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Mason Nystrom,Variant Fund 投資合夥人
原文編譯:Luffy,Foresight News
代幣激勵可以為市場吸引供應方參與者,從而克服冷啟動問題。但並非所有的供應都是一樣的。
主動型供應是指必須持續參與市場活動;被動供應則是指需要初始引導但極少需要後續維護。
擁有主動型供應的代幣化市場更具黏性,一旦達到某個規模,往往能具有更高的防禦性,因為需求的複合性質為供應商提供了更好的經濟效益。誰先達到最大的需求流動性,誰就能獲勝。
相反,被動供應的市場能夠在沒有同等市場需求匹配的情況下快速擴大供應,但其黏性難以保證。建設者可以在引導代幣化市場的同時利用這些特性,但前提是他們知道如何權衡。
主動式市場與被動型市場
主動供應市場傾向於防禦性而被動市場更容易擴大規模,要理解這一點必須先了解它們的一般特徵,每個特徵都有一定的範圍限制。
人力與資源
主動供應如同人力勞動。目前為止,人們還不能像出租儲存空間一樣被動地出租他們的腦力。例如,Braintrust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職業網絡,它需要不斷供應人才來滿足雇主的即時需求。
與人力勞動相對應的是資源,例如硬體、NFT 和資本。這些是被動供應的典型代表。例如,汽車資料共享網路DIMO 要求用戶購買並連接DIMO 硬體設備。在支付一次性費用後,該設備會持續將車輛資料傳輸到DIMO 網絡,幾乎不需要用戶再次輸入。
機會成本與沉沒成本
在主動型市場中,供應方參與者會選擇收入/ 收益和代幣升值潛力最佳的市場。 Axie Infinity 推廣了邊玩邊賺的模式,它與其他用戶可以透過勞動賺取收益的市場競爭。如果沒有強大的自然需求,活躍市場就必須不斷與用戶花時間賺取代幣的所有其他方式競爭。
然而,被動型市場中供應方需要在前期投入資產,存在一定的沉沒成本。因此,只要有利可圖,供應方營運商就會被動地將實體資產提供給市場。例如,GPU 所有者有動力將其運算能力提供給GPU 市場。即使在供需失衡的情況下,被動型市場也可以利用代幣誘因來支持大量供應。
品質依賴型供應與品質獨立型供應
當你對供應品質有清楚的認知時,擴大市場規模就會容易得多。被動供應市場擁有實體供應,比主動供應市場更適合這種情況。這是因為它們的供應通常帶有定量限定,使提升品質更容易。例如,GPU 有不同的量化分類(例如A 100 與RTX 4090 s),它們與供應品質息息相關。
這種情況在主動供應市場中很少見,因為這些市場需要應對人員能力高度差異的問題。 Braintrust 或Nosh 等零工平台的優秀程度取決於其工人,但需求方對這些工人的素質有不同的標準。
代幣設計的含義
那麼,建設者應該如何引導代幣化市場並使其擴大規模?市場的供應特徵對代幣設計有何影響?
主動供應的市場
對於主動供應的市場來說,代幣設計有幾個關鍵點:
隨著需求成長擴大代幣激勵規模
激勵供應方的忠誠度、品質或可靠性
建立動態激勵機制
在被動市場中,供應可以等待需求趕上(例如Filecoin)。但在主動市場中並非如此,因為人們面臨高昂的機會成本。因此,建設者必須優先考慮需求方的成長才能保持競爭力。然而,代幣可以幫助引導初始需求,以引導應方參與者加入市場。
擴大主動型市場規模的策略之一是動態擴大供應方誘因,使代幣分配與成長緊密相關。一種相關機制是以許可的方式引入供應,這樣就可以持續為供應方參與者提供穩定的收益率,從而保持供應方勞動力的參與度和可靠性。
無論如何,這種主動供應市場的限制實際上使它們在發展過程中更具黏性:隨著需求增加,它們能夠提供更穩定的效益。從激勵設計的角度來看,這種代幣化市場應該專注於提供持續的獎勵,以保持用戶在平台上的活躍度。此外,他們應該動態調整這些獎勵,以激勵那些提供穩定供應的用戶,而不是那些可能流失的用戶。
不過,雖然代幣誘因對於引導供需很有價值,但可能需要在服務、驗證和聲譽層面進行一些創新,以擴大供應質量,這是主動供應市場的一個重要特徵。
在這方面,代幣化市場必須吸取傳統託管市場的經驗教訓。例如,RealReal 和StockX 提供驗證服務,以確保實體供應合法。同樣,Braintrust 充當中間人,並在其市場產品中提供品質保證層,同時利用代幣幫助引入供應。
能夠利用代幣擴展效應的主動供應市場可以做得更好。透過使用基於權益的中介網絡或代幣激勵的驗證和管理層,可以增強品質保證流程並產生更有效率的市場。
那些供給和需求來自同一用戶的代幣化市場呢?例如NFT 市場或Axie、Stepn 等邊玩邊賺遊戲?
在調整代幣激勵措施時,這些角色可以轉換的市場需要更加靈活,因為他們最有可能發現代幣的投機性飛輪並混淆有機需求。這樣的市場可以透過將鎖倉納入代幣獎勵中,激勵長期參與,幫助緩解成長的反身性。主動供應的市場應該激勵供應方多樣性,以帶來更多的專業消費者和專業供應,而不是零售供應,後者可能更加反覆無常。
被動供應的市場
對於被動供應市場的建造者來說,代幣設計也可以獲得重要的啟示:
主動擴大供應方數量,實現商業上可行的規模
透過需求方產品(例如SDK、API)或透過專有硬體鎖定供應方來建立更強的防禦能力
激勵供應方的忠誠度、品質或可靠性
被動供應的市場通常需要達到一定的供應門檻,市場才能具有商業可行性(即產生強勁需求),因此建構者最初應該專注於供應方的成長。此外,這種供應通常以數量而不是品質來衡量。例如,像DIMO、Hivemapper 和Wynd 這樣的數據收集網路需要大量數據,然後才能使基於它們構建的聚合數據或服務變得有價值。
由於所有被動供應的市場都更容易擴展,因此新進入者不會僅透過聚集足夠的流動性來確保需求。相反,它通常需要透過建立SaaS 元件(例如SDK 和API)來在產品上競爭,以幫助需求方存取市場。像IO.net 這樣的GPU 市場提供聚合服務,讓終端運算使用者更容易存取GPU。同樣,DIMO 已經建立了一個市場,使DIMO 代幣所有者能夠為他們的汽車購買服務。
另一種讓被動供應市場更具防禦性的方法是從商品化供應轉變為專有供應。 Helium 和XNET 等無線網路市場正在利用專有供應來建立其電信基礎設施。
最後,考慮到被動供應市場的高沉沒成本,只要回報超過營運成本,供應方通常會繼續為網路提供服務。當沉沒成本高而機會成本低時(例如Blackbird 餐廳接受FLY 代幣),供應方更容易留下來,因為供應方有內在的誘因來為市場提供服務。相反,當高沉沒成本與高機會成本同時存在時(例如GPU 所有者為計算市場提供服務),需求或代幣獎勵可能是供應方選擇分配資源的決定性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