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才是一切。
繼「3·12」「5·19」之後,加密市場又多了一個載入史冊的暴跌日——10·11。
這一夜,行情如雪崩般失控。 BTC 一度跌至101,500 USDT,ETH 一度跌至3,373 USDT,SOL 一度跌至145 USDT。山寨幣更慘,多個代幣價格在幾分鐘內歸零,真正意義上的「清零」。
根據Coinglass 數據,24 小時內全網爆倉金額高達192 億美元,爆倉人數超164 萬,最大單筆爆倉單來自Hyperliquid 平台的ETH 多單,金額超過2 億美元。而分析師普遍認為,這只是「冰山一角」——若將Binance 等未完全公開的爆倉量計入,真實規模可能高達300~400 億美元。
過去我們曾以為,市場經歷過幾輪牛熊,早已建立起完善的風險結構,不會再有3·12 那樣的系統性暴跌。但現實再一次無情打臉。
表面上,這是突如其來的宏觀黑天鵝,但更深層的原因,是長期槓桿堆疊下的結構脆弱,以及流動性保護體系的失靈。
三重絞殺:解剖暴跌背後的深層機制
10·11 的導火線來自川普。
他突然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新一輪關稅,直接點燃全球風險資產的避險情緒。美債殖利率上升、美元走強,資本迅速從高風險資產撤離,加密貨幣首當其衝。
但僅憑一紙關稅,顯然無法解釋為何市場幾乎瞬間雪崩。真正的殺手,是槓桿。
過去幾個月,市場在高點持續拉升,但增量資金並非來自長期用戶,而是各種借貸、合約、循環貸與收益策略的疊加產物。當宏觀利空引發下跌,高槓桿部位成為第一批爆點。支撐位被擊穿後,強平接連觸發,拋壓滾雪球般放大,最終形成鍊式爆倉。
更致命的是,做市商體系在暴跌中完全崩塌。
當關稅消息引爆恐慌,做市商被迫抽走山寨幣流動性去救主流幣,尾部項目瞬間失去對手盤,價格如自由落體般墜落。 IOTX、JUP、ENA 等代幣短線跌幅超過90%,市場的流動性危機被徹底撕開。
更巧合的是,事故發生在周五晚間——歐美交易員離盤、亞洲流動性稀薄,市場在真空期被利空直接擊穿。正如一位資深做市商所言:“如果這事發生在工作日白天,行情也許早就修復;但偏偏那天是周五,一切都太巧了。”
宏觀驚雷、槓桿泡沫、流動性斷層——三股力量疊加,讓10·11 成為幣圈史上又一個「黑色星期五」。
而在廢墟之上,總是有人笑著數錢。
火中取栗:極端行情下的獲利密碼
暴跌從來不是純粹的災難,它同時也是財富轉移的機會。
極端行情中,少數人以精準的部位管理、冷靜的判斷,完成了財富累積。
一是提前佈局的空單。川普發言前數小時,Hyperliquid 平台上某巨鯨帳戶持續加倉BTC、ETH 空單,總部位超過11 億美元。隨著行情崩盤,這筆空單一夜之間獲利超過7,200 萬美元。這並非盲打,而是對宏觀風險的提前押注。
二是極端抄底的「掛單奇蹟」。在流動性徹底崩壞的瞬間,主流資產也出現罕見的錯價。
那一夜,有人以430 美元買到WBETH、35 美元買到BNSOL、1.25 美元買到XRP、0.1 美元撿到ARB。這些掛單大多在數分鐘內成交,行情回穩後直接數倍反彈。
極端行情下的“價格空洞”,成了少數人的暴富時刻。
三是穩定幣脫錨套利。 USDe 一度脫錨至0.626 美元,不少資金在底部接盤,短線回錨後獲利數十個點。事後,Ethena 官方確認系統超額抵押、運作正常,並表示在極端波動中反而「賺了更多的保險金」。
但這樣的機會,終究只屬於極少數。暴跌中暴富的永遠是故事,多數人只能直面清算。這場財富再分配的遊戲,再次提醒所有人——風險不是從天而降,而是早已潛伏在槓桿深處。
而與這些刀口舔血的短線玩家不同,有些資產則憑藉穩健生態,選擇了「站著不動」——這就是接下來要說的:平台幣的逆勢樣本。
BMX 異動:平台幣中的“抗跌標竿”
在這場席捲整個加密市場的風暴中,各交易所平台幣顯然也難以獨善其身,但BitMart 平台幣BMX 的表現令人矚目。 BMX 在暴跌中展現出驚人的抗跌性,其價格穩定性遠勝於其他主流加密貨幣。

更重要的是,在市場觸底反彈階段,BMX 的漲幅位居各大平台幣首位,展現出強勁的恢復能力。

BMX 之所以能在極端行情中保持相對穩定,根本原因在於其背後有堅實的生態價值支撐。
BMX 引進了質押、小額資產兌換、IEO 認購、質押收益、流動性管理等新功能,奠定了BMX 作為BitMart 生態系統的重要基礎。 BMX 不僅是價值資產,更是實用型代幣,在BitMart 生態中扮演多重角色。
其次,是社區信任與資金留存度。在10·11 期間,BMX 的穩定幣對維持正常掛單深度,流動性池未出現抽水式波動;同時,平台代幣在生態內的實際使用率高、銷毀機制穩定,避免了純投機屬性帶來的價格脆弱性。
在一片混亂中,BMX 用幾乎「無波動」的走勢展示了平台生態的抗壓性。有人形容它是「黑天鵝之夜的防震標尺」——不是因為它飛得高,而是因為它穩得住。在暴跌後的反彈中,BMX 成為最先修復、最強勢的標的之一,也再次驗證了一個老話:牛市看漲幅,熊市看韌性。
結論:活下去,才有下一輪週期
10·11 並非意外。
它是高槓桿體系的必然清算,是市場繁榮幻像被刺破的那一刻。
宏觀黑天鵝只是導火線,真正的深層邏輯是:槓桿太多,流動性太薄,系統太脆。
這場暴跌,讓加密世界重新面對一個古老問題──你是在投機價格,還是在投資價值?
有人一夜致富,有人歸零離場,但唯一不變的是:只有留在牌桌上的人,才有資格談下一輪週期。
幣圈的真理很殘酷,也很簡單:暴富不是終點,活下來才是勝利。
- 核心观点:高杠杆导致加密市场系统性崩盘。
- 关键要素:
- 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避险情绪。
- 高杠杆仓位触发链式爆仓。
- 做市商流动性抽离加剧暴跌。
- 市场影响:暴露杠杆风险,促进行业去泡沫。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