB 資產資訊和合約狀態加密封裝在UTXO 中,這些UTXO 也只能使用一次,透過將RGB 資產資訊和合約狀態加密封裝在UTXO 中,這些點算能的帳本夠安全。

客戶端驗證

RGB 協定另一項重要技術是用戶端驗證,RGB 資產的轉移並被藉由比特幣主網廣播,而是由鏈下獨立的用戶端進行。因此每當一筆交易發生時,用戶端只需要往前追溯驗證與這筆交易相關的狀態是否正確即可,無需同步驗證全網中的所有交易,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RGB 對隱私的保護。

以上便是RGB 協議如何進行資產轉移和保證安全的兩個重要技術,至於其在鏈下如何編寫智能合約、採用的方式與EVM 相比有何優劣並不是用戶該關注的重點。

如何打新主網第一個RGB 代幣

RGB 協議或許原理複雜,但這次主網上線的打新活動操作卻非常簡單,本質上是一種空投分發模式,用戶給項目方轉賬,然後項目方按照順序給用戶分發RGB 代幣,並且因為採用鎖單模式,同一個錢包未分發完成前不能重複領取,有效避免了網絡過於擁堵。

截止目前總量為2,100 萬枚的RGB 代幣,因每次領取僅限50 枚代幣且分發緩慢,領取進度不到20%,社區計算按照比特幣網絡的出塊速度,最快也需要17 個小時才能打完。因此,大家還有機會,以下是打新具體教學。

建立Bitlight 錢包並轉入BTC

首先要下載Bitlight 插件錢包,然後建立一個新錢包,然後從其他位址向錢包轉入0.0003-0.0005 BTC,不用太多。最好不要選擇導入舊錢包,避免因各種錢包資產協議不相容而導致燒資產事故。

建立容器

然後我們需要建立RGB UTXO,也就是存放RGB 資產的容器。首先點選錢包“UTXOs”,如下圖。

再點選右上角“Create UTXO”,

點擊“Custom”,自訂UTXO 所含比特幣的數量,因為這個UTXO 是作為RGB 資產容器存在,因此並不需要太多比特幣,0.0001 BTC 即可。然後選擇合適的費率,點選下一步簽名就完成了。

建議不要連續創建很多容器,因為創建容器需要支付比特幣網路gas,解鎖容器(將其轉變為正常可使用的UTXO)也需要支付gas。況且本次打新採用鎖定單模式且分發速度極慢,因此對於單號而言,提前創建多個UTXO 並無太大意義,反而增加成本。

claim RGB 代幣

但創建容器的交易過區塊後,進入Bitlight 官方網站,連結錢包後,點擊Claim 即可。如下圖,當一個錢包Claim 後,用戶便不能在繼續操作,只能等待「Claiming」結束,才能進行下一次claim。

從FOMO 到FUD

RGB 本次主網的打新活動,體驗其實還算絲滑,但還是遭到了社群的強烈FUD。原因如下:

單次可鑄造RGB 數量太少

RGB 代幣總量為2,100 萬枚,項目方硬性規定每次Claim 只分發50 枚,因此需要進行42 萬次交易才能打完RGB 代幣。即使以每個區塊4000 筆交易計算,也需要105 個區塊才能打完,約合17.5 小時。

因此社區吐槽專案方將戰線拉的過於長,市場的情緒和熱度會被消磨殆盡。

項目方收費

RGB 遭FUD 的另一個原因是Bitlight Labs 收費。根據鏈上資訊顯示,用戶的每一筆Claim 交易都需要給一個固定地址轉移‎0.00003636 BTC(約合4 美元),那麼鑄造42 萬次,項目方總共能收取約168 萬美元。

一筆Claim RGB 代幣的交易

雖然專案方最後解釋稱,這些費用會涵蓋未來分發RGB 資產的交易費用和當作做市與回購費用。但規劃是規劃,收錢卻是事實,許多玩家依然無法相信專案方。

而168 萬美元的費用再加上用戶創建容器和交易的gas 費,以成本估算法,第一個RGB 代幣的市值就已經被抬高到了200 萬美元左右。在目前比特幣生態的資金存量和熱度下,200 萬美元並不是低估值。這或許才是大部分玩家FUD 的真正原因。

寫到最後

RGB 協議這次所引起的關注是令我驚訝的,除了總是衝在「比特幣新協議虧錢最前面」的熟悉面孔外,還有許多平時不怎麼關注比特幣生態的用戶也參與了進來。

最近一段時間,比特幣生態也算是熱鬧,又開始新協議創業大潮。 spark、BRC 2.0、rune 2.0、labitu 到現在的RGB,或許其中有些你並不熟悉,但不必焦慮,你可能錯過的只是虧錢機會。

新協議層出不窮,每一個都背負著老套卻宏大的敘事。可事實是,大多數項目永遠停留在早期概念或空投派對上,真正落地的寥寥無幾。創新的活力固然重要,但現今的節奏更像是一條高速運轉的工業流水線。

玩家群卻始終不變,一次又一次湧入一場場“新協議狂歡”,財富在這群人中收割、流轉,像極了一群不被主流關注,卻因共同的信念、對技術與賭博交織的激情形成的一個亞文化群體。

在比特幣已經家喻戶曉的今天,想到世界上還有這樣一群在其中自娛自樂的人,又怎麼不能稱之為魔幻呢?

BTC
閃電網絡
空投
BTC生態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RGB协议主网上线引发FOMO转FUD。
  • 关键要素:
    1. RGB协议历时5年开发终上线。
    2. 单次仅分发50枚代币,进度缓慢。
    3. 项目方收费168万美元引质疑。
  • 市场影响:比特币生态协议竞争加剧。
  • 时效性标注:短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