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Day,白話區塊鏈
上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比特幣Layer 2 中的比特幣側鏈和UTXO+ 客戶端驗證,今天我們來介紹剩下的2 個,Roullp和Taproot Consensus。
01 Roullp
Roullp 本來是以太坊上的Layer 2 擴展性解決方案,用於提高區塊鍊網絡的效能和吞吐量,Roullp 通過將大部分交易數據和計算遷移到鏈外,在鏈上只記錄交易的摘要或匯總信息,從而減輕了主鏈的負擔,提高了整體性能。Roullp 的核心思想是將鏈上的安全性與鏈下的高效性結合起來。
在比特幣上實現Roullp 方案存在一些挑戰和限制。比特幣本身並不支援智慧合約驗證,因此在比特幣上引入Roullp 方案需要採取其他方式進行驗證,例如引入客戶端驗證或自建DA 層。這導致比特幣Layer 2 項目的安全性高度依賴客戶端驗證或自建的DA 層,而不是比特幣的本身安全性。

圖源網絡,侵刪
此外,比特幣的原生性與Roullp 方案的本質並不匹配,因為Roullp 方案主要來自於以太坊的二層解決方案,並針對以太坊的特性進行設計。比特幣只充當了一個存證的角色,不參與驗證過程,因此在原生性上與Roullp 方案有一定的差異。
另外,Roullp 方案在比特幣Layer 2 的去中心化程度方面也存在挑戰。其中涉及資產管理和二層帳本的去中心化。目前大部分以太坊的排序器節點是中心化的,由Layer 2 專案方自己運行,這也使得比特幣Layer 2 項目在去中心化方面面臨一些問題。
儘管在比特幣上實現Roullp 方案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它面臨著比特幣的原生性、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挑戰。目前市場上的BTC Layer 2 項目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限制,因此對於這類項目的發展和廣泛採用仍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和驗證。接下來講講其中一些代表項目:
Merlin Chain

Merlin Chain 是一個整合了ZK Rollup 網絡、去中心化預言機和鏈上BTC 防詐騙模組的比特幣Layer 2 解決方案。Merlin Chain 的目標是提高比特幣交易的效率和可擴展性,使比特幣生態系統更加活躍。 Merlin Chain 採用了ZK-Rollup 技術,將大量交易證明進行壓縮,以提高交易效率和可擴展性。
在Merlin Chain 上,排序器節點負責收集和批次交易,並產生壓縮後的交易資料、ZK 狀態根和zkEVM 證明。然後,壓縮後的交易資料和ZK 證明透過去中心化的Oracle 網絡上傳到比特幣的Layer 1 層上的Taproot。Taproot 作為一個公共資源可供整個網絡使用,以確保透明度和安全性。
Merlin Chain 雖然被大家詬病技術弱,但從生態和社區活躍度以及落地程度等多個方面來看,Merlin chain 都是熱度最高的BTC Layer 2 ,目前鎖倉資金量在35 億美金以上。
B² Network

B² Network 利用了零知識證明和ZK Rollup 的技術來提高比特幣網路的效能和擴充性,並相容於以太坊的智慧合約功能。該方案將交易數據和驗證證明記錄在比特幣主網上,並通過一個挑戰- 響應機制來確保數據的正確性。
B² Network 的架構包括兩個主要部分:Rollup 層和DA 層。在Rollup 層,用戶的交易和相關的驗證證明被處理和記錄,用戶的狀態也在這一層進行儲存。然後,這些交易和驗證證明被傳輸到DA 層進行儲存和驗證。
DA 層包括去中心化儲存、B²節點和比特幣網路。在這一層,Rollup 資料的副本被永久存儲,並且驗證證明被驗證。然而,由於比特幣主網本身無法直接驗證DA 層的數據,B² Network 採用了一種特殊的方法,它將驗證證明的摘要(Commitment)寫入比特幣主網,並設定了一個時間鎖定的挑戰,類似OP 的詐騙證明。
B² Network 一個主要問題是比特幣主網無法直接驗證DA 層的數據,所以需要採用挑戰- 響應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可能會影響到系統的去中心化性質和安全性。
B² Network 近期策略推出了B² Hub,將為其它ZK Rollup 提供服務,並且提供資料可用層(DA) 功能,另外與Babylon 進行策略合作,實現BTC Layer 2 的Restaking 和LSD 功能。
Bison

Bison 是一種基於比特幣的原生ZK Rollup 方案,旨在提高交易速度並在比特幣網路上實現高級功能。開發者可以利用ZK Rollup 建構創新的DeFi 解決方案,如DEX/CEX、借代服務和自動化做市商。與其他Layer 2 方案使用的以太坊虛擬機器(EVM)不同,Bison 採用Cario VM(與StarkNet 相同),並主要圍繞銘文進行生態建構。
在技術方案上,Bison 本質上仍然是主權Rollup,透過自身節點進行驗證。而DA(Dispute Assistant)只是將驗證結果以銘文形式保存和公示到比特幣主網,並不能完全繼承比特幣的價值。
Bison 後續能否發展起來,可以說與銘文生態能否再次起來息息相關。
02 Taproot Consensus
Taproot Consensus 是基於比特幣原生技術的Layer 2 解決方案。它包括三個核心組件:Schnorr Signature、MAST Contract 和SPV Node Network。
Schnorr Signature 是一種高效且具有更好隱私保護的比特幣簽名算法,Schnorr Signature 可以讓比特幣多簽位址拓展到1000 個,實現多簽位址的分散化。
MAST Contract 提供多簽管理的程式碼化,不依賴人來簽名,而是依賴程式碼驅動。
SPV Node Network 由比特幣輕節點組成,讓用戶能夠方便且安全地驗證比特幣支付,而無需保存完整的區塊鏈資料。
Taproot Consensus 實現靠比特幣輕節點網絡共識來驅動多簽,實現了去中心化的比特幣跨鍊和管理。
翻了下資料,Taproot Consensus 應該算BEVM 專案方自己獨創的新二層賽道,所以代表項目只有他們自己。
代表專案:BEVM

BEVM 是以BTC 為Gas 且與EVM 相容的比特幣Layer 2 ,目標是提高比特幣的可擴展性,降低交易費用,並培育一個更安全和去中心化的金融生態系統。
BEVM 的核心設計是基於BTC 2021 年的Taproot 升級,使用Musig 2 聚合簽名算法來實現去中心化的BTC 跨鏈,Musig 2 聚合簽名算法是Taproot 升級帶來的,可以讓1000 個比特幣輕節點地址組成去中心化的資產網絡,透過這個網絡來處理BTC 資產的轉移,從而保障BTC Layer 2 上的資產安全;BEVM 完全相容於EVM,EVM 生態能運作的DeFi、GameFi 等應用程式都可以無縫遷移到比特幣Layer 2 ,用戶則可以在主流的加密錢包(如Metamask、OK Wallet 等)直接使用BEVM 生態應用。
上月底,BEVM 完成千萬美金融資,投後估價2 億,最近,BEVM 與BN 錢包合作推出合作活動。
03 小結
以上便是目前比特幣Layer 2 的主流專案進展,整體看下來,其實可以發現,與以太坊Layer 2 的發展很類似,都是在解決相同的問題,在比特幣上的原生性(安全性與比特幣掛鉤)、去中心化的基礎上以引入智能合約,而為了達到目的,都會有在一些方面作出一定的妥協。
另外還有個問題,那就是目前國內外的機構,扶持的項目也不一樣,雙方互不買賬,屬於自己玩自己的狀態,相對來說,比較割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