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os新征程:一切從Interchain開始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Cosmoverse大會在9月26–28日召開,主要內容圍繞技術升級和Cosmos 2.0的新方案,其中包括Cosmos的鏈間功能和ATOM 2.0版本。除此之外,Cosmos的主要生態鏈,例如Osmosis,更新了它們的進展和對Cosmos 2.0的想法和建議。
本篇文章的主要圍繞三個部分來分析此次大會對Cosmos產生的重大影響:
(1)從數據、節點、生態的角度全面闡述和分析了Cosmos的發展現狀;
(2)針對Cosmos Hub 2.0白皮書中Hub新的三層框架模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3)研究對比了ATOM 2.0發行和分配機制。總的來看,Cosmos Hub 2.0版本在原有基礎上有極大改進,但局限於Cosmos-SDK的靈活性,Cosmos Hub對應用鏈的控制力較低,對新版本的認可度需要時間的檢驗。
觀點總結如下:
Cosmos整個生態體量僅次於以太坊,IBC跨鏈交易較活躍,鏈間操作具有很大的潛力。但Cosmos生態內部過於鬆散,Cosmos Hub的功能性欠缺,$ATOM代幣價值捕獲能力較差;
Cosmos Hub 2.0中推出了鏈間安全、流動質押、鏈間調度器、鏈間分配器四大功能板塊,重新定義了Cosmos Hub作為生態中心的新角色。鏈間調度器和鏈間分配器作為稅務部門和財政部門,推動整個Cosmos生態發展。
Cosmos Hub最能體現其地位的方式就是利用治理參與跨鍊和生態建設。為此,Cosmos Hub設計了治理堆棧,作為任意治理DAO的基礎設施。還提出了Cosmos權力分層模型,給予了$ATOM持有者最高權限。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1. Cosmos發展現狀
Cosmos從2019年主網上線,目前已經運行了3年以上的時間,它帶給整個區塊鏈行業的意義是很大的。 Cosmos構建了一個多鏈體系,每個應用都有屬於自己的鏈,並且各個鏈之間都能順利地彼此交流。從技術方面看,Cosmos的三大亮點:
(1)Tendermint共識引擎;
(2)Cosmos-SDK開發框架;
(3)鏈間通訊協議IBC。
這三個技術解決了模塊化建鏈、原生代幣跨鍊和跨鏈安全性三大難題。
二是,Cosmos Hub對於生態的影響力較低,因為其對生態鏈並沒有治理權。任何人都可以向Cosmos提交提案,如果提案進入了投票階段,則需要有最低存款額要求。所以Cosmos整個治理框架十分簡單。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1.1 從數據上看
自去年IBC發布以及年初模塊化區塊鏈概念盛行以來,Cosmos生態不斷發展壯大。生態目前有超過263個項目,項目總市值117億美金,在所有公鏈中排名第5,僅次於RippleNet,與以太坊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原因有兩點:(1)$ATOM代幣價值捕獲能力差;(2)很多生態的代幣並沒有上線中心化交易所,例如$OSMO。其中有5個項目市值排名在前100,分別為Cosmos、Cronos、Terra Classic、THORChain、Kava。根據Map of Zones,目前有49條鏈接入IBC,24小時IBC交易量為$3100萬美金,24小時IBC交易量排名前十的項目分別為Osmosis、Axelar、Cosmos Hub、Juno、Kujira、Crescent Network、Injective 、Evmos、Bostrom以及Sercret。根據9月28日數據,Cosmos 24H IBC交易金額在主流跨鏈項目中僅次於Polkadot,超過Multichain、Celer cBridge等。
從鏈上地址數來看,Cosmos Hub 每日活躍地址數從今年1月開始基本維持在1萬以上。而BSC、Ethereum、Solana、Polygon等公鏈均在30萬以上。相比主要Layer2項目,其活躍地址數低於Arbitrum,高於Optimism。儘管生態項目眾多,但Cosmos Hub目前沒有應用,採用率較低,活躍地址數相比其他生態較低。其生態頭部DEX Osmosis的活躍地址數目前也略高於Cosmos Hub。
(3)在過去兩年市場上行期間,質押Cosmos能夠領取大量生態項目的空投也讓眾多用戶進入Cosmos生態,從而形成一定的財富效應。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1.2 從生態發展上看
目前,Cosmos應用鏈各具特色,很多獲得了投資機構的青睞。 Cosmos鏈之間雖然彼此獨立,但同時又會互相協同合作,良性競爭。比如,Osmosis作為Cosmos的流動性中心,新鏈的代幣會在其上會提供初始流動性,Osmosis和新鏈都會提供較高的挖礦收益來提高新鏈的採用率。此外,Cosmos項目都有空投傳統。新項目發幣時會空投給ATOM質押者、Osmosis LP、及其它IBC鏈質押者。對項目方來說,這些用戶是Cosmos生態的長期支持者。
(3) 實現數據可用性層的Celestia,Celestia解決了Layer2的擴容問題,為Layer提供了數據可用性。 Celestia已經上線Arabica 開發者測試網與Mamaki公共測試網,主網預計於2023 年上線。
二級標題
ATOM目前共發行3.1億枚代幣,其中2億枚(66.36%)處於質押狀態,當前年通脹率約為12.81%。 Cosmos Hub目前有175個活躍的驗證節點,驗證人和委託人獲得的獎勵來自通脹獎勵和Cosmos Hub部分交易手續費,兩者再進行分成。根據Stakingrewards和Mintscan,目前區塊獎勵為9.13 ATOM, 每年新發行約43,624,800 ATOM; 每日交易手續費30.91 ATOM(30d平均值),假設手續費保持穩定,預計1年的交易手續費為11,282ATOM。當前整體質押年化收益約為18.94%,用戶質押給前10個驗證節點的年化收益在15.51%-19.19%之間。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現在需要重新定義和升級Cosmos Hub的角色和功能:為鏈間服務。 Cosmos Hub 2.0白皮書試著解決Cosmos Hub在鏈間安全、中央財政稅收、生態建設等方面的問題,把Hub分為了三層架構,如下圖所示。底層是Cosmos Stack,由Hub 資助並由核心團隊管理,包含了Cosmos的三大創新技術。中間層是安全經濟擴展層,包括即將升級到Hub 的鏈間安全和流動質押的功能。最上層是新定義的功能模塊:鏈間調度器和分配器。 Cosmos Hub 2.0的設計基本目的是推動鏈間發展和ATOM代幣與整個生態體的聯繫。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2.1 鏈間安全
目前,Cosmos出現的問題不僅僅是$ATOM代幣無法捕獲價值。 Cosmos與Polkadot的區別之一是,Cosmos的應用鏈需要負責自己各鏈的安全性,對於新鏈來說,驗證者較少就容易被攻擊。
為了解決這類問題,Cosmos推出了自己的鏈間安全技術,允許應用鏈從Cosmos Hub租用安全性。鏈間安全類似於Polkadot 的共享安全模型,允許一個區塊鏈上的驗證者產生塊並維護另一個鏈的安全。與Polkadot不同,Cosmos的共享安全並不需要對所有IBC鏈都有要求,而是更具有靈活性。關於鏈間安全的費用,目前大家討論的版本是應用鏈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交易費用,大約為75%歸驗證者,25%歸Cosmos財庫。
鏈間安全有3個版本:
V1階段:全部驗證人集合,又成為中心輻射型,所有的共享安全鏈都連接在Cosmos Hub上,共享驗證者。安全消費鏈具有相同的安全性,但這會導致Cosmos Hub的權力過於集中,安全消費鏈缺乏主權。
Mesh Security有別於以上三種版本,結合了V3的優勢,即鏈有自己的驗證者集合,Cosmos Hub的部分驗證者也會參與消費鏈的共識。不同的是,消費鏈自己的驗證者也能夠去做其他消費鍊或者Cosmos Hub的驗證者。這樣就形成了網狀的安全模型,而非中心輻射型。 Mesh Security帶來的好處是,各個鏈地位平等,它們的協同和聯繫將更加緊密,驗證者對整個Cosmos網絡的治理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經濟流動也會變得更加頻繁。 Cosmos Hub的鏈間安全最終會演化成哪種版本還未可知,但很可能的形式是v2階段與Mesh Security共存,即針對新鍊和已經發展成熟的鏈都有很好的安全解決方案。

二級標題
流動質押這個功能模塊類似於Lido,用戶在DeFi的協議中進行$ATOM代幣的質押,得到質押憑證,該憑證允許在平台內自由交易,用戶還能獲得質押收益。 Lido流動性質押協議把代幣託管到節點上,而Cosmos Hub的流動質押收益是多方面的,包含跨鏈互操作的費用、鏈間安全費用等。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2.3 價值捕手:鏈間調度器和鏈間分配器
鏈間調度器(Interchain Scheduler)和鏈間分配器(Interchain Allocator)是此次Cosmos Hub的全新功能。鏈間調度器提供了一個公開透明的鏈間交易MEV市場,Cosmos Hub 通過Interchain Scheduler這個抓手,實現對跨鏈活動的費用收取。鏈間分配器功能是把中央收入用於推動整個Cosmos生態長期建設。它是一個基於$ATOM的平台,由多個委託方通過質押代幣控制,促進多鏈信任和協調。
這兩個功能相輔相成,最直接的影響是增強$ATOM的價值捕獲能力,$ATOM在Cosmos中成為了首選抵押品,Cosmos Hub 成為生態系統資產的長期持有者,將有價值的項目引入Cosmos。
(1) 鏈間調度器
鏈間調度器通過將MEV 市場帶上鍊來確保跨鏈交易的公平性和效率,此外,鏈上市場可以提供更公平的和透明的系統將收入返還到其原始協議和代幣持有者。該模塊的實現方式是通過使用Tendermint 最新的ABCI++ 升級啟用的功能,將交易打包和排序分離,排序的權力以NFT的形式代幣化並可以進行拍賣交易。具體來說:
消費鏈開啟Scheduler模塊後,提供部分區塊空間用於跨鏈合約交易;
之後,Scheduler 發行消費鏈上預留區塊空間的NFT。然後以分批的形式定期拍賣NFT,驗證者都可以參與拍賣,拍賣形式不限於荷蘭拍;
區塊空間沒有使用之前,NFT都可以在二級市場上交易。
成功執行區塊後,Scheduler的收益分成被發送回合作夥伴鏈。
(2) 鏈間分配器
鏈間分配器類似於一個生態治理系統。其主要功能是協調Cosmos生態系統的經濟發展,增加$ATOM 的效用和整個生態系統的價值,這實際上也是治理的一部分,內容包括提高創建新Cosmos項目的速度、調整項目的激勵措施等。
分配器提供了兩個基本工具:
VotingPower =AtomAmount × RemainingBondDuration
盟約(Covenant):盟約系統通過創建一個可以實現協議間事務的工具。系統使用權和參數修改權是靠各個協議進行代幣質押獲得。
再平衡器(Rebalancer):執行第三方資金配置的工具。

分配器有點類似於Curve的治理機制,通過持有veCurve獲得對應池子的治理權。在這裡,Cosmos Hub通過在Covenant質押$ATOM,其它應用鏈則質押自己的原生代幣,由此獲得在Allocator上的修改參數的權力,直到達成協議,從而更好的管理跨鍊和激勵生態。在未來,分配器會承擔多種角色,包括給應用鏈提供流動性和貸款服務等。
一級標題
Cosmos Hub白皮書還包含了$ATOM 2.0版本。此次對$ATOM的重新設計重點集中在發行方案。目前的$ATOM的發行或者通脹率設計,是根據網絡質押率來協調。 ATOM初始發行2億枚,當網絡質押率超過66%,代幣增發率降低;反之,代幣增發率升高。年通脹率控制在7%~20%之間,這種方案是為了平衡網絡安全性和代幣的流動性。但也限制了資本的增長,而且沒有考慮到跨鏈帶來的影響。為了配合Cosmos Hub的新功能,包括流動質押、鏈間安全等,這些功能擴大了$ATOM的使用場景,所以可以重新設計發行方案。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3.1變化一:ATOM的發行
新的發行方案分為兩個階段:過渡階段和穩定階段。

過渡階段:持續時間為36個月。在過渡階段開始時,每月發行10,000,000個ATOM。該發行量以遞減的速度減少,直到達到穩定發行量36個月後。

第一個月通脹1000萬枚,然後每月減少12%,直到36個月之後固定在每月30萬枚。第36個月時,舊方案通脹增加500萬枚,而新方案僅30萬枚。這意味著在前9個月,新方案產出ATOM的總量為6100萬枚,高於舊方案3200萬枚。但在大約20個月左右,ATOM的總量在新舊方案上將達到一致。新方案能夠讓通脹率急速下降,達到最終實現0.1%的低通脹。長期來看,ATOM 2.0方案能夠讓ATOM的通脹大大降低。但新方案設置了安全措施,如果網絡質押率低於66%,則新的政策暫停,原來的發行措施將會重啟。所以,這個安全措施又讓ATOM的發行量再次變得不可預測。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驗證者收入在36個月之後是否會減少,這個問題將決定ATOM 2.0方案的成敗。目前,通過IBC跨鏈的交易也需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用,這塊來源將隨著Cosmos生態的發展,成為驗證者收入的主要來源。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另一方面,Cosmos定義了一個權力分層模型,最高級別是ATOM持有者,其次是Cosmos Assembly以及理事會,最後是任意組織及個人。這種分層制度能夠更好地明確工作流程和責任。雖然這種方式使治理變得更加複雜,但由於新的Cosmos Hub對生態的重大影響,包括如何使用財庫資金,如何平衡各生態鏈的利益,使得治理才是Cosmos Hub 2.0真正能發揮其作用的關鍵。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5. 爭議與機會
Cosmos Hub被提升到一個網絡核心的高度,無論是Hub的新功能模塊還是ATOM 2.0的發行與分配,所有這些都是基於Interchain的底層邏輯。總的來看,新版白皮書能夠解決:
(1)Cosmos生態過於分散的現狀;
(2)ATOM代幣價值捕獲能力差,這兩大問題。
但根據現有的公開資料分析來看,很多問題仍然具有很大的爭議性:
3. 報告的內容僅供參考,報告中的結論和觀點不構成相關數字資產的任何投資建議。火幣區塊鏈研究院不對因使用本報告內容而導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讀者不應僅依據本報告作出投資決策,也不應依據本報告喪失獨立判斷的能力。

3. 報告的內容僅供參考,報告中的結論和觀點不構成相關數字資產的任何投資建議。火幣區塊鏈研究院不對因使用本報告內容而導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讀者不應僅依據本報告作出投資決策,也不應依據本報告喪失獨立判斷的能力。
參考資料
1. Cosmos Hub 2.0:https://gateway.pinata.cloud/ipfs/QmWXkzM74FCiERdZ1WrU33cqdStUK9dz1A8oEvYcnBAHeo
2. Map of Zone:https://mapofzones.com/zones?columnKey=ibcVolume&period=24h
3. Mintscan:https://hub.mintscan.io/ibc-network
4. Atomscan:https://atomscan.com/accounts
5. Staking & rewards:https://www.stakingrewards.com/earn/cosmos/?page=1&sort=balance_DESC
6. Artemis:https://www.gokustats.xyz/dashboard
7. Coinmarketcap: https://coinmarketcap.com/view/cosmos-ecosystem/
關於火幣研究院
火幣區塊鏈應用研究院(簡稱“火幣研究院”)成立於2016年4月,於2018年3月起致力於全面拓展區塊鏈各領域的研究與探索,以泛區塊鏈領域為研究對象,以加速區塊鏈技術研究開發、推動區塊鏈行業應用落地、促進區塊鏈行業生態優化為研究目標,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區塊鏈領域的行業趨勢、技術路徑、應用創新、模式探索等。本著公益、嚴謹、創新的原則,火幣研究院將通過多種形式與政府、企業、高校等機構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合作,搭建涵蓋區塊鏈完整產業鏈的研究平台,為區塊鏈產業人士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與趨勢判斷,推動整個區塊鏈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聯繫我們:
諮詢郵箱: research@huobi.com
官方網站:https://research.huobi.com/
Twitter: Huobi_Research
https://twitter.com/Huobi_Research
Medium: Huobi Research
https://medium.com/huobi-research
Telegram: Huobi Research
https://t.me/HuobiResearchOfficial
免責聲明
1. 火幣區塊鏈研究院與本報告中所涉及的項目或其他第三方不存在任何影響報告客觀性、獨立性、公正性的關聯關係。
2. 本報告所引用的資料及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資料及數據的出處皆被火幣區塊鏈研究院認為可靠,且已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及完整性進行了必要的核查,但火幣區塊鏈研究院不對其真實性、準確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
3. 報告的內容僅供參考,報告中的結論和觀點不構成相關數字資產的任何投資建議。火幣區塊鏈研究院不對因使用本報告內容而導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讀者不應僅依據本報告作出投資決策,也不應依據本報告喪失獨立判斷的能力。
4. 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研究人員於定稿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未來基於行業變化和數據信息的更新,存在觀點與判斷更新的可能性。
4. 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研究人員於定稿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未來基於行業變化和數據信息的更新,存在觀點與判斷更新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