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CGV Research:不隻小遊戲,深度剖析TON在支付賽道的「野望」
CGV
特邀专栏作者
2024-08-01 06:32
本文約3845字,閱讀全文需要約6分鐘
CGV research團隊深入剖析TON在支付賽道的“野望”,探討其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克服挑戰,實現在加密資產管理和DeFi領域的長遠發展。

原文作者:Satou

在區塊鏈領域,The Open Network (TON) 以其獨特的優勢和深厚的用戶基礎,逐漸在支付賽道中嶄露頭角。 2024 年,TON 生態在許多方面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勢頭。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 2024 年 7 月 21 日,TON 網路上已發行的 USDT 超過 730 M,成為推動 TON 支付生態發展的重要動力。此外,TON 遊戲平台如 Notcoin、Hamster Kombat 和 Catizen 等項目也取得了顯著成就,分別吸引了 3,500 萬、 2.3 億和 2,500 萬用戶。

隨著 TON 生態的不斷成熟和擴展,其在 DeFi、GameFi 以及 SocialFi 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前景愈發明朗。 CGV research 團隊深入剖析 TON 在支付賽道的“野望”,探討其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克服挑戰,實現在加密資產管理和 DeFi 領域的長遠發展。

TON 獨特優勢:背靠 Telegram 廣大的用戶群

根據 Statista 數據顯示,截至 2024 年 4 月,Telegram 的月活用戶為 9 億,位居全球社群網路榜單第八。與之相比,根據 token terminal 估計,目前月活躍地址數最多的公鏈為 solana,有 1400 萬月活躍地址,還不足 Telegram 用戶的 2% 。

從使用者區域分佈來看,除了 Telegram 軟體的發源地俄羅斯與烏克蘭、以及人口結構多元的美國以外,Telegram 的使用者主要分佈在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等發展中國家。

根據使用者畫像來看,Telegram 具有龐大的使用者量,但使用者的人均收入較低,這使得 Telegram 更適合承載與流量相關的業務,而不是服務高淨值人口。

與其他社群網路專案相比,Telegram 在很早期就推出了自己的加密公鏈,公鏈與社群網路進行了強綁定。

  • 2017 年,Telegram 創辦人Pavel Durov 和Nikolai Durov 開始開發名為Telegram Open Network (TON) 的區塊鏈項目,並計劃推出其原生加密貨幣Gram。

  • 2018 年透過 ICO 募集了約 17 億美元,但同時引起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關注。

  • 2020 年,由於監管問題,Telegram 宣布退出TON 項目,開發工作歸還社區,由 TON Foundation 接管,項目更名為“The Open Network”,並將代幣名稱改為Toncoin,ICO 資金也被退還。

幾經波折之後, 2023 年Telegram 官方宣布將TON 區塊鏈作為其Web3 基礎設施的首選,並計劃將其整合到Telegram App 介面中。與之相對比的,是 Facebook 推出的 Libra(Diem)加密貨幣網絡,在經過兩年半的各種挫折與監管壓力後,宣布不再啟動。

此外,Telegram 保護隱私與無監管的特徵使得其對加密貨幣更加友好,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載了無法通過監管審查的灰色產業,而這些灰色產業正是加密貨幣早期的廣泛應用場景,因此Telegram 上承載了大量的加密用戶。

總的來看,TON 生態借助 Telegram,從一開始就具備發展加密貨幣的先發優勢。

流量如何變現:TON 小遊戲現況概覽

與以太坊上風靡一時的【清真派】全鏈遊戲(Fully Onchain Game)相比,近期TON 上爆火的可能是全鏈下游戲(Fully Offchain Game),一些休閒類(甚至可能略顯低齡化)的小遊戲,透過經濟誘因來吸引用戶。清真派全鏈遊戲採用自治世界的宏大敘事,透過潛在的文化認同來吸引用戶,但往往無法獲得大量的用戶採用。 TON 上的小遊戲則更加純粹,打開手機,點擊幾下螢幕,然後你能夠獲得 1 個積分,積分未來能夠兌換具有真實價值的代幣。

近期,TON 遊戲專案的爆火似乎讓我們看到了產業的無限潛力。

  • Notcoin 玩法極簡,透過點擊手機螢幕賺取金幣,金幣最終兌換成 Notcoin 代幣,獲得了超過 3500 萬的遊戲用戶,同時首發上線 Binance 與 OKX,上市後幣價一路走高,市值最高接近 3 B。

  • Hamster Kombat 同樣是Tap to Earn 模式,此外還提供了購買/合成卡牌、每日簽到、社交媒體任務、推薦等途徑供玩家獲取獎勵,在不到四個月內獲得了超過2.3 億的註冊用戶。

  • Catizen 是一款休閒養貓類遊戲,透過遊戲貨幣化與空投結合直接建立現金流,以及擁有超過 1000 萬美元的收入,擁有超過 2500 萬玩家,並轉化了 140 萬鏈上用戶。

Notcoin 打開了賽道的想像空間,而Hamster Kombat 在流量的道路上一騎絕塵,Catizen 則更加精細化、更加可持續,也代表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不能只有點點點,而需要從第一天起建立現金的飛輪。

一方面,簡單的遊戲設計讓更多用戶能夠參與遊戲中來,進而實現更好的用戶數據。另一方面,由於遊戲設計的簡單性,刷量成本低,數據可能存在較大水分。

未來,TON 生態的小遊戲專案方必然要從比拼簡單的用戶流量轉向比拼用戶流量的轉換率,這不僅需要更加優質的遊戲設計,也需要透過精巧的貨幣化系統來獲取持續現金流,保持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從官方管道窺探發展重心

根據 TON 官網頁面顯示,Mini Apps、GameFi、DeFi 是官方想要 onboarding 的重點產品類型。

TON 基金會的 Grants 計畫中,也明確提到支持這幾個類別,也給出了每個類別的產品範例,下面摘出重點的語句。

  • Telegram Mini Apps: Social Web3 Use Cases

  • SocialFi: 創作者經濟

  • E-commerce: 電子或實體商品的貿易市場

  • Utility: 內嵌Web3元素的日常工具

  • Community & Brand management: 管理 Telegram 社群的工具

  • Onboarding platforms: 用簡單場景為@wallet 或子託管的 TON 錢包帶來新的用戶

  • DeFi

  • Lending protocols

  • Derivatives DEXs

  • DEXs with weighted pools (like Balancer.fi)

  • Yield aggregators

  • Liquidity layers

  • Restaking

  • GameFi

  • We are always happy to support web3 games with easy onboarding, viral social mechanics, referral programs, elements of competition (squads, leaderboards, group challenges) and exciting gameplay.

根據上述內容,由TG 內建的Mini App 支援的Social Web3用例將會是發展的重點;對於DeFi,TON 生態希望豐富DeFi 生態的應用類型;對於GameFi,TON 生態能夠在用戶onboarding、病毒式社交傳播、邀請制、競爭制等社交玩法上為遊戲提供協助。

預測短期未來,TON 生態的紅與黑

為什麼「暫時」不是DeFi

DeFi 賽道是否爆發,一個關鍵的指標在於 TVL。從目前公鏈的數據來看,以太坊一騎絕塵,以 60 B 的 DeFi TVL 超過其他所有公鏈 DeFi TVL 的總和。其一在於以太坊原生資產ETH 的價值高,使得DeFi TVL 水漲船高;其二在於DeFi 生態的完備,幾乎所有的DeFi 創新都是在以太坊上發生的;以太坊也透過Wrapped Token 的方式引入了大量的wBTC,這也補充了DeFi 的流動性;最後,以太坊引入的staking&restaking 機制使得大量的LST/LRT 被發行出來,造出了大量的TVL。

對於TON 來講,當前鏈上的第一大資產為Toncoin,市值約為17.5 B,而第二大的資產應該為Tether 授權發行的USDT,於7 月21 日超過730 M,在所有區塊鏈中排名第五。而根據 DefiLlama 的數據顯示,TON 生態目前的 TVL 為 757 M,顯示出明顯的不足。

在 CGV Research 團隊看來,TON 生態 DeFi 的爆發還缺乏以下條件:

  • BTC、ETH 等資產的 onboarding:CEX 中交易量最大的交易資產,通常是 BTC、ETH 等大市值藍籌資產。因此,需要依靠高安全性、低滑點、低費用的 BTC、ETH 資產跨鏈橋將大量的 BTC、ETH 引入到 TON 生態中,而目前 TON 上的跨鏈橋基礎設施仍在建設中。

  • 更多樣化的流動性質押產品:TON 是從 PoW 轉 PoS 的,初始的供應量分配給了礦工與團隊。這導致轉 PoS 後,只能選擇以每年 0.6% 的速度進行通貨膨脹以獎勵 PoS 礦工。與其他 PoS 公鏈相比,TON 不到 10% 的質押率並不高,因此需要推出更多流動性質押產品,一方面提升質押水平,提升鏈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提升 TVL。

  • 更安全的錢包基礎設施:Telegram 內建的@wallet 錢包是託管錢包,加上 Telegram 不受監管的特點,大戶往往不信任 TON 的安全性。 TON 需要推出 MPC 皮夾在內的更安全的皮夾基礎設施,並接受充分的審計,讓高淨值用戶信任 TON 的安全性。

而這些條件,都與 Telegram 最大的優勢──用戶流量不相關,等於放棄了自己最大的護城河,可能事倍功半。

為什麼是支付

原生的 USDT 正在以極高的成長速度在 TON 網路發行,正如先前所提到的,截至 7 月 21 日,已發行 730 M 枚 USDT。目前,發行 USDT 最多的鍊是 Tron 波場,TRC 20-USDT 已經發行超過 60 B。從 Tron 的數據,我們能夠窺探穩定幣支付賽道的龐大潛力。

TRON⽹絡擁有超過 2.35 億⽤⼾,交易量超過 78 億筆,一年手續費(網路費用)收入 4.5 億美元,平均每天有 2-300 萬個⽤⼾帳⼾轉帳 100 億美元以上。 TRON 上的⼤多數 USDT 持有者都是「散⼾」或⼩持有者。 餘額低於 1, 000 美元的持有者有 5,260 萬,甚⾄在 2022 年熊市期間還在增⻓。 相⽐之下,$ 1 K-$ 10 K 群體擁有 35.9 萬持有者。

從鏈上活動來看,Tron 的鏈上交易基本上是USDT 轉賬,DeFi 採用較低,NFT 幾乎沒有,其他公鏈火熱的LST/LRT、Memecoin 則根本沒有,但是依然支撐起了78 億的交易量。可以說,Tron 就是為穩定幣支付而生的公鏈。

而究其原因,Tron 能夠獲得如此大規模的穩定幣支付採用,核心在於:

  • Tron 網路的交易手續費低於以太坊,速度更快,TPS 更高

  • 早期的採用引發馬太效應,使用者-商家的雙向飛輪

  • 長期的穩定服務贏得用戶信任

TON 上的支付業務,相比較 Tron,有以下優勢:

  • TPS 更高:開啟分片後最高能支援百萬級的 TPS,手續費比 TON 便宜

  • 離用戶更近:TON 錢包直接內建在 Telegram 中,使用更加便捷,場景更加豐富,可以類比微信支付

  • 鏈上活動更多樣化:TON 鏈上有更多應用場景沉澱資金,而不僅是資金的簡單移動。

而 TON 基金會也積極地推動 USDT 在 TON 上的應用:

  • 500 萬枚TON 用於獎勵 USDT Farming Pool,存入USDT 即可獲得最高 APY 50% 的 Toncoin 收益

  • 7 月1 日,Tether 與Web3 購物和基礎設施公司Uquid 合作,允許菲律賓公民在 TON 上用USDT 支付社保資金

  • Telegram 上使用內建錢包進行 USDT 轉帳無費用、即時到賬,並且能夠無需地址直接 USDT 轉賬給好友

  • Telegram 上的訂閱、VPN、遊戲平台、eSIM 等產品可以直接使用 TON 上的 USDT 付款

同時,付款也將作為關鍵的原語,為 Telegram Mini App 賦能,服務於各種類型的 Social Web3 Use Cases。舉例而言,創作者經濟(SocialFi)需要支付來完成訂閱、打賞功能;電子商務需要支付來完成商品的購買。而更重要的是,Telegram Mini App 有望成為Web3版的 AppStore,而 AppStore 需要支付功能完成付費應用程式的管理。而 Telegram 未來可能會效仿蘋果,對登入其 AppStore 的應用程式的付費服務進行手續費抽成,進一步多元化獲利模式。

目前,TON 已經接入了多個第三方支付服務平台,讓商家能夠以各種方式接受付款。

當然,相較於微信支付,TON 生態的支付業務仍有風險點。其中最關鍵的是,Telegram 隱私保護與脫離監管的特性可能導致大量的實體業務因為合規因素無法接入 TON 支付。不過 TON 基金會也積極尋找應對之策,其中一個體現是 TON 的 USDT Farming Pool 要求 KYC 後才能獲得獎勵,從中我們可以猜測 TON 對於合規的態度。

綜上,CGV Research 團隊認為,TON 在支付賽道中的崛起並非偶然,而是背後強大用戶基礎、技術優勢與生態策略共同作用的結果。雖然目前還面臨許多挑戰,如監管問題和用戶信任度等,但 TON 憑藉其創新的支付解決方案和與 Telegram 緊密結合的生態系統,展現了強勁的成長潛力。

未來,隨著更多優質應用的落地和用戶流量的轉化,TON 預計將在全球支付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區塊鏈支付領域的重要力量。

免責聲明

本文介紹的資訊及資料均源自公開管道,本公司對其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涉及對未來情況的描述或預測均屬前瞻性陳述,任何建議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或暗示。本公司可能採取的策略,與讀者根據本文自行推測的策略,可能相同、相反或毫無關係。

DeFi
Telegram
AI總結
返回頂部
CGV research團隊深入剖析TON在支付賽道的“野望”,探討其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克服挑戰,實現在加密資產管理和DeFi領域的長遠發展。
作者文庫
CGV
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讓一部分人先讀懂 Web3.0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