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加密狗
上週,老牌煉油龍頭MOBOX 出品的新遊戲Dragonverse Neo 啟動遊戲代幣$MDBL 的公平發射,在比特幣原生二層Merlin Chain,採用LBP 的方式發射。
LBP 作為一種IDO 策略,以公平和高效的價格發現為優勢,在加密世界中被廣泛採用並經久不衰。但對於這個機制,許多投資者拿不准如何參與,甚至在過程中踩坑。本文將以簡單易懂的語言介紹LBP 的價格機制,並分享更合理的參與策略。閱讀完本文,你自然會對以下問題擁有答案:
為什麼說LBP 是更公平、對社區更有利的IDO 方式?
LBP 過程中的代幣價格受哪些因素影響?
為什麼你會被掛在山頂,別人卻買得到更便宜的籌碼?
到底該在什麼時候入場,如何購買最合適?
LBP: 為公平而生
LBP 全名為Liquidity Bootstrapping Pool (流動性引導池),是一種去中心化代幣發行方式,起源於Balancer 提出的weighted pool,後來被廣泛採用。它的誕生旨在解決一個核心問題:
如何以相對公平的價格,把代幣分配到社群成員手中?
如果一個代幣在Uniswap 上發售,當代幣池子加好的瞬間,就開始有成百上千的機器人開始搶跑購買,價格瞬間飆升,且越來越高,真正的專案參與者跑不過機器人;若根據資金權重分配代幣,小資金的用戶幾乎沒有公平購買的機會。
LBP 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它結合了荷蘭式拍賣(價格由高至低)和英式拍賣(價格由低到高),讓代幣在發射過程中,用市場需求調節價格,如果購買者眾多,價格上漲;如果無人購買,價格下降。這種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IDO 的公平問題:
搶先購買不一定能買到價格最低的籌碼,從而避免搶跑—— 在購買時間上實現公平。
不限制購買量,防止大戶和機器人吸籌- 讓持倉分佈更廣。
發射過程中價格可升可降,鼓勵理性價位建倉- 形成高效率的價格發現。
為什麼LBP 中價格可升可降?
要理解LBP 的價格模型,首先要明白一個概念:權重。在LBP 流動性池中,有兩種代幣:一種是專案的發行代幣,另一種是具有相對穩定價值的代幣(如USDC)。"權重"就代表了兩種代幣在池子中的價值比。
權重會在LBP 過程中隨著時間從高到低而變化,且只與時間有關。
以Mask Network 發行的MASK 為例,其LBP 開始時,MASK 價值佔流動性池總值的95% ,剩下的5% 是USDC。隨著時間流逝,這個比率會逐漸變化,直到結束,MASK 的價值佔比降為40% ,USDC 佔比增為60% 。權重變化的參數是由MASK Network 預設好的。
由此可以得到MASK 的價格公式:
MASK 價格= (MASK 權重/ USDC 權重) * (USDC 數量/ MASK 數量)
從價格公式可以看出:
隨著時間流逝,公式左邊的(MASK 權重/USDC 權重)逐漸下降,從95: 5 降到40: 60 ;
隨著購買量增多,公式右邊的(USDC 數量/MASK 數量)逐漸上升,池子裡的MASK 越來越少
因此,代幣價格受到「時間權重」 和「交易行為」 的雙重影響,並且可升可降。 LBP 的過程可以反映市場經濟中的自發性機制,透過交易活動使價格趨於合理,反映市場中真實的供需關係,是一個良好的價格發現過程。
LBP 的優勢與考驗
對使用者的好處
無論資金量大小,均能買入籌碼。
更大機率以合理價格買到籌碼,無需搶跑競爭。
對使用者的考驗
考驗入場時機,心急可能被套在山頂吹風,猶豫不決可能錯過最佳上車時機。
考驗看專案的眼光,需要檢視團隊是否有長期發展的實力和計畫。
對專案方的優勢
由於一開始主流資產在池子裡佔比小,專案方可以用較少的資產提供流動性,會有較小的啟動壓力。
對專案方的考驗
考驗長期建設能力:如果代幣在後續的產品和生態中無實際應用,或沒有有持續的利多訊息,那麼採用LBP 的發射方式便無多大意義。
LBP 策略:如何買到最合理的籌碼
前期研究:心理價位決定入場時機
因為很難預測其短期價格波動,LBP 本質就是估價遊戲。給項目一個估值,用估值除以Token 總量,就可得到心理預期價位。如果LBP 期間任何一個時刻,當前價格低於你的心理價位,都是較為合適的入場時機。
在LBP 前可以對於專案的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查:
市值估算:是否在天花板高、熱度高的賽道?業務是純畫餅還是具備清楚的產品路線圖?
專案團隊:投資背景,過往聲譽,團隊實力
經濟模型:代幣的經濟模型,在生態的後續應用
根據市場熱度和初始FDV,可能出現的幾種價格走勢
回顧LBP 的價格公式:
Token 價格= (Token 權重/ USD 權重) * (USD 數量/ Token 數量)
結合價格公式與過往案例,我們總結出不同市場熱度+ 初始FDV 下,可能出現的幾種價格走勢,以得出相應的LBP 購買策略:
1. 初始FDV 低,參與熱度極高:越早參與越好
如果代幣初始定價低,市場參與熱度極高,那麼往往價格會在開盤後迅速上漲,且在之後回落,但大概率全程不會再低於初始發行價。
以$MASK 為例,LBP 一開始的定價是$ 3.9 ,結束時價格是$ 13.28 ,全程$MASK 均價為$ 20.94 。其他著名的LBP 案例也是如此:Merit Circle 的$MC,GuildFi 的$GF,開盤時價格最低,一開盤即快速上漲,且再也沒有跌回開始時的價格,
如果一個專案熱度高,且你認為其初始FDV 所代表的市值被低估,那麼參與策略是越早越好。

2. 有一定熱度,但不算FOMO:中期進入,不建議拖到最後
許多人會被LBP 的預期價格曲線所迷惑,認為到後面價格一定會降下去,等待可以換來更便宜的籌碼。但是,越到後期,權重變化對價格的影響越小,當購買行為導致價格上漲,就越不容易隨時間跌回低價。如果所有人都等到快結束再購買,則會導致價格以較大的幅度形成一個U 形回漲。
在真實的LBP 中,這種情況也時常發生:以$TUNA 和$DEAI 為例,均是在開始時價格下降了一段時間,在中期的價格最低。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在價格/市值到達合適心理預期的時候購買。

3. 預期熱度低的LBP
對於參與者較少的LBP, 價格公式中的右半部(USD 數量/ Token 數量) 影響很小,價格主要受到(Token 權重/ USD 權重) 的影響。理論上來說,如果沒有任何購買,則在結束時購買價格最低。不過在真實環境中,沒有任何購買的假設不完全成立,為了避免在最後時刻價格被拉起,可以選擇在接近結束前一段時間購買。

總結
綜上所有分析,可得到最通用的LBP 策略:
在任何價格低於你的估值的時機,將總額度分為多次買入。
對於熱度高、開盤價低的項目,開盤後立即入場就不虧,但不建議像傳統IDO 那樣一開盤就投入大量資金。
對於大部分情況,不建議為了更便宜的籌碼拖到後期。越到後選擇權重越低,少量購買就可能引起價格上漲。大部分過往LBP 的最低點都在中期,建議在適當價格區間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