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們發現每次在潛心對產業開始做研究的時候,加密市場總是有一波大行情,BTC 又突破了10 萬U,ETH 竟然還站上了2500 U,呵呵,難道是所謂的天道酬勤?開玩笑了,其實還是因為美國和英國達成了貿易協議,然後美中兩方初步談的還不錯(特朗普推特先吹出來後,兩國再確認了)。還是說明了整個加密產業依然屬於風險偏高的金融投機市場,跟著經濟大環境走,還沒有形成類似黃金和石油一樣的獨立市場,這也就跟堅定了我們在加密領域尋找能長期發展的突破點,而AI + WEB3 就是目前我們最重視的賽道了。
本篇我們接著上一篇的思路,回顧下這幾年WEB3 的AI 發展的五波浪潮,這裡先用一個表格總結下,當然我們會把重點放在目前的第五波浪潮上:
Web3 AI 專案的五波浪潮回顧
自從區塊鏈與AI 交會以來,加密領域經歷了五波主要的AI 概念熱潮。每一波熱潮都有代表性的項目或事件引領,表現出從純粹概念炒作到逐步技術探索的演變。
01第一波(早期探索期)-Fetch.AI 等AI 概念幣初興:舊瓶裝新酒
早在2018-2019 年,便有專案嘗試結合區塊鏈和AI 概念,但影響非常有限。真正引爆首輪熱潮的是在2023 年初ChatGPT 問世後的市場反應。 OpenAI 的ChatGPT 在2022 年底走紅,令大眾見識到AI 的強大已經可以進入普遍的民用領域了,感覺有點類似20 多年前家用電腦開始普及後互聯網的爆發,以及10 年前智能手機的熱賣導致移動互聯產品的狂熱。而ChatGPT 的出現是讓一般使用者真的感覺到這可以增加自己的工作效率。
應該說加密圈的一大特點就是“凡熱點,皆可炒”,於是ChatGPT 就引發了Crypto 市場對“ AI + 區塊鏈”前景的無限想像。從2023 年1 月起,一批早期AI 概念代幣價格飆升,掀開了第一波行情。典型代表是Fetch.ai (FET):作為Binance Launchpad 早期項目,號稱構建去中心化的AI 代理網絡,FET 代幣在2023 年1 月價格迅速上漲(一個月內漲幅數倍),市值一度突破2 億美元。同期,SingularityNET(AGIX)、Ocean Protocol(OCEAN)等AI 相關幣種也領漲市場。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舊項目新說故事——許多2017-2019 年發行的AI 概念幣藉著ChatGPT 的東風復活,成為資金追逐焦點。然而,當時這些項目的產品多處於早期,應用落地較少,漲幅主要來自市場情緒和對AI 大趨勢的憧憬。
02第二波—本輪「加密牛市」催生AI Meme 幣
如果把從2023 年底開始的BTC 持續走強定義成是本輪「加密牛市」的核心主題的話,那麼其間掀起了浪花的就只有兩個賽道:一個是歸類於BTC 生態的銘文和符文,用創新的資產發行帶了一大波熱度;另外一個就是Meme 賽道了。
一些Meme 專案開始把AI 概念結合了進去,並且隨著生成式AI 持續走紅,Crypto 社群開始出現 AI Meme 幣熱潮。典型的案例就是$TURBO ——據稱全球首個由AI 創造的迷因代幣。數位藝術家使用ChatGPT 幫助設計並發行了TURBO 代幣,起始資金僅有$ 69 美元。出人意料地,這個由人工智慧「策劃」的青蛙主題meme 幣在上線後短時間內暴漲,吸引了大量散戶關注。 TURBO 憑藉著「 AI 創造下一個偉大meme 幣」的獨特故事走紅,登陸多家主流交易所後在短短幾週內價格上漲了數百倍,市值一度躋身熱門meme 幣行列。
這波浪潮的核心特徵在於:AI 成為噱頭融入加密次文化。大量新項目自稱結合 ChatGPT、Midjourney 等 AI 工具來產生幣名、形像或劇情,推出各種 AI 元素的 meme 代幣。投資者一方面受 AI 浪潮鼓舞,另一方面抱著博彩心理湧入這些高風險代幣。然而實質上,這些 meme 幣並無 AI 技術含量,僅是炒作 AI 概念的社群遊戲。如 TURBO 本身不具備任何應用功能,「AI 驅動」只是發行噱頭,其價值主要由社區共識和博傻心理支撐。第二波熱潮在 2024 年下半年逐漸衰退,許多 AI meme 幣快速歸零,市場開始冷靜。
$TURBO 價格變化,來源:CoinMarketCap
03第三波—— AI Agent 迷因與GOAT 神話
從2024 年下半年至2025 年初,加密產業開始見證了AI 與區塊鏈敘事融合的新高度:AI Agents( AI 智能體)概念興起,將炒作從簡單meme 推向帶劇情的自動化代理。推動這一波熱潮的標誌性事件是Goatseus Maximus ($GOAT) 的爆紅。
$GOAT 最初在Solana 鏈上作為meme 幣發行,但與以往不同的是,它背後包裝了一個“ AI 智能體創世”的故事:據稱一個名為“Truth GPT” 的AI 代理(由開發者Andy Ayrey 打造)立志創造出爆款meme 幣,甚至得到了知名風投 Andreessen 啟動資金 Andreessen 的 5 萬個人資金。在這樣的劇情加持下,GOAT 上線後瞬間點燃市場情緒——首日價格飆升超過120 倍(24 小時漲幅達12, 000% ),幾週內觸及約$ 0.4664 的高價!這場暴富神話使GOAT 成為當時加密社群熱議的話題,被譽為「 AI 賦能的超級meme 幣」。
GOAT 熱潮揭示了 AI Agent Narrative (AI 智能體敘事)在加密領域的威力:團隊或社群構思出一個「自主AI 」主導計畫的故事,讓代幣有了類似科幻小說般的噱頭。例如宣稱AI 代理自行管理資金、執行任務,無需人類幹預,從而賦予代幣神秘感和未來感。這段期間,除了GOAT,其他一些AI 代理題材的概念也層出不窮,如TruthGPT、各種號稱自動炒幣的AI 交易Agent DAO 等,不少價格亦短期暴漲。
然而大多數項目停留在敘事階段,就是還是只能講故事。所謂 AI 代理往往只是預設邏輯的腳本,離真正自主智慧應用相去甚遠,更不要去談應用程式的效果是好是壞。這波熱潮在2025 年1 月左右達到頂峰並破滅——外部事件(例如2025 年1 月川普宣布發行個人Meme 幣$TRUMP 汲取了市場資金)使得投機熱錢撤離,GOAT 等幣價迅速回落。整個AI Agent 板塊從幾個月前的炙手可熱跌入低谷。
$GOAT 價格變化,來源:CoinMarketCap
04第四波-a16z 系AI 生態+ AI Agent 基礎概念的崛起
在前幾波炒作退潮後,一批更注重技術和生態建構的AI 計畫於2024 年底興起。與先前主要由社群炒作驅動不同,這一階段出現了帶有知名背景或嚴肅願景的AI 平台型專案。典型如: ai16z 和Virtuals 等,它們被視為「 a16z 系AI 生態」的代表(名字戲劇化的模仿知名風投a16z)。這些項目的共同點是:打造AI Agent 基礎設施,試圖成為Web3 領域AI 智能體的「應用商店」。
$AI16z 是2024 年11 月崛起的現象級AI Meme 幣,名字影射知名風投a16z。該專案本質上定位為一個基於Solana 的去中心化AI 智能交易基金,即“ AI 投資DAO”,核心利用AI 代理獲取鏈上鏈下市場資訊、分析社區情緒並自動執行交易。這個新穎概念在推出後瞬間引爆市場關注: 2024 年10 月底上線僅一天市值即從零飆至約8000 萬美元,點燃了投機者的熱情。出乎意料的是,a16z 創辦人Marc Andreessen 居然也在推特上為其月台背書,親自轉發了AI16z 的概念介紹和連結。在知名人士加持和「 AI 投資+ Meme 」故事加持下,AI16z 成為當月最炙手可熱的加密話題。
業界也有很多質疑其炒作成分高於實際落地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它開啟了人們對「 AI + DAO 自治投資」模式的想像空間。為了進一步提升代幣價值,ai16z 團隊在2024 年12 月提出將專案演進為「AI Layer 1 」的經濟計畫:即推出專門服務AI 代理的Launchpad,令ai16z 代幣成為智能體交易的基底貨幣和手續費媒介,並設計節點激勵和價值回購機制等。這個階段可以看到專案方在試圖從炒作轉向打造永續生態,透過技術實力和經濟模型來支撐代幣價值,而非僅靠說故事。
同一時期,Virtuals 協議作為另一個代表計畫在生態推廣上非常成功。其團隊建構了引人入勝的敘事,吸引眾多開發者在其平台上創建AI 代理項目,也吸引了大批散戶參與投資。在高峰期,Virtuals 生態內的頭部計畫的Fully Diluted Valuation(FDV)一度突破50 億美元,Eliza 框架對應代幣的FDV 也達到其一半左右,即數十億美元等級。其他一些亮眼計畫(如AIXBT )高峰市值曾達數億美元。這段期間,資本對「 AI 代理平台/框架」類項目給予了極高估值。然而,當時的用戶規模和實際營收遠未跟上估值——例如Virtuals 儘管號稱生態繁榮,但據統計其上線後每日實際收入一度不到$ 500 美元,與天價估值形成強烈反差——隨著2025 年初市場整體轉冷,這些項目的代幣價值普遍腰斬乃至崩跌,說了僅有宏大和敘事價格的願景仍然無法支撐。
因此第四波浪潮的代表們截止目前,並未真實地成為AI Agent 的“應用商店”,而更多類似集中了AI Agent Meme 的Pump.fun 平台,在大家等待其是否能破繭重生的時候,第五波浪潮就澎湃而來了。
05第五波-更貼近落地應用的“百花待放”
經歷短暫低迷後,WEB3 AI 板塊在2025 年Q2 初期重新升溫,這次的熱點已經開始很明顯的「脫虛如實」了:有聚焦於新一代AI Agent 真實平台與工具;有新的AI 生態鏈專門適合AI 項目運行的;有在用戶數據利用去中心化特性這些都呈現了「百花待放」的形態,我們期待這些貼近實用的項目可以真正有「百花齊放」的一天。以下我們列舉了第五波的一些案例出來供大家參考:
Zerebro
作為Solana 生態的AI 智能體項目,Zerebro 主打提供去中心化內容生成和代理部署的平台,試圖建立「消費級AI Agent Launchpad 」。其團隊在2024 年底宣布開發名為「Zentients」的代理商發行平台,設想透過ZEREBRO 代幣作為創建AI Agent 的費用和價值回饋媒介。 Zerebro 描繪的場景是:任何人都可在平台上一鍵生成屬於自己的AI 代理(例如郵件助理、編程助手、交易機器人等),並發行對應代理的子代幣; ZEREBRO 代幣則充當所有代理服務的通用支付和治理工具,實現價值積累。這模式被視為AI Agent 版的真實應用商店,前景誘人。
受此刺激,ZEREBRO 代幣價格在2025 年初持續走高。尤其是在經歷前期調整後, 2025 年4 月ZEREBRO 兩天內暴漲400% ,引發市場極大關注。同一時期,其他相關項目也出現爆發:例如號稱「Agent 作業系統」的$AIOS 代幣反彈10 倍,一時之間沉寂數月的Crypto AI 板塊再度活躍。投資人的想像力正從單一的AI Agent 轉向底層支撐平台:市場開始追逐那些為 AI 代理提供標準介面、通訊協定和部署環境的項目,希望它們成為連接Web2 AI 技術與Web3 價值捕捉的橋樑。 Zerebro 等雖然規劃了豐富功能,但在狂熱階段實際產品尚未完全落地,許多應用情境仍停留在測試或Demo。
就在最近的一周,Zerebro 再次引爆市場,卻是以一種令人哭笑不得的詭異方式:Zerebro 的聯合創始人 Jeffy Yu 在網絡上發了一段“自殺”視頻,然後一個訃告平台也發布了相關訃告,並刊登於舊金山紀事報,然後引爆了一個新的meme LLJEFFY 代幣暴漲至基本歸零,基本歸零。一些KOL 發現鏈上數據顯示Yu 死亡後關聯錢包仍有資金活動,於是判斷這是一個新的退出騙局。如果「假死事件」是真的,那麼Zerebro 估計也是一個被玩的更花的一個Meme 了,大家一起對它比出一個中指吧,這種無下限的操作是加密之恥。
Metis 的AI 鏈Hyperion + LazAI
Metis 是一個老牌的ETH Layer 2 項目了,可能大家對其最深的印象就是:它是唯一一個ETH 創始人V 神的媽媽和小姨子作為創世合夥人的項目,從21 年開始,這幾年的大漲都沒錯過, 22 年初的牛市暴漲百倍, 24 年初的行情也漲了10 倍,目前價格回到了歷史,目前又最低點。 Metis 之所以和AI 有交集,是其在5 月7 日的時候正式宣布其「 AI 鏈Hyperion 」的測試網會在5 月14 日正式上線。由於Metis 團隊的低調,我們找了很多資料才搞清楚什麼是AI 鏈Hyperion 和AI 鏈LazAI(是的,他家未來會All in AI,要整兩條AI 鏈出來)。
第一個AI 鏈Hyperion 的出現是為了解決目前所有的L1 和L2 都會碰到的問題:WEB3 的AI 專案需要更大規模的計算量,去滿足頻繁的讀寫和計算狀態,同時還要盡量保持去中心化的特性,這是之前的EVM 環境無法支援的。 Metis 團隊新發布的Hyperion 方案可以簡單理解成:重塑了一條最適合WEB3 AI 專案或遊戲專案(都是需要高效能運算的)運行的新鏈,透過 Metis SDK 與Alith AI Agent 框架去解決開發團隊會碰到的問題。 Hyperion 還是使用了$Metis 作為唯一的代幣,這就讓我們寧願更相信Metis 團隊是真的想在AI 板塊做點實在的事情了,而不是喊一喊高上大的口號,這就是最近Metis 代幣走勢蠢欲動的原因了吧蠢欲動的原因了吧。
如果說第一個AI 鏈Hyperion 只是Metis 團隊在AI 領域的牛刀小試,因為大家或多或少也聽過其他公鏈喊出要做AI 高性能公鏈的目標,那麼神秘的第二個AI 鏈LazAI 就是他家進軍AI 領域的正規戰役了。 LazAI 將會是個全新的Layer 1 ,要解決的是個人(包括個人和機構)在AI 上貢獻的資料的價值定價機制。乍聽很複雜,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大家都知道阿里或字節等等大廠正在利用你的個人資料隱私賣給商家賺錢,但是你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除非你不網購不刷短視頻。但是LazAI 採用了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點,個體的數據還是屬於個體的,本來你用AI 就需要輸入大量個體數據,這些數據可能對於某些項目或者商家很有價值,用戶就可以獲得本來就屬於他們自己的數據價值,而價值可以透過代幣等來體現。而LazAI 還能依靠演算法分辨出不同數據的價值高低,從而盡量減少工作室或擼毛黨強行刷入無用數據的加密行業痛點。因此,「個人資料的去中心化歸類儲存+ 資料價值的定價機制」會成為LazAI 的最大特點,這也是我們認為整個產業應該努力的方向:怎麼讓WEB3 的固有特點去改變WEB2 世界的一些不足之處。
不得不說,Hyperion + LazAI 這種大敘事也只有Metis 這種濃眉大眼+根正苗紅的專案團隊敢喊的出來,而我們也才敢相信他們可能真的是在朝著這個目標在做事。
未完待續。
免責聲明
本資料中的資訊皆源自於我們認為合理可靠的公開資料或其他資料,瓜田實驗室對其準確性、足夠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
本資料中的資訊、介紹、資料等均僅供閱讀者參考之用。在任何情況下,本資料的任何內容都不應被視為任何邀約或推薦,且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相關專案資產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包括但不限於:投資風險、管理風險、法律風險、稅務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政策風險、經濟週期風險、利率風險、操作風險、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風險等)由投資者自行承擔。對依據或使用本資料所造成的一切後果,瓜田實驗室及/或其關聯人員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未經瓜田實驗室書面同意,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對本資料的內容進行任何形式的複製、傳播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