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日本加密市場現況:監管過早介入,競爭力不如香港新加坡?
深潮TechFlow
特邀专栏作者
2024-07-01 13:00
本文約5616字,閱讀全文需要約9分鐘
日本的普通投資者長期以來以對槓桿交易的熱情而聞名。

原文作者:Rick Maeda

原文編譯:深潮 TechFlow

概要

  • 儘管日本早期就採用了加密貨幣,但由於歷史上發生了兩次最大的加密交易所駭客攻擊,其發展歷程很坎坷。

  • 這些事件迫使日本的監管機構比其他國家更早介入,為業界提供了明確的監管框架。

  • 然而,嚴格的監管和高稅率使得日本在競爭力上不如新加坡和香港等鄰國。

  • 在低交易量且乏味的國內創業環境中,日本在發展其Web3產業方面面臨許多挑戰,要實現復興需要政策上的重大變革。

引言

由於缺乏高收益機會,且國內股市缺乏吸引力,日本的普通投資者長期以來以對槓桿交易的熱情而聞名。日本的個人貨幣交易者在TRY/JPY (土耳其里拉/日圓)外匯交易對上的影響力巨大,國際金融界甚至創造了“Mrs. Watanabe”(渡邊夫人)這個術語來代表他們。當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在 2010 年代初進入普通用戶市場時,日本的日內交易者熱情地接受了這個新興資產類別。然而,投資者很快就面臨國內的挑戰,包括兩次著名的交易所駭客攻擊,這與日本在創業和投資方面的吸引力不足相結合,使得該國在Web3 領域的地位下降。

在這篇研究文章中,我們將:

  • 回顧日本加密貨幣的歷史,特別是各種監管發展的情況

  • 分析日本目前的狀況

  • 探討國內產業的一些主要參與者

日本加密貨幣的歷史

日本的加密貨幣發展歷程中經歷了許多重大事件,如Mt. Gox 和Coincheck 駭客攻擊,這促使政府實施了嚴格的監管措施,以保護投資者和維持金融系統的穩定。日本繼續發展其監管框架,以應對加密貨幣領域的新挑戰和機會。

早期和Mt. Gox 的崛起

2009 年:

  • 比特幣,第一種加密貨幣,由一個使用Satoshi Nakamoto 名字的不明人或團體引入。在這些早期階段,各地對加密貨幣的意識和採用都很少,儘管創作者使用了日本化的假名,但在日本也不例外。

    2011 ~ 2013 年:

  • Mt. Gox,一家位於東京的比特幣交易所,成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在其巔峰時期處理了絕大多數的比特幣交易。 (圖 1)。

圖 1 :截至 2013年底的全球 CEX 交易量

Mt. Gox 駭客事件及其後果

2014 年:

  • Mt. Gox 暫停交易,關閉其網站,並申請破產,宣布約 85 萬個比特幣(相當於當時所有比特幣的近 7% ,價值約 4.5 億美元)被盜。調查顯示,管理不善和安全措施不足是導致損失的原因。

圖 2 :在 Mt. Gox 停止提款後 3 天內,比特幣價格一度下跌超過 40%

監管發展和早期法規

2015 年:

  • 金融行動特別工作小組(FATF),七國集團(G 7)的政府間政策制定機構,發布指南,建議各國監管虛擬貨幣交易所,以打擊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

  • 日本政府開始起草立法,旨在監管交易所,以保護消費者並確保金融穩定。

    2016 年:

  • 日本內閣和國會通過了修訂《支付服務法》(PSA)和《金融工具和交易法》(FIEA)的法案。這些修訂承認虛擬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坊、瑞波幣、萊特幣和比特幣現金)作為一種支付手段,並對加密貨幣交易所施加監管要求,為全面實施加密貨幣法規奠定了基礎。

  • 金融服務局(FSA)負責這些法規的實施,重點是交易所的註冊要求、網路安全措施和反洗錢(AML)協議。

Coincheck 駭客事件和加強的監管

2017 年:

  • 修訂後的《支付服務法》於 4 月生效,要求加密貨幣交易所向FSA 註冊,並遵守AML 和了解客戶(KYC)規定,這些法規還將比特幣分類為預付支付工具。

  • 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在日本獲得了顯著的普及,許多商家如日本最大的電子零售公司Bic Camera 開始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方式。

  • 國家稅務局(NTA)將加密貨幣收益分類為“雜項收入”,使其成為應稅收入。

    2018 年:

  • Coincheck,作為日本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被駭客攻擊,導致約 5.23 億個NEM(價值約 5.3 億美元)被盜。客戶最終由Coincheck 全額補償。這次駭客攻擊仍然是史上最大的加密貨幣劫案之一,並促使 FSA 採取更嚴格的監管措施。根據Cointelegraph 報導,該交易所將NEM 儲存在熱錢包中,而不是多重簽名錢包。圖 3 顯示了駭客事件發生後前兩個月內NEM 價格下跌超過 76% 。 2018 年第一季是熊市的開始,但即使除去熊市的效應,$XEM/$BTC 交易對也下跌了超過 61% 。

    圖 3 :Coincheck 駭客事件期間的XEM 價格趨勢

  • Zaif,一個較小的交易所,被駭客攻擊,損失約 6000 萬美元。

  • 日本虛擬貨幣交易協會(JVCEA)成立,作為政府批准的自律機構,以提高行業標準,並負責批准交易所上市的Token。

  • FSA 向幾家加密貨幣交易所發出業務改進命令,並進行現場檢查以確保符合新法規。

  • FSA 將加密貨幣保證金交易的槓桿限制在存款金額的 4 倍,旨在遏制投機交易並保護投資者。

槓桿交易法規和持續發展

2019 年:

  • Coincheck 現已符合新法規,恢復營運。

  • 日本內閣批准了新的法規,將加密貨幣保證金交易的槓桿限制在初始存款的 2-4 倍。

  • 修訂後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法》(FIEA)和《支付服務法》(PSA)生效,進一步收緊對加密貨幣交易所和證券型 Token 發行(STO)的監管。

    2020 年:

  • FSA 將保證金交易的最大槓桿率降低到 2 倍。

  • 進一步修訂的PSA 和FIEA 得到執行,重點是加強用戶保護和市場誠信。

    2021 年:

  • 日本繼續發展其監管框架,重點是增強投資者保護、網路安全和防止洗錢。

  • FSA 成立了一個新的監管機構,監督加密貨幣交易所營運商並確保其遵守不斷變化的法規。

  • FSA 要求JVCEA 實施自律規則,涉及交易期間的資訊共享的「加密旅行規則」。

最新發展

2022 年:

  • FSA 為交易所的數位資產託管引入了額外的指南,強調需要強大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實踐。

  • JVCEA 在其自律規則中引入了旅行規則,而內閣秘書處修訂了《防止犯罪收益轉移法》(APTCP)以執行該規則。

  • 日本稅務委員會修訂了稅法,免除Token 發行人對未實現的加密貨幣收益支付公司稅。

  • 日本探索發行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的潛力,日本銀行正在進行實驗和研究。

  • 上議院通過了一項監管穩定幣的法案,監控洗錢並打擊洗錢活動。

  • 自由民主黨(LDP)數位社會推進總部發布了《NFT 白皮書:Web 3.0 時代的日本NFT 戰略》,提出了開發和保護NFT 的政策建議。

  • 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成立了Web3 政策辦公室,為Web3 相關產業創造一個支持性商業環境。

  • FSA 正在推進解除對外國發行的穩定幣的禁令。

    2023:

  • FSA 繼續完善其監管方法,重點關注DeFi 和NFT 等新興趨勢。

  • FSA 就修訂APTCP 執行令的命令草案進行公開諮詢,明確旅行規則對日本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VASP) 的適用。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強調Web3 是經濟改革的支柱,稱其為"資本主義的新形式",並強調其透過解決社會問題推動成長的潛力。

    2024:

  • JVCEA 計畫簡化數位貨幣的上市流程,旨在精簡市場上已有代幣的審批程序。

  • 預計將取消某些數位資產在授權交易所的冗長預審程序。

  • 內閣批准一項法案,允許創投公司的投資工具直接持有數位資產。

現在我們處於什麼位置?日本正為Web3 的採用而奮鬥

日本在Web3 採納方面的弱點主要源自於監管限制,特別是在交易所上市和稅收方面。交易所上市受到FSA 的嚴格監管,本地CEX 缺乏主要加密貨幣,無法提供穩定幣的流動性(圖 4)。

圖 4 :本地CEX 的產品有限。

附註:我們查看了Binance 和ByBit 的USDT 配對幣種,因為它們都不提供美元法幣。

對於ByBit,$SHIB 和$BONK 以 1000 單位區塊提供($ 1000 BONK 和$SHIB 1000)

除了Bitbank 在日本交易所中提供的幣種最多之外,這加強了主要幣種在日本交易所的主導地位(圖 5):

圖 5 :日本和國際 CEX 的前兩大資產的市佔率。

持續時間: 2024 年迄今

同時,加密貨幣收益被視為雜項收入,以個人所得稅等級加上地方稅課稅,最高可達 55% (圖 6)。

圖 6 :日本對加密貨幣的資本利得稅高得令人望而卻步

在機構投資者介入之前,曾有一段時間,日圓交易量超過了美元交易量,但上述挑戰使得情況變得艱難。

圖 7 :日圓在全球法幣交易量中的市場份額

日圓的絕對主導地位,一度佔所有法幣交易量的 60% 以上,在疫情期間迅速消失。然而,亞洲法幣交易量的總份額隨著交易量從日圓轉移到韓元而保持相對穩定(圖 8)。

圖 8 :日圓交易量相對於其他貨幣的市場份額

有趣的是,當我們將日圓和美元交易量重新基準到 2021 年 11 月的歷史最高點時,日圓交易量在本週期中顯示出更強的恢復(圖 9)。

圖 9 :日圓和美元交易量以 2021 年 11 月的歷史高點為基準= 100

在機構方面,日本是一個內容IP 豐富的國家,擁有如SEGA 和Kodansha 這樣的公司,使其成為NFT 和遊戲驅動專案的理想之地。理論上,這些公司可以帶來關注、用戶、研究能力和資本,問題是,這種策略在任何國家都顯示出極小的效果,而這已經被吹捧為日本的牛市案例多年了。

在政治上,放鬆管制的執政黨最近在 2024 年 4 月的眾議院選舉中落敗,給反對黨立憲民主黨帶來了動力,這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然而,鑑於自民黨在國會參眾兩院中的持續多數地位,以及採用Web3 的國際和國內競爭日益激烈,我們認為這些事態發展目前還不足為奇。

加密貨幣面臨許多不利因素,但簡單地說,許多問題都是文化問題,因此無法量化,也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人們的英語水平極低,固有的創業精神缺乏,在本地知名大公司的穩定工作仍被視為畢業後就業的巔峰,公司的謹慎態度與加密貨幣的"快速移動"性質形成鮮明對比,等等。所有這些因素都是相對的,尤其是與新加坡和香港等亞洲競爭對手相比,但其中許多因素也是絕對的,這使得挑戰變得更加困難。再加上稅收和CEX 產品供應方面的挑戰,很難想像日本的採用率會很快趕上其亞洲鄰國。

日本加密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i) 中心化交易所(CEXs)

如前所述,與國際同業相比,日本的中心化交易所在產品提供方面競爭力不足,同時高資本利得稅使得加密貨幣交易不具吸引力。這些挑戰反映在國內交易所的交易量上,而這些交易所的使用者介面和使用者體驗(UI/UX) 也落後於國外競爭對手。

目前,日本有 29 家加密資產交易服務提供者在金融廳(FSA) 註冊。我們透過圖表展示了當前的市場格局。

  • BitFlyer 是按交易量計算的最大交易所,近年來一直保持其主導地位。

圖 10 :日本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份額

然而,與頂級國際交易所相比,日本的國內交易所交易量幾乎沒有競爭力。自從新冠疫情以來,Binance 已經遠遠甩開了日本的交易所。

圖 11 :日本交易所現貨交易量總和與Binance 的比較

這種差異同樣可以在比較交易所現貨 BTC 訂單簿的深度時觀察到。

圖 12 : 1% 深度的現貨 BTC 訂單簿,日本交易所與Binance 的比較

ii) 投資集團:

SBI Digital

SBI Holdings (TYO: 8473) 是一家總部位於東京的金融服務集團,成立於 1999 年。最初是軟銀集團的一部分, 2000 年獨立。 SBI Holdings 在多個領域運營,包括金融服務、資產管理和生物技術。它以將技術與傳統金融服務相結合以推動創新和成長而聞名。

SBI Digital Asset Holdings 是SBI Holdings 的子公司,專注於數位資產和區塊鏈技術,是日本最大的加密貨幣投資集團。 SBI Digital 於2020 年推出,旨在透過提供數位資產交易、代幣發行和託管服務等綜合解決方案,徹底改變傳統金融業。他們為各種數位資產交易提供安全平台,並促進代幣發行,使企業能夠透過安全代幣發行(STO)等創新方法籌集資金。他們的託管服務確保數位資產的安全儲存和管理,並利用先進的安全措施來保護投資。 SBI Digital 也與全球金融機構合作,例如與SIX Digital Exchange 合資在新加坡設立加密風險基金,旨在提高整個亞洲和歐洲數位資產的流動性和基礎設施。另一項重要措施是2023 年推出的數位空間基金,資金規模高達6.6 億美元,重點在於Web3、元宇宙、人工智慧、金融科技和其他新興技術。

SBI 在傳統金融和加密領域提供多種服務,包括透過其子公司B2C 2 提供託管解決方案和做市服務。

iii) 協議/項目:

Astar Network

Astar Network 是一個建立在Polkadot 生態系統上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平台,也是日本最重要的加密項目之一(不過著名的是,其總部並不在日本,而是在新加坡)。它是由日本區塊鏈領域的知名人士渡邊紹太(Sota Watanabe)創立。 Astar 旨在為開發者提供一個可擴展、可互通和去中心化的網絡,以部署他們的應用程式。該網路支援多種虛擬機,包括以太坊虛擬機(EVM)和WebAssembly(WASM),讓開發人員可以使用各種程式語言編寫智慧合約。

Astar Network 是一個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 平台,建立在Polkadot 生態系統上。儘管Astar 是日本最領先的加密項目之一,但其總部設在新加坡。該平台由日本區塊鏈領域的知名人物Sota Watanabe 創立,旨在為開發者提供一個可擴展、互通和去中心化的應用部署平台。 Astar 支援多種虛擬機,包括以太坊虛擬機(EVM) 和WebAssembly (WASM),讓開發者可以使用多種程式語言編寫智慧合約。

Astar 透過提供必要的工具和基礎設施,促進dApp 的開發,推動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質化代幣(NFTs) 和其他區塊鏈應用的創新。 Astar 與Polkadot 的整合增強了其與其他區塊鏈的互通性,使其成為區塊鏈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Astar 在日本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是該國領先的區塊鏈項目之一,展示了日本科技界對區塊鏈技術的興趣和投資。然而,Astar 上的活動仍在起步階段:圖 13 顯示了該鏈的TVL(以美元計),圖 14 顯示了其本地代幣TVL 的成長。

圖 13 :Astar 與更大的鏈條的以美元TVL 對比

圖 14 :Astar TVL 與Solana TVL 的比較,以其本幣($ASTR 和$SOL)計算,以1 月23 日= 100 為基準

Backpack

Backpack 是近年來最令人興奮的錢包提供者之一。他們的非託管錢包目前支援Solana、Ethereum 和Arbitrum,提供瀏覽器擴充功能以及iOS 和Android 應用程式。有趣的是,該公司由兩位非日本創辦人創立,他們選擇東京為總部。我們訪問了Backpack 的共同創辦人Tristan Yver,討論他們為何選擇在日本成立公司:

  • 你是誰,什麼是 Backpack?

    我是Tristan Yver,Backpack 的共同創辦人。 Backpack 是一個加密貨幣錢包,旨在透過提供一個安全、用戶友好的平台來管理所有的加密資產。我也是Mad Lads NFT 集合的創始人之一,這是Solana 上領先的NFT 集合,也是加密領域最強大的社群之一。

  • 為什麼選擇日本作為你的總部位置?

    我們選擇在日本設立總部,因為這裡的監管環境正在逐步完善,我們有一個本地團隊駐紮在這裡。在亞洲所有國家中,日本是我們團隊最想設立總部的地方,因為這裡的安全性和生活品質都很高。我們也致力於將日本推廣為一個蓬勃發展的Web3 國家,並邀請其他創辦人和團隊來拜訪我們。

  • 你認為國內需要做出什麼改變才能增加加密貨幣的採用?

    為了推動加密貨幣在日本的普及,需要更多的資源供工程師學習區塊鏈編程,而創業部門需要意識到Web3 領域的巨大機會。我還認為,更友善的稅收政策會吸引更多個人投資者參與加密市場。

  • 能否介紹一下Backpack 即將推出的更新?

    我們很高興能夠在Backpack 錢包中添加更多的區塊鏈支援。我們從Solana 和Ethereum 開始,現在支援Arbitrum,很快就會支援Base、Optimism 和Polygon。這些創新旨在為用戶提供最佳的非託管加密管理體驗。

結束語

儘管日本在普通用戶應用方面起步較早,但交易所黑客攻擊事件後的監管審查、高昂的稅收、交易所提供的有限幣種以及文化障礙等因素,使得日本在Web3 領域遠遠落後於亞洲同行。由岸田領導的自民黨現任政府將目光投向了正確的方向,但進展緩慢。當地交易所的活動反映了這種掙扎,目前還很難看出有什麼催化劑可以改變日本的頹勢。然而,全面的監管環境,以及Tristan 提到的安全和生活品質等生活方式,繼續使日本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居住地,正如我們在Backpack 看到的那樣,有才華的人可能會選擇日本作為其營運基地。

原文連結

金融
投資
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