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iant研究員:圖解2025加密市場熱門趨勢
原文作者: Alana Levin
原文編譯:深潮TechFlow
註:文內圖片針對文字較多的部分進行了翻譯,如需了解詳情可查看完整報告
非常興奮地發布我的《2025年加密趨勢報告》!
報告將加密產業的成長描繪為三個複合的S 曲線故事:資產創造、資產累積和資產利用。
透過這個視角,報告從五個關鍵主題領域——宏觀經濟、穩定幣、中心化交易所、鏈上活動和前沿市場——出發,預測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我們在每條曲線上的位置,有助於識別尚存的新創機會,以及可以預見的有利發展趨勢。

從宏觀角度來看,主要加密資產的規模持續擴大。儘管市場上代幣數量創下新高,但前十大加密資產的價值集中度卻始終保持驚人的穩定。

資產累積是一種自我強化的循環:持有某資產的人越多,其價值成長越快,它就越有可能成為「Lindy效應」的受益者(Lindy Effect,指某事物存在的時間越長,其未來生存的可能性就越大)。
這一趨勢在前五大加密資產中尤其明顯——過去幾年幾乎沒有新的資產進入這一梯隊。

然而,有一個資產類別並未被納入上述圖表中,那就是穩定幣。
新的穩定幣正以創紀錄的速度湧現。
第一個1000 億美元的供應量花了80 多個月,第二個1000 億美元用了40 多個月。而現在,我們預計第三個1,000 億美元的供應量將在不到12 個月內達成。

創造→ 累積+ 利用
穩定幣正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產品和場景,包括支付、借貸協議、交易所,甚至作為財富儲存工具。

穩定幣的利用率依然是新創企業的巨大機會。
我們已經開始看到一些產品化的早期跡象,例如收益產品、借貸、消費支付以及接收/接受支付等,但這只是個開始!

未來,穩定幣的產品化方向還包括信用體系、隱私交易、資金協調、「先買後付」(BNPL)等更多領域。

接下來的部分將聚焦於中心化交易所(CEXs):
中心化交易所從「累積」的順風趨勢中受益匪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買入、賣出和持有加密資產,他們往往選擇中心化交易所,這也為其帶來了數兆美元的交易量。

交易所是複合型業務。像@Coinbase這樣的公司圍繞著用戶的二級需求建立了強大的業務線,例如託管服務、質押服務以及收益產品。
許多新的加密資產利用方式將直接建構在鏈上,但可能透過中心化交易所(如@Coinbase 、 @RobinhoodApp和@krakenfx )實現強大的分發能力。

那麼,為什麼資產利用的未來會建立在鏈上?
鏈上活動是創新的溫床。資產生命週期的每個環節都可以在鏈上進行實驗,而傳統金融中這些步驟往往受到限制和許可的約束。

此外,新用戶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開始鏈上探索——這意味著任何人,無論身處何地,無論年齡,都可以開始創造、累積和利用加密資產。

關於創造:新代幣的創造數量是加密領域中成長最快的圖表之一。

因此,總交易量飆升,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發展也持續。 DEX 在2025 年前六個月內的市佔率成長,超過了2021-2023 年的總和。

另一個可以觀察到資產利用早期跡象的領域是鏈上借貸。借貸協議中的資產(如@Morpho )在過去幾年增長了5 倍以上,並且仍在持續增長!

@Morpho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展示了「鏈上構建,全球分發和利用」這一正在興起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資產創造的S 曲線仍有發展空間。那麼,我們可以在哪裡找到這種機會呢?當然是在鏈上!
一個重要的新代幣類別是由機構創建的代幣。代幣化國庫(Tokenized Treasuries)是眾多新興實例中的首批代表之一。

同樣地,我們也開始看到鏈上股權的實驗性探索。許多設計正在測試中,未來可能會形成一系列代幣化股權產品的多樣化光譜。

最終,「RWA」(實體資產,Real World Assets)這個術語將擴展,涵蓋比現今更廣泛的產品類型和代幣建構方式。這些新資產不僅本身有價值,還將催化新一輪的資產累積與利用需求。

報告的最後部分聚焦於前沿市場,預測市場成為一個典型案例,展示如何透過加密技術將產品轉變為平台。

加密技術將產品轉化為平台的能力並不新鮮。我們已經在永續合約(如@HyperliquidX)和借貸協議(如@Morpho)中見證過這一點。
因此,如果你在思考未來在哪裡,不妨從鏈上開始探索吧! :)

- 核心观点:加密行业增长呈现三条复合S曲线。
- 关键要素:
- 稳定币供应量加速增长。
- 中心化交易所主导资产积累。
- 链上活动驱动资产利用创新。
- 市场影响:推动链上金融产品多样化发展。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