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做多Pump,做空人性:在8B市值為Pump Fun大儒辨經
星球君的朋友们
Odaily资深作者
2025-09-15 09:10
本文約3564字,閱讀全文需要約6分鐘
Pump最對的是他早於任何人理解了這一代年輕人是「PVP世代」。

原文作者:加密韋馱(X: @thecryptoskanda

7 月頂著全網fud 當Pump 簡中第一大儒,被罵倆月,被上千人屏蔽。

預售+27+45 滾倉抄底,中間多單打損再上再打損再上,頂著大額虧損“現貨不怕”,$Pump 是我兩年大倉位持倉經驗最痛苦的幣。如今終於處處「自有大儒辨經」「輕舟已過萬重山」之類,「我早就曰過了」這種的逼話就不說了。

在我看來,巫師提出的Pump 直播博弈問題、以及簡中絕大多數關於Pump 的模式、護城河的問題,本質上都是對Pump 受眾理解的問題。

TL;DR

- Pump 最對的是他早於任何人理解了這一代年輕人是「PVP 世代」;

- Pump 是基於PVP 世代價值觀而導致的大眾傳媒,等同於Truth Social 和Bluesky;

- 直播幣的博弈與其他幣沒有不同,站在賽道和生態角度理解;

- Pump 一定要做直播幣的原因是必須從交易平台搶奪Taker 流量;

- 我Pump maxi 的根本原因是深諳人性的黑暗,和世界走向混沌的必然;

理解PVP 世代

任何盤子,真正決定性的是受眾。

Pump 最大的護城河是他的受眾,也就是在開源鐮刀23 我說的"PVP 世代", 出生在05 後的一代。

為什麼?

以往我們說的護城河: 流動性、技術、合規門檻等,談論這些的前提是經濟學上的「理性人」假設——經濟活動中的個體是自利的,能夠理性地權衡利弊,以最小的成本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BTC 挖礦博弈、DeFi、代幣經濟模型等,都是以此為前提。

當然實踐中不可能人人都是聖人。而理性的傳承是製度性的,只要經濟參與者中的話語權影響力的掌握者是「理性」的,那麼這些模型就基本上仍然成立。

問題就在這裡: PVP 世代是成長於社群媒體話語權下的第一代。

這一代人的特徵是:

- 幼年時代不像我們這一代,經歷過溫飽的掙扎,衣食無憂

- 社群媒體等「非理性擴大機」對他們的影響遠大於理性教育

- 絕大多數國家的這一代,從未像他們的父輩一樣體驗過全局性的經濟成長,反而是因為技術替代、產業轉移,導致的就業機會銳減

這樣的結果,是他們的認知方式就是「非理性的」,基於標籤而非理性分析。

而其中最聰明的人,從事零和行業的比例大大提高,包括金融、房產、娛樂等服務業。這些行業的本質是從別人的口袋掏錢出來裝在自己口袋裡,是分蛋糕而不是做蛋糕。

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看看過去10 年,中國最賺錢的企業是不是都在轉金融,大量高學歷人員都在做直播、當網紅。美國的青年是不是大多數都左傾,考慮的不是右派那樣”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做蛋糕,而是「social justice warrior」這種分蛋糕?

零和,在上一代看來是割韭菜;而對這世代,是新常態。因此用以往的普世道德、價值觀邏輯去評斷他們是毫無意義的。

他們對生存問題無感,對於成就的理解是“我有多少多少follower”“我怎麼go viral”,而不是像父輩一樣,怎樣去建立一個"business"。甚至他們唾棄父輩的價值觀。

行為上,這一代人專業性差但行動力強,深知如何有目的性的「譁眾取寵「,厭惡被評判哪怕是一絲一毫,且對於獲取回饋的時間容忍度極低,無法忍受延遲滿足。

Pump 的核心護城河

Pump 能成功主要是理解PVP 世代的訴求:

- 沒有道德評判

- 超及時回饋刺激

- 低門檻

其中後兩樣是透過產品特性解決的,依照許多人說法,「是沒有護城河的」。

所以Pump 牛逼的核心,在塑造了一種不拘泥傳統道德評判的價值觀,只要你贏了、拉到了注意力,你就是牛逼Pump 絕不會像別的項目一樣假惺惺的跟你說"社區第一」、「長期價值」、「團隊有格局」等等。

就算你像$Quant 小孩哥或說$HANDS 沒手哥那樣rug 了,官方和社區各個帳號只會把你當成新meme 剪進影片。整個Pump 是沒有維權這回事的。

還有各種新聞幣、政治幣(甚至所謂「死人幣」),在其他平台甚至Twitter 本身可能都會被和諧,更不可能變現。但在Pump Fun,都可以。

PVP 世代的dev 也好戰壕也好,討厭被搶跑被Rug,但是更討厭被說教,被人說自己參與的東西「就是騙局,就是畜生,就是割韭菜」。對PVP 世代的incel 來說,戰壕事戰壕了,但是在價值觀上被否定就是生理性厭惡。

不管你喜不喜歡,價值觀就是大眾傳播媒體的底座。

就好比右派老登厭惡在Jack Dorsey 時代的Twitter 被摀嘴,就有了Truth Social;左派老登厭惡馬斯克之後的X 是Farcist Rhetorics 於是去了Bluesky。人因自己的價值觀傾向選擇屬於自己的回音壁。 PVP 世代覺得你們媽了個逼的都是老登,於是選擇了PumpFun。

你要問我為什麼這麼懂這個,可能是因為「出生理解出生」吧。

Pump 直播幣博弈

去年在跟友人聊天中,我明確看好直播幣,也認為直播幣是去年唯一沒有證偽的賽道(Pump 是因為整改而不是做不下去才中斷直播)。這也成為了我當時就支持@Sidekick_Labs 的主要原因。

當然巫師之前問的問題也很有代表性: web 2 是打賞,所以主播的有動力一直播,才能賺錢。 web 3 是澆給,主播底部自己買好了,播差不多,砸盤,還繼續播啥?為了拿交易手續費?如果大量歸零,博弈是不是又不斷前置?市值越搞越低?

首先他說的博弈推演是對的,但這是站在具體一個幣上的。如果是賽道,那就需要反思考:如果不是直播,就不這樣嗎?

不管之前的AI 還是Bonk 的CTO、Solana 推的ICM,甚至不限於鏈上發射、包括交易所VC 幣,從來都是的dev 有不對成優勢,可以直接砸盤走人。

能影響團隊棄盤與否的只有前期成本和是否有現金流持續收入。當前期成本越高,且持續現金收入,專案方是不會棄盤的。我7 月9 號轉發PUMP ICO 影片的時候就這麼說Pump 本身的,當時被人噴死,一堆人認為Alon 是畜生所以Pump 一定會rug。

現在回頭看,是不是這麼回事?同理,主播rug 一次基本上不可能再播第二次,一錘子買賣。如果他能像Bagwork 一樣一直在賺creator fee 現金呢?他為什麼一定要殺死一頭現金乳牛呢?

第二,直播這個產業在web 2 是一個工業化體系,主播只是月台(對應memecoin 的角度),真正的推動力是買量、背後找大哥、找渾水摸魚資金洗流水的工會和軍火商。主播到手沒多少錢。

直播幣也是一樣,幣跑的好主要靠MM。主播大概率不會MM,那就是Pump 負責吸引wannabe 們來,MM 承擔工會的職責。

這裡有兩個點:

- 賭場最賺錢的不是博彩本身,而是流水。比例約1:9;

- ICM 或AI 之類的應用幣敘事,作為MM 你需要控制一個團隊;直播幣,你只需要控制一個人。

為什麼Pump 一定要做直播幣?

這是Pump 最明智的決定。

整個Solana 鏈上的流量命門,不在台子,而在於交易平台,在於Axiom。

Solana 可以系統性抹黑Pump,鼓動VC 資金支持Bonk 或其他台子,衝Useless,但金流和注意力是兩回事,用戶交易不管bonk 還是Pump 的幣,都是透過Axiom,不論你講什麼故事,都他媽是個CA。

但直播不一樣,直播的內容直接傳導到K 線,看直播下單會比看Axiom K 線有不對稱的資訊優勢。而直播不是具體的敘事,它本身就是流量載體。下單量會真正意義的向Pump 傾斜。

所以下一個階段的關鍵數據,是看Pump 前端的下單量是否能搶奪Axiom 的市場份額,而不是看Pump 跟其他台子的比值。

為什麼我會那麼早支持Pump

有不短的時間我幾乎是簡中唯一的Pump Maxi,非要說原因:

1. 我自己帶過Dev 團隊;

2. 我自己做過launchpad 但沒成功,理解了為什麼我還有其他launchpad 在solana 會失敗,見識了Pump 的牛逼;

3. 我很早就認識Pump 的早期投資人,收穫了一手的insight,前排見識了Pump 團隊的工作方式和邏輯;

4. 我花了大量時間跟年輕人在一起;

5. 我做了10 年盤子,也許我不精於二級,但我了解人性,更了解人性的黑暗,我對世界的底層理解是走向混沌,而混沌是階梯;

6. 如我所說,Pump 團隊是鯊魚,是在馬桶上讀拿破崙的征服者。

原文連結

Pump.fun
AI總結
返回頂部
  • 核心观点:Pump成功源于精准定位PVP世代价值观。
  • 关键要素:
    1. PVP世代偏好非理性、即时反馈。
    2. 产品无道德评判,契合年轻群体。
    3. 直播币抢夺交易平台流量是关键。
  • 市场影响:可能重塑Meme币及流量争夺模式。
  • 时效性标注:中期影响。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