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大眾化是加密發展的必經之路:從三種典型路徑看產業發展趨勢
0xResearcher
特邀专栏作者
2025-10-07 09:30
本文約4030字,閱讀全文需要約6分鐘
真正的大眾化不會一蹴而就,它需要技術進步、制度完善、監管明確、使用者教育等多個面向的協調發展。只有當我們能夠平衡理想與現實、創新與合規、速度與永續性時,加密世界才能真正向所有人敞開大門。這不僅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實現區塊鏈技術最初願景的必經之路。

加密產業的大眾化困境

在過去十多年裡,加密產業在技術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從去中心化共識機製到智慧合約平台,從穩定幣到鏈上金融工具,創新層出不窮。然而,若從宏觀角度來看,這個產業依然面臨一個根本問題:大多數人仍未真正進入加密世界。

這種技術成熟度與用戶採用率之間的剪刀差,反映了加密產業的核心挑戰。從技術角度來看,區塊鏈基礎設施已經相當完善,用戶幾乎可以在鏈上完成所有傳統金融服務。但從使用者體驗角度來看,錢包的使用、Gas 費的支付、複雜的互動邏輯、甚至對"加密貨幣是什麼"的理解,都構成了橫亙在普通用戶面前的障礙。更深層的問題在於使用者心理的差異-傳統金融對一般使用者來說是"黑盒子操作",而加密世界要求使用者承擔更多責任:自己保管私鑰、理解智慧合約風險、判斷專案可靠性。

這種責任轉移雖然符合去中心化理念,但與大眾用戶的習慣和期望有巨大落差。監管環境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困境,全球各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態度仍在演變,這種不確定性不僅影響了企業的產品設計,也直接影響了一般使用者的參與意願。

大眾化探索的興起

面對這些結構性挑戰,加密產業逐漸開始反思傳統的技術驅動策略。過去,大多數專案都以技術創新為核心賣點,強調更快的交易速度、更低的手續費、更強的安全性等技術優勢。然而,這種"技術先行"的思路雖然推動了行業發展,卻未能有效解決大眾採用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專案開始探索不同的路徑,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不再把技術本身作為唯一賣點,而是強調"人人都能參與",透過降低門檻、強化激勵、建立信任等方式來吸引普通用戶。

這些探索逐漸形成了幾種具代表性的大眾化策略:第一種是社群驅動策略,透過極低的參與門檻累積龐大用戶群體,再依靠網路效應創造價值;第二種是身分認證策略,試圖建立全球性的身分體系來實現公平分配;第三種是場景化應用策略,將複雜的加密概念包裝成貼近生活的具體應用。這些不同的探索路徑雖然在具體實施上差異巨大,但都指向一個共同目標:讓更多普通人能夠真正參與加密世界。經過幾年的發展,這些策略的成效和限制已經逐漸顯現,為業界提供了寶貴的實務經驗和深刻的教訓。

社群驅動模式:規模與價值的博弈

第一種路徑強調透過極低的參與門檻來累積龐大的使用者群體,再依靠網路效應和社群共識來創造價值。這種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只要有足夠的人參與,就能形成有價值的網絡。 Pi Network (又稱pi 幣,派幣)是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從2019 年啟動至今,它提出"人人都能挖礦"的口號,只需要一部智慧型手機點擊按鈕就能參與。相較於需要昂貴設備的傳統挖礦,Pi 的門檻幾乎為零。經過幾年積累,其全球註冊用戶規模已達數千萬,用戶間的邀請機制產生了強大的裂變效應。然而,幾年的發展也揭露了這個模式的核心挑戰:龐大的用戶基數如何轉化為真實價值?儘管Pi 已逐步推進主線上線,但生態建設進展緩慢,實際應用場景仍有限。使用者的熱情開始出現分化,質疑聲逐漸增加。

面對這些挑戰,Pi Network 正在多方面尋求突破。在技術升級方面,團隊將協定從版本19 升級至版本23,借鑒了Stellar 協定的成熟設計來提升網絡可擴展性,同時新增Linux 節點支援並推出Testnet 2 測試網絡,為主網遷移做好準備。在生態建設方面,專案透過Pi 應用工作室和Brainstorm App 等開發工具積極培育DApp 生態,正在舉辦的Pi 黑客松2025 將重點激勵商業、教育和治理領域的實用應用開發,同時不斷將更多核心應用整合到PiNet 平台中。在現實應用程式突破上,Pi Network 的進展尤其顯著,專案已與Onramper、Onramp Money、TransFi 和Banxa 等知名平台建立合作,實現了6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法幣與Pi 幣轉換通道,讓用戶能夠更便捷地參與現實世界的金融活動。透過商家合作規劃,用戶現在可以在部分新興市場使用Pi 幣直接購買商品和服務,這標誌著從概念驗證到實際應用的重要轉變。

在用戶信任建置方面,Pi Network 正透過協議升級將KYC 驗證直接嵌入區塊鏈,並引入受信任的第三方驗證機構,建構更去中心化的身份認證體系。針對長期困擾用戶的KYC 處理速度問題,團隊承諾推出自動化驗證測試和行動友善解決方案。在透明度提升上,專案創辦人將在TOKEN 2049 新加坡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分享區塊鏈產生現實世界效用的見解,同時透過定期部落格更新保持與社群的開放溝通。這個案例說明,社群驅動模式雖然能夠快速累積使用者規模,但僅靠使用者數量並不足以建立永續的生態系統。從社區共識到實際價值的轉化,需要在技術優化、生態建設、現實應用和信任機制等多個維度同時發力。 Pi Network 目前的系統性努力表明,即使面臨質疑,這種模式仍在積極尋求從純粹的用戶成長轉型為實用價值的可行路徑。

Source: Pi 官網

身份認證模式:理想主義與現實的碰撞

第二種路徑試圖透過建立全球性的認同認證體系來大眾化,強調公平分配和金融包容性。這種模式認為,只要能確保每個人的唯一身份,就能實現真正的普惠金融。 Worldcoin 是此模式的代表項目,自2021 年公佈以來,這個由OpenAI 聯合創始人Sam Altman 主導的項目,透過虹膜掃描建立"全球唯一身份認證",並向每個人分發代幣。其出發點是推動金融包容性:每個人都能憑藉自己的身分免費領取代幣。經過幾年的推廣,Worldcoin 在多個國家設置了掃描點,累積了相當規模的用戶基礎,2023 年計畫正式上線後代幣也開始交易。

然而,現實發展遠比理想複雜,多個國家的政府對其隱私保護和資料安全提出質疑,有些地區甚至暫停了掃描活動。為了應對這些挑戰,Worldcoin 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將Orb 軟體開放原始碼增加透明度,推出"個人資料託管"功能允許用戶將虹膜資料儲存在自己裝置上而非集中式伺服器,允許使用者"取消驗證"身分永久刪除虹膜程式碼,並實施面對面的年齡驗證確保只有18 歲以上使用者才能使用服務。

儘管做出了這些努力,Worldcoin 仍面臨監管機構嚴格審查和一些國家的禁令,例如西班牙資料保護局曾下令刪除所有收集到的虹膜資料。這些案例反映出科技理想主義與現實監管環境的衝突,即使是資源充足、背景強大的項目,在面對跨境監管挑戰時也顯得力不從心。身份認證模式雖然在理論上具有吸引力,但在實際推進中面臨巨大的合規和隱私挑戰。

World Coin 虹膜掃描儀

場景化應用模式:繁榮與泡沫的輪迴

第三種路徑透過具體的生活場景來吸引用戶,將複雜的加密概念包裝成簡單易懂的應用程式體驗。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能夠快速破圈,讓使用者在不完全理解底層技術的情況下也能參與其中。 StepN 在2022 年的爆紅是這一模式的典型案例,"運動即挖礦"的設計讓無數用戶第一次體驗了NFT 和鏈上資產,項目在短短幾個月內就積累了數百萬用戶,代幣價格一度達到高峰。其成功在於找到了一個貼近生活的場景:每天的運動都能產生收益。然而,StepN 的衰落同樣迅速,隨著新用戶成長放緩,代幣經濟模型的不可持續性暴露無遺。高昂的NFT 價格、下降的挖礦收益、以及缺乏其他應用場景,讓用戶大量流失,到2022 年下半年專案熱度已大幅下降。

面對挑戰,StepN 團隊嘗試了多種應對措施:在經濟模型方面,透過調整GST 和GMT 的發行銷毀機制,引入能量上限、維修費用以及燃燒GST 升級鞋子等機制來減少代幣流通量;在應用拓展方面,推出馬拉松模式、品牌聯名NFT 鞋子,併計劃新增遊戲模式和社交動態功能;儘管做出諸多努力,這些技術性調整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核心挑戰依然存在:如何建立永續的經濟模型、如何拓展更多應用情境、如何重塑使用者信心。這個案例完整地展示了場景化驅動模式的特徵:能夠快速引爆市場,但如果缺乏可持續的經濟機制和生態支持,繁榮往往難以持續。它證明了僅靠遊戲化激勵和短期收益預期是不夠的,真正的大眾化需要更深層的價值支撐。

Source: Adidas

路徑反思與未來展望

這三種探索路徑為加密大眾化提供了珍貴的經驗教訓。社群驅動模式證明了低門檻策略的強大號召力,但也暴露了從使用者規模到價值轉換的困難,單純的網路效應並不能自動產生永續的經濟價值。身份認證模式展示了製度化建設的重要性,但也說明了全球化方案面臨的監管複雜性,技術理想與現實約束之間的平衡是關鍵挑戰。場景化應用模式驗證了具體用例的破圈能力,但其快速衰落也警告了永續性的重要性,短期激勵無法取代長期的價值創造和生態建設。

這些實務經驗表明,加密大眾化不是單一路徑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綜合考慮多個維度的系統性工程。從這些案例的發展歷程來看,真正的大眾化可能需要具備幾個關鍵要素:可持續的經濟模型是基礎,必須建立在真實的價值創造之上,而不是單純的代幣分發或投機激勵;監管合規性正在成為必要條件,未來的項目必須從一開始就考慮合規問題;使用者體驗仍然是關鍵,技術門檻的降低不僅體現在操作簡單上,更要體現在概念理解和價值感知方面;漸進式發展比爆發式增長更可持續,健康的大眾化應該是穩定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結語

加密產業走到今天,技術創新不再是唯一的競爭要素。真正決定產業未來的,將是誰能夠找到可持續的大眾化路徑。這三種探索路徑雖然各有限制,但它們為整個產業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樣本。

真正的大眾化不會一蹴而就,它需要技術進步、制度完善、監管明確、使用者教育等多個面向的協調發展。只有當我們能夠平衡理想與現實、創新與合規、速度與永續性時,加密世界才能真正向所有人敞開大門。這不僅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實現區塊鏈技術最初願景的必經之路。

智能合約
金融
貨幣
技術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加密行业面临大众化困境。
  • 关键要素:
    1. 技术成熟但用户体验复杂。
    2. 用户需承担更多金融责任。
    3. 监管不确定性阻碍参与。
  • 市场影响:推动行业转向降低用户门槛。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