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 arndxt
原文編譯:深潮 TechFlow
超過581 個DAO 項目,分析了16, 246 個提案,持續5 年。
這篇關於DAO 的論文涵蓋了所有使用名為Snapshot 的DAO/治理平台的項目,涵蓋了超過95% 的實際存在的DAO 項目(超過11, 000 個空間)。
在這份DAO 困境中,我發現了4 個關鍵點。
中心化悖論
數據描繪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成長趨勢- 581 個DAO,超過16, 000 個提案,歷時5 年。成員分佈遵循帕累托原則。
少數成員掌握了大部分權力。
我在想:我們是否只是將傳統權力結構重新塑造在區塊鏈中? DAO 內部代幣分配的基尼係數將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科技定時炸彈
缺乏IPFS 升級讓我感到擔憂。這是一個典型的技術負擔,隨著DAO 的擴展可能會崩潰。我們談論的是潛在的資料遺失、飆升的儲存成本和效率降低。
這裡有一個思維實驗:當一個關鍵提案的數據因過時的IPFS 連結無法取得時,會發生什麼事?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民主與效率的拉鋸戰
研究顯示了多樣化的投票場景- 從預算到招聘決策。這是民主在行動。然而,我看到兩個巨大的警訊:
a) 選民冷漠:許多決策的投票率低迷。
b) 以代幣為基礎的投票:少數大戶能夠操控整個生態系。
這造成了一個治理上的矛盾。一方面,我們有去中心化決策的願景。另一方面,我們面臨著集權化的嚴酷現實和社群的疏離。
代幣困境
這就是事情變得真正引人注意的地方。大多數DAO 使用自發行的代幣,而不是像USDT 或ETH 這樣的主流數位貨幣。這引發了對激勵結構和長期可行性的深刻疑問。
我們是否見證了強大治理系統的誕生,還是只是複雜的代幣操控計畫?我內心的悲觀者傾向後者,但我也願意接受挑戰。
前進的道路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我對DAO 仍然持謹慎樂觀態度。
我認為需要採取以下幾點:
實施平方投票或其他機制以平衡權力。
優先進行技術基礎設施的升級,特別是在資料儲存方面。
制定更有效的激勵措施以促進治理中的持續參與。
鼓勵使用更具穩定性的價值代幣進行治理。
這項研究強化了我對DAO 正處於重要時刻的信念。去中心化治理的承諾是巨大的,但障礙同樣顯著。
你有什麼看法?
DAO 是組織的未來,還是我們正在目睹一個注定重現其欲取代的系統的偉大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