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Cointelegraph & ethereum.org,原文作者:Felix NG
Odaily 譯者| Moni

Odaily 譯者| Moni
Odaily 譯者| Moni
二級標題
Odaily 譯者| Moni
二級標題

圖片描述
坦率地說,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是因為如今大多數用戶依然選擇通過更廣為人知的HTTP 的“超文本傳輸協議”訪問互聯網。當互聯網用戶單擊鏈接或鍵入網站地址時,計算機會使用HTTP 請求另一台計算機檢索信息,例如網站或圖片。也就是說,從Web3 讀取數據通常依賴於Web2 代理到Web3 區塊鏈的轉換,但這個“翻譯”工作基本上由dApp 網站/節點服務提供商/etherscan 等代理完成,用戶無法控制。
正文

正文
二級標題
圖片描述

Web3 URL 標準與Uniswap 協同工作流程圖。資料來源:w 3 eth.io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ERC-4804 標準具體有啥?
接下來,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這個ERC-4804 標準的具體內容,該標準設定的Web3 URL 的形式如下:
web3 Schema 表示URL 的schema,簡稱web3://為w 3://。
userinfo 指示哪個用戶正在調用EVM,即EVM 調用消息中的“From”字段。如果未指定,協議將使用0x 0 作為發送方地址。
query 是一個可選組件,包含一系列由“&”分隔的屬性值對。
二級標題
一旦確定了“To”地址和chainid,ERC-4804 協議將通過調用“resolveMode”方法檢查合約的解析器模式,目前支持兩種解析模式,分別是:手動模式和自動模式:
2、自動模式:自動模式是默認的解析模式(當目標合約中的“resolveMode”方法不可用時也適用)。在自動模式下,如果路徑為空,則協議將調用帶有空調用數據的目標合約。否則,EVM 消息的調用數據將使用標準的Solidity 合約ABI 編碼解碼。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ERC-4804 標準存在哪些問題?
實際上,只要網站的內容存儲在以太坊區塊鍊或兼容的二層協議上,理論上就可以通過Web3 域名方式訪問整個網站,但這樣做的成本非常高(至少目前而言是這樣)。
在上月ETHDenver 大會上,ETHStorage 創始人Qi Zhou 分析了這個問題:
“ERC-4804 的關鍵問題在於以太坊上的存儲成本在主網上非常非常昂貴,例如, 1 GB 的鏈上數據將花費大約1000 萬美元……對於許多Web2 應用程序甚至許多NFT 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不過二層存儲解決方案可以幫助降低一些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