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為了解決生態專案多鏈部署時面臨的「資料孤島」和安全性問題,模組化BTC Layer 2 B² Network 推出B² 資訊共享協定。
B² 資訊共享協議使用了零知識證明和驗證人機制,既保證了訊息跨鏈傳遞的隱私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也提高了系統的可擴展性。
B² 資訊共享協定落地場景包括:提升跨鏈傳輸的安全性、實現鏈間資訊無縫傳遞、同步治理決策、與支援訊息共享及交易直接呼叫等。
B² 資訊共享協議是普適的訊息協議,將拓展至多鏈多生態。

訊息共享的必要性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區塊鏈網路的數量也不斷增加。比特幣(Bitcoin)作為最早的區塊鏈,主要用於處理點對點的去中心化支付系統。而隨著以太坊(Ethereum)的出現,智慧合約與去中心化應用(dApp)成為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應用領域。之後,隨著眾多公鏈如Polkadot、Cosmos、Avalanche、Solana、TON 等的崛起,各種區塊鏈網路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帶來了不同的共識演算法、治理模型、交易機制及應用場景。
然而,這種多樣性也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挑戰:區塊鏈之間的孤立性。傳統上,不同區塊鏈是相互獨立、彼此隔離的,它們各自運作在獨立的網路上,沒有原生的通訊機制,這導致了區塊鏈生態系統的互通性問題。在這種背景下,區塊鏈之間共享訊息的需求逐漸凸顯,成為推動區塊鏈生態走向成熟、協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現有的區塊鏈架構中,區塊鏈彼此之間難以直接互動。比特幣和以太坊網路是兩個完全獨立的生態系統,使用者無法直接從一個網路傳遞價值或資訊到另一個網路。例如,用戶無法直接將比特幣從比特幣網路轉移到以太坊鏈上並使用它進行智慧合約交易。同樣,開發者無法利用不同區塊鏈上的資料或事件來建立跨鏈應用。這種限制限制了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及生態系統的發展。
訊息共享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透過區塊鏈之間的訊息共享,不同鏈上的資料、價值和事件可以相互傳遞和利用,打破「區塊鏈孤島」現象。訊息共享的實現不僅可以增強不同鏈之間的協作,還可以為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鋪平道路。
B² 訊息共享協議
B² Network 是最具實用性的模組化BTC Layer 2 解決方案,首創性地透過承諾證明在比特幣主網驗證二層rollup,並將這個解決方案擴展到其他Layer 2 ,由此也打造了第一個落地的比特幣DA 層。目前B² Network 主網總交易量超過7,000 萬,擁有超過761 萬獨立地址。
B² 訊息共享協議是B² Network 基於零知識證明技術和驗證人機制的跨鏈訊息共享協議,旨在為不同區塊鏈網路(包括EVM 相容鍊和非EVM 相容鏈)之間實現安全、高效的消息傳遞和資料共享。同時提供觸發器機制,在實現訊息資料共享的同時,提供任意鏈之間的交易呼叫。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區塊鏈網路數量不斷增多,它們的底層技術和共識機制往往存在較大差異,導致各區塊鏈之間的通訊和資料交換十分困難。 B²訊息共享協議透過創新的設計,突破了傳統跨鏈技術的限制,為生態dApps 在鏈間互通性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B²訊息共享協議的目標
B²訊息共享協議的核心目標是解決區塊鏈之間的“孤島效應”,即不同鏈之間無法直接共享資訊或數據。為此,B² 採用了以下技術手段:
零知識證明技術:確保訊息在傳遞過程中隱私性得到保證,同時提供可靠的可驗證性,確保訊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驗證人機制:透過去中心化的驗證人網路負責鏈間訊息的驗證和傳遞,確保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同時,提高系統的可擴展性。
B² 訊息共享協議旨在相容於多種區塊鏈,不僅包括EVM 相容鏈,如Ethereum、BNB Chain、各種EVM 相容的Layer 2 等,還包括非EVM 相容鏈,如Polkadot、Cosmos、Solana 和TON 等。這使得B² 訊息共享協定成為一個跨鏈通訊的通用解決方案,能夠實現多樣化的區塊鏈生態系統之間的訊息互通。
零知識證明在B² 訊息共享協議中的應用
零知識證明(ZKP,Zero-Knowledge Proofs) 是B² 訊息共享協定中的關鍵技術之一。零知識證明允許證明者在不透露具體訊息內容的情況下,向驗證者證明某一訊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這為跨鏈通訊提供了至關重要的隱私保護和安全性。
在B² 訊息共享協定中,訊息的跨鏈傳遞過程由零知識證明來驗證。例如,當某個鏈上產生交易或狀態更新訊息,該訊息會被打包並產生相應的零知識證明,證明該訊息確實符合鏈上的狀態規則。然後,證明和訊息一起發送到目標鏈,目標鏈上可以透過驗證零知識證明來確保訊息的真實性,合法性,保證過程的去中心化。
零知識證明的優勢:
隱私性:驗證者無需知道訊息的具體內容,便能驗證其真實性,避免敏感資訊外洩。
計算效率:零知識證明能夠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透過簡化複雜的鏈上驗證邏輯,提升鏈間通訊效率。
安全性:零知識證明能夠有效防止偽造訊息和重播攻擊,確保跨鏈訊息的真實性。
B² 訊息共享協議利用零知識證明確保跨鏈訊息的驗證在隱私和安全性方面達到高度的保障,為不同區塊鏈之間的資料共享建立了強大的信任基礎,保證了訊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確保了整個過程的去信任、去中心化。
驗證人機制
B² 訊息分享協定的另一個核心機制是驗證人網路。驗證人是由去中心化節點所組成的網絡,這些節點透過P2P網路負責接收、驗證、以及傳遞鏈間的訊息。驗證人機制確保跨鏈訊息的有效性,同時防止單點故障或中心化攻擊。
驗證人網路的工作流程如下:
接收訊息:當某區塊鏈需要與另一個區塊鏈分享資訊時,訊息會先發送給驗證人網路。該訊息會由 proposer 監聽獲取,並產生零知識證明,確保訊息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驗證訊息:驗證人透過P2P網路傳遞訊息和證明,驗證零知識證明和訊息內容,確認訊息是否符合發起鏈的狀態規則,並進行簽名確認。
收集簽章:驗證人透過P2P網路將已驗證的訊息簽章傳送給 proposer,由 proposer 收集驗證人簽署。
轉發訊息:proposer 收集到足夠的驗證人簽名後,將零知識證明、訊息內容和驗證人簽名提交到目標鏈的訊息合約中。
驗證人機制的優勢:
去中心化:驗證人網路是去中心化的,由不同的節點共同參與,避免了跨鏈通訊中的單點故障問題。
高效性:驗證人機制透過減少直接在鏈上進行的運算量,優化了跨鏈訊息共享的效能,尤其在需要驗證複雜訊息時尤為有效率。
安全性和容錯性:即使部分驗證人節點遭受攻擊或無法正常運作,驗證人網路仍然能夠透過其他節點確保訊息的傳遞和驗證,增強了系統的容錯能力。
資料標準和適配層
B²訊息共享協定的一個重要特性是抽象統一的資料標準,透過智慧合約適配器實現 EVM 相容鏈之間、EVM 相容鍊和非 EVM 相容鏈之間以及非 EVM 相容鏈之間的訊息共用。
在區塊鏈領域,不同的鏈在智慧合約架構、共識機制和虛擬機器設計上有著巨大的差異。例如:
EVM 相容鏈採用的是以太坊虛擬機架構,支援Solidity 語言的智慧合約,如以太坊、幣安智能鍊和Avalanche。
非EVM 相容鏈則使用不同的虛擬機器架構和智慧合約語言,如Polkadot 的Substrate 框架、Cosmos 的Tendermint 共識以及Solana 的高效能架構。
這種差異帶來了跨鏈訊息共享的技術挑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B² 訊息共享協定引入了適配層,專門處理不同鏈之間的資料格式轉換和智慧合約呼叫邏輯。適配層包括以下功能:
資料格式轉換:不同鏈上資料格式(如交易結構、狀態資料)不同,B² 訊息共享協定透過抽象統一的資料標準,利用適配層能夠自動將訊息在不同鏈上進行格式轉換。
智能合約適配:B² 訊息共享協定透過適配智能合約的不同虛擬機架構,使得EVM 相容鏈與非EVM 相容鏈都能順暢進行跨鏈互動。
透過適配層,B² 訊息共享協定能夠確保跨鏈訊息共享在不同類型的區塊鏈網路之間高效、安全地進行,真正實現了相容多鏈的跨鏈通訊解決方案。
B² 訊息共享協定的應用場景
B² 訊息共享協議為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尤其在以下場景中具有重要意義:
資產跨鏈:目前存在許多利用公證人機制的跨鏈橋,B² 訊息共享協議可以將來源鏈的跨鏈交易資訊共享給目標鏈,採用公證人機制的跨鏈橋可以利用B² 訊息共享協議提供跨鏈橋的安全性,解決公證人機制的中心化信任問題。
去中心化金融(DeFi):在跨鏈DeFi 生態中,不同的DeFi 協議和用戶可以透過B² 訊息共享協議無縫地在不同鏈之間傳遞價格差異資訊或共享市場數據。
跨鏈治理:B² 訊息共享協議支援跨鏈治理機制的實現,使得多個區塊鏈上的治理決策能夠協同工作,提升跨鏈專案的治理效率。
交易跨鏈:B² 訊息共享協定在目標鏈中實現了觸發器,支援不同區塊鏈網路的訊息共享的同時,可以直接觸發目標鏈的交易呼叫。
B² 訊息共享協議的技術實現

在來源鏈上,使用者或合約可以呼叫B² 訊息共享合約,將需要共享的訊息傳送給B² 訊息共享合約。同時,使用者或開發者可以依照B² 訊息共享協定的合約呼叫標準,實現一個目標鏈上的觸發器合約。
鏈下的去中心化驗證人網路中,有一個 Proposer 的角色,負責監聽來源鏈上B² 訊息共享合約的事件。當Proposer 監聽到來源鏈的訊息事件後,首先將訊息發送給ZK Prover 產生零知識證明,然後將訊息和零知識證明的內容摘要進行簽名,最後Proposer 將訊息、零知識證明以及簽名在去中心化驗證人p2p網路中進行廣播。
去中心化驗證人網路中存在多個validators,validator 收到訊息、零知識證明和proposer 的簽名後,對訊息、零知識證明以及簽名進行驗證,驗證通過後,validator 對訊息和零知識證明的內容摘要簽名,並廣播到p2p網路。
Proposer 從p2p網路中收集validators 發出的簽名,當收集到足夠多的簽名後(mn 的原則,網路中存在n 個validators,當收集到m 份的簽名後,認為滿足協議要求,m 和n 是協議啟動的參數),proposer 將組裝目標鏈的B² 訊息共享合約的呼叫交易,並發送到目標鏈。
在目標鏈上,使用者或開發者透過B² 訊息共享合約獲取到來源鏈上的消息內容。同時,使用者或開發者也可以在來源鏈的交易中設定目標鏈的觸發器合約調用,當目標連結收到共享的訊息後,會由合約自動調用觸發器合約,觸發不同的業務流程。
在使用觸發器合約的時候,使用者或開發者需要在來源鏈的交易中指定最大的 gas 消耗,並支付 gas 費用。
B² 訊息共享協議透過結合零知識證明技術和去中心化驗證人機制,成功打破了不同區塊鏈網路之間的資訊壁壘,提供了安全、高效且相容多鏈的訊息共享解決方案。無論是EVM 相容鏈還是非EVM 相容鏈,B² 訊息共享協議都能有效支援不同區塊鏈生態系統之間的互通性,為去中心化應用的創新和擴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