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Odaily 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
作者|Wenser( @wenser 2010 )
2025 年7 月30 日,以太坊迎來十週年生日,對於一個持續運行10 週年的區塊鏈網絡,這已然稱得上是一個奇蹟——正如此前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轉帖裡提到的:「以太坊已經連續上線十年,零暫停,零度網路出現過多次問題,但以太坊永遠不會停止。 、伺服器需要修補,但以太坊仍在繼續運作。 開發者、質押者、研究人員、用戶,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年復一年地於區塊之間活躍,是我們共同造就瞭如此盛景。週年的以太坊如今配得上一句—— 「那些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更強大」。
而回看過去10 年,以太坊真的如同一個初時一文不名的窮小子,如今已經登堂入室,成為了華爾街乃至全球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位「座上賓」。從心懷「超越比特幣網路」野望的一紙白皮書,到萬人景從的IC 0;從轟轟烈烈的DeFi Summer,再到POS 轉向;從加密寒冬,再到現貨ETF,以太坊的10 年光陰,並不總是光輝與榮耀,更有危機與恥辱,但好在,如今,隨著「 ETH 儲備,並不總是光輝與榮耀,更有危機與恥辱,但好在,如今,隨著《 ETH 儲備》再次重新回到了中央。
或許你已經看膩了老套呆板的歷史大事件回溯,也或許沒那麼多人關心以太坊發展過程中的蠅營狗苟,或許,現在最應該討論的問題只有一個—— 10 年間,以太坊的“莊家”們換了幾輪?仍在牌桌上的又是何人? ETH 的價格天花板又在多少?
Odaily星球日報將於本文給出自己的答案,誠摯邀請讀者共颯。
以太坊永不眠:從公募價不足0.3 美元的IC0 到華爾街趨之若鶓的現貨ETF
毫無疑問,以太坊的勝利,初時是一場全行業的狂歡。儘管當時產業尚處於蠻荒時期,但加密市場已然呈現出一片群雄並起的格局:BTC 一家獨大,LTC 方興未艾,DOGE 初露崢嶸,每時每刻都有著新的幣種出現,然後又如同速衰朽的砂石一樣消失在歷史的長河當中。就是在這樣危機並存的背景下,以太坊來了。
ETH 的第一批莊家:IC0 參與者與以太坊早期貢獻者
2014 年7 月22 日至9 月2 日,耗時42 天左右,以太坊IC0 圓滿結束,前兩週以1 ETH:0.0005 BTC(即2000 ETH = 1 BTC,彼時BTC 價格區間為572-632 美元)的比率進行,隨後線性下降至 ETH70. BTC,彼時BTC 價格區間為471-592 美元)的比率,總計籌資約1,800 萬美元。
以彼時BTC 的不同價格來計算,單枚ETH 的IC0 價格最低僅為0.286 美元左右;目前市場主流數據的0.3-0.31 美元的IC0 價格則為1830 萬美元處以6000 萬枚ETH 總量計算得出。當然,此事也從側面凸顯了行業早期缺乏統一度量衡的弊端,儘管當時BTC 價格並不穩定,但在當時仍是毫無爭議的硬通貨。
以太坊團隊,多倫多,2014 年by Duncan Rawlinson/Flickr Creative Commons
2015 年7 月30 日,時隔約一年時間,以太坊正式上線,根據官方歷史記錄,初始有7200 萬枚ETH 預挖,其中6000 萬枚分配給IC0 參與者,根據超1200 萬枚則分配給以太坊早期貢獻者和以太坊基金會,Vitalik 據稱超1200 萬枚則分配給以太坊創始人和以太坊其他Hoskinson、Bitcoin Magazine 創辦人Mihai Alisie、Decentral 創辦人Anthony Di Iorio、Amir Chetrit、Polkadot 創辦人Gavin Wood、Grit Games 創辦人Jeffrey Wilcke 以及Consensys 創辦人Joseph Lubin,據說每個人分得30 萬枚ETH。此外,以太坊基金會保留了300 萬枚ETH 用於組織員工營運並於2018 年、2021 年市場高點進行了2 次大規模銷售。
目前,以太坊基金會主錢包地址仍持有18.5 萬枚ETH,價值約7.2 億美元; Vitalik 相關地址仍持有24 萬枚ETH,價值約9.28 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IC0 中的巨鯨不乏持有數十萬乃至100 萬枚ETH 的人,而這也是以太坊早期遭受大量批評的爭議焦點——早期代幣分配的過度中心化。
根據Galaxy 報告指出,ETH IC0 活動的8800 個參與地址中,約100 個地址獲得了40%的ETH IC0 份額。此外,鏈上資訊顯示,獲得100 萬枚ETH 的地址集群最終指向ENS 域名為virternity.eth 的地址;其他兩個IC0 巨鯨分別獲得了935,900 枚ETH 和933,580 枚ETH。有數據顯示,2015 年至2018 年,約有1,030 萬枚ETH(佔預挖供應量的41.7%)轉入CEX;與之相對,同期僅有160 萬枚ETH(約佔預挖礦供應量的2.3%)未發生變動。換言之,不少以太坊IC0 參與者在最初3 年內就已獲利了結。
Nansen 數據,來源:Galaxy 研究
ETH 的第二批莊家:以太坊礦工與加密機構
繼IC0 落幕、早期ETH 持有者瓜分戰果之後,粉墨登場的第二批莊家,則是以太坊礦工與眾多加密資本。
2015 年,以太坊網路上線後仿照比特幣網路採用工作量證明(PoW)機制運行,礦工透過驗證交易和保護網路獲得新發行的ETH 代幣。從2015 年到2022 年POS 升級之前,約4,910 萬枚ETH 透過挖礦產出,逐步稀釋了初始預挖持有量。
根據YCharts 數據,ETH 累計持倉獨立地址從2015 年的幾千個逐步增長到2022 年9 月的1.7 億個;與此同時,以太坊網絡挖礦獎勵也從2015 年的每個區塊5 ETH 逐步減少;2017 年底,區塊獎勵降至3 ETH;2019 93%,這枚股碼降至3 ETH 的區塊分配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縱觀以太坊挖礦史,社區層面的共識考驗一直都存在,其中尤以2016 年的「 The DAO 駭客事件」導致的硬分叉最為激烈。當時駭客攻擊造成損失高達360 萬枚ETH,價值約6,000 萬美元,經歷了數週的商討、爭論,最終,當年7 月20 日,ETC 誕生,ETH 則重獲新生。
隨後,儘管步履維艱,但較低的挖礦難度,還是激勵著不少人參與到了轟轟烈烈的以太坊挖礦大潮當中,甚至有網吧老闆用閒置設備挖礦而積累了數萬枚ETH。如此難得的造富機會,自然隨之造就了一批時代新貴。如今仍活躍在場內的F 2 pool、Cobo 創始人神魚、萬向集團董事長、Hashkey 創始人肖風也是時代浪潮的參與者,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弄潮兒。前者以比特幣挖礦起家,也參與了以太坊早期挖礦,是業界人盡皆知的「 ETH 萬幣候」;後者則在曾在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早期訪問中國時豪擲50 萬美元救以太坊於水火之中,也為以太坊早期在華語地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019 年10 月,Dragonfly 主辦加密高峰會,Dragonfly 創辦人馮波、美團CEO 王興、Vitalik 以及萬向蕭風
而隨著時間的發展,以太坊生態又迎來了另一股新生力量的擴張—— DeFi 協議。
2020 年起,主打「流動性挖礦」概念的DeFi 協議迎來爆炸式增長,大量ETH 開始作為流動性資金被鎖定在各類智能合約中。根據Coindesk 統計,截至2020 年7 月29 日,價值36.8 億美元的加密資產被鎖定在各類DeFi 協議中。而到了2021 年5 月,根據Galaxy 分析,這一數字極速增加至超過3,120 萬枚ETH(約佔當時ETH 總供應量的26%),當時價值約574 億美元。
當然,這轉型過程中還有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那就是POS 升級。 2022 年9 月,以太坊完成The Merge 升級,整個網路成功從POW 工作機制過渡到POS 工作機制,自此,以太坊礦工身份逐漸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則是「ETH 的質押大戶們」——包括交易所、加密機構以及巨鯨和個人。
而作為以太坊生態的早期參與者,包括Galaxy、Paradigm、Dragonfly、Hashkey 等機構在內的加密資本也是這一階段毫無爭議的莊家,取代他們的,只能是更大規模的資本。
ETH 的第三批莊家:華爾街資本與現貨ETF
2024 年7 月,繼當年1 月批准比特幣現貨ETF 之後,美國SEC 批准了多只以太坊現貨ETF(包括BlackRock、Fidelity、Grayscale、21 Shares、Franklin Templeton、Bitwise 等),自此,ETH 開始了自己的第三波“換擋資本之旅,這次的“金融市場和國家投資機構”,不再局限於金融市場資本之旅,這次的“金融市場資本”,不再局限於金融市場和資本圈”,這次的“金融市場資本”,不再局限於全球貨幣市場。
之所以說華爾街金融機構成為了當今市場上的“ETH 莊家”,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是以太坊現貨ETF 市場表現亮眼。根據Sosovalue 數據,截止7 月28 日,以太坊現貨ETF 總資產淨值為215.34 億美元,ETF 淨資產比率(市值較以太坊總市值佔比)達4.71%,歷史累計淨流入已達94.00 億美元。其中,BlackRock 推出的iShares Ethereum ETF(ETHA)表現驚人:上市251 天后,其資產規模就已突破100 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第三快達到此規模的ETF。同時,過去一個月,全球交易所託管的ETH 持有量淨減少超過100 萬枚(約38 億美元),大量ETH 或從交易所流出進入ETF 發行方託管機構、冷錢包或中,用於支持機構投資需求。
ETH 現貨ETF 數據,截止7 月28 日
其二,則是「ETH 儲備財庫」敘事大受美股市場追捧。根據Strategicetheserve 網站數據,目前建立ETH 儲備財庫的上市公司總持倉量已突破232.9 萬枚,價值90.2 億美元,其中Bitmine、Sharplink、The Ether Machine、The Bit Digital 等上市公司仍在持續增持ETH 當中,前兩者的ETH 持倉量甚至遠遠超過了以太坊基金會的持股。由此,新的資本買盤助推ETH 價格逐步修復,從此前的2400 美元左右反彈至如今的3800 美元上方,此前一度接近4000 美元。
ETH 儲備財庫公司持倉量
至於前文提到的加密機構,或主動或被動地已在逐步退出ETH 莊家行列:Galaxy 曾在2024 年4 月的兩週內向幣安轉入65,600 枚ETH(價值約1.05 億美元);就在剛剛過去的7 月28 日,HashKey Capital 關聯錢包向約OK4700 萬美元(9963 萬美元)數據顯示, Paradigm 機構地址的ETH 持股量已從今年4 月的8.35 萬枚驟減至如今的2800 餘枚; Dragonfly 機構地址的ETH 持倉量則更顯捉襟見肘,僅有155 枚左右。雖然大概率各大機構仍在交易所、DeFi 協議或冷錢包中存有若干數量的ETH 資產,但明面上的「撤退」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事已至此,或許我們只能感嘆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以太坊的敘事更迭:從世界計算機,到世界帳本,再到數位石油
說完換莊過程,以太坊的敘事更迭變遷或許稍顯貧瘠。
科技、應用與資源:從一人所想到生態成長
在以太坊創辦人Vitalik 的設想中,以太坊將作為「世界電腦」建構一個豐富的鏈上生態基座,由此,在互聯網數位空間的基礎上打造一個更為透明化、去中心化的鏈上世界,這一點,從以太坊基金於2015 年7 月30 日發布的油管視頻《以太坊:世界計算機》就能看得出來。當時,以太坊的核心優勢和市場賣點,是開發者可利用智能合約構建去中心化應用,無論是遊戲,還是社交,亦或者金融產品,都在此列。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儘管CryptoKitty、AxieInfinity、STEPN 等遊戲一度引發現象級加密熱潮;儘管Cryptopunk、BAYC、Azuki 等NFT 一度掀起加密牛市,時至今日,唯有DeFi 成為加密市場經久不衰,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可以說是「唯一倖存」的賽道。也無怪乎先前DeFinance Capital 創辦人Arthur 曾因Vitalik 不惜DeFi 投機而認為以太坊的市值與其行業地位並不匹配。自此,以太坊的敘事事實性地轉變為了「世界帳本」。
隨後,儘管市場上乃至以太坊社群一度將「超音波貨幣」視為以太坊的新價值敘事,但無論是傳播度、認可度,亦或「市夢率」方面,這一敘事都未得到廣泛認可。
直到EIP-1599 的出現,ETH 的通貨緊縮屬性逐漸得以凸顯,由此,在加密貨幣逐漸蛻變為更為主流社會所能接受及認可的數位資產的過程中,ETH 逐漸成為了一種類似石油驅動數位經濟發展的「燃料」。
在以太坊生態的重要傳播陣地——Bankless 播客《Ethereum is Digital Oil》中,ETH 被視為“數位石油”,強調其作為網路燃料和儲備資產的價值;ICBC(中國工商銀行)此前在一份報告中也將ETH 與有著“數位黃金”之稱的BTC 作為對比數位石油,稱其為“數位石油”。
未來,如果想要挑動更多人敏感又脆弱的投資神經,或許ETH 需要強化自己「數位石油」的敘事定位,到時候,以太坊搖身一變,將成為如今的美元體系一般堅不可摧。
以太坊的價格天花板在哪裡?最高或為70.6萬美元
關於以太坊的價格天花板,市場觀點更為多元。
2024年6月,以太坊現貨ETF核准前夕,資產管理公司VanEck 預測2030 年以太幣目標價將達到22,000 美元。此舉受到了以太坊ETF 新聞、擴容進展和鏈上數據的影響。 VanEck 指出,以太坊正在重塑金融、銀行、支付、行銷、廣告、社交、遊戲、基礎設施和人工智慧等多個產業。此外,VanEck 預測以太坊(現貨)ETF 的規模可能超過比特幣ETF,並預計該ETF 將獲得批准上市,這將為財務顧問和機構投資者提供持有以太坊的便捷途徑。報告也強調,以太坊技術的低成本、高效率和透明度是推動以太坊價格上漲的關鍵因素。
VanEck 進一步預測,這種轉變將迫使傳統金融和科技機構將大量市場份額轉移到基於區塊鏈的解決方案上,而這些機構目前擁有高達15 兆美元的總可用市場。到2030 年,持有以太坊所帶來的自由現金流預計將達到660 億美元,這也有助於推動以太坊的估值向預期目標邁進。
而到了今年,在執行以太坊儲備財庫策略的上市公司眼中,僅2.2萬美元的價格已經算是遠遠低估了。
以太坊財庫及加密礦業公司Bitmine 官方發文表示,邀請多家研究機構評估以太坊的「重置價值」(華爾街估值),估算價值為6 萬美元。支撐這一論點的,是美國財政部部長貝森先前發言表示穩定幣市值規模將達到4 兆美元,成長超過10 倍,而目前,超過60%的穩定幣在以太坊網路上。
ETH單枚6萬美元
ethdigitaloil.com 則更為大膽,其綜合石油、黃金、全球貨幣市值等綜合考量, ETH 市值或將達到85萬億美元,預期單枚ETH 的未來價格將達到706,000 美元。
ETH天花板
當然,如果真的能達到如此價格,或許需要等待以太坊的「百年時刻」了。
而現在,以太坊只不過走過了十分之一的旅程,距離「百年老店」的招牌,還有90年之久。
屆時,如今年逾三十的Vitalik 早已成為百歲老人,在生物科技發達的未來,或許他還會是以太坊歷史的見證者,如你如我。
推薦閱讀
- 核心观点:以太坊十年发展成就区块链奇迹。
- 关键要素:
- 10年零宕机,超越中心化巨头。
- 从ICO到ETF,市值增长万倍。
- 三次换庄,机构资金主导市场。
- 市场影响:推动ETH成为主流金融资产。
- 时效性标注:长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