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資訊
發現
搜索
登錄
简中
繁中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TC
ETH
HTX
SOL
BNB
查看行情

Base熱潮:FOMO散戶與MEME熱錢的自證預言

区块律动BlockBeats
特邀专栏作者
2024-04-01 13:00
本文約3321字,閱讀全文需要約5分鐘
Base的基本面,似乎正在轉變。

原文作者:Kaori,BlockBeats

原文編輯:Jack,BlockBeats

比特幣回升企穩後,市場行情升溫迅速,要說近期表現最亮眼的生態非Base 莫屬。最直觀的數據是Base 的TVL 達到10 億美元用時203 天,達到20 億美元用時23 天,達到30 億美元用時5 天。

不過,在既有印像中,從Friend.Tech 到Farcaster,Base 生態的熱度總是如龍捲風一樣來去匆匆。但這一次似乎有所不同,Base 的基本面,似乎正在轉變。

Base 發生了什麼變化?

有人曾經截圖Base 鏈上活躍用戶的條狀圖表示Base 鏈上一直很活躍,但Base 協議負責人Jesse 給出的回答是“九月和十月不算數,那時生態還沒準備好”,可以看出Jesse 認為Friend Tech 出現的時機並不是最合適的,其為Base 帶來的流量放在彼時對於整個生態來說太過超前。

但在坎昆升級正式完成後,Base 準備好了。最明顯的改變是,Base 上的人、專案、錢都變多了。

數據不說謊

根據Dune 數據,基於合約複雜性和互動量的標準,自今年年初以來,Base 上的高品質開發人員數量增加了6 倍。另根據Artemis 數據,Base 上部署的唯一合約數量以及在其網路上部署合約的唯一錢包數量都大大超過了Arbitrum 和Optimism。

此外,Base 生態的項目也在增加。下圖是Variant Fund 數據分析師J.Hackworth 製作的關於DEX 上出現的新代幣數量圖表,可以發現Base 已經成為以太坊生態內最具活力的L2,並且與Solana 的增速相媲美。另根據DeFillama 數據,Base 的協議收入如今一天超過了200 萬美元,相比3 月初大幅增加。

剛剛過去的周末,由於DINO、MFER 以及Degen Chain 的炒作熱度,DEX 交易量24 小時增幅100% ,與此同時,Solana 的DEX 交易量卻下降了近50% 。可以說明目前市場注意力已經被Base 吸引了。

「基地頭」在擴招

「給我10 億美元和60 名員工,我就能把Coinbase 變成一個DAO。」

Base 締造者Jesse 是創始人群體中不多見的熱衷於參與沖土狗的領導,關注早期alpha,參加預售甚至被rug,還將對事業的熱情和思考都公開發佈在社交媒體上,營造了一個很親民的形象。這對於從大企業中萌生的創業型專案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形像管理。

招人,意味著一家企業處於上升期;看一個企業的招募也可以窺見其當下的業務需求。對Base 來說,目前最需要完成的使命,一是擴展鏈以滿足需求;二是擴展團隊和系統以大規模支援開發者。

在Coinbase 的官方招聘網站上,Base 目前在招的職位有DeFi 生態主管、消費者生態主管、開發者生態負責人以及營銷經理。

這些招募反映出Base 目前的鏈上生態建設需求,與此相對應的, 7 個月前Base 的招募需求是產品負責人和創意總監。生態的不同發展階段,決定了Base 一開始並沒有很強勁的鏈上金融生態,反而是創作者經濟、社交、遊戲等偏向消費端的傾斜,這也逐漸成為Base 基因的一部分。而如今,開啟DeFi 建置、增強開發者生態維護,將會為Base 帶來另一股加密力量。

「Coinbase 富二代」的預期管理

金錢的流入是Base 的硬實力,搞清楚Base 的錢從何而來或許更能把握住Base 的發展節奏。

Coinbase 對Base 的支持,是Base 最大的底氣。 Base 負責人Jeese 曾說,「Base 的結構是Coinbase 內的一家新創公司,我獲得了龐大的信任和執行空間。我們有一支規模小、能力超強的團隊,也受惠於利用母公司更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和人才,這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發展。」

今年以來,這種助益變得更加明顯。

先是Coinbase 推出的智慧錢包,其核心功能Magic Spend 可以讓用戶「及時」地在鏈條上轉移資金。在交易簽名/付款時,用戶可以選擇從Coinbase 帳戶中提取資金,資金僅在交易簽名/付款時提取。除了Coinbase 賬戶中有資金外,用戶無需執行任何其他操作,也無需下載錢包擴展程、無需橋接。

這對於轉換Coinbase 用戶進入Base 來說至關重要。如果你是OKX Web3 錢包的用戶,你應該可以感受到錢包這個入口對於鏈上的重要性。配合坎昆升級降低Layer 2 的手續費,Base 或將順利地承接住這波流量。

除了帶來更多的人,Coinbase 也為Base 帶來了更多的錢。前幾日,Coinbase 副總裁Max Branzburg 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表示,「未來Coinbase 將在Base 上儲存更多的企業和客戶USDC 餘額。這使Coinbase 能夠以更低的費用和更快的結算時間管理和保護客戶資金,而不會影響Coinbase 用戶體驗。」

機構級的USDC 流入,對Base 來說更是資金流入指標的重頭戲。 USDC 的流入數量與一條鏈的TVL 爆發有很強的相關性,拿Solana 舉例, 3 月11 日,Circle 於Solana 鏈鑄造了2.5 億枚USDC,這給Solana 生態注入了更強勁的活力,產生了十分正面的影響。

「萬一呢」是部分人面對Base 沒有發幣計畫的反應,而這也是Base 吸引用戶和資金的法門。

前文所提的Coinbase 對Base 的加持屬於Base 與生俱來的光環,市場對於此的預期已經得到了部分驗證。儘管Base 官方帳號在簡介裡明確表示不會發幣,但對一條以太坊Layer 2 來說,發幣才是用戶的最大預期。協議不發幣,就得依靠鏈上活躍度來維持收入,從Friend Tech 到Warpcast,Base 總是會吸引一群又一群空投獵人,而這正是Base 的魅力。

相關閱讀:《不發幣,是Base 的武器

Base 真的準備好了嗎?

雖然目前Base 的TVL、DEX 交易量等各項指標都已大幅提升,但不管是在以太坊生態內面臨著新老「勁敵」,生態外又有Solana 勢頭不減,Base 真的準備好了嗎?

流動性注入已經開始

衡量一條鍊是不是一時風光的絕對標準是流動性。

3 月30 日凌晨,知名NFT 專案Mfers 的創始人Sartoshi 在X 上宣布將在Base 鏈上發行自己的meme 代幣mfercoin,並向mfers 持有人發放空投。 6 小時100 倍,MFER 的造富效應讓許多先前對Base 不屑一顧的人開始改變態度。

同時,Sartoshi 這個做法也讓許多上一周期的知名NFT 在此時「久違地」被關注了起來,社群甚至整理了一份列表,包含了企鵝、RTFKT、coolcat 等NFT 項目官推以及創始人的社交帳號。 doodles 共同創始人poopie(Jordan Castro)就在昨日宣佈於Base 上推出實驗性Meme 項目poopcoin 並為NFT 持有者空投。可以預見,如果Base 上再誕生幾個如Solana 上的BOME、SLERF 之類的meme 神盤,想必會為Base 注入更多流動性。

除了meme,也別忘了Base 上還有Friend Tech 這個曾經的神盤,雖然聲勢相對於去年來說小了很多,但由於用戶基數大,如果空投,對於Base 來說將會成為第二波流動性高潮。在積分交易平台Whales Market 上,Friend Tech 的積分曾一度上漲至5 美元,這也說明市場預期再加大,或許Paradigm 等資本將學習Solana 背後資本的「空投注入流動性」策略,繼續為Base的流動性注入加碼。

「Gas 壓力給到Base 這邊」

坎昆升級完成後,以太坊生態的Layer 2 的交易費用確實有所下降,但升級引入的節省成本的數據包Blob 技術,本意是為了提供更多存儲空間來擴展以太坊,進而降低Layer 2 的交易費用,但現在卻被大量用於創建“blobscriptions”,與原始目標背道而馳。這也導致擠佔了Layer 2 的可用份額,使得Base 在交易高峰期費用甚至比升級前還高。

前文說道,Base 目前的日收入已經超過了200 萬美元,下圖可以看出,近一月以來以太坊各大Layer 2 的gas 費情況,Base 在三月底的gas 費一騎絕塵。

Solana 的高峰期,其交易費用一直控制在用戶注意不到的水平,因此Base 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不過Base 團隊很重視這個問題,上週Jesse 表示已經將Gas Limit 提高了提高了50% 至3.75 mgas/s,這使得Gas 費中位數從11 美元以上降至0.02 美元左右。儘管目前平均費用為0.06 美元,但Base 團隊計劃在未來幾週內將其增加到5 mgas/s。

生態不能打?

DEGEN 破圈毋庸置疑,但原本的「Index 性質」標現在變成了L3,脫離一線生態反過來搶Base 流量和流動性,這讓本就沒有多少強標的的Base 生態fomo 情緒更加嚴重。此外,Base 的一些項目還存在交易刷量行為,撰稿時Base 的交易量已恢復至正常水平,但前幾日Base 的交易量一度超過153 億美元。

一個生態僅靠一兩個短暫暴漲的出圈項目並不足以維持住長期繁榮,Base 目前面臨的問題之一或許就是還沒有足夠多的生態主流項目積累。 Aerodrome 佔據Base TVL 的半壁江山,這雖然說明VELO 的DEX 做的很成功,但也反映出Base 生態裡沒有更多能打的項目供用戶選擇。甚至因為過度FOMO 而出現了Aerodrome 市值超越其原生協議Velodrome 數倍的現象。

除此之外,Base 的DeFi 設施目前大多是其他生態協議的衍生IP,Aerodrome 是OP 生態的Velodrome 遷移,借貸協議Moonwell 是波卡生態,還有很多其它生態的團隊追逐熱點遷移至Base。這些遷移專案中最值得關注的是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 創立的加密研究平台ResearchHub,其基金會在周末表示將在不久後遷移至Base。

雖然越來越多的計畫開始光顧Base,但只有生態內的原生計畫強大起來,才能聚攏一群生態忠實用戶。諸如Friend Tech、Farcaster 等協議帶給Base 的用戶和流量,一旦沉澱下來繼續耕耘這個生態,Base 就會向下紮根更深,擁有更為雄厚的實力與其它生態抗衡。

其實Base 從誕生以來就被高度關注,光是唯一上市的加密交易平台Coinbase 推出的Layer 2 這款Title 就足以讓其熱錢湧動。但Base 並沒有從一開始就高舉高打,而是選擇社交作為破局打法,一步步深耕文化與創造這條賽道,才產生了能讓DEGEN 這顆種子誕生並成長的土壤。

Jesse 認為任何試圖表達「進入市場才是最重要的」的人都沒有抓住要點,最好的GTM(go to market)是對技術或產品策略進行深入思考,並使之成為可能。但也因為有市場對Base 的預期存在,才會讓DEGEN 這顆種子繼續茁壯,所以何嘗不是一種自證預言。所以,給Base 一點時間,以及Stay Based。

Base