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DAT策略再遭重擊,港交所對「純囤幣公司」說不
Wenser
Odaily资深作者
@wenser2010
2025-10-22 09:51
本文約2716字,閱讀全文需要約4分鐘
「囤幣策略」面臨交易所監管壓力,「Strategy式奇蹟」難再重演。

原創|Odaily 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作者|Wenser( @wenser 2010

今日早間,根據 彭博社消息,包括港交所在內的亞太地區三大證券交易所齊齊抵制上市公司轉向加密財庫(DAT)公司;隨後,港交所發言人 回應表示,港交所框架需確保所有尋求上市的申請人以及已上市申請人的業務和運營都是可行、可持續且有實質內容;近期已拒絕至少五家公司轉向金融公司(DAT)戰略。結合先前美股上市公司QMMM Holdings 股票停牌、 香港辦公室人去樓空等消息來看,從“幣股雙修”到“囤幣策略失效”,眾多執行DAT 策略的上市公司或許需要尋找新的出路。 Odaily星球日報將於本文對此事件進行簡要分析。

當港交所為上市公司「DAT 策略」按下暫停鍵

從消息面上來看,港交所、印度、澳洲等證券交易所掀起對DAT 上市公司的抵制一事並非偶然,而是早有範例、深思熟慮之後的必然動作。

美SEC、納斯達克早已收緊「上市公司DAT 策略」窗口

9 月初,我們曾在《從狂飆到規範,美國監管機構開始給上市公司「加密熱」降溫》一文中提及「美國SEC、美股交易所納斯達克等監管機構對持有大量加密貨幣的上市公司及涉嫌洗錢的高風險企業加強監管力度」一事。此外,根據《華爾街日報》9 月下旬引述消息報道,美SEC 已聯合金融業監理局(FINRA)對200 多家採用DAT 策略的公司進行接觸調查。

同一時期,9 月9 日,納斯達克上市公司QMMM Holdings(NASDAQ:QMMM)宣布擬斥1 億美元建立加密貨幣儲備,隨後股價在三週內上漲9.6 倍。 9 月底,美SEC 認為該公司涉嫌利用社群平台操縱股價,勒令自9 月29 日起停牌,至今仍處於停牌狀態。近期,財新記者到訪該公司香港總部發現,其辦公室已人到樓空,詢問附近另一公司職員,對方表示該公司9 月已搬走且遷址未知。

更早以前,今年8 月,美股BNB 財庫公司Windtree Therapeutics(WINT)因其股價在1 美元以下停留時間過長,經過多次反向拆分且不符合通常的寬限期,最終,其普通股於8 月21 日從納斯達克黯然退市。 (建議閱讀: 《BNB 儲備上市公司WINT 下市,「囤幣策略」醫不了百病》

從Strategy 的“BTC 囤幣策略”被眾多上市公司群起而效仿,再到Sharplink、Bitmine 等ETH 財庫公司帶起“ETH 囤幣熱潮”,短短的3-4 個月左右,眾多DAT 上市公司已然走過初期的狂熱炒作階段,轉而“市場價值稱量”階段。

「DAT 策略」失效背後,上市公司的慘淡營收表

正如那句老話所說: “退潮的時候,才能知道誰在裸泳。”

對於眾多美股、港股上市公司而言,這句話所反映的真相尤其殘酷。

以上文提及的納斯達克上市公司QMMM 為例,根據美SEC 網站財報,該公司2022、2023、2024 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39.6 萬、280.79 萬及269.82 萬美元,2022 年取得淨利80.06 萬美元,2023 萬美元及淨12.25.25 萬及淨萬美元。而儘管先前其公告稱擬投入1 億美元買入比特幣、以太坊和SOL,但其最新年報顯示,截至2024 年底,該公司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49.8 萬美元。而截至2024 年9 月30 日,QMMM 的總資產只有597.4 萬美元。

類似的數據,並不在少數。先前,Odaily星球日報作者叮噹聲就曾在《深度剖析幣股市值倒掛現象:價值窪地,還是資本幻影? 》一文中曾對眾多DAT 上市公司市值倒掛現象進行過系統性整理。

種種現象背後,是許多無實際業務支撐、空有上市公司空殼而無真實營收的公司們借“DAT 概念股”大肆炒作下瘋狂暴漲的股價與普通投資者最終“無奈接盤”的假象與現實。根據新加坡加密投研機構10X Research 最近的報告,散戶投資者在DAT 交易中損失了約170 億美元。而港交所收緊DAT 上市公司申請,無疑是保護一般投資人的無奈之舉。

DAT 策略的未來:擁有真實業務支撐並證明囤幣業務的必要性

就目前情況來看,後續香港、印度、澳洲、英國等地對於DAT 上市公司的窗口都在收緊。具體而言,

  • 根據港交所規則第14.82 條規定,如果上市公司資產主要由現金或短期投資產品組成,則該類型公司將被視為「現金公司」(Cash Company),並可能被暫停。該規則旨在阻止空殼公司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牟利;

  • 9 月,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拒絕了Jetking Infotrain的優先配售股票上市申請,此前,該公司曾表示將部分收益投資於加密貨幣。
  • 澳洲ASX Ltd.交易所近期同樣表示,禁止上市公司以現金或類似現金的資產在其資產負債表佔比達50% 或更多;澳洲上市公司Locate Technologies Ltd CEO 對外表示,該條款使得採用DAT 「基本上已無可能」。
  • 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有規定表示,禁止前英國領土內的上市公司轉型為純粹的「囤幣公司」。

與之相對,日本證券交易所則對DAT 策略的態度相對開放,但目前也存在不同意見。

根據日本交易所集團CEO Hiromi Yamaji 於9 月底對外表示,「一家上市公司如果就購買BTC 等行為做出適當披露,那麼很難嚴格界定該行為是不被允許的。」與之相對,日本目前擁有14 家持有BTC 的上市公司,居亞洲首位。

但針對執行「BTC 囤幣策略」的日本代表性上市公司Metaplanet,全球知名指數公司MSCI Inc.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給了不同的答案。今年2 月,以旅館經營業務為支撐的Metaplanet 被選中進入MSCI 日本小型股指數,隨後,Metaplanet 持續購入BTC。此舉引來MSCI 公司的不滿,其於近期提議將大型DAT 上市公司排除在其全球指數之外。

根據Latham & Watkins 律所合夥人Simon Hawkins 表示,對於眾多潛在的囤幣公司來說,能否成功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或許主要取決於其能否「證明買入加密資產是其營運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綜上來看,嚴格控制加密貨幣資產在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佔比,並向監管機構詳細陳述買入加密資產對於自身業務支撐的必要性,將是未來DAT 上市公司們的必修課。

推薦閱讀

香港加密財庫公司QMMM 遭美國SEC 勒令暫停交易

交易所
BTC
ETH
投資
SEC
DAT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亚太交易所集体抵制上市公司转向加密财库策略。
  • 关键要素:
    1. 港交所拒绝至少五家DAT转型申请。
    2. 美SEC调查200余家DAT策略公司。
    3. QMMM因涉嫌操纵股价被勒令停牌。
  • 市场影响:抑制概念炒作,推动行业合规化发展。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