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投資者如何保障個人利益?業界律師與歐科雲鏈專家給予建議
欧科云链OKLink
特邀专栏作者
2023-11-02 06:23
本文約2213字,閱讀全文需要約4分鐘
如遇虛擬資產詐騙案件,受害者該透過哪些途徑保護自己?來看歐科雲鏈與業界律師的專業建議。

香港作為全球加速擁抱Web3變革的領導之地,規定自今年6 月起在香港經營虛擬資產服務業務需申領牌照。蜂擁而至的Web3創業公司,伺機而動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以及躍躍欲試的業界從業者,都讓這座金融之都熱鬧非凡。但近期伴隨JPEX 詐騙案等產業風險事件接連發生,大家正逐漸將討論話題,從Web3帶給香港發展機遇,轉向其伴生的挑戰上。

在Web3作為下一代網路創新技術的時代流向之下,一般投資者如何守護自己的資產安全?交易機構又該如何做好安全建設?

10 月28 日,在歐科雲鏈、FT 中文網主辦的「Link Web3.0 安全沙龍」上,Ashurst 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蔣謙,從投資者視角出發,為投資者如何保障個人利益支招。同時歐科雲鏈首席研究員畢良寰也對Web3目前大規模採用的整體態勢做出分析,並提出監管與金融機構及VATP 間、鏈上與鏈下交易間存在缺口,合規科技可協助解決此類問題,畢良寰以OKLink 產品應用為例,為業界提供了安全合規的科技解決方案。

投資人如何守好自己的皮夾?

蔣謙是香港地區知名律師事務所Ashurst 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同時也是JPEX 詐騙案的受害者代理律師,他不僅對香港的法律環境十分熟悉,更對JPEX 一案認知深刻。

蔣謙指出,面對虛擬資產交易的安全問題,港證監會已經在9 月13 號發布了警告聲明,在證監會的聲明中,更是告誡普通投資者要特別注意和小心那些「難以置信高獲利」的投資交易機會,特別是部分社群媒體或網紅進行宣傳的投資項目,這些交易平台根本沒有證監會的牌照,而且其宣傳也並非真正的投資經驗和意見。

蔣謙,Ashurst 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如遇虛擬資產交易平台詐騙案件,受害者該怎麼辦?蔣謙認為有3 方面途徑:

首先受害者應該立即向警方報案,以促進調查,同時向相關監管機構(如證監會)提出投訴,在這個過程中受害者需要注意保留相關證據。例如用戶與該交易平台簽訂的協議,用戶的所有交易、轉帳等記錄,用戶與該交易平台溝通的所有記錄,相關網紅(KOL)介紹、宣傳該交易平台的宣傳資料,用戶與相關網紅(KOL)溝通的所有記錄。

其次,受害者可向法院做出申請以識別和保全資產。具體包括透過銀行揭露令(Bankers trust order)以取得銀行記錄,以便確認資金是否仍在某些賬戶中並追踪資金流向;透過第三方揭露令(Norwich Pharmacal order)要求第三方(如銀行等)揭露相關銀行賬戶所有者和加密貨幣錢包持有人的身分;透過資產凍結強制令(Mareva injunction)防止詐騙者和接收者轉移資產;透過所有權強制令(Proprietary injunction)保護自身擁有所有權的特定資產。

最後還有這些途徑可以保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例如在刑事訴訟中利用補償令(compensation order)獲得民事賠償;依據與該交易平台簽訂的合約起訴該平台違約,對該交易平台提起相關侵權訴訟;依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108 條(以詐騙的不實陳述、忽視實情的不實陳述或疏忽的不實陳述誘使他人投資金錢的民事法律責任)或第281 條就市場失當行為須負的民事法律責任起訴有關人士;或對相關網紅(KOL )提起相關民事訴訟。值得注意的是,受害者在相關民事訴訟中可將刑事有罪判決作為證據。

蔣謙認為香港證監會仍在不斷改善防護措施,展現了嚴格的監管態度。以當前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投資者的KYC(Know Your Customer)規定為例,即便是熟悉平台的用戶,也需要提供不遜於在香港證券公司或者是銀行開戶的詳細個人信息,後期要求很可能會進一步提高。

而透過詳細的KYC,證監會希望能明確平台上投資者對數字資產的了解程度與風險承受能力。值得關注的是,這項規定也對數字資產交易平台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平台只讓真正具備專業知識的用戶成為自己的客戶,進而也能盡可能的縮小受害者的範圍。

保障個人投資者利益,同時是交易、監管機構的重任

Web3發展帶來的龐大市場不免會被犯罪者盯上,帶來各類新型安全隱患,詐騙、竊盜、洗錢等出現在傳統金融領域與市場的犯罪手段也逐步滲入Web3世界。

相較於讓一般投資人「擦亮眼睛」提升自我辨別能力與防風險意識,交易、監管機構主動確保虛擬資產交易的安全,能發揮更多的主動效能。 「如何保障個人投資者利益」的這個問題,不僅是個人投資者需要關注的,同時更是交易、監管機構需要關注的。

歐科雲鏈首席研究員畢良寰提出,面對香港逐步開放的監管環境,在美國、新加坡等地虛擬交易安全事件頻發的宏觀背景下,在未來,鏈上的安全合規性將成為交易平台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現在正是交易平台和港府監管部門合理提升交易合規安全的好時機。

歐科雲鏈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畢良寰

以證券型代幣為例,當證券型代幣不依賴中介機構可以自由流轉時,機構間交易的合規就要依托層層的KYC (Know Your Customer)來確保。對於金融機構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除了保持常規的KYC,鏈上的KYA(Know Your Address)和KYT(Know Your Transactions)同樣特別重要。

隨著香港新發牌制度6 月起生效,同期歐科雲鏈就面向全行業推出Onchain AML 鏈上反洗錢合規技術方案,該方案就包含了KYA、KYT 兩項關鍵能力。 KYT 能全方位監測鏈上交易風險,可有效識別虛擬資產交易中的高風險行為及可疑交易,目前已具備127 條公鏈的交易檢測和全幣種分析能力;KYA 則已支援14 條主要公鏈的鏈上地址風險識別與分析,可從5 個維度自動化掃描可疑交易、黑名單地址、黑名單地址關聯、高風險身份和實體風險,幫助相關機構根據風險特徵採取相應舉措。

歐科雲鏈目前已為香港首個持牌零售虛擬資產交易所HashKey 提供包括鏈上數據、鏈上反洗錢(Onchain AML)等一系列服務,歐科雲鏈同樣能夠為同類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提供服務,滿足其交易的安全與合規需求。以技術賦能虛擬交易安全,促進業界及政府形成合力,在未來歐科雲鏈將透過自身多年的經驗累積與先進技術,在Web3合規安全建設中發揮出主動的積極作用,推動產業整體安全建設進程。

安全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