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精選觀點
2025
07/25
加密韋馱|Crypto V🇹🇭thecryptoskanda
那天看到Spark老師問: 為什麼現在的非鏈上meme發射項目,一定要高估值,不能100%解鎖然後我就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今天我們就來填這個坑: 首先先說結論: 不是項目方不願意,是因為不能,或者說至少低估值這件事,不能。 說一個大家都不信但事實上就是這樣的事情:今年不少上大所現貨(包括宇宙二大所、CB、韓國所)的項目,目前在上幣這件事情上,是虧損的。其中有大家公認社區共識很棒的項目,也有「啊?這他媽也能上」的項目。 然後讓我們定義一下什麼叫「上大所虧損」:實際透過上所套現(包括減持與合約)收入項目團隊囊中的收入- 上幣/宣發/開發/疏通關係成本< 0 當然,他們現在虧損不代表未來也虧損。我要說的是,上所這件事,遠不是散戶想的一本萬利代入Dev團隊的角度,你現在起一個盤子,目標是上幣安現貨你能到手的利潤是什麼: 1. 項目流水扣除運營成本的分紅(前提是你是一個賺錢的DeFi) 2. Team allocation 中除去營運成本的分紅(前提是你是一個賺錢的DeFi) 2. Team allocation 中除去本節是什麼? - 上所前合規和開發成本- 比以前高得多的數據獲取成本: 也就是擼毛黨擼的毛。 目前上所考核中,資料已經不是說多大的問題了,是一個多維度的東西。考核了TVL說你社區熱度不足... 為了完成上所,項目方不得不大開預算,給了包括Kaito/大所錢包/Alpha/專業擼毛社區以較好的名義空間- 交易所marketing代幣:這幾乎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Alpha的活動代幣要1.5-2%,幾個大所的現貨則需要翻個倍的比例都打不住- 流動性池成本和交易所保證金:每一項都是百萬到幾百萬美金不等- 渠道成本:不是每個項目方都有直通大所上幣決策人的資源。這跟傳統上市是一個道理,本身就是一個不透明的市場。所以專案方必須要在團隊或社群份額中,預留一個起盤時候自己也不能明確估算的% - 反黑成本:是的,很多時候市場行銷裡真正的大頭,不是花錢給KOL寫稿子,而是花錢找中間人「擺平」那些在「關鍵時刻」「目標突然出現」「有針對性」的黑稿如果說「K」有的時候甚至要防微杜漸,先把KOL輪給出去,為的只是讓這個人不大放厥詞如果是「友商」惡意競爭,那就更是無解。之前多次有在項目上幣關鍵時刻,批量KOL提前喊項目板上釘釘上大所,導致項目因不存在的”信息洩露”問題上所擱置交易所要求掣肘項目方操作空間除去這些成本,大所尤其是幣安,當前的合規要求已經極為嚴格,嚴格到每一個專案方發幣出去的地址,都需要標記用途,如果是投資/KOL輪,還需要提交相關合約與轉帳證明即使是空投,那些極為拙劣的「內幕地址」也會很輕易的被他們的Research團隊標記。也就是說當前老鼠倉成本至少在幣安現貨這一級別,是極高的而即使你把這些成本和要求都遵守了,你很幸運的獲得了大所的offer,不到官宣最後一刻,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前期成本是不是白花了,比如:你對接的上所團隊突然出問題,所有上幣暫停;交易所被某用戶來源大國處罰,所有上幣暫停;金融主管部門突擊檢查進駐辦公室,所有上幣暫停光我身邊萬事具備,臨門一腳竄稀的項目方就不下7、8個。即使後來半年一年後運氣好最終上所了,但是項目的勢能、籌碼結構都變了,預期收入大大降低,花出去的成本付之東流按照現在的行情,總結就是: 上現貨,難賺錢想賺錢,上合約項目方想賺錢,替代性的方式,有兩個: 1. 高開立傳統金融都敢套娃套成100x槓桿,你幣圈連這都不敢,你做什麼幣圈? 一個幣40億開盤,和4000萬開盤,跌到400萬的速度,完全不是量級。除了高位買現貨和開多的,交易所、投資人、還有未來CTO你的野莊遊資,都會和你站在一邊2. 另一種路徑, 就是上Alpha或者流動性極低成本極低的CEX,但是想辦法上Binance/Bybit/Hyperliquid的合約。如果有條件,後期補上一個韓所。由於現貨流動性極低,但是合約價格參照現貨作為標記價格,因此只要有“主動做市商”介入,要賺錢很容易並且這樣的路徑,合規成本和掣肘大大降低,留給項目方和“莊”的操作空間大大提升,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搞出大開大合的合約,創造波動性而市場,實際上獎勵的是波動性大於流動性但是這也是你靠這個殼子賺錢的唯一機會,因為事實證明,市場現貨流動性是讓這個殼子不斷被雙向炒作,保持市場相對多注意力,以及打開包括liquid fund在內的多元融資管道的唯一方式,而這把鑰匙,就是大所現貨上所機構進場,放棄幻想最後,這一屆二級玩家,請放棄幻想。從CZ歸來之後,這個市場就已經不存在什麼專案方護盤這回事了。一次有意義的拉盤做市週期,涉及到的市場流動性要求是極高的,項目方根本不可能獨自完成,且絕大多數也沒有錢完成(上所都是虧的) 包括回購也是一樣的, 絕大多數的回購都是Delta Neutral,IYKYK 真正的路徑是,項目方製造事件,不論是黑還是紅,從而轉向亞盤/1/12一級fund來做對手盤,從而造成短時間巨量的博弈交易量如$Pengu $ENA 你真的相信他們是自己護盤就輸了,他們一直保持市場火什麼,自己就吹什麼,已經是對市場的高度負責了,剩下的交給liquid fund 當然,前提是他們必須手上從市場裡賺到錢,他們才願意又一個現貨交易,當年各位大聲齊呼機構進場,現在如願以償二級玩家能做什麼? 二級玩家能做的就是Play along,中文可能翻譯成“隨行就市“,在剛開始起風潮的時候,買入那些歷史上很會炒作的幣種,然後去公域私域流量喊單在一根大綠棒子後,及時在針上賣出給有緣人你能夠進場,是因為二級; 而你能夠是一級,因為你相對
來源: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